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一個擁有五千多年歷史的文明古國,它有燦爛的文化,優秀的傳統美德。古往今來,中國出現了不少文人雅士。在中華民族的藝術長廊裡,琴棋書畫與人的關係更為密切。這四種看似平常的藝術雖各有千秋,但它們都能夠映射出中華文化深遠奧妙的光彩。
琴棋書畫所表現的雋永悠長的意境,優雅精緻的過程,簡單從容的色調,無不體現這最純粹的東方體質,傳遞著士人們最幽微的心緒和精神境界。
琴指的是古琴,亦稱瑤琴、玉琴、七弦琴,中國最古老的彈撥樂器之一。在古代人士生活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操琴通樂,是君子修養的高級境界,琴音所傳遞的淡泊之音與太古之聲,與士人物我兩忘、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高度契合。古代中,精通琴藝最出名乃伯樂,善彈七弦琴,技藝高超。既是彈琴能手,又是作曲家,被人尊為"琴仙"。
棋指的是圍棋,又稱「手談"、「坐隱」,暗合了中國傳統士大夫遁跡山裡的精神追求和隱者風範,以及他們從紋秤之道所體悟的「人生如同棋局,勝負進退,均在其中」的哲思。圍棋體現除了中華文化中蘊藏著的智慧與靈性。古代中,精通棋藝最出名乃弈秋,是第一個史上有記載的圍棋專業棋手,也是史上第一個有記載的從事教育的圍棋名人 。
書指的是書法,是我國文化的載體,是中國特有的一種傳統藝術。中國漢字是勞動人民創造的,開始以圖畫記事,經過幾千年的發展,演變成了當今的文字,又因祖先發明了用毛筆書寫,便產生了書法。書法能夠體現中華民族的特點:豪爽、大氣、端莊、含蓄等,是中國傳統士人心靈和情感的外化。古代中,精通書法出名的文士較多,有王羲之,蘇軾, 顏真卿,柳公權等,他們都是將書法推至藝術高度的人。
畫指的是國畫,又稱中國畫。中國繪畫具有舉世無雙的理論、技巧與風格。中國畫崇尚自然、生動、平衡、和諧,這是中國文化的精髓。古代中,精通繪畫的人士較多,有顧愷之,曹植,閻立本,張萱等,他們的作品向世人展示中國藝術瑰寶的真正魅力。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技術的發達,越來越多科技的東西代替了琴棋書畫的,而琴棋書畫也漸漸被人們拋棄。越來越多的人使用電腦手機等電子產品代替了寫字,很多人可能很久沒有寫過字了。加之,古典音樂漸漸失去了傳承,越來越少的人使用古琴,基本都是使用鋼琴及電子琴。
越來越多傳統文化被人們拋棄,人們以漸漸忘記琴棋書畫的意境。大部分人會琴棋書畫只為了娛樂,為了出名,這讓人很悲哀,難道傳承了五千多年的文明,要變成娛樂的嗎?鄭噠噠覺得人們都已經自我反省,不能讓文明漸漸失去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