水仙是武夷巖茶三大拳頭茶品之一,老樅水仙更是深受市場的傾慕,小編也是其眾多忠實粉絲之一。如果你喝的老樅水仙,不是下文描述的這種感受,小編就有理由懷疑你可能喝到假的老樅水仙。

水仙通常分為三個等級:新樅、高樅以及老樅。一般來說,新樅在茶圈中,直接被統稱為水仙,30年以上,50年以下的樹齡,叫做「高樅」;50年以上的則稱為「老樅」。但是,標準來說,老樅應該是指樹齡在60年以上的茶樹,叫老樅水仙。關於茶樹的樹齡,首先,樹齡不同的茶葉,其滋味感的呈現是不一樣的。核心產區的水仙,都有一點粽葉香,些許的清涼感,同時帶點樅味。隨著樹齡的增長,樹齡越老,茶葉的木質香就越明顯,湯底的層次感也越來越豐富。帶樅味的水仙,比較受茶客們的喜愛,因為比較難得,在市場上可以說是非商品茶等級,因為茶葉大廠的水仙茶,主要以拼配為主,純料比較稀少。在這種大環境下,倘若有幸,能領略到水仙的幽幽樅味,再帶有木質香,茶湯很飽滿,有青苔味,又有粽葉香,都是水仙茶客所渴求的。

由於武夷山的竹子比較多,茶葉山場的周邊都會分布著零零星星,大大小小的小面積竹林,所以巖茶的風格,特別是水仙,大部分都是帶有粽葉香的,在品飲到10幾衝的時候,還有幽幽的清涼感。還有水仙的工藝香,傳統工藝製作的水仙,走水到位,經過炭火烘焙後,茶葉的甜度就會覆蓋其自身的苦澀感,而且非常耐泡.即使不懂得衝泡武夷巖茶的新手,就算是滿滿坐杯泡,也不會覺得口感苦澀,不好喝.足火炭焙的水仙,在存放隔年後,其茶性會變得更加溫潤,如果感覺人體溼氣比較重的話,或者比較感覺比較寒涼的話,喝些傳統工藝製作,足火炭焙的老樅水仙茶,會有一定程度的改善,讓身體感覺到舒服.

水仙的茶性比較內斂,比較耐喝,但它不是讓人驚豔的茶品.一般鍾愛老樅水仙的茶友,都是注重體驗一泡茶的體感,在細細品味的過程中,去感受其中的美感.水仙的耐泡程度是很優秀的,工藝到位的茶,都非常耐泡,泡到最後,甚至有的茶客會拿來煮,耐泡的不一定是好茶,但好茶一定是耐泡的.茶葉的耐泡程度是非常必要的,一方面現在的茶葉畢竟都不便宜;另外一方面,內涵物質豐富的茶葉,一定是具備耐泡的特性的.

在水仙的山場中,慧苑坑的老樅水仙,就是核心產區的傑出代表了。這裡的老樅水仙,是許多痴迷巖茶的發燒友心心念念的一款非常頂級的武夷巖茶.水仙最好的山場就在慧苑坑,慧苑坑在武夷巖茶產區的地位是非常顯赫的.首先,它是核心產區"三坑兩澗"的其中之一,"三坑"中的其中一坑就是慧苑坑.它也像牛欄坑一樣,是一條非常狹長的山谷,很長的一條山谷,深入到武夷山的腹地,很多地方都是很原始的,人跡罕至.身處慧苑坑當中,你會不自覺地感覺到你是置身於世外桃源當中,單單是呼吸,就讓你感覺很舒服.裡面的動植物物種非常豐富,而且有自己獨特的小氣候,溪澗的山泉水終年流淌不斷,空氣裡面都飄著花蜜香,生態非常完好優良的一個地方.

慧苑坑裡面又有一塊很小,但很重要的小山場,叫楓樹窠.這個地方,可能要非常專業的巖茶愛好者才會知道.楓樹窠山場的老樅水仙茶樹,基本上都是六七十年以上的樹齡,自由生長,完全沒有人工修剪,長得非常高,茶樹已經長到兩三米的高度,一個成年人可以在茶樹底下自由行走,就像在樹林裡行走一般,非常輕鬆.這個地方出產的純料老樅水仙,就代表了純正的核心山場的原料茶.

巖茶,除了原料的重要性之外,其工藝也是至關重要的,尤其是焙火工藝.老樅水仙,整個製作和焙火的工藝流程全部按照傳統巖茶的製作工藝,全程炭火烘焙 ,同時焙火程度達到了中足火。因此,這樣製作的老樅水仙,非常適合長期存放,不光是可以隔年陳,哪怕是放上10年8年,甚至是更久,茶葉品質表現的預期都是非常好的。

老樅水仙在品飲的時候,前面的頭兩三泡,茶友們甚至能感受到肉桂的辛辣感,這種霸道的表現,就是坑澗茶的特徵之一。坑澗茶的特徵就是,其內涵物質豐富,內質內斂,有效物質是被逐漸釋放的。因此,剛入口時就能感受到茶湯茶氣充足,有勁;喝完以後,口腔的各個部分留香,持久。後面的陸續幾泡,就逐漸表現出水仙的特徵,柔滑、醇厚以及獨特的水仙香氣,都會慢慢展現給茶友們。由於內質的豐富性,老樅水仙的另一個顯著特徵----就是耐泡。在後續的衝泡中,茶友們可以不斷地坐杯,衝泡的次數可以持續到20幾泡都沒太大問題。而且,茶湯到後面也會慢慢地變得越來越甜,尾湯也是非常好喝的。
關於以上問題,茶友們如果有任何疑問,或者不同的見解需要探討,大家可以在評論區留言討論,或者點關注直接私信小編一起探討和學習。我是「閩南聯邦調茶局」,歡迎關注,下期內容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