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夢晴空微藍
第一次看殘雪的小說,但卻被深深地震撼到了。《茶園》是殘雪的小說自選集,裡面有17個短篇小說,每一個故事都非常特別,很像懸疑推理小說,可卻又是不同的。
一般來說,我們看懸疑推理小說,謎底會隨著劇情的推進一層層剝開,展露真相,可是殘雪的小說不是這樣的,它很魔幻、詭異,每個故事都有懸疑推理的成分,但是她卻不會給到讀者答案。
很多人讀殘雪的小說,會覺得很壓抑,劇情總在最關鍵的時刻戛然而止,讓人如丈二和尚般摸不著頭腦。但其實,這才是一個作者的厲害之處,留給了讀者足夠的想像空間,讓讀者自己去解讀、去思考,探索自己內心渴望的真相。
01平凡的標題之下,隱藏著不平凡的內容
說起殘雪,大多數人知道她是在2019年的時候,那時,她在2019年諾貝爾文學獎賠率榜上高居第三,與村上春樹並列,引爆了中國文壇,讓人對她及她的作品產生了強烈的好奇心。
殘雪,是先鋒派文學的代表人物,在中國女作家裡,她的作品是被海外翻譯出版最多的。美國作家蘇珊·桑塔格曾說:「如果要我說出誰是中國最好的作家,我會毫不猶豫地說:『殘雪』。」
足見,殘雪的作品有著令人深深著迷的魔力。
《茶園》這本書中,每篇小說的標題都非常簡潔,譬如《茶園》《豔遇》《秘史》。可是,在讀這些小說的時候,你會驚訝地發現,這短短的標題和文章的核心是如此契合,仿佛天造地設的一對。而且,小說的內容永遠和你所想像的不一樣,帶給你視覺和感官的強烈衝擊。
比如《茶園》這篇小說,也是書籍的名稱,人們在初次讀到這個名字讀到時候,往往會聯想到一個綠油油的茶園,可實際上,小說裡的這個茶園,卻只有枯樹。不僅如此,這個茶園還披上了神秘的袈裟,讓你想一探究竟。
02隻有枯樹的茶園,擁有著不平凡的生命力
《茶園》,講述了一個男孩去茶園經歷的奇異故事,在詭譎、奇異的氛圍中展開,出其不意,撩撥人心底那根隱秘的弦,令人驚嘆感懷、意猶未盡。
小說的主人公叫黃石,一個13歲的男孩,從小生活在陰溼環境裡。有一天,在祖母的建議下,他獨自一人前往黃伯的茶園,因為祖母告訴他,茶園那邊天天出太陽,讓他非常嚮往。
可是,到了茶園,黃石只看到了一望無際的荒原,所謂的茶園,只有無數的枯樹。白蟻的啃噬,讓這裡的茶樹和杉松都死了。茶園時常被濃霧包裹,讓人辨不清方向,一切都非常詭異。
但是,茶園卻依舊有著獨有的生命力。在黃伯眼中,茶樹和杉松沒有死掉,它們的精魂還在,它們會散發出好聞的味道,而害死這些茶樹的罪魁禍首白蟻也是特別可愛的小生命,是他的摯友。
黃伯、白蟻、枯樹三者交融在一起,和諧而美好,或許這就是殘雪想要傳達給我們的美好願景:人類與大自然之間的和諧相處,一切回歸本真。
03螞蟻的集體自殺,是生命各自的選擇
茶園裡的茶樹全都枯死了,按理說,黃伯的收入來源沒有了,但實際上,黃伯可以靠售賣風乾的白蟻來獲得收入,購買生活必需品。
但是,白蟻之死卻不是黃伯有意為之,是這些小生命自主選擇的結果。
之前,黃伯曾告訴黃石自己每月都會去火車旁的收購站,那裡會收購曬乾的白蟻。
黃石非常驚訝,問他白蟻是怎麼死的,因為黃伯很愛這些小生命,他不相信黃伯會這樣做。
黃伯說白蟻每個月會有集體自殺的事發生,它們很淡定,井然有序赴死,場面很英勇。
他最初很苦惱,不知道為什麼白蟻會自殺,但是後來,他理解了它們。
這是對生命的悲憫,每個生命,都有自己的選擇,我們無法去強求,也無力去幹擾。
正如我們常說的那句話:「不知他人苦,莫勸他人善。」
白蟻的死亡,象徵了生命的選擇,這種選擇,可能是為了逃脫活著的悲苦,也可能是為了報答知遇之恩。因為如果沒有黃伯,那白蟻就不會有這樣一個如世外桃源般的生存空間。
當我們讀懂了生命與生命之間的理解和尊重,其實也就讀懂了人世間最珍貴的情,以及靈魂與靈魂之間最誠摯的對話。
這就是殘雪殘雪的小說,不落俗套,充滿著天馬行空的想像,讓人震撼不已。
另外,在《茶園》這本書中,殘雪不止一次的提到「表面現象」這件事,提醒讀者不要看表面現象,要看事物的實質。
但是,在書中殘雪並沒有直接告訴讀者答案,而是讓讀者自己去探索自己心裡的答案。
或許就像殘雪一直說的,她從事的是靈魂的探索。透過這些奇異詭譎的故事,其實讀者就是在探尋自己的靈魂。
在不斷地追問中,讀者也許就能夠慢慢看清楚,自己內心那最真實也最隱秘的部分,讀懂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