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文學和戲路領域除了痴男怨女的愛情之外,採用最多的題材就是鬼怪魔幻,這也是浮世繪畫家們經常用了創作的重要靈感,比如四世鶴屋南北的【東海道四谷怪談】,曲婷馬琴的【椿說弓張月】、【南總裡見八犬傳】葛飾北齋怪談系列【百物語】
「百物語」是江戶時代的集體招魂遊戲。夜晚,眾人聚集在一間暗室,並在隔壁點燃一百盞油燈,接下來大家輪流講鬼故事,每講完一個故事就去熄滅一盞油燈,直到最後一盞燈熄滅便會引來鬼怪。
葛飾北齋在鬼怪傳說方面的創作成就也是非常大的,他是最早將《百物語》中的故事融入浮世繪的畫家;
葛飾北齋百物語系列中【菊】出自怪談[皿屋敷],講述的是一個叫阿菊的女傭人不小心打碎了主人珍藏傳家之寶——十一個盤子裡的其中一個(另說法是盤子沒有破是主人藏起來了),然後被主人吊打致死後扔入井中(另一說法是阿菊自己投井自盡的),自此之後,井底每晚都會傳來阿菊數盤子的聲音「一個……兩個……三個」悲悲切切數到第九個的時候就開始哭泣,然後再從頭數起;
葛飾北齋作品【百物語·菊】這幅畫正是表現阿菊的現身,她那由盤子堆砌壘起的悠長的脖頸,面色蒼白又泛著青色,口中銜著怨氣,緩緩從井中爬出……

【百物語·巖】由江戶時代劇作家【鶴屋南北】作品《東海四谷怪談》中的故事創作的畫作,講述的是女子阿巖(據說是日本最醜陋的女子)被丈夫厭惡,最後被丈夫毒殺身亡,於是化作厲鬼怨靈遊蕩在人間復仇的故事;畫中阿巖的丈夫為了躲避阿巖鬼魂的復仇逃避到蛇山避難,卻不想阿巖的怨靈藉由燈籠而現身復仇,葛飾北齋將畫面設計為燈籠的特寫,畫中幽魂眼瞼下垂,因為被毒害而面部虛浮、頭髮脫落,殘破的燈籠猶如阿巖哀嚎的大嘴,訴說著自己的冤枉哀嚎,頃刻間仿佛就能把負心漢吞噬,而丈夫面對被自己毒害的妻子驚恐萬分。

在古代日本人相信,一些不能用科學解釋的現象皆是鬼怪妖魔作祟,江戶時代「妖怪」一詞由中國傳入日本,此前日語裡皆以「化物」「怪物」稱呼,幕府末年,社會矛盾更趨尖銳化,過激的天保改革,政府的腐敗、大地震……使犯罪率呈高發趨勢人心紊亂,四處動蕩不安而這一切也反應在浮世繪的作品中,同時怪談神魔小說和戲劇流行,也激發了浮世繪畫家的想像力、創作力,在畫家的筆下,人們所熟知的故事擁有了生動鮮活的形象,這些鬼怪就仿佛是江戶日常的百姓,因為各種離奇、怨氣、賦予輪迴、憎恨、現世報給那些作惡的人痛快的回擊,卻又帶著對人世無限的留戀,在沒有電影電視的年代,這些浮世繪給人們顯示了一個又一個魑魅魍魎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