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再配上一句「沒有任何一隻雞能活著離開廣東」,大家就該意識到廣東人對吃雞這件事的喜愛了。
窯雞、豉油雞、豉汁鳳爪、椰子雞、花膠雞,一隻雞在廣東能有多少種烹飪方法,那還真說不清,但卻都勝在一個「鮮」字。
無非是加些鹽、醬油等能勾出雞肉本身風味的輔料,將雞肉本身的鮮美肉質調動出來,不掩飾不增添其他的風味,鮮美便夠了。
而對於烹飪雞肉的方式,常年居於廣東地區的客家人,對於口感卻有著自己的做法——鹽焗雞
選用常年養於山裡的土雞,其雞肉油脂少而肉質鮮嫩,僅靠鹽的幫助,將雞肉做出皮焦而肉嫩,不柴不老的獨特美味。
一道色澤金黃入口鹹香的鹽焗雞,對於客家人與廣東人的舌尖來說,是只需提起就會不自覺分泌唾液的美味。
●皮脆肉嫩,鮮美滋味充盈舌尖
●鹹鮮入骨,用骨煲湯鮮而不淡
●古法焗制,每日現做現發,吃到猶如剛出爐的「鮮」
要說廣東哪裡的客家鹽焗雞正宗?那廣東人幾乎都會告訴你:「梅州」。而鹽焗雞吸收了客家人對於烹飪雞肉的獨到技藝,才能將一道表皮金黃,骨肉鹹香的鹽焗雞,還原出客家人記憶中的味道。
「聞著鹽焗後獨有的香氣,輕巧的將雞骨取下,一整盤都是雞肉,一口咬下去的滿足,又好吃又過癮!」是許多客家人兒時共同的回憶。秉承著「將客家人小時候媽媽親手做的味道給還原出來」,的想法。印象鹽焗想通過堅守這一份客家人的古法,讓更多的食客們,都能輕鬆品嘗到這份來自客家的獨特美食。
雖然鹽焗雞的製作方法網上一搜一大把,但是想要做出地道客家風味的印象鹽焗來說,是要從雞種的選擇開始,每一步都精益求精的對待。從養殖到焗制加工,印象鹽焗的都恪守著古老方式的步驟,力求將客家人印象中的味道呈現在大家的餐桌之上。以梅州本地出產的鬍鬚雞為主料,它不僅是廣東三大名產雞種之一,肉質豐滿而皮薄,長久以來也一直是客家人製作鹽焗雞時的首選雞種。每一隻鬍鬚雞,均在梅州養殖基地中放養長大,
吃的是新鮮菜葉、瓜果稻穀等飼料,都是雞種中的健美雞!而只有養足240天以上,才能被挑選為製作印象鹽焗雞的主料,此時的雞肉因長時間的運動,肉質豐滿而不肥膩,緊實而不柴。即使僅用清水煮熟,跑山鬍鬚雞的鮮美也能夠當得起一句
「頂好味」的稱讚,更別說,經過印象鹽焗的古法焗制之後,所能煥發出的風味。焗制前,先用印象鹽焗獨家的秘制醃料將雞肉醃製入味,晾乾雞肉中多餘的汁水,避免雞肉焗制過程中過油發膩。
將梅州縣傍海所
特有的粗粒海鹽作為焗制雞肉的鹽粒,在鍋內炒至到足夠的溫度,是焗制雞肉的關鍵。將整雞用錫紙包裹,埋入炒至好的海鹽之中,
大顆粒的海鹽不僅能將埋於其中的雞肉逐步加熱焗熟。同時粗粒海鹽也不會像普通鹽粒一般讓雞肉過鹹,而掩蓋鬍鬚雞肉質的鮮美。經過3個小時的海鹽焗制,雞肉多餘的油脂都被油紙吸收,還沒有揭開油紙,馥鬱的鹹鮮味便會撲面而來。
一隻約2斤左右的鬍鬚雞,在除去內臟及醃製之後往往還能剩下700g左右,焗制之後蒸發多餘的水分,每一隻雞還約有650g,在過去的餐桌上,如此一份鹽焗雞可是不可多得的奢侈美食。撕開外層的油脂,便能見到金燦燦的鹽焗雞大功告成;每日現焗現發確保肉質的新鮮,再經由高溫殺菌真空密封。
冰袋+泡沫箱的存儲方式,讓大家下單收貨之後,也能不減印象鹽焗雞所應有的風味。
對於一道地道的鹽焗雞,吃法也多種多樣,頂簡單的也是中頂地道的吃法,便是不加熱直接將整隻雞肉輕輕用手撕開。撒上些許芝麻與香菜調動出雞肉的鮮美,皮焦肉嫩的雞肉,讓每一口都唇齒留香。條件允許,再撒上幾縷蔥絲、芹菜或者香菜末,讓雞肉多一層清香的風味,灑芝麻以提香氣,輕輕鬆鬆撕出一盤地道客家美味!想品味原汁原味,則只需將鹽焗雞放入微波爐中或隔水蒸熟,3分鐘之後,就能嘗到接近剛出鍋時的客家鹽焗雞風味。海鹽香氣入骨三分的滋味,只需將雞骨拆出,放入白粥或是配上青菜煲上半小時,即使是廚房新手,也能輕鬆做出鹹鮮味十足的客家雞骨粥和雞骨湯。鹽焗雞獨有的鮮美滋味,會由雞骨滲透進粥裡,讓一鍋平平無奇的白粥也能呈現出馥鬱的鮮美滋味。在食用鹽焗雞前,將雞骨頭先挑出放入鍋中熬煮,和家人朋友一起大快朵頤之後,再喝上一碗醇香的雞骨粥,一餐完整的廣東風味便會呈現在你的眼前。60天的保質期,你想何時品嘗這份客家人傳承了數百年的美味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