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銀姦殺案嫌犯因兒子考第一收手 請求捐獻器官

2020-11-26 騰訊網

犯罪嫌疑人高承勇被警方控制。

2002年白銀市最後一起命案現場距離白雲區公安分局不到百米。

高承勇經營的小賣部

高承勇在青城鎮城河村的房子

在甘肅省白銀市,從1988年至2002年的14年間,先後發生了9起女性慘遭入室殺害的案件,兇手專挑紅衣女性下手,作案手段殘忍。今年8月26日,甘肅警方在白銀市工業學校一小賣部內將犯罪嫌疑人高承勇抓獲。這起籠罩了白銀市28年之久的命案終於宣告偵破。

警方對犯罪嫌疑人的審訊工作仍在繼續,央視記者也在甘肅白銀探尋有關這起案件的蛛絲馬跡。

甘肅白銀14年內發生9起惡性強姦殺人案

經過警方的初步審查,犯罪嫌疑人高承勇對所犯罪行供認不諱。

1988年至2002年,甘肅省白銀市白銀區先後發生9起強姦殘害女性的系列殺人案件。其間,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昆都侖區也發生過類似案件。犯罪分子採取殘忍手段強姦、殺害女性,受害人中年齡最小的僅僅8歲,社會影響極其惡劣。

第一起案件:1988年的5月26日下午5點多,白銀市23歲的女職工白某被害於白銀區的家中;

第二起案件:1994年7月27日下午2點50分左右,白銀市供電局19歲的員工石某在其宿舍遇害;

第三起案件:1998年1月16日下午4點多,白銀區勝利街29歲的女青年楊某在家中遇害;

第四起案件:1998年1月19日下午5點45分左右,家住白銀區水川路的27歲女青年鄧某在家中遇害;

第五起案件:1998年7月30日下午6點多,白銀供電局職工曾某8歲的女兒苗苗(化名)在家中遇害;

第六起案件:1998年11月30日上午11點左右,白銀某公司女青年崔某在白銀區東山路的家中被殺害;

第七起案件:2000年11月20日上午11點多,白銀棉紡廠28歲的女工羅某在家中被殺害;

第八起案件:2001年5月22日上午9點左右,白銀區婦幼保健站28歲女護士張某在其水川路的家中被害;

第九起案件:2002年2月9日,25歲的女子朱某在白銀區一賓館客房內被害。

這一系列惡性強姦殺人案發生後,公安機關高度重視,2001年8月,此案被公安部列為督辦案件。儘管各級公安機關全力偵破此案,但案件遲遲沒有取得實質性突破。

嫌疑人落網 對11起犯罪事實供認不諱

2016年3月,公安部刑偵局組織開展疑難命案積案攻堅行動,對發生在甘肅和內蒙古的系列強姦殺人殘害女性案展開新一輪偵破工作。專家組確定了利用新科技手段對原有生物物證再利用的主攻方向,取得重大突破。8月26日,犯罪嫌疑人高承勇在白銀市工業學校的一個小賣部內落網。

犯罪嫌疑人高承勇經營了一家名為「白銀市工業學校學生服務部」的小賣部,位於學校食堂一側。小賣部的外觀樸素陳舊,透過窗戶,記者得以看到40平米左右的小賣部分為工作區和生活區兩部分,工作區貨架上擺放著文具和小吃等商品,生活區內則擺放著一張雙人床,窗臺上還有洗漱用品。

高承勇現年52歲,被警方抓獲後他對自己在白銀、包頭兩地作案11起、殺死11人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

鎖定嫌疑人 DNA-Y染色體成關鍵

據了解,在28年這麼長的時間之後,在茫茫人海之中能鎖定犯罪嫌疑人高承勇,DNA-Y染色體成破案的關鍵。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偵查與反恐怖學院院長陳剛介紹:「DNA存在於每一個細胞核裡,在白銀系列案件中,警方提取了他的精斑,這也是他的體液,體液裡面有細胞和細胞核,因此可以提取DNA進行檢驗。」

DNA-Y染色體又是什麼?陳剛介紹,DNA-Y染色體實際上是一種父系遺傳的基因,DNA-Y染色體是父系一代代傳下來的,從DNA-Y染色體可以圈定一個家族族譜範圍。

據了解,此案中首先是高承勇家族中某一個人被外地警方抓獲後,在比對基因時發現此人的基因與犯罪現場所提取到的基因相似度很高,辦案機關在海量的數據信息之中找到了高承勇相關的關鍵信息,提取了他的指紋和DNA與當年命案現場留下的指紋和DNA進行信息比對,就此確定了他的嫌疑人身份。

嫌犯的兩個兒子是大學生 村民稱其「混得好」

戶籍信息顯示,犯罪嫌疑人高承勇1964年11月10日生,甘肅榆中縣人,高中畢業,已婚。其戶籍所在地為蘭州市榆中縣,和白銀市白銀區水川鎮隔黃河而望。

據榆中縣青城鎮雖然屬於蘭州,但是離白銀較近,所以當地人出外打工第一選擇往往是白銀。破案之前,在當地百姓眼中,高承勇就是許多出外打工人員中的一員,而且是「混」得不錯的一員。

這些年,高承勇過著隱秘的生活。警方透露,持續作案那十幾年,高承勇就居住在老家,每次作案就從榆中縣到白銀市區,作完案回家繼續生活。2002年作完最後一起案件後,高承勇開始在外打工,後在白銀郊區租了房子。

破案之後,該村數位村民都表示,「高承勇竟然是個變態殺人嫌犯」的消息已在村子裡傳開,許多村民對此消息都持懷疑態度。讓許多村民羨慕的是,高承勇的兩個兒子自小學習優異,都是大學本科畢業,如今都已參加工作。高承勇一直在白銀打工,妻子在娘家靖遠打工,逢年過節,高承勇大多會回家,有時候還是開著小汽車回來的。

2002年

高承勇收手 讀初二的高玉言第一次考了全鎮第一名

2002年2月9日之後,白銀市再也沒出現與之前作案手法類似的殺人案。籠罩這座小城14年之久的恐怖疑雲終於停止了擴散。高承勇兒子回憶稱:我也一直在回想父親那段時間以來是不是有反常舉動,是不是心裡藏著事兒。但我想不出來。一來是我那時還小,很多事情看不出來,他回家也少。

另一方面,他本身就比較沉穩,話不多的一個人,平時我連他手機都不會去碰的,更別說發現這麼私密的事情。這種事情,他只要不想說,我根本沒辦法知道。何況,從我的角度,也不會主動去問他。

2002年是他收手的日子。02年我正好初二,第一次考了青城鎮全鎮第一名,估計這件事情,讓父親有所觸動,他應該是重新看到了這個家還是有點希望的。之後他的狀態基本上就沒什麼變化了。

他這個人看不到希望,就會自暴自棄。當時我成了鎮上的第一了,我覺得這方面對他的改變還是挺大的。他收手了,可能和他找到一些新的希望有關。但是這個也只是我的推測,我也沒有問過他。

在這之後,嗜賭的父親發生了一個明顯的變化——他收斂了很多。那時起,父親即便出去打牌也開始知道適可而止,我也再沒見到母親身上有傷痕。(來自「每日人物」)

接受記者採訪 高承勇請求捐獻器官

在央視記者第一次採訪到犯罪嫌疑人高承勇時,高承勇有一個請求:捐獻自己的器官。對此陳剛分析,因為年齡不同,犯罪嫌疑人的心理可能會有一些變化,「可能年紀大了之後,會反思、會有良心發現」。

另外,陳剛還認為,犯罪嫌疑人可能知道自己罪不可赦,想在死之前挽回一點,給公眾稍微留點好印象。

甘肅白銀系列強姦殺人殘害女性案告破,消除了當地的一大社會隱患,也讓受害者家屬和當地民眾有所寬慰。犯罪嫌疑人高承勇為什麼會對這麼多女性痛下殺手?他有著怎樣的心理和性格?這些問題也許只有伴隨著調查進一步深入才會有答案。殺害11人且其中一名是8歲幼女,高承勇的兇殘程度令人髮指,等待他的除了輿論唾棄,還有法律的嚴厲制裁。真兇難逃審判,正義不會缺席。

相關焦點

  • 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多年之後依然記得15歲男孩捐獻器官救了5...
    工作六年來,他已成功協調310餘例器官捐獻,自己也已籤署了器官捐獻志願書。今年是我國器官捐獻工作開展十周年。全國累計器官捐獻志願登記已達251萬人,完成公民逝世後器官捐獻3萬餘人。但據統計,每年因終末期器官衰竭而等待移植的患者約有30萬人,缺口依然很大。這讓劉源對這份工作的信念更加堅定。「挽救了需要器官的病人,雖然我不認識,但是有意義。」
  • 鄠邑34歲腦萎縮病人成功捐獻器官 救了5條人命
    「窩囊」了一輩子的34歲腦萎縮病人孫小培,臨終前成功捐出2個腎臟、1個肝臟、2個眼角膜,救了5條人命,成為西安市鄠邑區首例器官暨遺體成功捐獻者在外人眼裡,捐獻5個器官的「英雄」行為,在他眼中不過是一件能做且值得做的事兒。「大約4年前,2014年前後,我從網上了解到『器官捐獻』一詞,就開始打聽。2005年,愛人因腦萎縮離世,兒子小培也已出現明顯的腦萎縮症狀,我知道這病不好治,就琢磨著能不能器官捐獻,讓兒子活得有些價值。通過多方打聽,本地紅十字會就可登記,試探著向兒子提出『器官捐獻』,沒想到他一口答應,沒有一點遲疑。」
  • 大愛|廣醫三院狗年第一例器官捐獻讓三個久病患者獲新生
    她想起以前在報紙上看到的器官捐獻的故事,於是找到醫生了解情況。醫院主治醫生和廣醫三院器官捐獻協調員遂向李女士詳細介紹了國家關於器官捐獻的政策、手續和流程。「生命,不因死亡而終結,有愛就能得到延續」關於器官捐獻的一句話讓李女士留下淚水,或許這樣便可以讓先生的生命再延續,對他的愛與思念也就能留在人間了。
  • 上海已實現784例人體器官捐獻,「生命接力先鋒隊」走進...
    我國已成為世界器官移植第二大國,大量患者因器官捐獻者的「大愛」獲得生命的延續。 「我國已成為世界器官移植第二大國,只要我們勤奮工作,推進改革,有望在未來兩到三年邁向世界器官移植第一大國。」 黃潔夫呼籲,傳承弘揚這份大愛精神,推動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在器官捐獻與移植事業中發揚光大。
  • 2020年雲南省紅十字會人體器官捐獻工作回顧
    全省紅十字會系統在助力脫貧攻堅、強力推動疫情防控的同時,以全國人體器官捐獻工作10周年為契機,紮實開展人體器官捐獻宣傳動員、志願登記、捐獻見證、人道救助、緬懷紀念等工作。12月初,雲南省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在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的支持下,分別在昭通學院舉辦有400多人參加的人體器官捐獻進高校宣傳講座和有3000多名師生參加的人體器官捐獻宣傳毅行活動。
  • 新聞1+1 | 人體器官捐獻,「大愛」下的法治
    中國公民逝世後自願無償器官捐獻已啟動十年,2010年公民逝世後器官捐獻只有34例,2019年達到5818例,增長了170多倍。截至2020年11月14日,志願登記人數為257萬,累計實現捐獻31610例,捐獻器官92685個。人體器官捐獻工作成效顯著數字的背後,是器官捐獻事業十年來的成績,更體現了國人觀念的變化。十年,對於器官移植受者和這項事業來說是一個起點。
  • 新聞1+1|人體器官捐獻,「大愛」下的法治
    中國公民逝世後自願無償器官捐獻已啟動十年,2010年公民逝世後器官捐獻只有34例,2019年達到5818例,增長了170多倍。截至2020年11月14日,志願登記人數為257萬,累計實現捐獻31610例,捐獻器官92685個。人體器官捐獻工作成效顯著數字的背後,是器官捐獻事業十年來的成績,更體現了國人觀念的變化。十年,對於器官移植受者和這項事業來說是一個起點。
  • 雲南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人數快速增長
    雲南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人數快速增長2020年志願登記數佔7年總數的57.25%1月5日,記者從雲南省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獲悉,雲南省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人數快速增長,僅2020年就有25556人志願登記成為人體器官捐獻志願者,佔2014年至2020年7年間志願登記總人數44638人的57.25%。
  • 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十年累計志願登記251萬人
    中新網杭州11月7日電 (記者 蘇丹)中國紅十字會7日在浙江杭州舉辦「生命接力·救在身邊」全國人體器官捐獻工作十周年宣傳活動。來自全國各地的志願者以環繞西湖行走10公裡的「毅行」方式紀念十周年,向民眾宣傳器官捐獻工作。中國紅十字會黨組書記、常務副會長梁惠玲在活動中表示,參與推動人體器官捐獻是中國紅十字會的法定職責。
  • 6年時間 這對夫妻帶動164人捐獻遺體
    為了給兒子治病,龔光榮不僅賣掉了江津城區的2套住房,還欠下了巨額債務。輾轉醫治一年多的龔莜植自知治癒無望,向父母提出了一個特殊的要求:「爸爸,我生病一年多,得到了很多社會各界的捐助,我無以為報,就把器官和遺體捐了吧。」聽到兒子的話,龔光榮沉默了。老伴李洪玉嚎啕大哭,死活都不同意兒子的請求。
  • 海南日報數字報-家屬捐獻其器官傳遞大愛
    他的家人在悲痛之餘,決定將他的器官捐贈出來,用生命傳遞大愛……  梅雄,湖南常德臨澧人,海軍某部四級軍士長,1980年12月出生,1999年12月入伍,2004年9月入黨。2012年榮立三等功,並在各項專業比武中屢次獲得優異成績。
  • 吉林伊通:人體器官集體捐獻志願者籤約儀式圓滿成功
    中國公益在線吉林省伊通滿族自治縣訊:2021年1月9日,這是一個特別的日子,在伊通滿族自治縣紅十字會的指導下,由人體器官捐獻志願者馬良召號發起的人體器官集體捐獻志願者籤約儀式在天馨宴會廳二層杜鵑廳舉行。
  • 甘肅省22人相約加入人體器官捐獻志願者隊伍
    在2020年的最後一天,他們擁有了一個共同的身份——人體器官捐獻志願者。「當日『組團』來登記的志願者共有22人,這也是近年來省紅十字會接待來訪登記志願者最多的一次,」甘肅省紅十字會志願者劉江介紹說,「公民捐獻的遺體將用於醫學教學和科學研究,捐獻的遺體器官,在經過醫學評估確保健康、適配後,將用於癌症中晚期患者的疾病治療。」
  • 「生命接力·救在身邊」 人體器官捐獻宣傳活動在吉林長春開展
    2020年11月5日,為弘揚「人道、博愛、奉獻」的紅十字精神,傳播人體器官捐獻理念,營造全社會參與公益事業的良好氛圍,推動紅十字志願服務工作,吉林省紅十字會聯合軌道交通集團運營事業總部客運二中心在長春市地鐵2號線、3號線,開展「生命接力·救在身邊」人體器官捐獻宣傳主題活動,30餘名紅十字志願者積極參與其中
  • 讓生命延續 2020年雲南超25000人登記人體器官捐獻志願者
    記者從雲南省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獲悉,2020年雲南省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人數快速增長,僅2020年就有25556人志願登記成為人體器官捐獻志願者,佔過去7年(2014年至2020年)志願登記總人數(44638人)的57.25%。
  • 西安又有16人組團登記捐獻人體器官
    在11月24日的志願登記人體器官捐獻現場,洋溢著濃濃的愛。  第一次捐獻後央視跟進 網友點讚  在11月16日組織了第一批13人前往陝西省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進行器官捐獻志願登記後,11月24日上午,邱華帶著16人再次前往該中心,進行器官捐獻志願登記。
  • 28年了,兇手終於被抓,願南京醫學院姦殺案被害者林伶泉下有知
    雖然南京醫學院被姦殺案沒有南京大學碎屍案那麼出名,但是二者具有高度相似之處:受害人都是大學女生,都是二十餘年未破的懸案,兩座大學相距很近。但該兇手是否就是彼兇手,還有待進一步查證。南京大學碎屍案之所以更出名,是因為作案手法過於聳人聽聞:受害女生屍體被切割成了2000餘塊的肉片散落各處,且是熟的。
  • 嫌犯高承勇被抓之後|「白銀案」偵辦刑警講述審訊細節
    新京報記者吳江 攝  文|新京報記者唐愛琳 羅婷 編輯|蘇曉明  校對|陸愛英  ►「過分冷靜」,幾乎是嫌犯高承勇留給刑警王洋(化名)的唯一印象了。  「白銀連環殺人案」疑犯高承勇8月26日被抓獲,至今,警方對他的審訊已進行半月有餘。  從警多年的刑警王洋曾參與案件偵查與相關審訊工作。
  • 上海醫生一年運輸人體捐獻器官60餘次,最近一次他遲到了
    最終,攜帶人體捐獻器官的兩名醫生在航班起飛前10分鐘順利登上飛機。「東航人在整個過程中奔跑的背影、揮灑的汗水以及細緻耐心的態度深深感動了我們,特此向全體東航工作人員致以最衷心的感謝!」在感謝信的末尾,朱建軍說,這次順利帶回上海的肝臟移植給了一個4歲的終末期肝病小患者,手術順利,目前患者順利恢復中。
  • 寧願火化都不願捐獻器官的原因,這3點受很多人認同,你認同嗎?
    近期,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副主任侯峰忠介紹:目前我國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人數為160萬,實現器官捐獻2.6萬餘例,捐獻器官7.4萬餘個,7萬多人的生命得到挽救。因為人體器官捐獻涉及人的生命健康和人格尊嚴,所以依然會面臨很多問題和更大的挑戰。 了解一下器官捐獻的流程 關於器官捐獻的傳說使人心惶惶,什麼體無完膚,什麼開膛破肚,這讓一些傳統的中國人無法接受,因為對器官捐獻懷有抗拒心理。 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器官捐獻的詳細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