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車企營銷不必獻媚「90後」

2021-01-09 中國新聞網

評論:車企營銷不必獻媚「90後」
2015-01-13 08:49:37來源:北京商報作者:責任編輯:魏巍

2015年01月13日 08:49 來源:北京商報 

參與互動

(

)

  自打中國的「90後」開始有收入以後,汽車企業似乎不談「針對『90後』」就不好意思發布新品了。從微電影、微博、微信等營銷手段上,紛紛獻媚「90後」,仿佛「年輕」變成了企業明鏡高懸的營銷口號。

  年紀尚輕但勤於思考的作家蔣方舟特意提到了這個現象:在對「90後」的所謂營銷中,經常會出現一個PPT,上面是一個戴著棒球帽、穿著印著髒話的體恤、戴著耳機的年輕人,旁邊配以「我就是我,青春就是任性」之類的庸俗文字,背景音樂配以《怒放的生命》這樣的歌。交流方式自以為很時髦,經常冒出什麼「也是醉了」,或者「挖掘機哪家強」之類的低級網絡詞彙跟你交流,自以為非常時尚,但其實聽到的人會很尷尬。他們假裝了解「90後」,假裝試圖以這樣的方式去討好「90後」。

  在和不少「90後」的交談中,這樣的觀點得到了印證:「90後」沒有你們「60後」、「70後」、「80後」想得那麼弱智、那麼膚淺。「90後」已經從物質時代變成了後物質時代,他們不需要被歸類,更不需要被定義,他們很嚮往簡單、易行的生活方式。一味宣揚自己「如何潮」、「如何炫」的營銷,只會讓年輕人產生牴觸和厭倦心理。

  在汽車消費方面,相對事業有成的成熟消費群體,絕大多數「90後」絲毫不會減少對品牌認同感的追求。年輕不是藥,磕了就會生效。君不見,豪華品牌的年輕化路線並不是很成功,無論奧迪A1還是奔馳A級、B級,銷量都不能說令人滿意,入門級車型銷量不出色、品牌個性又被稀釋,值得後來者警惕。

  全世界熱銷的產品,基本都不怎麼提年齡層。從沒有看到過可口可樂針對「90後」做什麼營銷,紅罐子上的可愛北極熊倒是令所有消費者喜聞樂見;蘋果用戶橫掃8歲到80歲,實在犯不上討好某一個年齡段。倒是大眾集團董事長在漢諾瓦全體成員大會上發布的「Future Tracks」規劃中,開始提及「如何保持大眾汽車在城市中的吸引力,不僅僅是針對年輕人的吸引力,也同樣包括對中老年人的吸引力」,在所有車企中顯得相當前瞻和理性。

  的確,並非所有車型都適合年輕化發展,一些強調「家用」的車型在年輕化趨勢的影響下,還應審時度勢,以客觀、適度為上。

  「如果你們真的愛『90後』,就少來些虛頭巴腦的營銷手法,不如在銀行貸款、廠家金融支持這些策略中多樣化、人性化,讓剛入社會的年輕人儘早當上有車一族。」一位「90後」準車主這樣和我說。(劉葳漪)

相關焦點

  • 車企營銷手法搶新鬥奇 找準品牌契合度是關鍵
    事實上,從反映如此迅捷的海報製造上,我們能夠體會到如今車企對自身營銷的確更加重視,也更具敏銳力。不僅如此,車企也越來越善於捕捉時下的熱門元素,比如真人秀節目、「網紅」直播,都開始被車企巧妙地與自身的宣傳結合在一起,可以說車企營銷都在努力搶新鬥奇。
  • 2020車企銷量冰火兩重天,有的直接倒閉
    這一年,疫情突襲、行業洗牌,有的車企越挫越勇,有的則淚別舞臺。盤點越挫越勇,穩中有進的車企銷量正增長品牌統計表(部分)作為2020年的「銷冠」,新年伊始,一汽-大眾便宣布了2020年的年銷量數據。80後王勝利出任一汽-大眾銷售有限責任公司執行副總經理、大眾品牌執行總監,負責一汽-大眾大眾品牌的營銷工作;空缺已久的一汽-大眾大眾品牌公關總監一職則由85後段寧接任。年輕化管理團隊走馬上任,這被外界普遍解讀為「一汽-大眾再次展現向年輕化轉型的決心」。與此同時,一汽-大眾也不斷在嘗試營銷上的創新。4月14日,一汽-大眾大眾品牌直播中心啟動儀式在長春啟動。
  • 華人運通丁磊:新能源車企不必盲目比拼續航裡程
    【財新網】(記者 劉雨錕)盲目增加純電動汽車的續航裡程沒有必要,目前造車新勢力的做法或增加自重和成本,或減少電池壽命。10月23日,華人運通董事長丁磊在其品牌戰略發布會上發表上述觀點。  初創車企華人運通控股有限公司(下稱華人運通)成立於2017年8月21日,註冊資本2.5億元。
  • 數字生態下吉利汽車的營銷革命
    「魚」代表著客戶,魚群意味著特定的客戶群體,吉利汽車「養魚」背後是數字營銷理念和車企的深度結合,是疫情倒逼下的戰略轉型。把選擇權交到用戶手上養魚之前需要先確定一個問題:「魚」是誰?過去,車企非常在乎「經銷商」,因為經銷商是直接購買汽車的主體,是決定汽車銷量的重要因素。那時候,車企的「魚」就是經銷商。
  • 同屬90後,看看你們的「生肖車」
    2018年,所有90後都已經成年,都能合法考取駕照,能夠合法駕車上路。而90後,也成了購車的主要人群。《2018天貓汽車用戶報告》顯示, 90後為網上購車的主力,佔比高達48%,高於80後購車人數12%;2019《360汽車行業趨勢分析》報告顯示,90後逐漸成為主要購車人群。
  • 鍾觀|神龍自救:邊緣車企如何絕地逢生?
    去年汽車行業一度停擺,令車企發愁的,不是如何增長銷量,而是怎樣活下去。 汽車企業自帶重資產屬性,船大難掉頭。面對艱難的市場行情,越來越多的車企爆出破產、重組甚至是退市的新聞。 疫情成為壓垮邊緣車企的最後一根稻草。致命的仍是陳疾。 神龍的絕處逢生令人意外。
  • 上半場|後疫情時代 車企精打細算的「生意經」
    一向以億為投入計量單位的車企在捱過了一季度後、二季度後,一份份刺眼的銷量報表以及財務赤字讓平時財大氣粗的它們也不得不開始重新評估每一分錢的用處,精打細算後疫情時代的每一分花銷。面對龐大的日常支出以及低迷的市場需求,裁員已經成為各大車企不約而同首選。
  • 車企競賽 啟辰星快速按下A+級SUV迭代鍵
    這像極了汽車圈,在黃金十年裡,野蠻生長的車企們,憑受關注程度大致可以推導出市場銷量,但這種狀態戛然而止於2018年。在車市經歷兩年陣痛之後,2020年再疊加這一波疫情黑天鵝之後,我們發現,有些的名字已經開始跟我們揮手道別,黯然離場,而有些名字,卻再次蝶變重歸主流視線。
  • 「殭屍車企」為何不死?
    安慶衡直言,汽車產品日益多樣化、購車渠道逐漸多元化,中國汽車消費已逐漸趨於理性,現在已經不是有車就能賣的年代,也不是建廠就能賺錢的年代,這導致相當一部分車企處於困境,如若再不採取相應措施,推進資源整合和產業管理,後果將更加嚴重。「殭屍車企」僵而不死 地方政府難辭其咎那麼,為什麼「殭屍車企」長期存在且退出艱難呢?
  • 3月車市AB面:暴跌與暴漲共存,車企高管湧進直播間
    車企3月銷量情況 圖片來源:時代財經李卓玲制 值得關注的是,為了提振市場,車企也在加速布局,除頻頻加碼「上新」外,也在瞄準直播賣車,出現車企老總
  • 撩飯圈,搞電競:豪華車要搶佔「後浪」拍打的每一片海灘
    半個月後,同一組合的好兄弟王俊凱也喜提豪車代言,成為雷克薩斯新勢力代言人,他的粉絲也卯足了勁「曬單」,很有一股暗中較勁的意思。但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的《2019中國汽車消費者洞察報告》,如今90後在汽車市場中的消費佔比不斷提升,已經逐漸成為中國汽車消費的主力,預計2020年,90後在中國汽車市場中的消費佔比將達到45%以上。
  • 百度造車,圖個「吉利」?
    吉利用10年時間,做了中國車企過去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以前跨國車企想入華,比如奔馳,成立一個北京奔馳就好了,吉利這種民營車企,想和奔馳合資開拓中國市場都沒有門。百度與吉利、阿里和上汽,也包括華為的汽車合作項目……網際網路科技企業和傳統車企的合資項目紛紛落地,這是一種新趨勢。傳統車企有造車積澱,但在企業的組織架構、智能軟體、用戶營銷、商業模式的創新上,網際網路科技巨頭的優勢是碾壓性的。比如,在百度和吉利的合資項目中,百度不僅負責車輛的設計和軟體部分,後續還則將負責車輛的分銷、用戶運營和品牌建設等。
  • 2月上半月車企大事記丨援產口罩/取消考核/1月銷量出爐
    2月上半月,國內外車企都有哪些大事兒發生?上汽通用五菱等車企為支援防控疫情,轉產口罩;眾車企紛紛宣布取消2月目標考核,與經銷商共克時艱;上汽、一汽、廣汽等陸續公布1月銷量;吉利沃爾沃商討重組事宜……針對2月上半月國內外車企重要事件,蓋世汽車進行了梳理和回顧,供行業參考!
  • 2020車企花式取名大賞:「土洋結合風」下,長城「狗彈」出街可能有...
    在剛剛過去的2020年,長城哈弗營銷團隊做出的一系列「高階」策劃就充分體現了其濃厚的網際網路思維。藉助C2B模式,長城汽車通過熱門話題帶動流量,深度連接目標用戶,給疫情下低迷的汽車市場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彈,火熱「出圈」。 事情是這樣的。6月初,哈弗品牌發布了新車型的網絡徵名活動,官方提供的選項包括「大狗」、「遠行者」、「瀾途」、「戰斧」、「狼」等名字。
  • 2019這些銷量腰斬的車企,2020還會再見嗎?
    但是看著不久前出爐的2019年度車企銷量數據,吉祥話怕還真是說不出口——現實,比人們想像的更殘酷。 而今年,也被認為是車企生存狀況20年中最難的一年。最典型的,就是部分車企銷量的大幅下滑。
  • 網約車那麼多,為何雙合規排名靠前的都是傳統車企項目?
    阿航是個「85後」,他家住佛山南海,在廣州珠江新城工作。從去年9月份開始,他一改以前開車上下班的習慣,每隔一天,便選擇一次如祺出行。阿航車輛是「粵A」牌照,並不受廣州「開四停四」限制。之所以做此改變,是因為他算過一筆帳。使用如祺出行的成本,要低於自己開車。阿航告訴記者,他開車上下班,油費加上停車費(主要是停車費高),一天大概需要130元。
  • 以AI勢能作用汽車營銷,百度車效通打開了降本增效的新大門
    而且,不只是北京現代,還有一汽奔騰、比亞迪等多個車企的破題思路都有著高度一致性:將預算向效果廣告傾斜,借力百度車效通完成營銷突圍。到底,百度車效通為何物?其又是如何為品牌增長賦能的?其推出了能幫助車企實現全鏈營銷的基木魚營銷平臺。不僅可以提供靈活豐富的落地頁搭建方案,滿足車企的多場景投放需求,提升用戶體驗;還能根據用戶需求,精準匹配不同的優質連貫內容和服務,並搭載豐富多元的線索組件,與用戶快速建立連接,實現多維度線索沉澱,從而幫助品牌主快速獲取高價值銷售線索,降低成本。
  • 國內轎車銷量第一的車企,5月淡季表現如何?
    童濟仁汽車評論 編輯丨辰巳每月中旬,《童濟仁汽車評論》都會獨家撰文,對上個月銷量排名靠前的乘用車企業的新車市場表現、銷量結構及新產品布局做解讀。每月關注對象分別為合資乘用車企TOP 3和自主乘用車企TOP 3。2017年4月,一汽-大眾車共銷售新車146,404輛,同比下跌2.58%,環比增長3.19%,排名合資乘用車企第2名。
  • 「領導沒走不敢先走」不僅是獻媚
    (6月17日《人民日報》)    對於領導布置加班這種情況,我們不必多說,既然單位加班領導已經同意,要說不加班,估計很少人有這樣的勇氣,這也是為何各種休假制度成為擺設的主要原因。但是,有一種情況確實是奇怪的,就是領導也沒有命令加班,可是已經下班了,有些職工還是不敢夾著包離開,而是觀望著領導是不是已經下班了。在他們的心裡都住著一個信念:「領導沒走不敢先走」。
  • 「深度」熱評之下營銷號無所不在,微博終於向評論生態揮刀
    從2018年開始,這類活躍在熱評之下的營銷號就已經初露端倪。2018年,一批營銷號開始採用在熱搜微博內容評論下製造對立的策略,頻繁佔據微博熱評區,具有代表的營銷號有「迷路的木子洋洋」、「演員李詩詩」、「迷路的邱少華「、張玄塵」、「我的ID是江南第一美男」、「老師的寶貝」、「娛樂追蹤令」、「高個子聯誼全國」等。其中,「迷路的木子洋洋」被認為是開闢此類評論營銷的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