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說過:人生在世如身處荊棘林中,心不動則人不妄動,不動則不傷;如心動則人妄動,則傷其身痛其骨,於是體會到世間諸般痛苦。
王陽明《傳習錄》裡常說的福氣,福是福氣,報便是果報的意思,說白了"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惡之家,必有餘殃。你有沒有體驗過人生順境,即便不怎麼努力,許多 事兒都順你意來,樣樣事兒讓你滿意,那你有沒有遇到過困境?即便你在怎麼努力都得不到你該得到的,運來時鐵也可以變成金,運去時金子也可以變廢鐵便是這個意思。
那福氣從哪能反映出來呢?大致分作順境、困境2種來區別,是由以前所做的因,形成出來的果,福氣大的人比如做大官、有溫馨的家,孝順的孩子,舒適的環境,不以金錢功利所困惑、什麼事情都很順、更關鍵的是心情始終愉悅。沒有福氣的人正好相反,能量急劇下降、智慧也越來越低、相貌逐漸變醜陋、易於發生精神上的疾病與身體好幾倍,多災多難處處遇見逆緣。
不管你現在是不是身在順境還是困境,一定要記住這兩點:
一丶在順境時一定要小心與謹慎,做人要謙虛謹慎,說白了驕兵必敗,通常人到這個時候最易於摔倒,這在王陽明《知行合一》中有具體的說明,一定要珍惜身旁的任何人事物,要明白忽視亦是失去了它本來的面貌。
二丶在你深陷困境情況下,還可以學習《傳習錄》中的,安忍如大地,常維持1個不驕不躁的清淨心,把困境看淡,多積累福氣,多修善德,不可以被困境牽著走不出來,假如你對你所在意的思想點忘不掉,那困境會愈來愈糟,連破境的機會來了你仍在思考忘不掉的事而錯過了,因小失大,因此 道法中的"清淨心"很重要。
王陽明《傳習錄》中準確講到正所謂福氣便是: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惡之家,必有餘殃。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人為惡,禍雖未至,福已遠離。困境重要還是順境重要,實際上心境最重要,不管外境怎樣,心境不變極其重要,要明白,盛極必衰,否極泰來,困境是最佳時期還可以安忍修身,不能急躁。
王陽明心學
對於我們老百姓來說,讀王陽明無疑能涵養福報,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傳習錄》不僅是一本書,而是一位人生導師,其中包含了識人術、修心法、處世法等智慧,幫助很多人少走彎路,少吃虧。
書中從「心即是理」的人生論、「知行合一」的認識論以及「致良知」的修養學說,這三部分探討了人生哲學,相信憑藉對前人思想精華的學習,不斷追尋內心的強大力量,相信我們終有一天也能創造出不凡的成就。
我們的選擇,往往決定了我們的未來,讀書也是如此,多看一本好書,一本經典,就少走很多彎路,因此,如果有可能,我希望在座的各位能去看一看這套《知行合一》《傳習錄》,不做21世紀的糊塗人。
兩本王陽明心學《傳習錄》《知行合一》精裝版,原價199,限時特價78元,不到一頓飯錢,少抽兩包煙,便能受益終身,買來送給子女親朋好友,或者自己睡前讀一讀,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