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筱穎。今天文章的內容真的是值得可期可待,每一句都是純乾貨分享。話不多說,進入正題!
人的腰背疼痛,主要是分布在脊柱周圍肌肉核心力量的不足,而導致頸曲、胸曲、腰曲的不穩定,那麼,做體式時會讓弱者處於被動受代償的狀態,往往受傷害就是腰和胸、頸部及下背部的盆骨。
核心,究竟是緊緊的收腹,還是放鬆腹部?核心是讓呼吸充盈腹腔!呼吸就會產生腹壓!這是一個需要大家了解的關鍵。
通常兩種練習核心的方式和不同的結果?
第一種,練腹肌力量,即人們常見練就的馬甲線、人魚線,這種方法,就會將表層力量練成向石榴皮一樣,緊緊硬硬的包裹身體,一旦遭受外力撞擊,就會導致內心籽破碎,人體也是如此,同時緊繃的腹部,也會導致呼吸下不來而受阻。
第二種,用呼吸將氣體充盈飽滿而包裹腹腔,就猶如汽車裡的急救裝置,安全氣囊!也有點像我們現在流行吃的膨化食品,胖胖的外表,即使你使勁兒錘它,有氣體包裹著彈性的外表,會保護裡面的東西,人體也是如此。
核心概念的註解:
核心肌群,除了大家都知道的外淺表肌群外,也包括所有包裹主軀幹,即脊柱的深層內在小肌群,由於位置的隱,它們經常被忽略,所以更要去激活啟動它們。
腰背疼痛,就是因為那些包裹在腰背周圍的肌肉力量失衡(核心內肌群)導致腹壓缺失,腹壓式呼吸,正好彌補修復了它們。
為什麼現在風靡靚麗人們眼球那漂亮的馬甲線,讓肚子收收收,已成常態的火爆練習,可並沒有讓練習者擺脫腰酸背痛、頸椎疼痛的困擾,這種現象,值得我們每一個瑜伽習練者們的深思!
其實,身體在正常生理曲度下,更需要的是骨骼和關節的穩定性。
所以,在保持人體中立位的狀態下,練習骨骼和關節的穩定性,以調動體內深層肌肉啟動的活力,而不是只限於表層肌肉的練習。
深層穩定肌——多裂肌
我們更需要去喚醒它,最好方法就是呼吸,正確的呼吸方法可以激活它,那種長期收腹的力量練習,是會阻礙它的正常肌體功能,所以,保持正確的呼吸模式,才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呼吸練習中一定要保證用腹式呼吸,這裡要講的和大家知道的腹式呼吸略有不同?
吸氣時,保持胸腔不動,肩部放鬆的狀態下,充分吸飽滿充盈至下腹部,潛意識中還可以激活沉睡的盆底肌群(這個有待於伽人們自己去實踐理解)
吐氣時,慢呼仍保持腹腔裡氣壓。
腹壓式腹式呼吸:給這個呼吸起一個好玩又有點搞笑的俗名——鼓肚子呼吸,形象又易懂。
吸——保持胸腔不動,肩下沉放鬆,吸到撐飽滿至想吸卻又不能再吸,即懸吸(看似呼吸沒有了,可它仍舊在腹內運作)
呼——保持肚臍被撐住不動,慢而不能再慢的呼,然後,重複!
一旦你嫻熟的駕馭了呼吸,它會成為我們生活常態,就不需要刻意去撐的太滿或呼的太慢了,這種吸的滿和呼的慢只是暫時的,胸腔強調的保持不動也是(因為現在大家已經動已成習慣了,控制不動才是練習所需要的)這些都是一個練習的過程!
其實這種呼吸,就是我們都知道的腹式呼吸法,只是納入練習,就會有了新的不同練習的效果!這種呼吸的模式,我們要將它融入到平常生活中去,生活中的注入遠比練習時更重要!
摒棄生活中一切不良習慣和起居坐行等等,養成一種良好的生活方式,讓我們健康快樂的生活,才是我們瑜伽的真諦!
注意:在腹式呼吸中保持充盈飽滿的狀態,呼吸過程中,要控制胸腔不動及肩部的緊張,讓呼吸能更輕鬆的進入腹部,也許你暫時不習慣,但堅持一段時間有意識的去感知,一定會做到。
呼吸是生命的源泉,它也是體式靈魂,沒有了它,你的生存幸福健康感會大打折扣!在體式中去親歷去體驗腹壓式呼吸的神奇!
下面做幾組動作大家體驗呼吸的神奇:
第一步:體驗手臂上舉的神奇
在你輕鬆吸滿氣,至腹腔深層處時,你會在不自覺中,上舉的手臂自然輕鬆的向上向後屈。是呼吸,調動了這個神奇的功效,讓身體神經系統接受此信號,飽滿的腹腔氣囊,讓你的核心肌群啟動,手臂自然會很輕鬆的上舉,也就是肩的靈活性增加了。(如上圖所示)
第二步:肩部附屬運動之肱骨運動(肩關節的保養運動)
招財貓式1:
仰臥, 肩膀、肩胛骨、鎖骨均固定不動,保持 肱骨在關節臼裡微運動(滑動)一隻手監督要活動的手,固定好在肩部(如圖上圖所示)
停留在這裡調整五個呼吸(腹壓式呼吸)
招財貓2:
保證1式位置,慢慢呼吸,手臂微向下轉,一點一點往下,這個向下的動作,可以精確到毫米,只有這樣慢微米的向下,才能啟動內在小肌群的參入運動,在做到自己能力範圍承受得了的地方,停下,呼吸,再繼續微米的往下......,找到適合的度,然後停留,保持五個呼吸(腹壓式呼吸)
重點提示:專注而有耐心,讓呼吸輕鬆的進入腹腔,體式會慢慢地有進展!始終保持肱骨卡進肩胛骨臼裡的覺知,讓肱骨在臼裡運動微運動。
招財貓3:
收回,按上述2,繼續向相反方向運動,即屈肘向上慢慢轉動,而不是用快速的蠻力壓下去(如上圖所示)原路返回。按上述步驟,換另一隻手做。
這個是慢節奏的練習,能夠深層次的啟動內小肌群。
這個臥式版招財貓動作,注意的是,在做的過程中一定要慢,每天可做兩至三次,有利於肩關節的保養和靈活性,常常做可以消除肩關節彈響。
切記,要慢!
第三步:肩關節的穩定性
側支撐,勾腳踝,身體保持在一條直線上,(腳後跟、臀部、脊柱、肩、肘、頸、頭部處於一條直線上)盆骨垂直地板,微微翹臀,(即腹股溝稍摺疊,屈髖)勾腳啟動小腿脛骨前肌,同時意念脛骨粗隆放鬆膝蓋,頂向髖骨臼裡,恥骨壓低,骶髂關節撬,手肘支撐,大臂外旋小臂內旋,撐地,和身體夾角是,大於九十度(即手肘在肩部稍前一點)
另一隻手卡在腰部,擺好姿勢後,將撐地的那隻手的肱骨頭地方朝後背方向推,肩胛骨下緣朝下沉,推地的手肘在推地的同時,又有一種力向臀部微移,這種力可以穩固肩胛骨,不讓肩胛骨滑出關節臼(就是通常大家所說的肩胛骨翹起),勿塌腰,上部的胸腔稍向上向後稍傾斜一點點!
保持五個腹壓式呼吸。(如圖所示)在做另一側。
小結:
體驗呼吸帶給肩關節穩定性和靈活的重要性及影響。
手臂上舉:開肩很重要,但不是用蠻力來強行去開,我們要好好愛護自己的身體,遵從它生理結構狀況,而去溫柔的去打開它。
我們的肩胛骨最容易往前或側方向跑出去,不待在它該待的肩關節臼裡。
招財貓式:就是讓肩胛骨保持中正位置狀態下,避免表層肌(胸大肌、斜方肌....)啟動,穩定住它們,利用肱骨在關節臼裡的微旋運動,激活內在深層小肌群,去保養和靈活肩關節。
側伸展式: 增強肩胛骨的穩定性,調整肩袖肌群肌肉張力的平衡。則可以加強穩定我們肩袖群。
感恩遇見,感謝關注!
#百裡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