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據國際糖尿病聯盟的統計,目前全世界成年人中患有糖尿病的人數達到了3.82億,而中國已成為糖尿病第一大國。這種被稱之為「富貴病」的代謝疾病正在漸漸地步入普通大眾的生活中,影響著我們的健康。
其實幾千年前我們的祖先對於糖尿病就已經有了清楚的認識。糖尿病在中醫學上被稱為「消渴」,漢代張仲景《金匾要略》就有:「渴欲飲水不止」「渴欲飲水,口乾舌燥」的記載。在幾千年的實踐中,中醫中藥對於糖尿病的治療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也有著非常不錯的效果,可以明顯改善患者的症狀、防治糖尿病併發症的發生。這其中,經常艾灸我們腿上的陰市穴,就具有輔助降血糖的效果。接下來,掌門師兄就來跟各位灸友來說說這個特別的穴位。
穴位釋義
陰市穴,又名陰鼎穴,出自《針灸甲乙經》,隸屬足陽明胃經。陰,水也。市,聚散之地。陰市,名意指胃經的地部經水在此匯合。本穴物質為髀關穴傳來的地部經水,為脾土中的外滲之水,因本穴位處肉之陷,經水在此為匯合之狀,故名陰市。
陰市這個位置,簡單地理解,就是一個血液的匯集之地。可為什麼這個地方能成為血液的匯集之地呢?這要從其循行的路線進行解讀。
我們知道,足陽明胃經是一條多氣多血之經,從承泣穴的點滴之水(泣)發源,經過33個穴位的不斷匯集,經水流量逐漸增大,到了陰市這個穴時,恰好遇到了一個肌肉的凹陷,而前方,則是遇到了髕骨高地的阻隔,於是經水就在此處匯集了,形成了一個「集市」。
取穴方法
仰臥伸下肢,或正坐屈膝取穴。在髕骨外上緣上3寸,當髂前上棘與髕骨外上緣的連線上取穴。
文獻典籍
1)《針灸甲乙經》∶寒疝痛,腹脹滿,痿厥少氣,陰市主之。
2)《針灸大成》∶寒疝腹痛,陰市,太溪,肝俞。
3)《靈光賦》∶兩足拘攣覓陰市。
穴位主要功能
中醫認為陰市穴具有理氣止痛、溫經散寒之功,常用於治療腰膝風溼痺痛,屈伸不利,下肢麻木,癱瘓,疝氣等疾病。故《針灸甲乙經》有云:「寒疝痛,腹脹滿,痿厥少氣,陰市主之。」
而現代研究表明,陰市穴除了具有以上的功效外,還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是一個能輔助治療糖尿病的腧穴。
本穴與足太陰經之「血海」相對,治症亦與血海同功。善治小腹脹痛、月事不調等症。蓋謂本穴雖屬陽經,而所治則多為陰症,猶與足太陰之「血海」交易互市。故名「陰市」。本穴治腰膝如注水、寒疝痿痺、風溼、陰溼等症。凡諸陰寒疾患、皆可取此。猶治諸陰病之市集也。亦「陰市」命名之一義也。因揣本穴性能,為陽為熱,富於火力,故能消散陰翳。
當然,艾灸陰市穴的方法只能輔助降血糖,並不能代替藥物,所以患者千萬不能隨便停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