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農村小滿】,關注我帶你看更多的農村趣事和相關的「三農」知識。
隨著年齡的增長,延緩退休政策已經走到了必須儘快出臺的地步。但是到目前為止,我國的就業市場還沒有為這些「老手」做好準備。
關於延遲退休,反對的聲音很多,最多的是「延遲退後找不到工作怎麼辦」,這種擔心並非沒有根據,我國目前的就業市場上存在著「35歲」現象,年齡歧視也很普遍,50歲以上的人再就業比較困難。所以,長期以來官方把「女性40歲,男性50歲」列為就業困難群體,並納入了政府就業工作目標考核。
少走彎路,彈性作法,強化激勵,這是中央對延遲退休制度改革的最新決定。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華中師範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孫永勇也表示,延遲退休計劃需要儘快出臺,但要採取「小步慢走」的辦法,以免給勞動力市場帶來劇烈衝擊。
早在老齡化問題上就有先見之明的國家已經證明,一旦實行延遲退休政策,就業市場將不可避免地發生重大變化,這對僱主產生同樣深遠的影響。延遲退休是一種「小步慢走」的退休模式,這種模式雖然不會立即改變,但在未來,企業傾向於年輕人的「掐尖」人力資源模式將面臨越來越大的挑戰。
35歲以上的員工不接受?
對許多網際網路公司來說,35歲幾乎是一個不可逾越的鴻溝,過了35歲似乎就很少有公司願意給自己提供機會。這個問題逐漸引起了40歲以上人群的關注,一些35歲以下的年輕人也開始戰戰兢兢地工作。
但是,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延遲退休政策也成了必須執行的政策。許多人不免陷入焦慮,這個年齡就找不到工作了,晚些時候該如何養活自己。
不像那些在公務員或國企工作的人,實際上大部分人仍然在私人公司工作。對於這些企業來說,利益和利潤是其生命所在,為了能夠降低招聘員工的門檻,他們必須制定符合其利益的政策。
對招收老年員工的企業給予補貼。
若以工作年齡為例,看看日本和韓國,不難發現他們現在的實際退休年齡已經相當高了。現在日本的退休人數已經接近70歲,韓國更是接近72歲,兩國的老人仍然可以在領取養老金前找到工作。
解決這一難題的奧秘在於政府的配套措施,一方面,兩國都在積極通過立法來消除對老年人就業的歧視,例如,1986年,日本制定了《老年人就業安定法》,鼓勵和促進企業延長退休年齡;1991年,韓國製定了《老年人就業促進法》,規定企業必須僱用僱員到60歲等等。
另外一方面也很重要,它對那些積極僱傭年長員工的企業提供一系列的補貼,或採取稅收優惠的形式。
而解決就業年齡問題,還是要根據實際情況來決定。我們這些人,不免有自己比較特殊的國情,他們的做法不能直接照搬。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們擁有更多的藍領工人,這些延遲退休的專家建議,可以採取更加靈活的政策,讓藍領工人自主選擇退休年齡。
另外,退休政策是關係到老百姓的生活水平的,政策應該更人性化,讓老百姓老有所養。每件事,都要在發展中解決,每件事都要在就業中解決,這是經濟不斷發展的必然要求。
對此各位看官們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下方留言區留言評論哦~更多娛樂資訊,請關注鄉村小滿!
本文由百家作者鄉村小滿原創,未經允許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