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道德經講生老病死衣食住行中的道(陰陽五行與宇宙真相)

2021-01-09 悟宇之道

第二章,五行相生相剋與宇宙真相

農耕文化創造了中華文化,陰陽五行哲學思想是中華文化的核心,中華文化的核心思想是陰陽五行動態平衡之正道。陰陽五行相生相剋應該來源於實踐中的覺悟,比如農民種地,水能幫助植物生長,是相生關係,水多了就會淹死植物,就是相剋,我們在家養花,不能天天澆水,要等土幹了一定程度,在澆水,不能等土太幹,不能澆水太勤,必須是動態平衡關係。給花上肥料也是不同的花需要不同的肥料,肥料也需要多種營養配伍,就是需要五行相生相剋的配伍法則,經過長期的實踐和觀察總結經驗,總結出來就是不同能量的陰陽五行相生相剋動態平衡關係決定了萬物的生長自然法則。五行代表相對個體需要的所有能量,所有能量形成的動態平衡關係決定相對個體的存在和發展,相對個體就是有,所有能量的動態平衡互動過程就是無,所以道德經中說有無相生,有無相生與陰陽五行相生相剋是一個道理。

發展農業需要懂得天文,陰陽五行相生相剋應用到天文學,就產生了河圖洛書,發展了中華天文學,中華文化是怎樣認識宇宙自然的,最早還是從河圖洛書八卦圖說起。

伏羲得河圖,畫八卦,從考古發現看,原始的河圖雛形出現的相當早。在陝西華縣元君廟仰韶文化遺址出土的距今六千年左右的陶器上,有用錐刺成五十五個小圓點組成的三角圖案。據專家研究,這個圖案與古代有關河圖著作所載的有關河圖推演圖極為相似,這可能就是原始的河圖。

河圖用十個黑白圓點表示陰陽、五行、四象,其圖為四方形。如下:

北方:一個白點在內,六個黑點在外,表示玄武星象,五行為水。

東方:三個白點在內,八個黑點在外,表示青龍星象,五行為木。

南方:二個黑點在內,七個白點在外,表示朱雀星象,五行為火。

西方:四個黑點在內,九個白點在外,表示白虎星象,五行為金。

中央:五個白點在內,十個黑點在外,表示時空奇點,五行為土。

伏羲八卦圖是動態平衡圖,八卦代表萬物,陰代表相對個體,陽代表能量的動態平衡關係過程,陰陽相生相剋,五行代表所有不同性質的能量,八卦圖說明的就是相對個體輸出的能量與其他所有相對個體輸出的能量形成了動態平衡關係,動態平衡關係能量形成動態平衡力,決定了相對個體的眾多星球動態平衡有序運轉。每個相對個體在吸收了能量之後,在相對封閉的內部形成動態平衡關係,產生新的能量輸送出去,與其他相對個體創造輸出的能量形成動態平衡關係,永恆循環發展,這就是能量永恆定律決定了萬物永恆發展,這就是宇宙真相。

不同性質的相對個體吸收很多不同能量,不同性質決定了有些能量可以吸收,有些能量不能吸收,產生的新的能量也是不同性質的,比如太陽吸收的能量與地球吸收的能量肯定不同,太陽輸出的能量與地球輸出的能量也是不同的,所有星球的能量形成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剋動態平衡關係。大魚吃小魚,小魚吃微生物,微生物吃細菌,細菌吃魚糞給水解毒,就是五行相生相剋決定了眾生存在和發展,有相剋才能有相生,相生相剋互相依存。

科學家們總是喜歡用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思維方式研究宇宙萬物是哪個雞生出來的,還爭論是哪個蛋生出來的,我看到有很多人迷信是奇點的能量宇宙大爆炸炸出來了宇宙萬物。那麼我問了,是哪個雞生出來的奇點能量?是哪個蛋生出了這個雞?可以循環的問究竟最早存在的是哪個雞,或者是哪個蛋,無休止的爭論不清。其實科學總是在用盲人摸象的思維方式在盲人摸象,摸出來了某種現象就研究這種現象的局部合理,都是相對正確。感性認識都是相對正確的盲人摸象,有人看到了火產生的能量把在水滸的結構中的水變成水蒸氣產生的能量能產生動力,就發明了蒸汽機,發現汽油產生的能量更大,就發明了汽油發動機,能用汽油發動機製造飛機,製造飛機是詭道技術,但是所有詭道技術的基本原理都是動態平衡關係正道法則。

我們認識任何事物的真相,必須正確掌握這個相對個體與相對整體的關係,應該是價值關係決定存在,是雞與蛋本來的動態平衡關係決定了雞的存在和蛋的存在,不可能有一種單獨存在的東西能生出來的東西,是眾生的生態動態平衡關係決定了雞和蛋的存在,所以,萬物眾生是本來存在的,宇宙是無始無終的。

萬物的動態平衡關係決定萬物的存在和發展,萬物的動態平衡關係決定了眾生存在,萬物眾生的動態平衡關係決定了眾生的存在和發展。動態平衡關係是永恆不變的自然法則,自然法則決定了萬物存在,動態平衡關係即是存在,就是唯一永恆不變的真理,就是宇宙真相。動態平衡關係自然法則就是自然智慧,就是宇宙的靈魂,自然智慧宇宙靈魂無處不在,萬物皆有,眾生皆有,宇宙靈魂本質就是相對個體與相對整體的動態平衡關係自然法則。沒有上帝,沒有神。

人的意識不是智慧,人的意識是迷惑的,意識需要依靠自然智慧才能正確認識物質,意識才能正確反映物質,物質決定不了意識,感性反映的物質產生的意識都是錯誤。是智慧決定了意識正確認知了物質,這個智慧就是物質的相對個體與相對整體的動態平衡關係法則,人掌握了這個動態平衡關係法則就是掌握了智慧,正確認識了物質的相對個體與相對整體的動態平衡關係就是宇宙真相,說明是智慧決定了物質也決定了意識,就是說用哲學三元論才能掌握宇宙真相。

第三章,善惡美醜的有無相生,相反相成關係

相關焦點

  • 《道德經》中談論的「道」是什麼道?
    《道德經》中談論的道是什麼道?老子沒有以下定義的方式給出明確答案,而是這樣作答的:「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可既。」(參見《道德經》第三十五章節),其意思是說:大道之言是平淡無味的,用眼睛看卻看不見,用耳朵聽也聽不到,但其作用是無窮盡的。
  • 宇宙的終極秘密:《道德經》裡的生命起源和聖人之道
    那就用一個神話來作比喻。無極說的就是「道」的本體,相當於盤古開天闢地之前宇宙那種混沌一片的狀態;兩儀就是陰陽二氣,就像是用斧子劈開了天和地;四象就相當於五行,幾種構成物質的基本元素,然後它們之間再自由組合,這就是一切物質誕生的經過。
  • 《道德經》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怎麼解讀?
    《道德經》第42章中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在道家思想中,關於萬物的起源,以及先秦時期對於宇宙起源的思考。可以說是古代哲學中的核心思想。不同的人對於這方面有不同的認識,我對他的總結如下。「道生一」,「一」是什麼?
  • 《道德經》中一個神奇的數字密碼,是宇宙萬物起源的秘密所在
    《道德經》中一個神奇的數字密碼,揭示了宇宙萬物起源的秘密所在,你知道是什麼嗎?這個數字就是——三!為什麼這麼說呢?「三」的生生之理《道德經》:「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 三 」的內涵充滿了神奇玄妙的智慧之光!
  • 《道德經》的根脈魂是什麼?對個體的啟示是什麼?
    還有道商一脈,傳統武術一脈,可以說太極拳,八卦掌,形意拳,通臂拳,都受到《道德經》思想影響。最著名的脈其實是法脈和丹脈,嚴重影響後世人修真,無論是修真小說,還是現實生活修行,修丹脈的人還是很多的。《道德經》的魂是真理,是虛無也是存在,是道,是天,是天外天道外道,《道德經》的魂是實事求是,按照客觀規律辦事,追求真理真相的文化,也是身體力行的踐行。
  • 《道德經》道可道,孔子怎樣去觀察人和事?
    少兒讀《道德經》,也許背誦如流,不見得能領悟其中規律。有一定社會閱歷的人,回頭讀《道德經》,常常能恍然大悟。《道德經》開篇:道可道,可道對應無數的變化現象,萬變不離其宗,根本規律卻只有一條,即是:人們終其一生,都在不確定的(變化)狀態中,尋求確定,以此為安全感。在變化和確定之間,找到一個平衡,是每一個人一生的課題,領悟規律的人,生活就越來越順。
  • 帛書《道德經》和後世流傳《道德經》哪個大有裨益?
    5、有人用《道德經》算命,有人用《老子》看風水,有人用帛書批判《道德經》,有人還販賣焦慮,說不清楚的,無所用無所不用。6、實際上,也很難說,《道德經》是一部心理成長教材,也可以強大自己內心,接受現實,然後衝擊夢想,也未可知。
  • 《齊善鴻講道德經》是悟道的智慧之作,距離真正的道,還有多遠?
    上善若水道人家,道德經卷伴香茶,齋醮不為名和利,笑看紅塵如煙霞,劍膽琴心撫詩畫,青燈一盞亦芳華,苦盡甘來道緣下,方知世間幾造化,道生萬物乾坤大,陰陽玄機伏八卦,天人合一日月明,道法自然心無暇,恬淡心境似蓮花,羽衣如蝶遊天涯,濟世利人善為樂,尊道貴德莫浮誇。這首《道心》唱出了道德經在修道之人心中的重要地位,也唱出了道德經的精髓所在。
  • 《道德經》釋義
    為了方便溝通交流、用言語文字來形容、表達這個能生宇宙本源的能量,老子勉強起了個名字叫「道」,所以老子說:強名曰「道」,老子在道德經開篇前兩句話說的也是這個意思。「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可道非常道的第一個「道」字說的是化生天地萬物本源能量的道,這個「道」用言語文字表達不出來。
  • 道德經:陰陽之道,就是處世之道,陰陽平衡,就會一生太平
    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易經》陰陽觀認為,天地與人無不包含看似矛盾的陰陽雙方,一切事物無不處在不斷運動變化之中。此消彼長,此長彼消,陰陽觀是東方哲學的主要思想。影響著東方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左右著我們的行為。
  • 道生一一生二,《道德經》中的道是什麼?它只存在於地球嗎
    《道德經》看似離你我的生活遙不可及,但又息息相關。普通人的吃喝拉撒都離不開它,那它從何而來?對你我有什麼意義呢?傳世兩千多年的《道德經》最早的版本,1973年出土於長沙馬王堆漢墓。當時出土了五十多部帛書,其中有兩張不同年代、形制的帛書,用不同的朱絲欄墨書(一種古字體),分別抄有《德》和《道》兩篇文章。
  • 陰陽與五行的運行規律
    從此以後就有了天和地,白天和黑夜,陰陽,有了東南西北中,就有了五行陰陽五行,可分為「陰陽」與「五行」,然而兩者互為輔成,五行必合陰陽,陰陽說必兼五行。陰陽五行是中國古典哲學的核心,為古代樸素的唯物哲學。
  • 《易傳》與《道德經》的關係
    《道德經》《易經》《黃帝內經》同源同理,同源於《河圖》《洛書》,同為陰陽五行天人合一之理。雖然《易傳》和《道德經》用詞存在時代的差別,但是可以互相解釋。老子和孔子的生活時代接近,他們應該生活在相同的社會環境、政治環境、文化環境和學術環境,他們的文化結構和用詞用句範圍應該接近。但是,把《道德經》和孔子在《易傳》中的用詞加以比較,可以發現一些差異。
  • 陰陽五行的原理和應用
    ……既然整個宇宙都是由能量和信息組成的,能量和信息的組合,變成了這樣一個多彩的世界。他們怎麼組合呢?道德經講: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我們暫且把能量成為陽,把信息成為陰來談一下,他們的組合方式吧。
  • 古代哲學的核心是陰陽五行
    在戰國時期,已經有了「易以道陰陽」的說法,晉太康二年,在汲縣魏襄王的墓中出土了殉葬的竹書幾十車,其中有《易繇陰陽卦》二篇,它與晉代出土的《陰陽說》都已經亡軼了,其實並非《易》以道陰陽,二是以陰陽道《易》。
  • 易以道陰陽——陰陽是中國文化的基石
    陰陽概念的提出陰陽的概念最早應該出現在老子的《道德經》中,老子首次將陰陽概念提煉出來並上升到哲學高度: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老子認為宇宙萬物都是陰陽的統一體,陰陽二氣相生相長,相互激蕩,達到和諧統一的境界。
  • 用陰陽五行理論解釋量子糾纏
    第七章,用陰陽五行理論解釋量子糾纏首先我說疊加狀態並不是兩種狀態的疊加,狀態都是個體認知,兩種個體認知不可能疊加,死就是死,活就是活。疊加是不同能量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動態平衡互動過程。萬物的相對個體與相對整體的陰陽五行相生相剋動態平衡關係過程,就是相對個體與相對整體的能量疊加狀態,陰代表萬物的相對個體,陽代表動態平衡互動疊加關係的過程,五行代表所有不同性質的能量。
  • 漫談《道德經》第四章 道衝
    原文:道衝,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這裡大家可能會有疑問,主宰一切的不是道嗎? 也沒錯,道一以貫之。天地也在道中,是道的顯化。這裡我們了解下天地的起源。(註:此處引自張玉林先生著《中華民族養生健身心要》一書)「真空育化天地萬物。無中生有,自然地演變,育化出天地萬物。這個真空純至靜的特殊存在體,名為太易。但靜不是永恆的,如果靜是永恆的,萬物無生時。
  • 看懂了陰陽五行,就領悟了中國人的天地人生!
    一陰一陽之謂道 陰陽五行,這是中國古代最重要的概念。 無論皇帝、官員,乃至販夫走卒,沒有不知道陰陽五行的。 《周易》中說,一陰一陽之謂道。也就是說,道就是陰陽的變化。 這可以從《道德經》中得到呼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
  • 太極八卦、道德經與宇宙大爆炸
    太極八卦、道德經和宇宙大爆炸理論有啥子關係?是不是有點扯。別急,想像力本來就是人類前進的動力。道德經也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我們再來看下宇宙大爆炸理論,宇宙是由一個緻密熾熱的奇點於137億年前一次大爆炸後膨脹形成的。這個理論是當前宇宙形成理論中最權威最可信的一個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