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歲的孩子學完小學奧數?興趣和接受能力很重要,別揠苗助長就行

2021-01-08 微雨潤苗

問題:「我兒子7歲不到,已經學完小學奧數了,下一步怎麼辦?」

7歲的孩子學完小學奧數?不得不說,這種孩子真的是太牛了。奧數對於很多小學生而言,是一種讓大部分學困生和中等生看著腦殼都覺得疼的存在。作為一名家長兼一線語文教師,我自己看孩子的奧數題目的時候,都有一種眩暈的感覺,有時候我得自己花比較長的一段時間梳理為孩子講解奧數題的思路,否則孩子也很難理解。對於7歲的孩子學完小學奧數,我有以下觀點要說。

過早接觸奧數,要避免「揠苗助長」

學奧數對於智力超群的孩子而言是好事,但是作為家長的我們一定要記住這麼一件事:讓孩子學奧數,必須是建立在孩子對奧數有濃厚興趣的基礎上。如果孩子對奧數沒有一絲一毫的興趣,而且孩子沒有一定的數學學習基礎,那麼家長強逼著孩子學奧數,無異於一種「揠苗助長」的舉動。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孩子的學習基礎非常重要。讓孩子學奧數,最大的原因應該是孩子在學數學時存在「吃不飽」的情況。如果只是在「吃不了」的情況下讓孩子學奧數,孩子學奧數純粹只是為了讓家長裝13用的,那麼這種奧數不學也罷。讓孩子學奧數,興趣和接受能力很重要,家長別揠苗助長就行。

學完奧數,並不等於學會了奧數

7歲不到的孩子,如果讓他去看《紅樓夢》,他也可以「看完」——翻完了應該就算是「看完了」;7歲不到的孩子,如果讓他去學奧數,他也可以「學完」——輔導機構說他學完了就是學完了,但是具體是否學到爐火純青的地步,估計比數學中的哥德巴赫猜想還要難。我認為在智商並非超凡脫俗的情況下,7歲不到的孩子學奧數充其量只是囫圇吞棗罷了,讓孩子對奧數的解題思路非常了解,在學奧數的過程中不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甚至能達到「舉一反三」的境界,我個人覺得可能性不大。

如果孩子真是神童,家長可以先去測孩子的智商

在國內,雖然神童是一種稀缺資源,但是神童這種稀缺資源並非不存在,像方仲永、甘羅、張炘煬、何碧玉之類的神童,大部分人是如雷貫耳的。如果家長覺得自己的孩子就是這麼一種神童一般的存在,我覺得作為家長很有必要找個權威機構為孩子測智商,如果孩子的智商比成年人還要牛很多的話,那麼可以採用神童的培養模式——孩子7歲學完小學奧數之後,在孩子願意的情況下讓再自學初中、高中的數學課程。如果孩子的其他科目也非常不錯的話,可以讓孩子先做好衝擊中科大少年班的準備。

在正常情況下,步子邁得太大比較容易扯到蛋,拔苗助長的行為一般是不可取的,你認為呢?

相關焦點

  • 【教養策略】揠苗助長不可取(上篇)
    面對上學前後的巨大反差,家長由失望變得急躁,對孩子毫無顧忌地加以指責和批評。受到批評的歡歡越發沒有了學習的興趣。這樣就形成了惡性循環,讓家長和孩子都陷入其中,無法自拔。 現實生活中,像歡歡這樣的情況並不少見:提前學,超前練,幼兒園小學化,小學初中化。在「搶跑」的過程中,家長們獲得了什麼?孩子們獲得了什麼?
  • 學習奧數意義何在?學奧數能提高數學成績嗎?多年奧數老師告訴你
    奧數作為數學的一部分,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數學。它主要有以下以下幾點好處:培養學習和研究數學問題的興趣;學習和感受學習數學的常用思想和方法;使學生學習到更多的知識以應對校內的數學題目;鍛鍊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的數學解題能力。
  • 給孩子報興趣班,一定要考慮年齡是否合適,切忌揠苗助長
    為了讓孩子更夠贏在起跑線,家長最直接的做法就是不惜燒錢地給孩子報興趣班。很多家長的內心os都是:我或許無法給孩子最好的,但我要儘可能給孩子更好的。報多個興趣班,幫助挖掘孩子的天賦和潛力,也能讓孩子擁有一技之長,實在是兩全之美。但家長們一定注意:啟蒙≠學習!如果你只是幫助培養孩子的興趣,保護孩子的好奇心,鍛鍊孩子的精細運動,激發孩子的創造力和想像力,那自然問題不大。
  • 3年級"牛娃"跨級獲奧數杯賽大滿貫 小時候最愛玩老黃曆
    談起王晴,他的奧數老師延小兵讚不絕口:「他接受新事物的能力特別強,題目一說就懂,更關鍵的是,不管再難的題目,只要他做過的,下次一定都會做。」  延小兵說,學奧數很重要的是學習習慣:「比如上課是否認真聽講,下課後是否能複習透,其實複習的最好辦法就是把課上老師講的題目複述給家長聽,但不是每個家長都願意花這個時間。」延老師認為,在這些關鍵點上,王晴本人和他的家長都做得很好。
  • 資深碼農透露實情,家長們別再天真了
    不過,編程和其他科目還不太一樣,語數外基本是零基礎開始學,但編程對邏輯思維能力的要求較高,如果連數數、加減乘除都搞不清楚,還是別摻和什麼編程了。按照上圖,機構早就給你開發好了從幼兒園起步的編程課體系,就像奧數要進幼兒園一樣,編程也要「從娃娃抓起」。但是,現實中很少有人真正從幼兒園就開始學奧數,小小年紀,什麼編程不編程的,還是先把12345數清楚再說吧。
  • 孩子「贏在起跑線」,不代表就可以贏在未來,家長別「揠苗助長」
    而且父母經常拿自家孩子和別人家的孩子作對比,"鄰居家小孩會畫畫、會跳舞,學習成績還好""你看看,人家小孩才三歲多,都認識了好多字了"等等,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越來越焦慮。
  • 智商230的陶哲軒,用親身經歷告訴我們:高智商的孩子有多優秀
    他的名字叫做陶哲軒,是一個當之無愧的高智商「天才」,也是很多家長眼裡的「別人家的孩子」。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然而,陶哲軒還沒等到三歲就有高智商的表現了。當他一歲時,他的表現就和正常孩子不一樣。正常的孩子可能連看動畫片的耐力都沒有,而陶哲軒卻在《芝麻街》上學習起了英文字母。而他三歲的時候,就已經被父親送到了私立小學。
  • 幼兒園「超前教育」是揠苗助長,孩子上小學後掉隊會很明顯
    現在的家長為自己孩子的學習可謂是操碎了心,在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就開始擔心他的小學課程是不是能夠跟得上,這不有些家長開始詢問幼兒園有沒有超前教育,幼兒園就開始教孩子小學的知識。
  • 幼兒園小班就學奧數的孩子,長大後都怎樣了?
    大乖的父母可沒在她的教育上少投錢,媽媽在幼兒園小班就給大乖報了幾千大洋的奧數班。   一個接觸數學 20 年的孩子,怎麼一長大了就開始討厭數學了呢?   帶著這個疑問,我去找大乖聊天。大乖告訴我,其實她從小學數學就很吃力,儘管學過奧數,可剛到小學沒多久,就發現自己的數學能力比不上其他孩子了。
  • 鄭強:超綱超前教學是揠苗助長,關鍵誰來解決這個問題
    他說:「幼兒園非得上小學的內容,小學階段非得上中學的內容,中學階段恨不得把大學的課程都上了,超綱超前教學是典型的揠苗助長,不但培養不出優秀的人才,還扼殺了學生的潛能,造成無可挽回的損失。」
  • 「超前教育」無異於「揠苗助長」
    由於家長急於為孩子順利升學積累優勢,「搶跑學習」「超前教育」在學齡前兒童中已經非常普遍。但專家指出,「超前教育」造成孩子「領跑」只是暫時的假象,將超前於孩子發展過程的知識技能強加於還沒有完全做好能力上準備的孩子,可能會帶來「拔苗助長」,上演現代版「傷仲永」的嚴重後果。
  • 家長的奧數崇拜:「最嚴整治」後奧數班的浪潮從未止息
    李昕花了5000元給孩子報名了此次的研學營,正常的安排是四天三夜,囊括孔廟、孔府等多處景點的參觀學習。但考完試當天,李昕就把接孩子接回了北京:和許多心照不宣的家長一樣,她的目標很明確——讓孩子拿個奧數杯賽的好成績,僅此而已。歷經2018年「最嚴整治」的洗禮之後,原先的奧數四大杯賽似乎走向了沉寂。據《解放日報》報導,上海部分奧數培訓機構盛況不再,不少家長開始棄坑、退班。
  • 給孩子買了平衡車後,我後悔了,揠苗助長不知不覺損害孩子的身心
    對於1歲10個月的萱寶,身體稍微失去平衡孩子就害怕。一、有些揠苗助長,可能是無意識的正如該不該讓孩子早認識字的爭議一樣。有人說,讓孩子早認字提高孩子的理解力,有人說讓孩子早認字反而會造成閱讀障礙。樊登老師說:「應該按照孩子的節奏去探索世界,而不是家長做太多的灌輸」。
  • 西安8歲男孩智商達146分 獨特解題方式成人看不懂
    小學三年級已在學習初中數理化,學校準其每周3個下午在家學習  他是一個8歲男孩,和同齡孩子一樣,喜歡遊戲喜歡玩耍,不過,當他拿出自己研究的奧數「公式」時,很多成年人都看不懂。這個8歲小男孩智力水平達146分,已在家學習初中數理化課程,學校和家長覺得跟不上他的求學步伐,但又不知該咋引導教育。
  • 奧數杯賽「換臉」復活:競賽變「研學」,答題成「闖關」
    她告訴記者,整個報名參賽過程中,報名、諮詢等均是通過孩子參加的奧數校外培訓機構完成,考試全部為線上形式,沒有接觸到主辦方工作人員。她給孩子報名奧數班已有兩年時間,每年學費將近2萬元。 2021年1月5日,希望數學少年俱樂部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俱樂部在每個城市有多家會員單位,主辦方會授權這些會員單位招生。和迎春、華數活動一樣,希望數學活動也不接受個人報名。
  • 孩子差2天滿6歲不能上小學 家長:再等1年耗不起
    隨著開學日期的臨近,6歲作為進入小學的硬標準是否應該適度調整,讓差幾天就滿6歲的小孩也能順利進入小學,就成了近日家長們熱議的話題。  成都晚報記者從多所小學及教育局了解到,6歲入學依然是「硬槓桿」。而在家長群裡,則出現了2種不同的聲音:有家長希望小孩「贏在起跑線」,堅稱再等一年「耗不起」;另一部分家長則認為,年齡大一點,理解和接收能力更強……  案例  差2天滿6歲不能讀小學 娃娃家長焦慮  「娃娃9月2日就滿6歲了,想上小學卻被告知還差2天才符合要求。原本想等一年,但是不少朋友說提前入學對娃娃有好處,該咋個辦呀!」
  • 奧數杯賽「歸來」:競賽變「研學」,答題成「闖關」
    她告訴記者,整個報名參賽過程中,報名、諮詢等均是通過孩子參加的奧數校外培訓機構完成,考試全部為線上形式,沒有接觸到主辦方工作人員。她給孩子報名奧數班已有兩年時間,每年學費將近2萬元。  2021年1月5日,希望數學少年俱樂部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俱樂部在每個城市有多家會員單位,主辦方會授權這些會員單位招生。和迎春、華數活動一樣,希望數學活動也不接受個人報名。
  • 幼兒園小班就學奧數的孩子,長大後都怎樣了? | 視野
    大乖的父母可沒在她的教育上少投錢,媽媽在幼兒園小班就給大乖報了幾千大洋的奧數班。一個接觸數學 20 年的孩子,怎麼一長大了就開始討厭數學了呢?帶著這個疑問,我去找大乖聊天。大乖告訴我,其實她從小學數學就很吃力,儘管學過奧數,可剛到小學沒多久,就發現自己的數學能力比不上其他孩子了。
  • 鄭強:中小學超前教育是揠苗助長,扼殺了潛能。網友:有用嗎?
    在11月17日舉行的高等教育研究會上,「網紅」教授鄭強,再次爆出金句,他將矛頭直接指向中小學教育,他說:「幼兒園非得上小學的內容,小學階段非得上中學的內容,中學階段恨不得把大學的課程都上了,超綱超前教學是典型的揠苗助長,不但培養不出優秀的人才,還扼殺了學生的潛能,造成無可挽回的損失。」
  • 興趣班不再為「興趣」而開 少年宮讓歡樂純真變了味兒
    原標題:興趣班不再為「興趣」而開 少年宮讓歡樂純真變了味兒  雙重壓力 讓興趣班不再為「興趣」而開   曾幾何時,少年宮是孩子們心嚮往之的「樂園」,但近年來,一些少年宮涉足奧數、英語等輔導培訓,甚至與社會上的培訓機構無異,讓原本的歡樂純真變了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