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下旬臨近開學,部分學校已陸續開始軍訓,學生們的一日三餐多在學校食堂解決,食品安全備受關注。
8月27日上午10點,由市市場監管局與東莞報業傳媒集團聯合開展的檢查行動「一起查餐廳」走進厚街、沙田的學校食堂後廚,重點關注開學前學校食堂食品的安全工作落實情況。現場檢查情況通過i東莞APP、新華社現場雲與網易進行直播。
本次突擊檢查的對象,由來自市教育局後勤科的市民代表郭志強和沙田鎮人大代表劉廣坤,從兩個鎮街的學校中隨機抽取。行動隊由市市場監管局厚街分局、沙田分局執法人員以及第三方檢測機構組成,並設置了現場快檢環節。
本次突擊檢查的是厚街的豐泰外國語學校和沙田的東莞市第十高級中學。抵達學校之前,一行人來到厚街的「智網工程」指揮調度中心(以下簡稱「智網中心」)。市市場監管局食品餐飲科肖胤介紹,通過在厚街的試點運行,「網際網路+明廚亮灶」智慧監管平臺將學校後廚的監控視頻連接到智網中心,由執法人員進行在線監管。該平臺通過大數據分析、人臉識別、行為分析等智能監管,用AI算法分析出風險點,進行預警,極大提高監管效率和精準度。目前已在全市進行複製推廣,預計今年9月底全面覆蓋全市學校食堂。
「智網工程」遠程監控校園食堂安全情況
記者看到,在智網中心的大屏上,正播放著某學校後廚的實時監控視頻,包括餐用具洗消區、食品倉庫、食品烹飪區等。若後廚有人員不戴帽子口罩、玩手機、抽菸,有貓、鼠患、外人闖入等情況發生,視頻會有預警標記,平臺也會自動發送預警到學校相關負責人手機上,督促其及時整改。除此之外,在平臺上還能看到食堂的人員管理、員工健康證、採購臺帳、每日菜單等各類信息,若有問題也會進行預警,以保障學生舌尖上的安全和市場食品安全。
厚街行動隊隊長尹國楊表示,每年要檢查學校4次,包括消毒抽檢、春秋季開學專項檢查,以及平時至少2次的食堂食品安全抽檢。
現場一
豐泰外國語學校
第一站,檢查隊來到位於厚街的豐泰外國語學校,當時學生們正在操場軍訓。走進學校食堂,每張餐桌上都有小隔板進行分隔。食品經營許可證、食品安全培訓記錄、食品安全管理員等的信息均有公示在顯眼位置。
來到後廚的餐具消洗區域,記者看到,地面乾爽沒有積水,清洗池上標示著「一泡二刷三清四消毒五保潔」的操作流程,而攝像頭也正在全方位全覆蓋地實時進行監控。
在食材粗加工區域,正在工作的砧板、刀具消毒櫃櫃門無法緊閉。因為密閉性不夠,消毒溫度無法達到要求,行動隊隊長則要求學校及時修理安裝櫃門。此外,面點冰箱上沒有張貼負責人照片和名字;裡面放置著早上新做好的面點成品,並標明日期,會在中午前食用完。
進入高溫冷庫,快檢人員正在進行抽檢樣品的提取。低溫冷庫內的食材密封包裝擺在柜子上。但兩者都沒有看到操作要求的張貼。
在配餐間,牆上安裝了紫外線消毒燈。行動隊打開食品留樣冰箱,抽查今天早餐的留樣,均無發現問題。
同樣安裝有擋水板的可食庫房內,環境乾燥陰涼。食材均擺放整齊並隔牆離地,有進出庫相關標識。
行動隊檢查食品安全管理員手機內的監管平臺應用情況,成檢、加工、烹飪、配餐、留樣、清洗消毒等每個環節都記錄在平臺上。
總體感覺比較乾淨衛生,管理相對規範,操作等各方面符合要求。」行動隊隊長尹國楊表示,有些小問題則需要立刻落實整改,且損壞了的設施要求在3天內修補整改完畢。市民代表郭志強也表示整體較滿意。
快檢項目:大白菜、包菜、通心菜、奶白菜
快檢結果:合格
現場二
東莞市第十高級中學
第二站來到位於沙田的東莞市第十高級中學。行動隊抵達食堂時,學生們正在有序地排隊打飯,牆上顯示屏也實時播放後廚監控視頻。
走進後廚,蒸飯區乾淨整潔;烹飪區,切好的菜品有裝進盒子蓋好,雖然安裝紗窗仍有蒼蠅飛進。切肉臺、斬肉臺等均有分開配置。但消毒間的地上有積水。
冷庫內的原材料和半成品均有蓋上蓋子,並分開保存。冷藏室內貨物較多稍顯雜亂。
行動隊隊長王志清表示,學校制度建設準確上牆,但一些小票等仍需要補充上牆;因為外面在裝修,粗加工區域的紗窗有點黑,沒有及時清理乾淨;消毒間地板有積水會影響消毒結果,在搞完衛生後地漏要及時蓋好,以防地下的水漬或其他東西湧上來。沙田人大代表劉廣坤表示,此次突擊檢查的結果要比預期好,疫情期間食物也非常充足。
快檢項目:娃娃菜、芹菜、大白菜、玉米
快檢結果:合格
行動檔案
行動名稱:「一起查餐廳」
行動計劃:不定時抽查全市範圍內的餐廳及食堂,行動貫穿全年,共8場聯合行動,每次隨機抽查2-3家餐廳或食堂,發現問題,曝光問題,整改問題,現場直播。
行動目的:推進「明廚亮灶」民生工程建設,保障百姓舌尖安全。
抽檢方式:由市人大代表、市政協委員和市民代表隨機抽取檢查對象。
主辦單位:東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東莞報業傳媒集團
直播平臺:「i東莞」APP、網易、新華社現場雲
全媒體記者 見習記者 陳美任 記者 周素瓊/文
全媒體記者 劉春/圖
全媒體編輯 鍾彥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