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魔幻之城,世人都說重慶的麻辣火鍋好,總有一種小食比火鍋更讓本地人心心念念,外地遊客吃過也讚不絕口,在火鍋店的點餐率極高,它就是重慶小酥肉。
剛出鍋的小酥肉色澤金黃,看上去就十分誘人食慾,入嘴外酥裡嫩,肥瘦相宜,嘎吱作響,然而重慶小酥肉最大的特點不在這裡,而是吃到嘴裡還有一種麻麻的感覺,這是花椒的功勞,這個味道是如此的惹人陶醉,乃至於吃到最後嘴都麻木了還感覺吃不夠。
小酥肉全國各地都有,為什麼偏偏說重慶的做的小酥肉是一絕?重慶的美食極多,小酥肉能從中脫穎而出,廣受歡迎,自然是有它的「獨家秘方」的,醃製和掛漿和其他地方都大不相同,一個家庭版的做法分享給大家。
重慶小酥肉
所需食材:五花肉1塊,雞蛋2個,花椒十幾顆,少許花生碎,姜蔥水,玉米澱粉3勺,麵粉3勺,紅薯澱粉1勺半,小蘇打少許,花椒粉1勺,食用油1勺,鹽適量。
醃製的小竅門
小酥肉入味好吃的關鍵在於醃製,醃製之前需要加入蔥姜水和鹽揉抓,但揉抓時不是簡單的抓就可以了,需要用手「抽打」五花肉,在抓的同時還要有抽打的過程,這樣才能讓料汁充分的深入進五花肉中。
第一步:將去皮的五花肉切成手指粗的長條,加入適量的鹽和蔥姜水,用手「抽打」肉,直至料汁全部滲入看不到水分即可。
第二步:在五花肉中加入1勺花椒粉,花椒粉可以買現成的,但最好在家把花椒略微炒一下打成粉,味道更佳。放入花椒粉揉抓均勻後加入兩個蛋黃,揉抓至蛋黃充分包裹五花肉。
掛漿的小竅門
炸小酥肉時少不了掛漿這個步驟,小酥肉之所以炸的不酥不脆,是因為沒有掌握好掛漿的竅門,重慶小酥肉在掛漿時都會用到生粉、麵粉、和紅薯粉這三種粉,生粉有強度,能夠保障小酥肉挺實,麵粉是讓小酥肉起酥的關鍵,而添加適量的紅薯粉能夠起糯,炸出來的小酥肉肉質更嫩滑,這三種粉按照1:1:0.5的比例混合,炸出來的小酥肉外面酥脆裡面軟嫩。
第三步:碗中加入3勺生粉,3勺麵粉,1勺半紅薯粉和少許的小蘇打,小蘇打能讓小酥肉不吸油,還能更加酥脆,少量多次的加入清水,揉抓至成這樣的軟麵糊。
第四步:將軟麵糊倒入醃製好的五花肉中,麵糊不能太稀也不能太稠,揉抓至麵糊包裹五花肉還能看見肉絲的顏色即可。
第五步:揉抓均勻後加入適量的鹽,一小把花椒粒,少許花生碎,揉抓均勻後封油備用。
第六步:鍋中油溫六成熱下入裹好麵糊的五花肉,五花肉下鍋時不要往裡扔,儘量慢慢滑入鍋中,以免濺油燙傷,第一次炸小酥肉的標準是小酥肉微黃浮起就可以撈出來了。
第七步:要想小酥肉更加酥脆需要復炸一遍,復炸的油溫要比之前高,下入小酥肉油會冒大泡,炸10秒左右立即撈出即可,想再酥脆一點可以繼續復炸,每一次復炸油溫都需要比前一次高,但是炸的時間只需要幾秒即可。
第八步:調製蘸料,小碟中加入適量的花生碎和鹽,半調羹五香粉,半調羹花椒粉,1調羹辣椒粉,攪拌均勻後撒在小酥肉上,香酥可口、香氣四溢的小酥肉就做好了。
——老井說——
秋天到了,白露過後就要注意貼秋膘了,這時候脂肪含量偏低的牛肉、雞肉、魚肉等還真的都不如豬肉吃得過癮,順應時節,適當的補充一些豬肉是不錯的選擇。
2、炸小酥肉最好選擇肩頸肉,就是腿和肩膀之間的那部分肉,重慶人也稱為眉毛肉,這個部位的肉是「定口」,支撐力比較強,炸過之後不會軟下去,嚼勁十足非常好吃。
廚藝有限,多多指教,吃好玩好,明天見。
我是市井覓食記,與世界交手多年,依然光彩依舊,興致盎然!喜歡專注吃喝玩樂市井小事,每日更新菜譜和美食趣聞,關注我,和你一起分享這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