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那幅《清明上河圖》嗎?當它出現在我們身邊時,徹底淪陷了

2020-12-07 萌小喵旅行記

一幅畫,一幅生動的畫,北宋畫家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曾引起一度的轟動,描繪出了北宋東京汴梁百姓的市井生活、民俗風情、皇家園林等躍然紙上,活靈活現。他的技術也是相當的高,每一個人的刻畫,馬的刻畫,店鋪,風景,甚至於人物表情都是那麼的細緻入微……

於是乎,為了還原北宋這一繁華景象,國家就專門按照以《清明上河圖》為藍本修建了如今的清明上河園。

清明上河園屬於大型宋代歷史文化主題公園,坐落在八朝古都河南開封,是國家5A級景區、國家文化產業示範基地。清明上河園佔地600餘畝,其中水面180畝,大小古船50多艘,房屋400餘間,景觀建築面積30000多平方米,形成了中原地區最大的復原宋代的建築,與《清明上河圖》有異曲同工之妙。包括特色街道街區,劇場劇院,算是一個綜合性景區。

走進迎賓門進入園區,首先迎入眼帘的是一尊大型人物雕像,那就是《清明上河圖》的作者張擇端,宋代著名的宮廷畫家。只見他手捧畫卷,凝視遠方,炯炯的目光仿佛是看透了800年來的風雲變幻、世事滄桑,又像是在祝福古老開封的再次輝煌,繁榮不衰。接著吸引我們眼球的就屬這幅石雕了,它還原了清明上河圖的種種,放大了不只有多少倍呢,只見不計其數的遊客在這浮雕的跟前細細品味,帶著讚美的眼神在欣賞著它,離近看,那些人多得數不清,是清明上河園的縮小版。

看那高顏值的宣德殿和宣和殿,兩殿造型一致,融為一體,遠觀似城樓,近看如皇宮,建築結構精細,加以彩繪,就像是看到韓劇中的歐巴,怎能不叫人淪陷呢?此外,兩個大殿內分別演出皇家皮影戲和編鐘樂舞,簡直精彩絕倫。

精彩的皮影藝術

繼續往後走,你會看到一個橋,橋下流水潺潺,清澈見底,水裡的小魚不時向我們搖搖尾巴,真的很可愛,這座橋,稱為虹橋。虹橋是中國古代橋梁史上的一項重要的創造,被列為中國十大名橋之一。它橫跨「汴河」,其勢如虹,上可走馬過人,下可載貨行舟。每當我們這些遊人途經此處,都要忍不住要多看兩眼,或依欄攝影,或嬉戲玩耍,拍張照片,留作紀念。

虹橋,流水,小船,漁夫…

這裡這的很美,我們置身其中,仿佛穿越回了古代,感受不一樣的人文情懷,這是國家5A級景區,位於河南開封,大家有空可以來看看哦!

相關焦點

  • 幫助鑑定《清明上河圖》真跡的原來是這本書
    1952年,時年37歲的書畫鑑賞大師楊仁愷先生在整理收繳的溥儀攜帶的文物時,從被當作贗品丟棄的紙堆裡,發現了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真跡,使得這件中國文化瑰寶重見天日。這幅真跡的發現頗具戲劇性。據楊老回憶,溥儀帶了三幅《清明上河圖》,當時工作人員把畫得很工細的兩張明朝蘇州仿製的《清明上河圖》(俗稱「蘇州片」)選了出來,他則在被遺棄的書畫中發現了另一卷題名《清明上河圖》的古畫,除了它的題跋、畫法等之外,最主要的是它所畫的北宋城市景象與另一部記述同時代城市生活的書《東京夢華錄》相一致,比如《東京夢華錄》中記載北宋開封的橋是木橋,其他兩幅上畫的是石橋,而這幅畫上的橋正是木橋,由此他斷定這幅古畫才是北宋張擇端的
  • 《清明上河圖密碼6》之醒世大結局:北宋國運殆盡,一卷祭奠荒丘
    《清明上河圖密碼6》宋徽宗身邊有些受重用的大臣,他們善於揣測聖上心意,把自己的喜好,看得比國家的命運還重要,而百姓們因為各種賦稅,卻無法安生,「一紙括田令,萬戶盡哭聲。北宋王朝徹底淪陷。「靖康之難」是北宋覆滅的開端。有人說宋徽宗是一個藝術愛好者,但他作為一國之君卻昏庸無道,宦官當道的天下讓百姓民不聊生,也正是這樣的統治者,最終卻將悲劇推送到百姓面前。
  • 藏在《清明上河圖》裡的200個秘密
    真正出現我們所理解的「城市」,是從宋朝開始的,它開始兼具商貿、工業的功能。雖然《清明上河圖》只畫了汴京一隅,但從中可以窺見非常成熟的城市規劃。畫卷的開始是一片郊區的景象,你會看到大片的田野和幾個農家。這個區域,我把它稱為菜籃子區,就是農村,它負責城市的菜、肉供應。
  • 千古之謎揭曉,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清明上河圖》是張擇端真跡嗎?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看見的清明上河圖總是有不同的風格。而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現珍藏於故宮博物館,從宋到今,流傳有序,卷後的題跋、印鑑歷歷可數,被絕大多數人認為是張氏的真跡。關於《清明上河圖》真假問題,出現在最近熱播的《古董局中局之鑑墨尋瓷》中。
  • 獻完《清明上河圖》,張擇端去哪兒了?
    張擇端的春天之旅(節選)文 | 祝勇張擇端在12世紀的陽光中畫下《清明上河圖》的第一筆之時,他並不知道自己為這座光輝的城市留下了最後的影像。他只是在完成一幅嚮往已久的畫作,他的身前是汴京的街景和豐饒的記憶,他身後的時間是零。
  • 感覺自己萌萌噠:清明上河圖十大萌點
    而在古代,有時候裸奔裸奔,好像還沒什麼事兒。魏晉許多狂士如竹林七賢的阮籍和劉伶就裸奔過, 也沒聽說他們因此而被怎麼樣。此外,在有些傳世畫作裡,也常有市井百姓在街上「裸奔」,如辛丑版《清明上河圖》中就多次出現裸奔的哥們,如抓魚的、鋸木頭 的、耍雜技的、挑擔的等等都在公眾場所赤裸著上身。
  • 他們用了6年,把《清明上河圖》做成了一本立體書
    故宮出版社出版的《清明上河圖》立體書,不僅高清重現了《清明上河圖》全卷,更是用立體結構重新詮釋這幅名畫,讓它以另一種方式生動呈現在我們眼前!《清明上河圖》立體書中的每一處細節,都能讓你感受到創作團隊對名畫原作的尊重和敬意。零距離觀察它所有細節這可能是你離《清明上河圖》非常非常近的一次,近到能看清畫中每一位人物的面貌服飾。
  • 中國十大傳世精品名畫-《清明上河圖》知識鑑賞
    提到國寶級文物《清明上河圖》可謂世人皆知,今天紫色百合香為您品鑑這幅傳世精品名畫的相關知識點,鑑賞它成為中國十大傳世名畫的不俗之處。一、《清明上河圖》畫家小傳《清明上河圖》是北宋時期著名畫家張擇端的代表作。張擇端(生卒年不詳),字正道,又字文友,今山東諸城人。青年時期生活在汴梁,宋徽宗時供職翰林圖畫院。善界畫,人物、城郭、市街、舟車等。
  • 熱播網劇引爆千年懸案,故宮裡的《清明上河圖》是不是真跡?
    然而,《清明上河圖》和它的作者一樣,歷經了波折劫難,幾進幾出皇宮,流轉於多個藏家之手,最後被末世皇帝溥儀偷帶出宮。 到1950年,東北博物館(遼寧省博物館前身)在清理戰亂中失散的庫存文物時,《清明上河圖》才得以重見天日。據記載,當時庫房中共有三幅名為《清明上河圖》的畫作,經專家鑑定後,確定其中一幅為真跡。
  • 清明上河圖:歲月皆刻畫墨中,百態盡顯絹綾上
    宋代風俗畫《清明上河圖》 在中國美術史上,《清明上河圖》可謂是一幅最具傳奇色彩的作品,也是歷朝歷代被臨摹最多的一幅作品。《清明上河圖》歷經兵火,幾遭劫難,流傳過程充滿傳奇。而它本身也有許多待解之謎:它的創作者張擇端是哪個朝代的人?
  • 遇見你丨劉傑:「撕」出11米《清明上河圖》
    近日,世界技能博物館收藏了一幅《清明上河圖》手撕畫,11米長的畫卷上各色人物、大小船隻、門樓、拱橋……惟妙惟肖,很難想像這是用手一點一點撕出來的。 撕出這幅清明上河圖的是一位六旬老人,他叫劉傑。劉傑老人歷時近一年創作了這幅令人嘆為觀止的手撕畫。今天的遇見你,我們就走進他的故事。
  • 清明上河圖「騙局」,張擇端沒說的話,原來都在畫裡了
    順著畫作從右往左慢慢瀏覽,你仿佛能聽到街邊小販正在和婦女討價還價、一個車夫向稅務官大聲表達他對稅費的不滿、幾個瓜農在瓜棚下搖著扇子交流著今年的收成……關於《清明上河圖》的研究從未停止:它所展現的場景真的是北宋時期的嗎?「清明」二字到底是時令還是一種頌辭?「上河圖」中的「上河」是指一個地名還是趕集上街的意思?
  • 北宋的美好生活,商品經濟繁榮,清明上河圖給你的驚喜
    一般問你最喜歡的朝代是哪一個朝代,我們的答案一般都是宋朝,那麼宋代到底有哪些地方值得我們喜歡,宋代又有哪些東西是值得我們嚮往的呢,有這樣一幅圖叫做清明上河圖,就為我們提供了答案,接下來那就讓我們走進描繪北宋日常生活的清明上河圖,走進清明上河圖給我們帶來的北宋好時光。
  • 清明上河圖被「篡改」:驚現劉德華、周杰倫、藍胖子……畫風獵奇!
    關於《清明上河圖》好像總有玩不完的創意比如這位香港藝術家 Way Fung一頓操作猛如虎用了超過4個多月、1000小時以上的時間「篡改」《清明上河圖》完成了一副「驚世之作」《The Cháo Dynasty 潮代》橫屏瀏覽
  • 宋朝軼事:清明上河圖,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
    清明上河圖,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現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畫寬24.8釐米,長528.7釐米。張擇端遊學汴京時,被京城繁花似錦的景象所震撼,難以抑制內心的激動,於是決定繪製一幅長卷,將汴京畫進畫中。鑑於之前對清明上河圖的研究,以及對十多個臨摹本的觀察,楊仁愷初步判定,這古樸的畫卷就是隱現800多年的清明上河圖真跡。
  • 清明上河圖放大一百倍,發現一奇怪場景,樹下睡覺的人在做啥?
    畫畫時筆墨躍然於紙上,展畫技之精湛,秀中華之藝術。得以傳承後人,了解當時之事,也是形式之一。中國傳世經典名畫《清明上河圖》,隸屬北宋朝代的風俗畫,作者張擇端。這幅畫生動具體的記載了北宋都城的繁榮景象,各種社會階層的人不同的生活景象,對人物的極其刻畫精巧,對北宋王朝的經濟和社會情況進行了一個深刻的反映。
  • 《清明上河圖》放大20倍後發現:現在很火的職業,在宋朝早已出現
    說到《清明上河圖》,歷史發燒友們一定非常的興奮。從表面上看,張擇端用美術手法描繪出了宋朝開封極其繁華的商業,但實際上,當我們把《清明上河圖》放大20倍,我們就會發現:張擇端通過一系列細節描繪極其隱晦了的表現出了北宋後期的朝政腐敗與社會亂象。
  • 《清明上河圖密碼》大結局:江山顛覆,庶民何辜?
    我們都知道,靖康之難是北宋覆滅的開端。金兵自北南下,一路殺到東京城下,在王城之內燒殺搶掠,無惡不作,還放火燒城,昔日繁華富庶的汴梁城覆滅在大火之中,變成一片廢墟。金兵逼北宋朝廷議和,要求五百萬兩黃金和五千萬兩銀幣,劫空了東京城中的公私積蓄,擄走了宋徽宗和宋欽宗,以及後宮嬪妃、皇親貴族、王公大臣以及各種工匠、百姓達數萬之眾,北宋王朝徹底淪陷。史書上的每一頁紙都浸透著血淚,但現在的我們無法切身體會,只能通過史書的寥寥記載去想像當時的慘烈和悲壯。
  • 《清明上河圖》VS《蒙娜麗莎》哪個更有價值?異想天開
    如果《清明上河圖》PK《蒙娜麗莎》,猶如關公戰秦瓊 從根本上來說,《清明上河圖》和《蒙娜麗莎》的藝術價值沒法相比較。 因為「磚家」都說了,這樣的藝術品「其藝術價值無法估量」。
  • 《清明上河圖》和《蒙娜麗莎》,哪幅畫的藝術價值更高,為什麼?
    《清明上河圖》和《蒙娜麗莎》都是國寶級存在,不可能出售,所以也無法用金錢來衡量。這種作品,往往又寄託了各自的民族情感,所以在不同國家,得到的答案也會不同。我們不妨把思路轉換一下,把這兩幅畫,分別和自己國內的作品相比,看看有什麼特點,即使有所偏頗,也不容易引起爭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