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娃的這四個方面要使勁管,長大不僅情商高,做事都利索

2021-01-16 居家學一學

父母都有自己的育兒經。無論是人們常說的「養窮孩子還是養富女兒」,還是「三天不打架,上家揭瓦」等等,都是老百姓的「真知灼見」。

從這些話中不難看出,家長們對孩子的培養可謂煞費苦心,他們希望自己的孩子長大能過上好日子。

然而,許多家長認為孩子小時候不懂事,即使教了,孩子也記不住。

事實並非如此,3-6歲是性格培養的關鍵時期,如果我們把這段時間的工作做好,將來的教育就會事半功倍。

女教育家瑪麗亞·蒙臺梭利的蒙臺梭利教育方法中提到:抓住孩子的敏感期,根據敏感期學習的特點,可以獲得最大的學習效果。

我國著名的犯罪心理學教授李玫瑾在兒童教養方面也有著深厚的造詣。她說:娃的這四個方面要使勁管,長大不僅情商高,做事都利索。

1、孩子不做家務,要使勁管

許多父母認為孩子小時候總是淘氣的,要求他們安靜也沒有用,更不用說幹別的了。即使是幹了,恐怕大多數時候都是幫倒忙。

其實,調皮的孩子應該讓他們多做家務。孩子們總是精力無限,讓他們把精力用在正確的地方,不僅可以減輕家長的負擔,還可以培養他們的實踐能力和獨立性。為什麼不呢?

即使他們一開始做得不好,也不要緊。家長可以放寬心,放手讓孩子嘗試,用積極的態度面對孩子,孩子也會用積極的態度回饋你。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增強獨立性和責任感,變得更加自立自強。

2、孩子亂發脾氣,要使勁管

我們都能理解,孩子是父母心頭肉。當我們打罵孩子時,我們比他們更痛苦。所以有的孩子脾氣小不講理,也順其自然,放任自由。

但如果我們總是這樣做,孩子會認為無論是對是錯,發脾氣都可以過去。以後一有什麼不順心的就開始發脾氣讓父母就範。

因此,孩子發脾氣時,家長可以先觀望變化,不要對孩子發脾氣。這沒用,當孩子情緒穩定時,我們可以嘗試了解孩子發脾氣的原因。如果孩子錯了,我們可以做出適當的懲罰(不是體罰),讓他們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明白髮脾氣是要承擔後果的。

3、做事拖泥帶水,要使勁管

寶爸寶媽應該發現了,現在很多孩子對很多事情都不上心。你上幼兒園時比他更著急,家庭作業也要盯著才能寫完。

一旦孩子的拖延性格形成,他將來的工作效率就會很低。不管他做什麼,他都不能努力,更不用說做什麼大事了。

如果你發現你的孩子有這種症狀,你必須及時糾正,不能讓這個習慣繼續惡化。

4、喜歡推卸責任,要使勁管

孩子小時候犯錯誤不重要。家長可以及時糾正。然而,如果孩子從小就學會推卸責任,在犯錯時找藉口或責怪他人,他們的責任感就會越來越低,長大後很難在社會上立足。

如果發現孩子有這個習慣,就應該嚴厲批評,儘量讓孩子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以後再也不敢犯了。

3-6歲是兒童個性發展的關鍵時期。除了管教,父母還可以和孩子一起學習。向大家推薦這套培養良好個性的《兒童情緒管理與性格培養繪本》。

一套十冊,每個主題講一個不同的故事,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良好的性格,成為一個善良勇敢的人。

這套書還可以掃碼聽,有時家長累了想偷懶,省心省力,還可以和孩子安靜地分享睡眠時間。

優秀的孩子背後總是站著有遠見的父母,點擊下方的連結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李玫瑾:娃的這四個方面使勁管,孩子長大不僅情商高,做事也利索
    李玫瑾:在這四個方面使勁管,孩子長大將來不僅情商高,做事也非常的利索。其實這位教授的育兒方式是很有說服力的,相信很多家長對她都比較熟悉,我也經常在電視上看她的講座,特別是她在育兒方面是很有方法的。特別是父母要在以下這四個方面著重地去管孩子,等到他們長大以後,才不會給自己找麻煩。
  • 家長在這4個方面「使勁管」,孩子長大不僅品質好,做事還利落
    不過在育兒領域的專家李玫瑾教授在一次講座中說過,在孩子成長期間家長是有必要管孩子的,在孩子面前也要樹立家長的威嚴,否則孩子會不把你當家長,連家長都管不住的孩子,未來又會變成什麼樣呢?因此李玫瑾教授還提出有4個方面,家長不僅要管孩子,還要在7歲之前「使勁管」,這樣的孩子長大後不僅情商高,做事也乾淨利落。 家長都很疑惑,為什麼要使勁管孩子呢?
  • 李玫瑾:多管教孩子這3個方面,以後不僅做事利索,情商也高
    在這個社會裡,如果你想活得順風順水,情商真的非常重要,甚至比智商更重要。情商高的人在社會生活中更受歡迎,更有可能會得到別人的幫助。正因為如此,很多家長會從小就刻意培養孩子的情商。先天的敏感性固然重要,但後天的教育環境起著更大的作用。除了家長的潛移默化教育,找出孩子情商低下的苗頭,進行幹預和糾正似乎更為迫切。
  • 李玫瑾教授坦言:情商不高的人,小時候基本都有4個「特徵」
    ,李玫瑾教授講孩子的人生分為幾大階段,而3-6歲則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關鍵期,情商不高的人,小時候基本都有4個「特徵」,家長該管就得管。 而李玫瑾教授在講座時所傳達的育兒觀念正是如今父母們應該學習的,根據李玫瑾教授的總結:小時候有這4個「特徵」的孩子,長大後情商都很低。因此家長應該及時糾正,並且對孩子進行情商教育,這樣孩子將來才能有出路。
  • 3-6歲是性格形成關鍵期,這4方面「使勁管」,孩子將來更出色
    3歲就更過分了,3歲寶寶的自我意識越來越清晰,不管爸爸媽媽說什麼都不聽。根據專家的解釋是,孩子在3歲左右是進入了性格形成的關鍵期,有了初步的思維能力和自我意識,也就是有了自己不那麼容易上當受騙的小九九。所以,假如想要孩子養成良好的性格,在這個時間段,這四方面要使勁管了!為什麼要使勁管?
  • 李玫瑾:別再怪孩子情商低了,父母有這3個特徵,想不低都不行
    相信寶媽們都知道李玫瑾吧,她是國內著名的育兒專家,我經常看她的講座,也會借鑑她的育兒技巧。李玫瑾曾經說過,孩子的情商受父母影響很大,如果父母有一些不好的特徵,很可能會養出低情商的孩子。孩子情商低,多半跟父母的行為有關1、夫妻感情不好如果一對夫妻感情不是很好,一點點雞毛蒜皮的小事就會經常性吵架,天天嘴上都說離婚的話,可能就會影響到孩子的情商。
  • 李玫瑾:若發現孩子有這四個行為時,該打就得打!長大了很難改正
    李玫瑾教授在談到一些父母在教育孩子的弊端時,曾講道:人在早年,吃的苦越多,他的承受力越好,尤其是家有兒子的,千萬不要百依百順,很多逆子都是寵出來的。李玫瑾教授舉過這樣兩個對比的例子,也很貼切:「男孩三四歲跟你鬧,這孩子鬧吧,他能怎麼跟你鬧?大不了在地下打滾。但是等他十四歲了,這個孩子還會跟你鬧,他會怎麼跟你鬧?
  • 白巖松:情商比智商更重要,常對娃說4句話,孩子未來情商低不了
    而李玫瑾教授認為前一種人童年受過虧欠,後一種人所受的教育十分完善。剛開始我不能把李玫瑾教授的結論與大仲馬的話聯繫到一起,但是仔細思考時突然有所觸動,因為原生家庭真的會影響一個孩子的未來。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很多情緒容易失控、情商低的人,他們的童年都缺少情商的教育。而情商又是如今立足社會的根本。
  • 孩子將來能否有本事,早已命中注定,李玫瑾:從這3方面就能看出
    俗話說得好:「三歲看大,七歲看老」,意思就是從孩子小時候的行為習慣,我們就能看出他未來是什麼樣的,李玫瑾是中國公安大學犯罪心理學教授,同時她在育兒領域也有自己的見解,近幾年她在網上發表的視頻深受廣大父母喜歡,李玫瑾教授表示:孩子將來能否有本事,早已命中注定,從這3方面就能看出!
  • 李玫瑾:寶貝從小有這2個「權利」,長大更優秀,爸媽要學會放手
    出色的兒童犯罪心理學教授李玫瑾,就多次強調,父母在教育寶貝的時候,一定要適當的放手,給寶貝一定的權力,不要該管的的時候不管,不該管的時候嚴管。如果還在小的時候,就擁有這兩個權力,長大以後會更加的優秀,父母一定要給寶貝這兩種權利。給寶貝吃苦的權利在李玫瑾教授的演講當中,不少家長都認為,自己在小的時候吃的苦比較多,就不想讓自己的寶貝吃太多的苦。
  • 李玫瑾坦言:孩子智商高不高,看他的「手」就知道,何必等長大
    大腦潛能開發班的盛行,可以看出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智商上能夠領跑,這樣孩子上學期間更有可能成為學霸,未來也更可能成為佼佼者。那如何判斷孩子智商高不高呢?真要等到孩子十幾歲、長大了去做測試才能了解嗎?其實不然,著名的犯罪心理學專家李玫瑾教授曾表示:「孩子智商高不高,看他的「手」就知道,何必等長大」!
  • 為啥窮人家的娃一眼就被看穿?李玫瑾:自帶4個特徵,根本藏不住
    我國著名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曾說:氣質是一種非常高級的表現形式,一個人的氣質深入到了他的骨子裡,很難被改變。而窮人家的娃一眼就被看穿的根本原因就是,家境貧窮的孩子自帶4個特徵,藏都藏不住。一、斤斤計較:我們曾經學過一個成語叫做「坐井觀天」。窮人家的孩子受生活所困,大部分時間只能困在一個地方消磨時間,沒有能力見識更寬廣的世界。
  • 心理專家李玫瑾:孩子在飯桌上有這三種行為,說明情商高
    因此大家都希望自己有一個較高的情商,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在這方面有不錯的表現。有沒有一種方式可以讓我們測試孩子有沒有較高的情商呢?心理專家李玫瑾教授表示,如果孩子在飯桌上有這三種行為,說明孩子的情商高。①不吃獨食,願意分享由於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現在的父母在養孩子的時候與長輩有了很明顯的差別。他們想要給孩子最好的一切,尤其在飲食上不能虧待了孩子。
  • 長大後「沒出息」的娃,吃飯時會有這4種表現,第一種就讓人討厭
    個人的教養問題怎樣都可以看個大概,有很多領導者專門在下屬用餐時觀察能否被予以重用。從用餐時的言行舉止中判斷人品,而孩子作為未來的接班人,對孩子心性的培養更為重要,假如家裡的孩子吃飯時常會有這幾種表現,說明家長要該管管孩子了。
  • 李玫瑾:孩子是否聰明,從這幾個地方就能判斷,不用等長大
    李玫瑾表明:智商高不高,在這4個舉動就可以看出來,不用等到他長大身為公安大學犯罪心理學的教授李玫瑾,對於青少年心理研究有很大的看法,很多家長都很看重她的教育思想。「孩子智商高不高,在這4個舉動就能看出來,不用等到他長大」這是李玫瑾的觀點。
  • 李玫瑾:孩子睡覺時若有這三個反應,暗示大腦發育快,未來智商高
    經常關注「科學育兒」的父母,肯定都知道李玫瑾教授,她對教育領域的影響頗深。李玫瑾教授通過對兒童的身心的研究,給予父母們很多關於育兒的建議,這些建議科學又實用。李玫瑾教授說到:兒童的睡眠狀態體現了其大腦的發育程度。娃睡覺時有這3種表現,暗示著大腦發育快,智商低不了!
  • 李玫瑾教授坦言:是性格而非智力
    「我命由我不由天」這句話聽起來霸氣,那你是否思考過「我」中有哪些因素最終決定了你的命呢? 我年輕的時候不相信「性格決定命運」,人到中年我就在「稟性難移」這四個字面前低了頭,也隱隱約約感覺到性格對於人生的影響,直到聽了李玫瑾教授的講座,這種觀念越來越強烈。
  • 李玫瑾坦言:孩子聰不聰明,從「手」就能看出,不用等長大
    隨著腦潛能開發班的普及,可以看出家長都希望孩子在智商上能夠領跑,這樣孩子將來更有可能成為學霸,成為人中人、鳳中鳳。如何判斷孩子的智商高不高?真的要等到你的孩子十幾歲了,長大了再去測試才知道嗎?事實上,著名犯罪心理學專家李玫瑾教授曾經說過:「孩子聰不聰明,從「手」就能看出,不用等長大」!
  • 長大後沒出息的孩子,吃飯時都有這幾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而且孩子沒有分享的意識,自己喜歡就不在乎周圍人的感受,這明顯是情商低的表現,小時候雖然會佔一些小便宜,但是當孩子長大後將會很難找到朋友,過於小氣在工作上也不會太順心如意,因此家長要早日幫忙整改。表現三:吃飯時說不合時宜的話這類孩子在吃飯的時候總能說出一些不合時宜的話,例如去親戚、朋友家吃飯,吐槽飯菜不好吃,長輩給夾菜時,不僅拒絕還「甩臉子」,這些行為都是非常不禮貌的,家長一定要讓孩子學會這些基本的餐桌禮儀,別不當回事!當孩子出現以上3種表現時,說明孩子的智商很低,家長要及時糾正。
  • 李玫瑾坦露:孩子智商高不高,看他的「手」就知道,何必等長大
    很多家長也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在很多事情上面都能表現出令人稱讚的天賦,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為學霸級別的人物,在未來步入社會的時候能成為領軍人物, 能強烈反映出這一點的就是現在出現了很多的興趣班或者是一些關於培養孩子大腦發育的課程或者是培訓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