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茶上市在即,白茶、紅茶、綠茶、普洱茶,衝泡方法你都備好了嗎

2020-12-15 小陳茶事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一年之計在於春。

但對愛茶人來說,春之計,在於茶。

茶是大自然的饋贈,也是春天的禮物。

春茶的氣息,香氣如春水一樣清新悠長。

抿一口茶湯,清鮮的茶味,如春風一樣和煦歡暢。

詩聖杜甫,曾經寫過:

「落日平臺上,春風啜茗時。」

捧一杯春茶,依在窗前慢慢品味。

恍然間,直感覺漫山遍野的春色,都匯入了杯中。

春日嘗鮮,春天的味道少不了茶的參與!

2020年度的春茶,綠茶、白茶、黃茶、紅茶、普洱茶、烏龍茶正在緩緩回歸。

然而,要想盡情體會春茶的美妙滋味,少不了搭配正確的衝泡方法。

究竟,不同的茶該怎樣才能泡得更好喝?

下文的內容裡,將會有詳細介紹。

《2》

綠茶的衝泡

六大茶類裡,綠茶屬於不發酵茶。

各地的名優綠茶裡,有西湖龍井、信陽毛尖、黃山毛峰、洞庭山碧螺春……

它們無一例外,芽葉都較為鮮嫩。

經過殺青後的綠茶,由於不發酵的特點,使得綠茶內部的茶多酚與咖啡鹼等保留完整。

與此同時,茶葉內的葉綠素物質,留存較為完全。

使得綠茶具備「綠葉綠湯」的特點。

衝泡綠茶時,推薦使用的泡茶工具有兩個。

分別是透明玻璃杯與白瓷蓋碗。

玻璃杯泡綠茶,推薦理由是方便普適,更具觀賞性,便於觀察茶葉的舒展。

不論是辦公差旅,還是居家休閒。

使用玻璃杯泡茶,簡單幾步就能享用春茶帶來的清鮮。

往往在使用常見的200-300ml直筒玻璃杯泡茶時,建議投茶2-3克。

先投茶,後注水。

為了方便控制茶湯的濃淡,可採用「中投法」。

先投入幹茶後,注入1/3的熱水。

等茶葉吸收足夠水分,幹茶輕盈舒展後,再注滿水。

這樣的方法,比較好掌控茶湯的濃度。

至於蓋碗泡綠茶,好處在於方便完整聞香。

敞口的玻璃杯,散熱快,散香也快。

從茶香的保留,以及其餘的衝泡優勢看,白瓷蓋碗均是無可挑剔的茶具。

穹頂狀的杯蓋,能夠完美的承接嫋嫋上騰的茶香。

出湯後,揭蓋聞香。

能夠聞到的香氣層次,更加的豐富。

由於綠茶內的茶多酚保留多,故而蓋碗衝泡時,注入沸水後要儘快出湯。

將茶葉浸泡的時間縮短,避免將茶湯泡出苦澀味。

更能完美展現綠茶的清鮮、鮮美!

《3》

黃茶的衝泡

黃茶,經過了輕微發酵。

和綠茶的加工相比,黃茶經過了一道「悶黃」的工序。

故而,茶葉整體受到氧化的影響,呈現出「黃湯黃葉」的特徵。

黃茶的分類,按照芽葉原料分。

有黃芽茶,君山銀針、蒙頂黃芽、霍山黃芽。

還有黃小茶,黃大茶。

黃茶的整體衝泡,與綠茶大致相似。

泡茶的推薦茶具,是用玻璃杯和蓋碗。

而在泡茶的用水選擇上,水質肯定要好。

不建議你使用自來水直接泡茶,而是用山泉水、純淨水、低礦化度的礦泉水衝泡。

至於在水溫的選擇上,則以剛燒沸的水溫為宜。

提到這茬,許多朋友不能理解。

芽葉細嫩的君山銀針,黃山毛峰等,這麼嫩的茶能經得起沸水的衝泡嗎?

答案是可以。

經過完整制茶加工的茶葉,按科學的角度看,不存在被燙壞燙熟的說法。

相反的是,高溫的沸水衝泡,更能激發茶葉內部的深層次養分和香氣。

故而,沸水衝泡是讓茶葉更香更好喝的奧秘所在!

《4》

白茶的衝泡

六大茶類當中,白茶是唯一不經過殺青的茶。

整體的基本制茶步驟,在於萎凋+乾燥。

風味簡樸的白茶,保留了較多的天然風味物質。

從實際的衝泡效果看,白茶適宜用白瓷蓋碗、玻璃杯、煮茶壺(特指老白茶。)

玻璃杯泡春白茶,適合辦公場合選用。

至於煮一壺老白茶,則是寒冷天氣下比較好的消遣。

從完整的體驗茶香與茶味的角度看。

白瓷蓋碗是衝泡白茶的最佳選擇。

標準器型的100-110ml白瓷蓋碗,建議搭配幹茶5克。

不論是春白茶,秋白茶。

亦或者散白茶,白茶餅。

一應適用這樣的茶水比例搭配。

由於不同的白茶,幹茶體積大不相同。

於是,光是憑著手感判斷投茶量,容易出現誤差。

為了確保投茶量的精準,最好是用克秤稱量。

白瓷蓋碗泡茶時,燙壺溫杯後,投入幹茶。

環壁注入沸水,快速倒出茶湯。

內在物質豐沛的高山白茶,泡茶出湯的時間儘量要快。

一手注水,另一手緊接著倒出茶湯,整個的泡茶過程,時間以在7-8秒為最佳。

經過壓制後的白茶餅,撬出來的茶餅略微緊結的抱在一塊。

在一開始快出水衝泡時,幹茶一時間無法完全舒展。

但這並沒有關係,不需要等到茶餅完全泡開後,再倒出茶湯。

這樣容易導致長時間悶泡,將整體的茶湯悶苦、悶濃、悶重。

正常的多次快出水泡茶後,蓋碗內的幹茶最終會有徹底吸足水,完全舒展的時刻!

《5》

烏龍茶,派系較多。

按不同的省份劃分,有臺灣烏龍、廣東烏龍(鳳凰單叢)、福建烏龍。

福建省內的烏龍茶,最出名的代表有大紅袍、武夷水仙、武夷肉桂、安溪鐵觀音、漳平水仙……

本篇以焙火的武夷巖茶為例(水仙、肉桂、大紅袍),講解烏龍茶的衝泡要點。

巖茶,色香味醇,擁有巖骨花香風韻。

衝泡時,為了完美的展現茶香與滋味,建議用白瓷蓋碗衝泡。

標準器型的100-110ml蓋碗,建議一泡投茶8克。

燙壺溫杯後,投入巖茶的幹茶條索。

合蓋輕輕搖香,揭蓋能聞到巖茶經過炭焙帶來的火功香。

焦糖香與植物烘焙香氣顯著。

聞香過後,環壁注入沸水。

經過高溫焙火考驗的武夷巖茶,唯有泡茶的水溫足夠高,茶湯的魅力才能完整呈現。

當注水線達到將近碗沿位置時,合蓋倒出茶湯。

出湯的時間要求,和白茶大致相同——快出水。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越是優質的巖茶,正巖山場原料,傳統炭焙工藝,內在茶味豐沛。

一開始泡茶時,浸泡時間越短,才能讓各個茶味比例,風味釋放比例更適中。

只有等到泡過了七、八道茶湯,湯水滋味落下去後。

才需要考慮適當的坐杯,延緩幾秒泡茶時間。

品質好的武夷巖茶,泡茶喝茶時不需要洗茶。

蓋碗泡茶時,第一道泡出來的茶湯,完全可以放心喝。

武夷巖茶裡的頭道茶湯,還有「還魂湯」的說法。

等一泡茶的滋味喝到盡頭後,再喝頭道茶湯,別有滋味。

《6》

紅茶的衝泡

世界紅茶的發源地,在福建武夷的桐木關。

發展迄今,已經延伸出了多種派系。

按加工方式分,有小種紅茶、工夫紅茶、紅碎茶三種大類。

全發酵的紅茶,性味溫和。

紅茶的常見茶香,有花香、蜜香、甜香、焦糖香、果香、粽葉香等。

泡茶時,若想完整感受紅茶的香氣滋味變化,建議用白瓷蓋碗。

經過上釉的白瓷蓋碗,材質緊密,不吸收香氣和滋味。

再加上,蓋碗的杯蓋可以靈活調整。

相比壺嘴細小的紫砂壺、白瓷壺,蓋碗更方便快速倒出茶湯。

另外,質感光潔的白瓷蓋碗,不容易殘留茶漬,更方便清洗。

全發酵的紅茶,茶湯內擁有的茶黃素、茶紅素較多,湯色重,茶漬明顯。

而使用白瓷蓋碗衝泡紅茶後,簡單衝洗與擦拭,便能夠恢復光潔如新的狀態。

蓋碗泡紅茶時,茶水比例與白茶相同。

標準器型的蓋碗,投入幹茶5克。

與此同時,泡茶的水溫同樣要沸水。

紅茶裡的高端代表——金駿眉。

全以桐木關高山茶區的芽頭為原料,看似較為鮮嫩。

但是,衝泡的時候,建議用沸水泡金駿眉。

原料純正的金駿眉,芽頭構造緊密,花香清雅,湯水清潤無比。

區區的沸水衝泡,構不成對好茶的傷害,反而能成就好茶的深層次茶味!

《7》

普洱茶的衝泡。

普洱,是市面上較常見的茶類。

它的官方定義是,採用雲南大葉種曬青茶為原料,並在地理保護標誌範圍內,採用特定的加工工藝製成,擁有獨特的品質特徵。

雲南的普洱茶,大致可分為兩類。生普、熟普。

生普的衝泡,建議用白瓷蓋碗。

標準器型的白瓷蓋碗,建議投入生普8克。

環壁注入,沸水衝泡,快速出湯。

生普的泡茶方法,與常規的蓋碗衝泡相似。

至於制茶時經過渥堆,發酵程度較重的熟普。

衝泡的時候,推薦用白瓷蓋碗,紫砂壺。

白瓷蓋碗泡熟茶,能客觀公正的呈現它的原本風味。

至於紫砂壺衝泡熟,則能夠吸收熟普的倉味或雜味,改善湯水。

沒有經過完整燒結的紫砂,內部分布著不少的毛孔。

對大部分的高香茶葉來說,不適用紫砂壺衝泡,容易吸香。

而對於經過渥堆發酵的熟普來說,紫砂壺的存在,能夠令它的茶味,更加相得益彰。

《8》

唐代的茶聖陸羽,曾經寫過一本著作——茶經。

《茶經.三之造》的開篇,曾提及:

「凡採茶,在二、三、四月之間。」

唯有此時,才能採摘到飽滿、鮮嫩的茶葉。

制出一款擁有春天味道的好茶!

春茶季,是不少茶葉一年當中的重頭戲。

現下六大茶類中不少的好茶,仍在加工製作環節中。

2020年度的春茶,上市在即。

準備好不同的泡茶方法,分門別類的衝泡。

更能盡情的體會,春茶的本真滋味!

春來綠意生,天地皆滋長。

泡一杯清冽鮮美的春茶,一年四季都能留住春天的味道!

歡迎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相關焦點

  • 綠茶、白茶、巖茶、紅茶、普洱茶,它們的適飲期在這裡,別耽誤了
    當年的綠茶,一些用嫩芽製作的綠茶,一般在四五月就會上市,待一周到兩周時間(主要是讓綠茶的火氣消失,避免上火),綠茶就能喝了,並且這個時候綠茶的鮮爽感強烈, 最能體現綠茶的特色。儘可能快地喝完綠茶,畢竟,它不適合長期保存。
  • 80和90後的茶友,綠茶、紅茶、鐵觀音和普洱茶,你更喜歡哪種茶?
    其中綠茶的產量最高,飲用的人數最多,但是紅茶、烏龍茶、黑茶以及黃茶、白茶,同樣也非常受歡迎。那麼作為年輕一代的喝茶人,更喜歡喝哪一些茶呢?下面予言茶事就來聊聊自己的觀點。我自己是一個80後,自小生活在茶鄉,從小就跟著父親在茶山上跑來跑去,那時候到了春茶上市的時候父親每天都去收茶葉回來跟母親一起加工製作,第二天早上再到集市上去賣掉,從中賺一個手工費。在上世紀90年代,我們當地基本上都是以手工制茶為主,所以一個人一天晚上最多也就10斤茶的樣子,而且還要通宵,熬夜非常的辛苦。
  • 六大茶類中,綠茶、白茶、紅茶、巖茶,分別需要什麼水溫衝泡?
    「綠茶和白茶都很嫩,水溫是不是要降低到85℃?巖茶和紅茶可以用沸水嗎?」面對茶友的一連串問題,三言兩語肯定是說不清的。於是,今天就專門來說一說,六大茶類中,綠茶,白茶,紅茶和巖茶,分別需要什麼水溫衝泡?
  • 無論白茶、巖茶、普洱茶、紅茶、綠茶,喝茶時,你都稱茶了嗎?
    昨兒喝茶,心血來潮,在朋友圈裡做了一個小小的調查——喝茶時,你都稱茶了嗎?結果倒也是意料之外。竟有一小部分茶友,是隨意投茶。「沒有稱的,都是大概量一下。」以下分享的投茶量,都是用100-110毫升左右的白瓷蓋碗衝泡,如果列位看官的蓋碗容量,大於此容量,或者是小於此容量,請按照等比例換算。白茶——5克散茶、餅茶、新茶、老茶,都可以按照這一投茶量。不建議增加,也不建議輕易調整。
  • 綠茶玻璃杯泡,白茶蓋碗泡,普洱紫砂壺泡,這是衝泡固定公式嗎?
    喝水,只求解渴,不管用什麼樣的杯子,玻璃杯,馬克杯,塑料杯,都不會影響味道。但喝茶不同,重在品飲,合適的茶具能為你帶來一杯香氣滋味絕佳的茶湯。並且當你開始為茶葉精心挑選茶具時,你便會發現其中的樂趣。最近收集了一些茶友們的問題,有在問「綠茶是不是只能玻璃杯泡?」,也有問「紅茶是不是只能用壺泡?」,更有問「白茶是不是只能用蓋碗泡?」……那麼,這些看似約定俗成的茶葉與茶具搭配,是像數學公式一樣固定的嗎?還能有別的選擇嗎?
  • 白茶、巖茶、綠茶、紅茶、普洱茶,六大茶類裡,哪一泡茶好喝?
    話說回來,近一段時間,都在喝新茶居多。前些天有朋友過來喝茶,席間他提了一個問題:「喝茶,到底哪一泡最好喝?看過你的喝茶品鑑後,發覺每一泡都好像不一樣?」那是當然。特別是高山白茶、名優綠茶等,第一道茶湯內包含著不少的養分、風味物質,平白倒掉不喝實在可惜。至於六大茶類裡,是不是所有的茶都適用「三衝四衝是精華」的說法,有待商榷。因為不同形態,不同泡茶水溫,不同喝茶情況下。
  • 普洱茶究竟是黑茶?紅茶?還是綠茶?
    茶葉分類,應以制茶的方法為基礎,茶葉種類的發展是根據製法的演變。其次要結合茶葉品質的系統性。茶類的發展歷史先後,也可作為茶葉分類依據的參考。根據製法和品質的系統以及應用習慣上的分類,按照黃烷醇類含量多少的次序,可以分為綠茶、黃茶、黑茶、白茶、青茶、紅茶六大類。
  • 白茶、巖茶、紅茶、綠茶、普洱茶,怎麼泡好喝?請掌握正確投茶量
    那不論綠茶、黃茶、紅茶、白茶、黑茶、青茶等等,掌握好合適的投茶量,特別關鍵。為了確保投茶量數量的準確,得出最佳的茶水比例,泡茶桌上備一把克秤稱茶,很有必要。那什麼是茶水比例呢?茶水比例是茶與水的搭配。泡茶的方式方法不同,茶水搭配自然不能同日而語!其四,不同的茶葉不同的茶,擁有不一樣的個性。我國傳統的茶葉,可以分成六大類。綠茶、黃茶、紅茶、白茶、黑茶、青茶。
  • 普洱茶到底是紅茶還是綠茶還是黑茶?
    普洱茶到底是紅茶還是綠茶?對於剛開始喜歡上喝茶的茶友,都會問這個普遍迷惑大眾的問題。簡而言之,普洱茶基本算是黑茶。但是在市面上也有普洱紅茶,普洱綠茶。今天中吉號就來簡單的教你分辨:普洱茶和紅茶、綠茶的關係。
  • 普洱茶是紅茶嗎?普洱茶屬於什麼茶?
    普洱茶是紅茶嗎?有不少人有這樣的疑問。我們六大茶類有——紅茶、綠茶、黑茶、白茶、青茶、黃茶。(一般情況下都不將花茶算在分類中,它屬於再制茶類)這六大茶類分類的依據是制茶工藝、茶湯的湯色等品質特徵。普洱茶因雲南普洱而得名。
  • 普洱茶簡易衝泡法
    許多茶友經常抱怨普洱茶衝泡太麻煩,自己衝泡不出普洱茶的甘甜醇香。很沮喪,有些人索性選擇停飲普洱茶,其實衝泡普洱茶並非一件高難度的事,更加沒必要因此放棄品飲普洱茶在這裡,我要和大家確認好幾個概念一:普洱茶是雲南地區才有的茶葉,分生普和熟普兩種二:雲南還有白茶、綠茶、紅茶(滇紅)生普、白茶、綠茶可用簡單方式衝泡,如下圖
  • 學會這四招,輕鬆鑑別白茶、綠茶、紅茶、普洱茶、巖茶的品質優劣
    綠茶,黃茶,紅茶,白茶,青茶,黑茶。此外在各屆的評比裡,又有N多版本的十大名茶之分。有巴拿馬萬國博覽會版。有1959年全國評比會版。有1999年《解放日報》版。還有2001年《紐約時報》版……每一版的「十大名茶」,都所不同。
  • 普洱茶屬於什麼茶,普洱茶和綠茶,紅茶的區別
    普洱茶的原料是什麼,普洱茶生茶和熟茶的區別奇特的原料:它是由雲南大葉種曬青製成的,然後發酵。 後發酵有兩種方式:一種是自然貯藏,緩慢發酵和長時間自然發酵,普洱茶成為傳統的普洱茶。 另一種是將綠茶乾燥後通過人工發酵法生產的普洱茶。各種壓實普洱茶被稱為現代普洱茶或熟普洱茶。
  • 綠茶、紅茶、黃茶、白茶、青茶,六大茶類的分類是按顏色區分嗎?
    綠茶紅茶是按不同顏色分嗎? 還是說,用綠茶樹做出來才是綠茶,紅茶樹做出來就是紅茶? 為什麼白茶看起來不太白,為什麼還叫白茶? 烏龍茶到底又是什麼茶? 上述有關六大茶類的基礎分類知識,下文就來好好細說。
  • 不論綠茶、白茶、還是紅茶、巖茶、生普,要不要洗茶,品質說了算
    透過一杯鮮香醇爽的春茶,同樣與這綠柳成行,春意盎然的時令,相配得宜!《2》那位朋友,來自一個產綠茶的大省。故而,她的喝茶口味,習慣清新、清香些的滋味。反倒是對這近幾年興起的福鼎白茶,情有獨鍾。村姑陳這邊的白茶,她大部分都喝過。難得她有空過來一趟,就想著用荒野牡丹招待她,這款茶她還沒嘗過。那陳了近四年的荒野茶,去年底臘月的時候,剛剛開箱。
  • 關於秋茶,你最關心的N個問題,答案都在這裡!
    在此之前,我們不妨先思考兩個問題:問題一:你會主動購買秋茶嗎?如果這裡有一款優質的某名山頭秋茶,價格相當於春茶的一半,你要還是不要?問題二:秋茶品質與價格當真遜色於春茶?如果告訴你有一品類秋茶,品質與價格或會高於春茶,你信還是不信?
  • 紅茶,綠茶,普洱茶,這3種茶誰更適合我們長期飲用?
    沒人會奔著喝茶的目的去喝茶,大家幾乎都是為了想要品嘗香氣濃鬱的茶,喝滋味鮮爽的茶,說到底,茶葉就是一種健康飲品,飲用價值是最關鍵的。忽視飲用價值而過於迷戀藥用價值好像就不對了,因此,能適合我們長期飲用的茶,必然這款茶滋味很好,且在你眼中是好喝的,其後功效方面只是錦上添花。
  • 廣東茶葉分類有哪幾類茶葉綠茶,紅茶,黃茶等
    茶葉的種類不同的分類方法,分出來的茶葉是不一樣的。按照大體來說是分六大類,比如綠茶,紅茶,黃茶,白茶,黑茶,烏龍茶也叫青茶。但是這些大類的裡面有分很多小類。
  • 白茶、巖茶、紅茶、綠茶、普洱茶,可以根據茶湯湯色判斷品質嗎?
    喝銀針,肉桂,正山小種、龍井,鐵觀音…… 不同於喝茶只追求解渴,如今大家喝茶大多數都是為了品其中真味。 有的人,喜歡白茶的那股鮮爽滋味。 有的人,喜歡紅茶清甜的湯水。
  • 淺談 紅茶、綠茶、普洱茶適合何時飲用
    悠閒的打開手機刷了一眼手機,突然想起來幾天前有茶友問我的問題:紅茶、綠茶、普洱茶,哪一款更有益於長期飲用?嗯。~讓我思考一下。喝口茶吃口蛋糕避免思緒太餓而停止不動了。如果一定要確定答案,從茶性角度來說紅茶以及普洱茶的熟普和存放多年的生普性格較溫和,適合秋冬飲用。(秋冬時節一杯熱茶在手,這畫面想想都暖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