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戰爭就是一臺巨大的消耗機器,一次戰役的背後,拼的是國力,物力,人力的消耗。北伐為什麼會屢戰屢敗?這裡我們不提策略計謀制定的失誤還是不足。我認為就是曹魏蜀漢的國力差別太懸殊,導致北伐是不可能成功的,那麼我們就看一下蜀漢和曹魏兩國之間的國力對比。
先來看看疆域對比,魏國坐擁北方十三州,更多的大城鎮,可操作生產的土地,而蜀國呢!益州,漢中,和一小部分荊州(大部分被東吳奪走了)南方少數民族那邊可以忽略不計了,從來沒有真正的徵服,雖然有天府之國的成都平原,但是也就只有這樣了,其他的都是山啊!山,種不出糧食的。
有一點是從來不用懷疑的,三國鼎立後的蜀漢無論面積還是實力是三國中最弱小的。我們再來看看人口對比:
蜀國人口 : 章武元年,戶二十萬,男女口九十萬。到了景耀六年滅亡時戶二十八萬,男女口九十四萬,帶甲將士十萬二千,吏四萬。
魏國人口:景元四年 戶,六十六萬三千四百二十三,人口,四百四十三萬二千八百八十一
曹魏蜀漢人口對比,大概就是一比四啊。這是個什麼概念。人家人比你多,先不說北伐的時候曹魏兵力投入是否比蜀多,就是戰爭結束,兵力的補充都沒有曹魏多,快速,一個人從出生到可以打戰,至少十七八歲吧!可是你看北伐一次和一次之間間隔才多少時間呢!人打光了沒地方補充,地也沒有人種,所以才有諸葛亮又在哪裡哪裡屯田了什麼的。
就算是打出去了,後勤補給也是一個大問題,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啊,人走都困難,更不用說運糧草了,沒吃的,人心不安,又得在這個什麼花功夫抽人去幹。
綜上所述,北伐肯定是會失敗的,就算是成功了也是很難維持長久的。
注: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