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百裡秦川,講陝西風雲,巡三秦沃土,紀周秦漢唐,豐鎬遺子(張新武)/書文
辛亥革命,清朝滅亡。這一次改朝換代是中國歷史上成本最低的改朝換代,人口沒有多大損失,經濟未遭重大破壞。除了武昌和西安發生激烈戰鬥,其它各省基本上是傳檄而定,袁世凱只用了區區400萬年薪就買斷了滿清276年的基業,中國進入民國時期。
1911年10月11日,武昌起義,湖北光復,11天後西安武裝起義,陝西光復。相比於武昌起義,西安起義軍真正碰到了鋼板上,西安滿城不但有上萬八旗兵,當時主政陝西的清朝五駕馬車地方官個個也不是省油的燈。辛亥革命證明一個地方是否光復的標準就是駐地的地方官是否逃跑還是被殺,只要起義軍佔了衙門,砍倒龍旗,咋了招牌,此地就算光復了。當時陝西的統治機構以撫臺、藩臺和臬臺這三大部院為主。
撫臺就是陝西巡撫,是主管一省軍政的封疆大吏,正二品,當時陝西巡撫因恩壽已經奉調安徽,暫由布政使代理。藩臺就是布政使,分管民政,從二品,當時的陝西布政使叫錢能訓,代理巡撫一職。臬臺就是按察使,主管司法,正三品,當時的陝西按察使叫錫桐。還有兩個實權人物不得不提,這就是掌管西安滿城八旗精銳的西安將軍文瑞,正一品。還有就是開缺留居西安的前陝甘總督升允。有人要問掌管綠營兵的陝西提督呢?清末組建新軍,綠營兵已經裁撤了,而起義軍的主力就是陝西新軍。
1911年10月22日,陝西辛亥革命爆發,西安將軍文瑞是蒙古正黃旗人當時正在諮議局開會,一聽到槍響,立即退縮到了滿城裡,滿城異常堅固,八旗兵又死戰不退,雙方戰鬥了六七個小時,一度打成相持狀態,八旗軍組織馬隊反覆衝擊,截至下午三時,起義軍還沒有攻下一個城門。 這時有人報告,說在大差市有一截滿城坍塌過,曾在原址上蓋起房屋,利用房子的後牆來填補那一段缺口。得知此事起義軍挖開該房後牆,從豁口殺入滿城,城破後文瑞率家人投井自殺,只有一個兒子被保姆抱回老家長安縣撫養,第二年才被文瑞北京的親戚接走。
原陝甘總督升允是蒙古鑲藍旗人,光緒二十七年曾任陝西巡撫,光緒三十一年任陝甘總督,因抵制立憲,被罷官閒賦西安家中,當時升允正在西安城北的草灘別墅修養,聽聞新軍起義,立即渡渭河逃亡甘肅。清政府啟用升允為陝西巡撫,進兵平叛,升允以"勤王"為名,妄圖攻下西安,迎奉溥儀建立偏安小王朝。升允率甘軍數十營人馬入陝大戰陝西義軍,攻克十餘城,正當全陝垂定之際,清帝遜政之詔被頒下,甘軍拒戰而退兵。後來升允成為「宗社黨」領袖,四處鼓吹復闢,直到1931年才病死。
當時的陝西按察使叫錫桐,在其主持陝西司 法期間,考取錄用者竟「無一通曉法律之人」,錫桐雖然也是滿族八旗出身,但是與西安將軍文瑞和陝甘總督升允比起來就差遠了。錫桐被捕後,自願捐銀2萬兩助餉起義軍,被軍政府暫押後遣送出陝,算是撿了一條命。
當時的陝西布政使叫錢能訓,時任陝西巡撫因恩壽已經奉調安徽,錢能訓代理巡撫一職,可謂當時陝西真正的實權派。錢能訓並非滿族,是地地道道浙江人,這個人在最後混的最好,對陝西起義軍危害最大的也是這個人。西安辛亥革命爆發,錢能訓藏身於隨同副官甜水井家中,被起義軍搜出。錢能訓直接對自己連開兩槍,可惜自殺未遂,被起義軍救活,禮送出陝,也撿了一條命。到了北洋政府時期,錢能訓竟然混到國務總理,成了真正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人物。因為自殺兩槍的緣故,錢能訓對陝西義軍一直耿耿於懷,護法運動時期,上躥下跳大力鼓吹陝西靖國軍為土匪。五四運動爆發,錢能訓引咎辭職國務總理,1924年病逝北京。
《睜眼看西安》是「豐鎬遺子」創建的西安本土人文地理自媒體。刨根百裡秦川,問底周秦漢唐,睜開眼睛,拿出手機,告訴你一個不為人知的老長安!
西安辛亥革命前夕,大雁塔歃血結盟36兄弟都有誰?
辛亥雙雄:弟舉槍武昌首義;哥豎旗西安緊隨,清朝應聲而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