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粉絲提到,現在的日本好像也很難看到大美人了。
的確如此,印象中風華絕代的日本美人,似乎都扎堆出現在昭和時代。為什麼後來的日本再也沒出過驚豔眾生的大美人了?
氧叔今天就來聊聊為什麼日本再也難見驚豔眾生的大美人。
近幾十年的日本審美變化
現在提起日本美人,大家的印象大多是可愛軟萌妹子。
可是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這裡主要舉例這個階段的日本美人),日本女星風格百變,每個年齡段的女生都在引領潮流。
工藤靜香
惡女顏代表小澤真珠
43歲的吉永小百合
現代的日本高校女生風格,是柔軟的青澀的。但是昭和時代的高校女生,更愛的是這種壞壞的不良女高生文化,我抽菸,我喝酒,我翹課,我染頭髮,但是我還是一個好學生。
條紋毛衣、V領毛衣這些美式校園元素也經常出現在年輕女孩子的穿搭中。
都市麗人非常職業幹練,每一個都是腳下生風的時髦都市精英女郎。
那時候流行剪裁利落的長風衣、闊腿褲,以及外翻的風衣大領子,搭配一個貝雷帽。
就連上流社會的銀座女郎們, 穿衣打扮風格也趨近80年代的美式女郎,中性強硬,彰顯個性。
永不褪色的昭和美人
昭和時代的舊時光美人,每個人都擔得起「燦若星辰」四字,不論是什麼風格的女星,都是以健康明麗為大前提,所以美人往往都很自然鮮活、大氣端莊。
《東京愛情故事》的鈴木保奈美
《情書》的中山雪穗
平成初年的《悠長假期》也是健康又明麗的風格
宮澤理惠溫婉嫻靜,既有東亞文化裡面的古典美,又有新時代女郎的明豔大氣美。
澤口靖子面部線條流暢,眉眼精緻勾人,有點混血感,洋氣逼人。
澤口靖子也被稱為昭和時代最後一位美人
即使是外表楚楚可憐的中森明菜,也有著極具反差的醇厚音色。
大家可以去聽聽中森明菜《難破船》
昭和審美風格雖然脫胎於歐美風,但是有著很濃鬱的東方味道。昭和審美的高峰期是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平成初年(九十年代)也還是濃濃的昭和風。
八十年代以前的日本審美曾經有過一段極度西化的時期
日本的「嬉皮士」們
風靡一時的松田聖子的「聖子頭」,也脫胎於美國女星法拉弗西 Farrah Fawcett 「法拉頭」。
留過「松子頭」的日本女星也很多
誇張的西服墊肩和配飾,配上東亞女性的黑髮雪膚紅唇,有著非常不一般的靈動美感。
面部線條柔和自然,五官圓潤,而且並不太在意眼睛大小,更著重眼裡的神採,搭配著黑髮和毛茸茸的自然眉毛,整體柔和自然,追求天然去雕飾的美。
山口百惠
審美變遷的背後
比起開口的娃娃音與低齡審美流行的如今,回看中森明菜等人走紅的昭和年代,那個女子力量美與醇厚歌聲引領主流的時代,一去不返。
沒有說這種審美不好的意思
和香港美人的衰落一樣,日本審美的變化也跟經濟息息相關,泡沫經濟之前的審美是健康大膽的,泡沫滅了之後審美就偏溫和內斂了。
其實《我是大哥大》裡面的造型還蠻昭和的
也有人說千禧年後的日本審美是纖細的柔軟的洛可可風格,有意思的是,每當經濟衰退,審美風向總會從巴洛克轉向洛可可。
昭和時代的整個日本社會,是興盛而富於生命力的,給人生機勃勃的力量感。
這組80年代日本可口可樂廣告非常能體現昭和精神
經濟實力跟社會文化的繁榮,直接提升了國民的自信心,進而影響了整體的社會審美。
昭和時代之所以被稱為日本的黃金時代,很大一部分也是因為昭和審美的極大進步,男性的硬朗陽光,女性的健康明麗,自然鮮活之美被大力推崇。
我們至今還會懷念昭和的美人們,不僅僅是在懷念那份份獨一無二的天然神情,更是在懷念那段人文環境大步前進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