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歲才子華山寫詩,無一高字卻將山之高寫得淋漓盡致,長大成賢相

2021-01-08 美詩美文

少年才子,總無外乎兩種結局,一是人生取得一番成就;一是「小時了了,大未必佳」。俗話說三歲看小七歲看老,其實小孩子的性情在年少早已經初露端倪。有一些少年才子,雖然有些聰明才智,但格局太小,境界太低,終於難成大氣候。而另有一些人,年少便體現出非凡的胸襟和氣魄,必然成為棟梁之才。

宋代有一位名相,名叫寇準,草根出身,但年少便顯示出了非凡的才華。七歲的寇準和父親同遊華山,寫下一首五言絕句,氣勢磅礴,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詠華山》宋代:寇準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舉頭紅日近,回首白雲低。

詩寫的是明如白話,大意是:只有蒼天在它之上,沒有哪一坐山峰能夠與它齊平。我登上巍巍華山,抬頭頓時覺得一輪紅日距離我是如此之近。我回首遠望,白雲層層,一朵朵那麼低。

這首登高詩很容易讓人聯想到《登鸛雀樓》,「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王之渙將人生的哲理寫入詩中,可謂千古絕唱了。而李白《夜宿山寺》,「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更是誇張得恰當好處,渾然天成。而再看小寇準這首,不但寫出了華山之高,還多了一種捨我其誰的恢弘氣勢。

這首詩尤為值得一提的是,主客體之間,詩人與華山之間,達到了一種神和之境。前兩句只有天在上,對客體華山而言,確實只比天低。而對於登頂華山之巔的寇準而言,亦然。「更無山與齊」,此句當然是言說華山至高,無其他山峰可以超越。這兩句雖是極度誇張,但巧妙的是詩人不直接用「危樓高百尺」之類的數量詞來寫高,而是通過與天和其它山的對比,達到寫高的目的,令這兩個誇張之語不露痕跡,十分自然,這是詩人的高明之處。

三、四兩句,用「舉頭」和「回首」兩個動作,寫出了站在華山之巔峰的感受。這兩句的無論是對仗還是平仄都十分講究,這在五言絕句中是十分難得的。其實仍然是寫華山的高,但至此卻仍未出現一個「高」字,因為詩人再引入了兩個參照物,即紅日和白雲。通過」紅日近「和」白雲低「,華山的巍峨被寫得淋漓盡致,而在字裡行間一位為美景所震撼的小詩人形象也躍然紙上。

縱觀全詩,從遣詞造句上基本上沒有高級的字眼,更是無一生僻字,但卻能不用一個「高「字,就將一座巍峨的華山帶到讀者面前,句句氣勢磅礴,令人如身臨其境,這也是這短短20字能流傳千年的原因。這首詩大家喜歡嗎?歡迎討論一、二。

相關焦點

  • 歷代名家書《陋室銘》,一山還有一山高
    這幅行書結體清瘦,雖為行書卻多為方筆,一筆一畫盡顯骨力,不疾不徐中洋洋灑灑,沒有一絲刻意做作。文末署名文天祥三個字筆筆堅挺,頂天立地,真的做到了字如其人,書為心畫,可以看到他的節氣風骨和寧折不彎。
  • 書法「華山」是誰的手筆?陝西兩書法家打官司爭字始末
    原本以為塵埃落定的「華山」二字著作權之爭再度引起讀者關注,也讓原、被告兩位老人感到很「鬧心」。 後來華山方面刻石時用了「獨尊」二字,而「華山」原稿則流落於當時的華山管理局。 2004年,他應邀參加「世界華人詠華山」活動,華陰市領導告訴他「華山」二字已刻在新修的東山門前的巨石上,要求他補寫款名。後來這位領導用電話告知他,巨石上已刻有趙養科的名字。他就親自察看了現場,並拍了照片。 「那兩個字一看就知是我寫的。
  • 八十八年前的華山,那時候的華山是什麼樣的?
    華山是中華民族的聖山,早在《山海經》《禹貢》中就有記載。大學者章太炎先生認定「中華」、「華夏」的名稱就來源於華山。孫中山先生引用了這一成果,創國名為「中華民國」,1949年新中國成立,也用了這一成果,國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華山的雄偉,經歷幾萬年、幾千年的風風雨雨,依然如故。唐代以前,很少有人能夠登頂,即使是秦始皇祭天,也無從攀登。
  • 蘇軾寫14字調侃秦觀,柳永躺槍,幾十年後李清照添7字成絕妙對聯
    蘇軾的毒舌在前幾期中我們都見識過了,無論是說調侃好友張先的「一樹梨花壓海棠」,還是調侃自家妹子蘇小妹的「額頭先到畫堂前」,都是讓人氣得不行的詩句。但這就是蘇軾最本真的率直,這些調侃本身並無惡意,卻總得一言說中要害,可謂相當精闢了。
  • 民國「性情才子」邵洵美,62年的人生究竟活出了怎樣的真性情?
    1922年,16歲的邵洵美喜歡上表姐盛佩玉,便自然地與之談上戀愛,還為她寫詩(《Z的笑》)定情。《詩經.鄭風.有女同車》中的詩句"佩玉鏘鏘,洵美且都"的意蘊,便將自己取名"洵美",果斷地向愛宣言。"邵洵美"之名即由此得來。次年,邵洵美從上海南洋路礦學校畢業後,即赴歐洲留學。
  • 只要能敲字人人可寫詩?網上「寫詩軟體」受質疑
    不需要文學天分,更不用字斟句酌,人人都可成為「詩人」,只要你在鍵盤上敲入幾個關鍵詞,60秒就可以自動生成一首詩……這並不是天方夜譚,而是目前網際網路上流行的「寫詩軟體」提供的「便利」。  在一個寫詩網站的首頁赫然寫著:「讀多了詩壇上那哼哼嘰嘰不知所云的詩歌,我們才知道讀不懂就是現代詩的本質,胡亂搭配是現代詩的法寶。在沒有大師的年代,我們,讓所謂的詩人滾開!現在,我們自己也會寫詩!」  中小學生迷上寫詩軟體  網上「造詩」玷汙童真  寫詩軟體在網上流行之後,一些中小學生迅速迷上了「造詩」。
  • 乾隆寫詩4萬首,不及康熙一個字!
    祖孫情深 康熙為祖母「請福續壽」 康熙帝八歲登基,九歲喪母,由祖母孝莊皇太后一手撫養長大,祖孫二人的感情非同一般。幾位輔政大臣之間相互爭鬥,唯有太皇太后是小皇帝最大、最可靠的支持者。
  • 最尬的對聯,喜事喪事一起發生,才子巧寫對聯化解窘境
    紅白喜事共用一聯的故事發生在明末清初的時候,有一家人正在為兒子辦喜事,家裡賓朋高坐,紅色紗布在牆簷到處飛翔,觥籌交錯。家中的兒子是當地有名的大才子,剛寫了一副喜聯想掛在門前,院內傳來大管家的哭聲,原來家中的祖父沒有熬過年初的病去世了。
  • 「奇險天下第一山」華山,曾讓大詩人韓愈寫下絕命詩,你敢來嗎?
    華山古稱太華山,為五嶽中的西嶽,以奇險著稱,以陡峭險峻的小徑,壁立千仞的山脈而聞名。華山山峰似一塊塊斧劈刀削的巨石組合而成,有「奇險天下第一山」、「自古華山一條道」之說。登臨猶如上天梯。遊客到了「千尺幢」下「回心石」處,如無勇氣,便會回心轉意,望峰興嘆,悻悻而歸。
  • 鬼才李賀為妻子寫詩,字奇情深,驚豔了千年時光,細讀深受感動
    李賀為妻子寫詩,用字奇,用情深,感動千年時光 文/六不和尚今天王和尚被一首詩感動了。公元811年,唐憲宗元和五年,22歲的李賀再次回到長安,獲得了從九品奉禮郎的官職。李賀出生於沒落的李唐貴族之家,自幼胸懷大志,但他雖然文才出眾,卻仕途坎坷,只能屈尊擔任負責朝會祭祀禮節的小官。
  • 好友得子,蘇軾寫詞祝賀,卻和別人寫的都不一樣,讀來忍俊不禁
    比如那句十分著名的「梨花壓海棠」之說內涵的就是張先。張先和蘇軾不同,他是婉約詞派的代表人物,一個愛寫婉約詞的男人,多半是個多情之人。尤其像張先這種出生顯赫的富貴公子哥,更是愛談論些男女情愛之事。傳說張先年輕時還和一個美貌小尼姑處過對象,兩人常常爬著梯子在夜半私會,後來私情暴露兩人不得不離開彼此,多情的張先還為小尼姑寫下一首《一叢花》。
  • 投資,不用一山望著一山高
    最難過的關是自己的心理關,情緒隨股份漲跌是最明顯的表現,因為那背後,關乎的是自己每一分錢。虧損帶來的痛苦遠比盈利帶來愉悅感覺更強烈。這也契合窮查理寶典裡面芒格所說的21個誤判心理學裡面的被剝奪超級反應。投資有幾個很重要的點,結合我的2020投資來分析。
  • 李白登山太白山寫下一首詩,全文無一「高」字,卻句句顯高
    晚唐詩人皮日休曾在《劉棗強碑文》中說:「言出天地外,思出鬼神表,讀之則神馳八極,測之則心懷四溟,磊磊落落,真非世間語者,有李太白」。通俗地說就是李白的詩作,想像奇特,意境高遠,充滿浪漫主義精神,不是一般人能寫出。如李白的《登太白峰》便是這類詩作中的經典之一。
  • 才子科考超水平發揮,被皇帝欽點為狀元,不想其中10字卻一語成讖
    考場上的發揮和平時的水平,往往不是一回事,這一點今人是如此,對於古代才子來說也一樣。在古代科考困難戶裡,我們找到了一堆熟悉的名字。詩奴賈島,能寫得出「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卻因長年考不中被扣上了「考場十惡」的帽子。山水詩巨匠孟浩然,曾名動公卿,卻也是名落孫山。
  • 劉重喜:平淡而山高水深——讀《杜甫詩選》
    最近,我將莫老師和童強教授合撰、去年出版的《杜甫詩選》(以下簡稱《詩選》)認真地讀過,認為「評賞」部分(《文集》卷七《杜詩評語》)特色鮮明,學術水準尤高,因此結合《文集》中與杜甫相關的論述,對《詩選》「評賞」部分談三點粗淺的認識。這句評語是莫老師在《六位具有第一等襟抱的詩人》一文中對杜甫的概括。
  • 浪漫才子 喜歡給戀人寫情詩的星座男
    很多女生都比較喜歡才華橫溢的男生,尤其是會寫文章,會寫詩的,雖然會讓人覺得有點多愁善感,但是和這樣的男生談戀愛確實是一個很不一樣的體驗。十二星座的這些星座男就是這樣,他們就像浪漫才子一樣,喜歡給戀人寫情詩。
  • 網上寫詩軟體讓詩歌遭遇惡搞
    吟成一個字,擰斷數根須?目前網絡上風靡的「寫詩軟體」標誌著斟句酌字寫詩的年代過去了———一個名為「獵戶」的網絡人,發明了一個「寫詩機器」,在那裡,用戶輸入幾個自己隨意想到的名字、形容詞,程序就能在幾秒鐘之內完成一首現代詩。 「就是覺得好玩,沒有糟蹋詩歌的意思。」
  • 一夢漫言|第14集:華山
    我說:「律中有明文規定,和尚還健在,為什麼單獨由一師為四人授具足比丘戒?我不是你們的教授師,也不能給你們辦理僧錄和發放度牒。」智閒回去稟告了香師。香闍黎師訶責我,說我目無師長,傲慢自專,就去向和尚稟白了。和尚令侍者召我去,詢問理由評判是非。我說:「香師責備在下,是從世俗之禮出發。在下遵奉佛制,不具備十師臨壇尊證,一人就授給大戒,這是關係法門的大事。
  • 書畫中國:經典古今七字楹聯,今日得張有才教授兩幅對聯有感
    心收靜裡尋真樂;眼放長空得大觀。每臨大事有靜氣;不信今時無古賢。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品若梅花香在骨;人如秋水玉為神。事能知足心常樂人到無求品自高人有不為斯有品;己無所得可無言。(集蘭亭序字)人多瑤草琪花氣;家有蘭臺石室書。人間清品如荷極;學者虛懷與竹同。
  • 石鐘山因山石多隙,水石相搏,擊出如鐘鳴之聲而得名
    石鐘山因山石多隙,水石相搏,擊出如鐘鳴之聲而得名琵琶亭在波濤萬頃的潯陽江頭,曾有過一座古色古香的飛簷亭閣,這就是吸引了不少文人墨客的琵琶亭。琵琶亭位於九江市長江大橋東側,面臨長江,背倚琵琶湖,建於唐朝元和十年(815)。當時,大詩人白居易由長安被貶任江州(今九江市)司馬,觸景生情寫下了千年佳作《琵琶行》,琵琶亭因而得名並聲名鵲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