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常說的「booking會議室」竟然是錯的!

2021-02-10 亮元職場英文

延續之前為大家整理過的職場中式英文錯誤,今天我們繼續來為大家地毯式地除錯。這次的錯誤主要是著重在喜愛中英混雜的晶晶體錯誤,也就是在選詞上也許沒有過大的偏差,但主要問題是出在用法上有張冠李戴、或是畫蛇添足的狀況。這在一般駐外籍人員不多,主要是本國員工為大量的外資公司職場上很常出現的問題,一起來看看吧!

1. loading太重 ----> 中文想表達"工作量、負荷量過高"的意思

load作為動詞型態,指的是將物品裝到車上/容器中、或將設備裝填到某項機具上的動作,如load up、load with為常見用法:

The truck was loaded up and left for the north.

那輛卡車已經滿載貨物向北方出發了。

He loaded his bag with food and water.

他將包包裝滿食物和水。

而load作為名詞,則是指裝載的貨物或設備,且通常重量和數量都不少:

Before Mark went home, he gave away most of his things to ease the load of the bag.

Mark在回家前,為了減輕背包的負重,他將大部分的所有物都分送出去了。

因此原意想表達的"工作量"其實應該用workload來比較正確精準:

This is the second time she missed the deadline this month. We really need to talk about the heavy workload she has and more importantly, do something about it!

這已經是本月她第二次沒有在期限前完成工作了。我們真的應該要好好談談她繁重的工作量問題,最重要的是,想辦法解決!

2. 大 delay ----> 中文想表達"因事延遲、耽擱了時間"的意思

delay同樣也是具有動詞和名詞型態,意思都是延遲、耽擱,例如:

Don't delay if you want to receive your order by the end of this week.

若你想在這周前收到貨品,就不要再拖延了。

Please forgive my delay in handing in the report.

請原諒我報告遲繳這件事。

所以原意想表達某事件"延遲、耽擱時間"的這個概念,主要採用動詞用法會比較恰當:

The meeting has been delayed for an hour.

會議已經往後延了1個小時。

The HSR was delayed due to the heavy rain.

高鐵因大雨延誤了。

3. booking會議室 ----> 中文想表達"預訂"的意思

book作為名詞型態大家應該非常熟悉,就是書本的意思,就不再多做解釋;但作為動詞型態,是表示預定、保留某事物,也就是中文原意想說明的意思,正確的範例如下:

I've booked the conference room for the meeting on August 20.

我已為8/20的那場會議預定好會議室了。

而booking則是名詞,指的是預訂這個動作本身,或是保留的紀錄:

Sir, I can't find any booking record of yours. I'm afraid we don't have any seats available tonight.

先生,我找不到您的訂位紀錄。恐怕今晚我們沒有多餘的位置可以提供給您了。

此外還有另一個詞也可以適用在這個情境,就是動詞reserve:

The restaurant is usually pretty busy on weekends. We had better reserve a table as early as possible.

那家餐廳周末總是人滿為患,我們最好越早預定桌次越好。

或是採用名詞型態reservation也可以:

Are you sure you won't stay overnight? I can make a reservation for you at a hotel downtown right now.

你確定你不多留一晚嗎?我現在就可以在市中心的旅館幫你預定一個房間。

4. 總 total ----> 中文想表達"總數量、總共"的意思

total作為形容詞用法有兩種意思,一是整體的、完完全全的:

He is a total stranger for me now.

現在他對我來說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陌生人了。

另一個就是中文原意所想表達的用法,說明某花費或數量的整體:

The total cost of the project has come to $1 million.

這個計劃的總花費已經來到一萬美元。

此外total的名詞用法,也可以用來表達上述句意:

The total of your orders comes to $3000.

你的訂單總額已經達到3000美元了。

總的來說,這個錯誤的用法主要是中式英文裡贅字的問題,total就已經是總和,再加上"總"這個字有點畫蛇添足的感覺。

5. 事先set好 ----> 中文想表達"事前完成布置、準備"的意思

這裡我們就直接來看中文所想說明的意思,可以用哪些正確的英文來表達,

第一種:set up + in advance

set up就是準備、布置的意思,加上in advance就可以說明優先提前的時間點。

Would you mind setting up the PC and the projector for the conference call in advance for me? Thanks a bunch!

你介意幫我先將視訊會議要用的電腦和投影機提前設置好嗎?非常感謝!

第二種:prepare

prepare本身就有提前將所需的物品備好的意思,所以用這個字也是簡潔有力的選擇。

I need you to prepare a brief summary of the report for this afternoon's meeting. We don't get all day to go through every detail of it.

下午的會議,我需要你事前針對這份報告準備一份簡短的摘要;我們可沒有一整天的時間去細細檢視每個細節。

不曉得你在職場上是否聽過以上的錯誤例子呢?由於工作前輩常掛在嘴上,大家也習慣成自然的使用,久而久之就變成大家都聽得懂、也不會特別見怪的英文用法了。如果只追求互相溝通了解,當然問題不大;但若你是希望可以不斷增加專業度、併力求有一天可以爭取到國外工作、出差的機會,那麼就儘量別讓自己習慣這樣的錯誤用法,以免影響專業度喔!

相關焦點

  • 在日本人心目中「友達」和「親友」有什麼不同?
    「友達」和「親友」是日語中常用來表示朋友的兩個詞語,那麼這兩者在日本人看來有什麼不同呢?
  • 「パート」和「アルバイト」都表示打工,有什麼區別?
    在日語裡表達打工(兼職)這樣的詞彙主要有兩個:「パート」和「アルバイト」。今天我們就一起看看兩者有什麼異同點「パート」全稱是パートタイム,來自英語part-time 表示(按時計酬)打零工,兼職。首先,「パートタイム」(兼職)所對應但是「フルタイム」(全職)。相對於一個公司的全職員工而言.
  • 「工作量很大」,英文究竟怎麼說?
    以下最是常出錯的工作英文用語,快來看看吧!我完成了。ㄨ I’m over.✔ I’m done.over 可以翻作「結束的,完畢的」,但如果說 I’m over. 聽起來會像是「我結束了」,因為 over 的主詞通常是事情。
  • 「合作愉快」寫成have better cooperation,怎麼就錯了?
    在現代職場,每一人幾乎都會接觸到英文書信的往來,當信中寫道「 Have better cooperation"是什麼意思呢?有讀者來函問,為了表達希望和對方「合作愉快」,他經常在Email結尾寫一句話,不知是否恰當:「I hope we can have better cooperation in the future.
  • 用錯了!答辯結束頁別再寫「謝謝聆聽」了!
    其實,「聆聽」這個詞,用、錯、了!所以,「聆聽」是中國傳統文化裡的敬辭,演講者自己用「感謝聆聽」,就意味著把自己放在長者、尊者的位置。如果你答辯的時候,導師正好知道這個詞的含義.而最常見、最萬能的內容就是「謝謝」&「Thanks」,誰都不得罪~
  • 「做對的事情永遠不會錯.」5大經典職場電影英文金句,帶你突破彷徨困境!
    新鮮人最常犯的錯之一,就是在工作上隨便敷衍的態度。這部 2006 年的經典神劇,完美詮釋了一個初來乍到的菜鳥如何一步步在職場上找到自己的位置。剛開始工作時,也許我們都會遇到像Miranda 這樣看似有點無理的上司,你可能無法理解、認同她在做的事,但即便這樣你仍需全力以赴,別忘了有時候比起實力,態度才是讓你在職場發光的關鍵啊!
  • 「工作量很大」的英文究竟怎麼說?
    over 可以翻譯為「結束的,完畢的」,但如果說 I’m over. 聽起來會像是「我結束了」,因為 over 的主詞通常是事情。所以要說自己已經把工作完成時,要用 I’m done. 會比較貼切,done 在這邊是形容詞,表示事情完成了,或是某人做完了某件事情,主詞可以是人或事情。若想明確地說出自己完成了哪項工作,也可以用 I finished ____.
  • 關於「視覺化」工具
    同學問,什麼時候,怎樣的客戶,適合使用視覺化工具?如同我的一貫回答:很難有一個指標或者準則,決定什麼時候,什麼客戶,用什麼工具。但可以分享我自己常用的「可能」時機點。再次強調,無論什麼工具,什麼提問,當下我並沒有做什麼「決定」,而它自然就出現了。前提就是完全的傾聽,關注客戶需求而非教練的需求。
  • 做了那麼多年銷售,卻不知道「提成」的英文怎麼說?說bonus的都是錯的
    「底薪」的英文大家猜也猜得到,就是base salary或者直接說base。但「提成」的英文是什麼,很多人卻不知道,包括做了很多年外貿和海外銷售的小夥伴,因為發工資給你的是國內的公司,也不需要和國外客戶溝通這個事。所以雖然天天都在想著這個月能拿多少提成,但確實你用不到「提成」的英文,所以就不知道咯。
  • 面試常掛題:你最大的缺點是什麼?
    沒錯,就是這句我們從小學語文就在背誦的子曰,直到三十而立的面試還會被問。而我們是否在每天的忙碌中忘了「省吾身」呢?這題考察的就是一個人是否能正確的「反省」自己,知道自己的優勢和劣勢,並加以改正和提高。只回答出自己的缺點是不夠的,反省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缺點、提高自己,所以完整的答案是包含以上兩方面的。
  • 為什麼信函末尾「此致」空兩格「敬禮」要換行
    說到敬語,喜歡日韓劇的朋友們都熟悉,日語、韓語的稱謂相當嚴謹,有時就連第一人稱都要視乎聽者的身份而定。漢語的敬語有這樣一種套路,很多時候說話者通過貶低自己的身份,以抬高對方的地位,從而表達對對方的尊敬。比如各種「下」:在下:我在下、你在上,我不敢跟你平起平坐啦。
  • 簡單的減法,Excel竟然算錯了!!!
    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這就要涉及到一個「二進位」相關的知識點了。沒錯,就是砍一刀,比如只保存到小數點後15位,其他的我不存儲。第一種是在Excel中設置已顯示精度為準,也就是說,看到什麼,精度就是什麼。通過點擊「文件」選項卡下的「高級」,勾選「將精度設置為所顯示的精度」。
  • 辦公室實用句型「加班」、「請假」、「代班」、「出差」英文如何表達?
    打工、實習難免需要「請假」、找人「代班」對上班族來說「加班」更是常態偶爾還需要「出差」想去海外實習或到外商公司上班的朋友們
  • 「聯絡窗口」的英文根本不叫contact window!
    你什麼時候可以開始工作?When can you start?(X) When can you on board?面試快結束後,如果公司對你印象還不錯,通常會問你「什麼時候可以開始工作?」英文則會問 When can you start?。
  • 「CC」、「RSVP」是什麼?商務英文書信常用縮略詞一次搞清楚!
    商務往來時,常會用 email 當作溝通工具,但是常用的英文簡寫你都認識嗎?下次與外國客戶溝通時,記得用上這些商業英文書信縮寫!1. CC 副本CC 是 carbon copy 的縮略詞,其中 carbon 是「碳」的意思。
  • 回復客戶「感謝你的關心」,「關心」的英語怎麼說?
    如果想向客戶表達「感謝你的關心」,怎麼說呢?我看有人寫 Thanks for your care,因為「關心」嘛,第一反應就是care,但你不用在這裡,因為care單獨拿出來是行動上「關心照顧」的意思,即take care of,客戶又沒有照顧你,說thanks for your care會讓人一頭霧水。那要怎麼說呢?
  • 「祝你面試好運」英文該怎麼說? 9種祝福他人順利的用法
    「祝你考試好運」、「祝你面試順利」除了用good luck表示,還能怎麼說?朋友或家人面臨考試、面試、新工作時,總會想要為他們打打氣,說聲加油。這時候英文就會運用到 good luck 這個短語,但單單講 good luck 又不夠力。想要講得更詳細,說出「祝你考試好運」、「祝你面試順利」,這些句子怎麼用英文說呢?
  • 不要隨便對日本人說「頑張れ」
    當我們鼓勵自己或者為他人加油助威的時候,用日語可以說「頑張(がんば)れ」或者「頑張って」,然而日媒披露「頑張
  • 「驀然回首,竟然發現自己沒朋友!」6個邊緣人特質你中了幾個?
    基本上,這些人普遍被認為是「邊緣人」。他們不算被排擠,只是單純被遺忘而已。到底他們有哪些共同點呢?一起來檢查看看吧!診斷3:容易被忽略 「邊緣人」的氣場往往很弱,所以時常被當空氣、無視走過。他們也常因此而被插隊(別人根本沒看到他們)。
  • 什麼是「自動化思維」?
    他就會發現,自己一直以來的假設「辜負了大家的信任」,根本就是不存在的。03 用控制思維替代自動化思維當你明確辨識出自己的「自動化思維」之後,對於其中一些無效的思維 —— 亦即於事無補。反而會影響工作和生活的思維,可以進行主動幹預,嘗試用正向的「控制思維」去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