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獎提名作家殘雪《茶園》:顛覆小說刻板印象,帶你踏入魔幻世界

2020-12-20 夢晴空微藍

文/夢晴空微藍

第一次看殘雪的小說,但卻被深深地震撼到了。《茶園》是殘雪的小說自選集,裡面有17個短篇小說,每一個故事都非常特別,很像懸疑推理小說,可卻又是不同的。

一般來說,我們看懸疑推理小說,謎底會隨著劇情的推進一層層剝開,展露真相,可是殘雪的小說不是這樣的,它很魔幻、詭異,每個故事都有懸疑推理的成分,但是她卻不會給到讀者答案。

很多人讀殘雪的小說,會覺得很壓抑,劇情總在最關鍵的時刻戛然而止,讓人如丈二和尚般摸不著頭腦。但其實,這才是一個作者的厲害之處,留給了讀者足夠的想像空間,讓讀者自己去解讀、去思考,探索自己內心渴望的真相。

01平凡的標題之下,隱藏著不平凡的內容

說起殘雪,大多數人知道她是在2019年的時候,那時,她在2019年諾貝爾文學獎賠率榜上高居第三,與村上春樹並列,引爆了中國文壇,讓人對她及她的作品產生了強烈的好奇心。

殘雪,是先鋒派文學的代表人物,在中國女作家裡,她的作品是被海外翻譯出版最多的。美國作家蘇珊·桑塔格曾說:「如果要我說出誰是中國最好的作家,我會毫不猶豫地說:『殘雪』。」

足見,殘雪的作品有著令人深深著迷的魔力。

《茶園》這本書中,每篇小說的標題都非常簡潔,譬如《茶園》《豔遇》《秘史》。可是,在讀這些小說的時候,你會驚訝地發現,這短短的標題和文章的核心是如此契合,仿佛天造地設的一對。而且,小說的內容永遠和你所想像的不一樣,帶給你視覺和感官的強烈衝擊。

比如《茶園》這篇小說,也是書籍的名稱,人們在初次讀到這個名字讀到時候,往往會聯想到一個綠油油的茶園,可實際上,小說裡的這個茶園,卻只有枯樹。不僅如此,這個茶園還披上了神秘的袈裟,讓你想一探究竟。

02隻有枯樹的茶園,擁有著不平凡的生命力

《茶園》,講述了一個男孩去茶園經歷的奇異故事,在詭譎、奇異的氛圍中展開,出其不意,撩撥人心底那根隱秘的弦,令人驚嘆感懷、意猶未盡。

小說的主人公叫黃石,一個13歲的男孩,從小生活在陰溼環境裡。有一天,在祖母的建議下,他獨自一人前往黃伯的茶園,因為祖母告訴他,茶園那邊天天出太陽,讓他非常嚮往。

可是,到了茶園,黃石只看到了一望無際的荒原,所謂的茶園,只有無數的枯樹。白蟻的啃噬,讓這裡的茶樹和杉松都死了。茶園時常被濃霧包裹,讓人辨不清方向,一切都非常詭異。

但是,茶園卻依舊有著獨有的生命力。在黃伯眼中,茶樹和杉松沒有死掉,它們的精魂還在,它們會散發出好聞的味道,而害死這些茶樹的罪魁禍首白蟻也是特別可愛的小生命,是他的摯友。

黃伯、白蟻、枯樹三者交融在一起,和諧而美好,或許這就是殘雪想要傳達給我們的美好願景:人類與大自然之間的和諧相處,一切回歸本真。

03螞蟻的集體自殺,是生命各自的選擇

茶園裡的茶樹全都枯死了,按理說,黃伯的收入來源沒有了,但實際上,黃伯可以靠售賣風乾的白蟻來獲得收入,購買生活必需品。

但是,白蟻之死卻不是黃伯有意為之,是這些小生命自主選擇的結果。

之前,黃伯曾告訴黃石自己每月都會去火車旁的收購站,那裡會收購曬乾的白蟻。

黃石非常驚訝,問他白蟻是怎麼死的,因為黃伯很愛這些小生命,他不相信黃伯會這樣做。

黃伯說白蟻每個月會有集體自殺的事發生,它們很淡定,井然有序赴死,場面很英勇。

他最初很苦惱,不知道為什麼白蟻會自殺,但是後來,他理解了它們。

這是對生命的悲憫,每個生命,都有自己的選擇,我們無法去強求,也無力去幹擾。

正如我們常說的那句話:「不知他人苦,莫勸他人善。」

白蟻的死亡,象徵了生命的選擇,這種選擇,可能是為了逃脫活著的悲苦,也可能是為了報答知遇之恩。因為如果沒有黃伯,那白蟻就不會有這樣一個如世外桃源般的生存空間。

當我們讀懂了生命與生命之間的理解和尊重,其實也就讀懂了人世間最珍貴的情,以及靈魂與靈魂之間最誠摯的對話。

這就是殘雪殘雪的小說,不落俗套,充滿著天馬行空的想像,讓人震撼不已。

另外,在《茶園》這本書中,殘雪不止一次的提到「表面現象」這件事,提醒讀者不要看表面現象,要看事物的實質。

但是,在書中殘雪並沒有直接告訴讀者答案,而是讓讀者自己去探索自己心裡的答案。

或許就像殘雪一直說的,她從事的是靈魂的探索。透過這些奇異詭譎的故事,其實讀者就是在探尋自己的靈魂。

在不斷地追問中,讀者也許就能夠慢慢看清楚,自己內心那最真實也最隱秘的部分,讀懂自己的人生。

相關焦點

  • 殘雪《茶園》:造夢,尋找自我
    去年,在回應諾獎提名的採訪中,殘雪說的一番話,讓我印象深刻。她說,諾貝爾那些評委的思想有了比較大的進步開放,像我這種高層次的有哲理的實驗文學,他們給的機會很少。現在提名了,還是不錯的,我抱歡迎的態度。她說的不是感謝,而是歡迎,我被她的自信、淡然打動了。
  • 殘雪——也許是國內最好的作家!
    多年以前,我在中國計量大學圖書館偶然讀到一本殘雪的《思想匯報》。我知道我遇見大師了!並且是一個極為小眾的大師。嗯,極為不足以描述這種小眾,或者說極端?哪怕最經常讀書的讀者,都不一定知道這個作家。她比獲得諾獎之前的莫言更小眾。
  • 諾獎熱門作家殘雪:對我沒什麼影響 還是每天在寫作
    幾天裡,陳小真不斷收到書店的反饋,「殘雪的小說預售都賣光了,得趕緊加印,」他感慨,「終於有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作家殘雪了」。  瑞典學院院士、諾貝爾文學獎評委馬悅然曾稱殘雪為「中國的卡夫卡」。美國作家蘇珊·桑塔格也評價她是中國最好的作家。  「我肯定高興了,諾貝爾文學獎有開放和進步的姿態,還是不錯的。像我這種文學,寫的人很少,看得懂的人也不多。」
  • 殘雪的《茶園》用奇詭的敘事將詩情濃縮,撥動心靈裡面最隱秘的弦
    我用奇詭的敘事將詩情濃縮,撥動心靈裡面最隱秘的那些弦,將讀者帶進那種最新奇的、冒險性的體驗。這些小說雖然短小,但你必須高度集中你的精力去凝視,去冥想,這樣才會有收穫。――殘雪殘雪引爆中國文壇,是在2019年在諾貝爾文學獎賠率榜上高居第三,與諾獎呼聲極高的日本暢銷書作家村上春樹一起並列。
  • 殘雪新書《茶園》,在夢魘般恐怖詭譎的迷宮中,尋找一味人間深情
    「真正的死亡是世界上再沒有一個人記得你。在愛的記憶消失以前,請記住我。」皮克斯動畫工作室推出的動畫片《環夢巡遊記》,以亡靈世界為主題,講述了一個小男孩追尋夢想的故事。影片的整體畫風頗為驚悚,大量的亡靈殭屍形象、奇譎的亡靈世界,而在這種令人恐怖的意象中,觀眾卻深深體會到了一種生死無法隔絕的親情。
  • 殘雪《茶園》:一股張揚的生命力,讓人警醒
    2019年諾貝爾文學獎賠率榜,中國作家殘雪上榜,高居第三位,是最接近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女作家,被譽為「中國的卡夫卡」。可正如美國作家蘇珊·桑塔格所說:「如果要我說出誰是中國最好的作家,我會毫不猶豫地說:『殘雪』。雖然,可能只有萬分之一的中國人聽說過她。」
  • 諾貝爾文學獎熱門中國作家殘雪,邀你在詭異《茶園》找尋生命真諦
    我本以為這是一本自傳小說,結果好像是一本精神自傳,越讀越詭異,往往快要讀懂些什麼,又戛然而止。或許,這便是作品在世界範圍出版的中國女作家殘雪的寫作風格。殘雪,被稱為中國的卡夫卡,甚至比卡夫卡(文學巨匠)更厲害的中國女作家。
  • 該小說30萬字,很像沈從文《邊城》,作者和諾獎熱門殘雪很不一樣
    近日,隨著「諾貝爾文學獎」即將頒布的消息,我國作家殘雪成為今年的諾獎熱門人物,這位「黑馬」作家,一度超越餘華,賈平凹等「諾貝爾文學獎」的榜上常客,成為繼莫言之後,再次有機會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作家,有網友將殘雪和莫言並稱為「南殘雪,北莫言」。
  • 中國女作家登上諾獎賠率榜,排名一度超村上春樹,你讀過她的作品嗎?
    但在海外,殘雪頗有名氣,是作品被譯介到海外最多的中國作家之一。瑞典漢學家、諾貝爾文學獎評委馬悅然曾稱讚殘雪是「中國的卡夫卡」 「一位很特別的作家」。美國作家蘇珊桑塔格曾說:「如果要我說出誰是中國最好的作家,我會毫不猶豫地說『殘雪』。雖然,可能只有萬分之一的中國人聽說過她。」
  • 「寫作的女巫」殘雪:為數甚少的「純粹」作家之一
    其實,新書延續了殘雪一以貫之的魔幻風格。但是,她堅持說「描述的手法可說是獨一無二。至今我還沒看到哪個西方作家像我這樣寫這種作品,國內更沒有。這部作品有大徹大悟,上了一個新臺階的景象。」  而且對於這本低調出版的長篇,她並不擔心市場壓力,「你到網上查一下就知道,殘雪的作品總是賣得出去的。」  與此同時,殘雪成名作《五香街》再版。
  • 《茶園》:殘雪的精神迷宮,暗夜般混沌、濃鬱而詭秘
    殘雪是何許人也?殘雪(1953年5月30日-),女,湖南耒陽人,中國當代作家,被譽為先鋒派文學的代表人物,也是作品在國外被翻譯出版最多的中國女作家。瑞典的馬悅然院士說:「殘雪這位女作家是中國的卡夫卡,甚至比卡夫卡更厲害。」
  • 莫言為什麼推崇殘雪?新書《茶園》帶你揭秘其中的奧秘
    這是著名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作家殘雪——新書《茶園》:兒時,懵懂的你是不是看著大人們忙忙碌碌的,無數個午夜夢回時盼著自己快快長大!覺得自己的父母就是無所不能的奧特曼,可以搞定世間所有難題!於是懵懂間,自己穿過歲月的時光,還來不及演習就已經步入中年,你會發現,人生其實遠沒有想像中美好,或許時間,就是一個讓自己不斷看清生活真相的過程;歲月卻又讓不甘心的自己一直沒有放棄執念的努力,好似一個希望不斷幻滅卻又不斷重生過程。就像我眼中那高大威武的爸爸,在我的世界裡,他就是那個《齊天大聖》裡無所不能蓋世英雄。
  • 殘雪隱秘的文學角落:想像力讓平淡生活,充滿神秘奇譎魅力
    第一次知道殘雪,是她居然和萬年陪跑的村上春樹並列,在2019年諾貝爾文學獎賠率榜高居第三,2020年雖然位列第十,但她依然是離諾獎很近的中國女作家。在沒有接觸她的作品前,有人評價她,是中國的伍爾夫。殘雪從未迎合過外在,始終擁有著自己的文學理想和標準。
  • 中國女作家獲諾貝爾文學獎提名,熱度超過村上,排名第三!
    >今年,中國女性再次綻放光芒,來自湖南的女作家殘雪入圍諾貝爾文學獎提名,熱度甚至超過村上排名第三!殘雪,本名鄧小華,1953年生於長沙,祖籍湖南省耒陽,1985年1月殘雪首次發表小說,至今已有六百萬字作品,被美國和日本文學界認為是「20世紀中葉以來中國文學最具創造性的作家之一。」目前殘雪在諾貝爾文學獎賠率榜高居第三位,人氣呼聲高過村上春樹。
  • 作家莫蒂亞諾獲諾獎 想續寫狄更斯《德魯德疑案》
    2008年,克萊齊奧先於莫迪亞諾獲得「諾獎」,但張亙認為:「莫迪亞諾的地位絕不遜於克萊齊奧,甚至以創作的思想深度和文筆的風格而論,我對他更為欣賞。他與克萊齊奧相比,更為注重對人內心隱秘世界的探尋,克萊齊奧則比較側重於自然界的原生態和烏託邦的社會構想。」  2014年諾貝爾文學獎結果昨晚揭曉,法國作家莫迪亞諾獲此殊榮。
  • 魯迅為何要拒絕諾獎提名?魯迅的意思是:這樣會使中國人驕傲起來
    魯迅為何要拒絕諾獎提名?魯迅的意思是:這樣會使中國人驕傲起來諾貝爾文學獎作為世界上等級最高含金量最大的一個文學獎項,得次獎者也定能流傳百世,留名史書。經過一番言論之後,最終確定提名魯迅,之後就寫信給魯迅徵求魯迅的意見。可魯迅的回信是直接拒絕了諾獎的提名,當然這也很魯迅,按照魯迅的行事作風,此件事魯迅覺得自己不配,為何不配?魯迅的原話是:梁啓超不配,我也不配,要拿這錢,還欠努力,而世界上比我好的作家何限?他們都得不到,何況我?
  • 殘雪的《茶園》:帶你過足夢境的癮
    讀完殘雪的《茶園》,這是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殘雪的《茶園》有夢的荒誕、怪異,甚至有一種驚恐的感覺。仿佛我們陪著主人公經歷了一個又一個的夢境!卸下現實中我們的偽裝和面具,放任自己的意識,無拘無束地流動,這就是意識流。而殘雪的作品就是描寫了這些意識流。
  • 諾獎作家馬哈福茲「開羅三部曲」:他為何視小說為狡猾的藝術
    原創 傅小平 文學報文學報近期,1988年諾獎得主、埃及作家納吉布·馬哈福茲代表作「開羅三部曲」最新中文版推出。這位現代「阿拉伯文學之父」在七十年的創作生涯中共寫了三十四部小說、三百五十篇短篇小說、幾十部電影劇本,以及大量的新聞作品。
  • 殘雪是誰?一杯咖啡即整個宇宙?——諾貝爾頒獎圍觀指南
    物理學獎:宇宙那麼大,帶你去看看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被授予詹姆斯皮布爾斯、米歇爾·麥耶以及迪迪埃·奎洛茲,以表彰他們在人類理解宇宙演化史和地球在宇宙中所處位置而做的貢獻。在天文學界,皮布爾斯的名字如雷貫耳,是宇宙學領域內的先驅性人物。
  • 諾獎得主賽珍珠《大地》三部曲再版
    她是「最能讓西方了解中國的作家」 她的作品是再現百年前中國農民關於土地的信念史 諾獎得主賽珍珠《大地》三部曲再版 《大地·三部曲》   從路遙的《平凡的世界》到陳忠實的《白鹿原》,以及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的《紅高梁家族》,這些大家耳熟能詳的經典著作,都與鄉土和家族有關。你知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