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經典《陰符經》談:國有奸臣當小人,一己私利亂凡塵

2021-01-08 寂寞寒窗空守

國有奸臣當小人,

一己私利亂凡塵,

毀滅只因有仁義,

勿做君子長遺恨。

《黃帝陰符經》談奸臣的產生,隨時準備著,否則將萬劫不復

國家有奸臣,和企業有小人,其實是一樣的。這並不為我們的意志而轉移。到底什麼是奸臣?其實奸臣的定義很多,但是有一個基本的特點就是主觀上為自己某好處,而會令組織受到損害。奸臣的出現並不以人的意志而轉移。也就是,有人的地方就有組織,有組織的地方就會有奸臣。我們可以看到,很多的奸臣,還不一定是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有可能還頂著大義去做壞事。從中國歷史來看,奸臣、妖妃誤國那是屢見不鮮。但為什麼總會出現這種情況?難道上位者不知道奸臣的危害?也不能分辨奸臣?

奸臣的最大特點是對社會進行危害,可是這種情況也會出現在黨爭中。其實明朝的黨爭,黨爭很多時候,根本就沒有忠奸之分,因為都是為了小團體的利益傷害大集體的利益。

這就如同癌症細胞一樣,毀壞了本體,也把自己給消滅了。這種悲哀在中國不止一次的發生,只是明朝的問題最為突出。

關聯詞語賞析:

1) 「奸臣」有解釋:亦作「僭臣」,指不忠於君主,弄權施詐誤國之臣。《三國志·諸葛亮傳》:「奸臣竊命。」指對君主,逢迎獻媚,迎合溜須,結黨營私,排除異己,自私自利,從不大公無私的提醒警示,不忠於君主;欺下瞞上,對下百姓為己利益打擊報復、橫徵暴斂,濫殺無辜。甚至弒君殺臣,弄權誤國營私、殘害忠良之臣。

2) 「潰爛」詞語意思:1. 失敗。晉張勃《吳錄》:「火放上風,兵激煙下,弓弩並發,流矢雨集,日加辰時, 祖 乃潰爛。」2. 破裂;破碎。《隋書·酷吏傳·王文同》:「令其人踣心於木橛上,縛四支於小橛,以棒毆其背,應時潰爛。」3. 傷口或發生潰瘍的組織由於病菌的感染而化膿。4. 腐爛;敗壞;腐朽。

在一個組織內部,總是有著各種各樣的聲音。而各種聲音都會指責對方的不是。對於指責,我們應該客觀的去看待。不能簡單的說誰好誰壞。第一害怕的,就是害怕缺乏理性的行為。其實很多暴力衝突和戰爭,在組織內部的矛盾,都是源於雙方的指責。有些矛盾是,無法調和的,這樣就需要更高的層面去解決。在解決事情,或者衝突這個層面來說。一定是會有三個層次的。第一層次,是直接的衝突方。第二層次,是直接支持者。第三層次,是後臺。我們經常看到,直接衝突方,只能夠不斷的進行加劇矛盾。而後臺是決定這個衝突最終結果。

探尋「奸生」,我們看看古籍怎麼說。

1) 奸生於國,時動必潰。來源於:《黃帝陰符經》。全文如下:九竅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動靜。火生於木,禍發必克;奸生於國,時動必潰。知之修煉,謂之聖人。我的解讀如下:一個國家必然會有奸臣,出現的時候就會發生動亂,並且會破壞一方。

所謂奸臣,其實就是在自己的層次,做著非自己層次的事情。這就一定是奸臣了。例如,在日本,那些狂熱的低層軍官,不斷的挑起戰爭。令整個日本疲於奔命,實際上就是一種奸臣。而北宋之所以容易滅亡,就是因為已經從後臺走向了前臺的開封眾官員,還以為自己是第三層次。

當然,最容易平息爭端的是,第三層次的是同一個組織或者人,這就變成了一個調解人。例如企業中的老闆,就是如此。

這個世界是相對理性的,上位者下場雖然可以有壓倒優勢,但是假如不能轉換為勝勢就非常危險了。再以北宋為例,假如,金國入侵北宋,最終北宋通過消耗戰,把金國的兩支軍隊消耗光了。這樣金國可能就沒有翻身的機會了。因為這一次是兩個三層次統一的戰鬥。但是由於北宋的很多人還以為自己是第三層次,只有前方部隊是第一層次。因此缺少了足夠的動員力,變成了一邊倒的失敗。

在不同的層次中,就要做不同的事情。如果作為直接的衝突方,就只能兇猛向前,才能有一線生機。

張口亂語:我們不要恐懼,但是也不能魯莽。如果遇到奸詐小人,首先就是要守住自己的意志,不能同流合汙。也千萬不要想著正義能戰勝邪惡,只有實力才決定勝負。

圖片來源於網絡,部分文字也引用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只有訂閱,不再錯過。只有點讚,給予動力。只有回覆,方有目標。

你的需求是,就是作者研究的方向。

作者「寂寞寒窗空守」詩云:

寂寞寒窗,空守安寧。

專注經典,另闢蹊徑。

金剛智慧,砥礪前行。

拋磚引玉,同為精進。

№346日期:200214

相關焦點

  • 遁回陰陽未判時,借命造運修己心——《陰符經》
    疑古的原因,是在於《陰符經》傳播於世是到了唐玄宗年代,經李荃之手,李筌為唐代著名道家學者,據傳一天在嵩山虎口巖,偶得《黃帝陰符經》本經,千讀萬悟不得其解,後來有一天在驪山山下,逢一老母,為李筌解說《陰符》之義,後來繼續演繹,猜測這個老母就是驪山老母,神仙!
  • 道教的九大經典書籍
    道家經典——《道藏》 《道藏》者,道教一切經書之總集也。夫生天地,和陰陽,包囊萬物,亙古不易者,道也;弘道德,正紀綱,成就仙業,利樂群生者,教也。總而謂之曰經,聚之於室曰藏。誦經者足以勸善植福,聚藏者足以積德累功。仙真聖人所以美教化,移風俗,自度而度人者,莫不以經教為津梁也。
  • 一代名相,用小人手段整小人,用的奸計比奸臣還奸,方法至今受用
    在歷史上,就曾出現過一位名相用小人手段整小人,用的奸計比奸臣還奸,但方法至今受用。王曾,祖上是太原王氏一脈,不過王曾出生時,太原王氏過往的輝煌已成雲煙,並且在王曾8歲前,他的父母相繼離世,因此成了孤兒,是由叔父王宗元撫養成人。
  • 道教的九大經典書籍 - 我與冬天有個約會
    道家經典——《道藏》 《道藏》者,道教一切經書之總集也。夫生天地,和陰陽,包囊萬物,亙古不易者,道也;弘道德,正紀綱,成就仙業,利樂群生者,教也。總而謂之曰經,聚之於室曰藏。誦經者足以勸善植福,聚藏者足以積德累功。仙真聖人所以美教化,移風俗,自度而度人者,莫不以經教為津梁也。
  • 莊子:按照道家思想,一個人是君子還是小人,可以參照這2句話
    文章作者:琢磨君(弘揚傳統文化精髓,傳播國學經典智慧)《論語》裡,「君子」共出現108次,「小人」共出現24次,其中19次「君子」和「小人」同時出現,而且大多是出自於孔子之口。由此可見,儒家思想是非常看重一個人是君子還是小人的。但是,聖人孔子眼中的君子或者小人,都是以「仁義道德」為標準的。
  • 我國古代有4大奸臣,各自留下一個成語,至今我們還在使用
    歷史上有建功立業、保衛國家的忠臣,就一定會有奸臣。奸臣,就是不顧大局,為了一己私利謀財害命、蠶食朝代的政權。歷史上有很多奸臣,他們掌握著權利,往往因為一個舉動或者一句話,就可以改變歷史的動向,可謂是影響深遠。
  • 奇門遁甲系列文章:天師法斬小人
    但小人是隱藏的,找不到干著急,用我們的奇門遁甲就像一把神劍,斬小人於馬下,但不得已才用之,沒有太大的仇恨就不要用此法,因為此法靈驗無比.。現舉一例如下:公元:2014年3月21日10時49分 陽9局  農曆:馬年02月21日10時49分 時盤 幹支:甲午 丁卯 辛卯 癸巳 (午未空)  直符:天芮 直使:死門 旬首:甲申庚      戌 建  亥 除  子 滿          丁  ○   ○      ┌─
  • 三國殺中的奸佞小人你知多少?快來認一認
    在三國時代,風雲變幻,很難對「奸臣」下一個定義。就如拿司馬懿來說,他奸嗎?奸,非常奸,謀得了曹魏的天下,自古以來篡位者必是所謂的「奸臣」,但他的奸推動了歷史的發展,客觀上促進了歷史新塵代謝。而岑昏,黃皓之輩呢?他們就是單純的奸,為保命,為求榮的奸,是一種小人的奸。
  • 古代三大奸臣,個個都遺臭萬年,一人留下一個成語,如今人盡皆知
    無論是哪一個王朝,都存在著忠臣義士和姦邪小人。對於國家來說,忠臣是嘔心瀝血為國家拋頭顱、灑熱血,一心為國為民,這樣的人死後自然是受到人民的愛戴。還有一部分人,為了一己之私,他們逢迎獻媚,結黨營私,欺君罔上,殘害忠良,甚至弒君殺臣,給國家帶來了嚴重的災難,這些人則被統稱為:奸臣。奸臣,亦作「僭臣」,出自《管子·七臣七主》:「吏肅而嚴,民樸而親。官無邪吏,朝無奸臣。」
  • 中國歷史上3大奸臣,一人留下了一句成語,如今家喻戶曉
    同樣的有忠臣,也就有奸臣。中國歷史上,曾出現過3大著名的奸臣,最後一人因一句家喻戶曉的成語而遺臭萬年了。趙高:指鹿為馬這第一個就是秦朝時期,秦始皇身邊的太監趙高。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第五次出巡的途中病倒了。雖然他一生都在尋求著所謂的長生不老的秘方,可是這世間又那裡來的長生藥呢?秦始皇知道自己大限將至,當務之急是趕快確定立儲之事。
  • 臺灣學者傅佩榮:30歲讀儒家,40歲讀道家,50歲讀《易經》
    30歲之前要讀儒家,40歲之後讀道家,50歲左右讀《易經》這套《傅佩榮詳說經典系列》(精裝版),包含了傅佩榮教授對儒家經典《論語》《孟子》《大學》《中庸》,道家經典《老子》《莊子》,以及《易經》的深入淺出的解讀。該叢書跨越了文學、歷史與哲學,可以說是一部百科全書式的作品。
  • 道家的幾個修行層次
    《列子仲尼篇》續:道家的修行每一種文化的形成,都少不了兩個方面,一是時間的積累,二是實踐和磨礪,有的文化會變得越來越圓滿,有的文化猶如流星划過天際,只留給後人一些想像。春秋戰國時期的諸子百家,是那個時代自成一家的人之總稱,包括:孔子,孟子,老子,莊子,列子,關尹子,鄧折,公孫龍,墨子,鬼谷子,孫子,惠子,韓非子等。
  • 生活中難免會遇到小人,鬼谷子教你3招,讓小人知難而退
    一、以智防奸防人之心不可無,害人之心不可有。和小人打交道不得不防,多留一個心眼,事事謹慎,不給小人一點可乘之機。小人在與人相處時,都是當面一套,背後一套。很多人在生活中是沒心沒肺的,傻乎乎的,別人給你一點好處,你就付出信任,這樣是最容易上小人當的。對付小人我們要有足夠的智慧,面對小人的詭計多端,我們要有辨識的能力,避免被傷害。
  • 道教修行人如何應對邪魔外道小人之流?
    出品方|道家九龍宗派今天本道長和各位道眾談一下如何應對修行旅途當中的邪魔外道,和小人道德敗壞之流。【法音-聆聽】道教歷來講究清心寡欲,普渡群生,這時候妖魔鬼怪必定出來阻止仙道的行為,妖魔古怪他們的共同特性就是敗壞人心,人群中總有一些小人背後喜歡暗害別人這類人表面非常偽善,背後惡意非常重。
  • 中國古代三個大奸臣,每人都留下了一個著名的成語
    奸臣不管在哪個時代都是讓人痛恨的一個群體,他們對上阿諛奉承,欺君罔上。對下結黨營私、擅權專恣,仗著皇帝的寵信和被賦予的權力作威作福,巧取豪奪。不但嚴重影響社會秩序,還危害到了百姓們的日常生活。更有甚者,一些奸臣在面對權勢的誘惑時還會選擇篡位。在我國歷史上,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也體現了奸臣會帶來的危險。提起我國歷史上的著名奸臣,那可謂是數不勝數。
  • 最令人頭痛鬧心的便是「小人」,教你三個妙招,逼退小人
    鬼谷子:小人得志別害怕,教你3招,逼走小人無往而不利,福氣滿屋。一、以智防奸防人之心不可無,害人之心不可有。和小人相處不可不防,多留一個心眼,諸事慎重,不給小人一點點機會。小人在與人交往時,基本都是當面一套,暗地裡一套。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是大大咧咧的,傻裡傻氣的,他人給你一點點好處,你便付諸信任,這種是最易於上小人當的。
  • 《陰符經》中提到「六十甲子,轉而用之」,到底啥意思?
    在《陰符經》中提到「六十甲子,轉而用之」,真正的奇門遁甲一定會用到六十甲子,在法術奇門遁中可以看到全息全影的天盤甲子和地盤甲子對照著在用。那麼十天幹還剩下戊己庚辛壬癸,將六儀也按照九宮順序飛伏,戊在坎一宮,己在坤二宮,庚在震三宮,辛在巽四宮,壬在中五宮,巽在乾六宮,再加上乙在兌七宮,丙在艮八宮,丁在離九宮,三奇六儀就全部布列完成了。
  • 對付小人的五個經典方法
    不管你的能耐有多大,都沒有辦法阻止小人在你身邊活動,小人就是小人,必須找到對付他們的方法,才能夠徹底的解決小人對你的煩惱,給大家分享幾個經典的方法,供大家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1】看而後分。要想對付小人,首先你得分清誰是小人,想人用什麼樣的方式與正常的人打交道?這個就需要你好好的練啊,這是我小人之心爭鬥的第一步,很多人在第一步的時候就犯了錯誤,沒有把小人進行認真的歸類,從而犯了策略性的錯誤,讓自己變成很大的功夫,結果也沒有什麼成效,所以務必對小人進行分類,根據小人的種類不同,採取不同的措施。【2】反而後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