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活就業人員也希望延遲退休,原因你想不到

2020-12-07 好奇害死錨

昨天在翻閱評論的時候,發展一條評論很有意思,一位靈活就業人員,支持延遲退休,理由竟然是因為這件事。

這位網友稱,自己的社保在上海繳納了8年,但馬上就要達到退休年齡了,希望延遲退休,能夠多出一些時間繳納社保。如果延遲幾年的工作時間,可能自己的社保也就繳納滿15年了,到了退休年齡也就可以在上海辦理退休了。

其實這位網友這樣的想法也是可以理解的,根據網友的評論分析,這位網友並不是上海的本地人,想在異地退休的必要條件,就是在異地連續參保10年或者15年以上(各地的要求連續年限有一定的差異),才有權利選擇在異地退休。如果沒有達到連續參保年限,只能轉回戶籍所在地退休。

選擇在上海退休,對於退休後的養老金還是有一定好處的,畢竟上海屬於國內絕對的一線城市,雖然只繳納15年的養老保險,但退休後的養老金,相比其他的地區,也是要高處很多的。而且,每年的養老金上漲過程中,上海的上漲細則方案,在全國各省份,也是比較佔優勢。比如大多數地區的高齡人員補助,一定年齡限制都在70歲或者75歲以上。上海男性65歲,女性60歲就可以享受。

那麼實施延遲退休後,對於這類人員真的有利嗎?

其實,在異地退休一些地區只是對連續參保年限有一定的要求,這也就是說,只要你在異地繳納滿最低連續參保年限,就可以選擇在異地退休。那麼假設你達到了退休年齡,有沒有繳納滿最低連續參保年限,靈活就業人員可以選擇繼續在異地參保,直至繳納滿最低參保年限也就可以辦理退休了。

所以說,如果想在異地退休,只要達到當地異地退休的政策,就可以辦理退休。至於延遲退休是否實施,對於這類人來說,基本上意義不大。因為達到退休年齡後,養老保險沒有繳納滿15年的人員,無論是否實施延遲退休,都需要繼續工作繳納社保。

轉回戶籍所在地退休,就不划算嗎?

如果從養老金的高低來衡量,那麼轉回戶籍所在地一定是不划算,畢竟在一線城市退休,養老金有很大的差距。如果從延遲退休的角度出發,不實施延遲退休轉回戶籍所在地退休,還是比較划算的。因為延遲退休一旦實施,那麼也就意味著你要少領取一定年限的養老金。

當然,對於這位網友來說,是否實施延遲退休已經不重要了,因為社保沒繳納滿15年,還臨近退休年齡,只能繼續繳納直至滿最低繳費年限為止,達到退休年齡後才能辦理退休,這也就等於提前變相的「延遲退休」了。

對此你有哪些看法,歡迎交流評論。

相關焦點

  • 2020靈活就業人員退休手續辦理指南,一看就懂!
    大家都知道,有工作單位的人,辦理退休肯定是用人單位辦理。那沒有工作的靈活就業人員如何辦理退休呢?相關案例:我是靈活就業人員,首次就是憑身份證在社保局窗口辦理的交費手續,這種情況,退休時手續怎麼辦?首先你需要了解,什麼是靈活就業人員?靈活就業人員指從事無固定職業或者沒有單位為其繳納保險的人。他們沒有正規的就業單位,自己全額繳納保險。所以對於辦理退休手續,都需要自己辦理。靈活就業人員辦理退休一般有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是一直是個人繳納養老保險。
  • 延遲退休,對就業衝擊不大?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雖然延遲退休的臨近,一些社會問題也浮出了水面,其中最受大家關注的問題,就是就業問題。近段時間,一些專家指出,延遲退休的實施,與人員就業發生的衝突並不大。專家認為,就業崗位不是一些人退出就業市場而產生的,主要還是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調整帶來的。
  • 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會加劇就業難嗎
    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是其他國家應對人口老齡化和養老金支出壓力的通用做法,我國「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背後,同樣存在著深刻的人口因素原因。我國的老年人口撫養比快速上漲,使得養老金支出承受越來越大的壓力。2019年,60周歲及以上的人口撫養比約為24%,即每100名15—59歲勞動年齡人口供養24名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
  • 「延遲退休」新方案來了:臨退人員點頭,年輕人反倒不樂意了?
    眾所周知,最近兩年關於「延遲退休」的話題,熱度一直居高不下。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為按照人社部2014年的規劃,2020年將是相關方案浮出水面的關鍵年;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延遲退休牽扯甚廣,不僅關係到大量臨退人員,還有其背後的億萬家庭。
  • 「便民」靈活就業人員如何辦理退休?條件及流程指南在此→
    市人社局說,按照國家和本市規定,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靈活就業人員,男性年滿60周歲、女性年滿55周歲,累計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滿15年,符合國家關於養老待遇領取地確定為本市條件的,可以在本市提出按月領取城鎮職工基本養老金申請。
  • 延遲退休將至,就業市場「35歲歧視」這幾道坎怎麼跨
    有專家表示,我國不少人堅持工作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希望儘早拿到一個領取企業養老金的資格,他們是非常不願意延遲退休的。  復旦大學全球科創人才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姚凱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就業市場分為兩批人,一批是從事體力勞動的,因為年齡偏大後體力下降希望早些退休;另一批是國家幹部和類似高校教師等群體,他們主要從事腦力勞動,退休時有些事業還處於巔峰階段,還在尋求再創業或柔性流動,這批人比較歡迎延遲退休。
  • 「35歲歧視」現象出現,延遲退休後,怎樣跨過高齡就業檻?
    大家好,我是【農村小滿】,關注我帶你看更多的農村趣事和相關的「三農」知識。隨著年齡的增長,延緩退休政策已經走到了必須儘快出臺的地步。但是到目前為止,我國的就業市場還沒有為這些「老手」做好準備。關於延遲退休,反對的聲音很多,最多的是「延遲退後找不到工作怎麼辦」,這種擔心並非沒有根據,我國目前的就業市場上存在著「35歲」現象,年齡歧視也很普遍,50歲以上的人再就業比較困難。所以,長期以來官方把「女性40歲,男性50歲」列為就業困難群體,並納入了政府就業工作目標考核。
  • 延遲退休成定局!2021年女性退休年齡將延至55歲?滿足2點50可退
    退休了還要肩負起照顧下一代的責任,絲毫沒有片刻的休息。要知道,十四五規劃《建議》明確指出「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歷經8年的延遲退休,這回真的要延遲了。那麼2021年女性退休年齡,到底是50歲還是55歲呢?需要具備什麼條件能50歲退休?下面【曉梒聊社保】就帶大家一同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 我爸,社保交滿20年,60歲退休恰好趕上延遲退休,咋辦?3個方法
    要知道,一旦實施延遲退休,意味著不僅不能按現在的退休年齡退休,領取養老金,還要繼續繳納社保,少說要再交幾萬元。工作穩定還好,費用由單位和個人共同承擔,個人只需要繳納很小的一部分,退休待遇也能好些。相反靈活就業人員,工作不穩定,要是再趕上了延遲退休,可咋辦?
  • 延遲退休只能是漸進的、自願的、彈性的
    但國家出於特定的需要卻可以藉助法律、政策調節國民的生育率和退休年齡。近年來,我國除了推行計劃生育改革,還在不斷探討和完善延遲退休方案。長期以來,我國法定的企業職工退休年齡是男年滿六十周歲,女工人年滿五十周歲,女幹部(管理人員)年滿五十五周歲。機關、事業單位另有特別規定,比如一定級別的女幹部可以在六十周歲退休。
  • 延遲退休鐵板釘釘,你關心的問題都在這裡了!
    但延遲退休有沒有「時間表」? 舉例說:「如果5年以後你是60歲退休, 政策施行以後,可能是60歲零3個月退休。 如果是第二年退休, 那可能是60歲零6個月退休。
  • 市民疑問:如何享受就業困難人員靈活就業社會保險補貼
    近日,興和縣的石先生撥打本報熱線,稱自己在當地無法領取下崗職工補貼金,詢問當地多個部門無果,希望通過本報聯繫相關部門,為其解答具體領取辦法和相關政策要求。記者從市勞動就業局相關部門了解到,就業政策面向「就業困難人員、從事靈活就業且正在繳納社會保險」的人群,同時符合三個條件,才可享受社會保險補貼。而對於就業困難人員和靈活就業範圍也有相關的認定細則,符合所有條件者方可領取,各旗縣也是依照同樣政策執行。
  • 延遲退休方案什麼時候正式實施?最新退休年齡多少歲
    事實上,早在5年前,延遲退休已經率先在女幹部和高知女性群體實施。    2015年2月16日,中組部、人社部聯合下發通知稱,黨政機關、人民團體和事業單位中的正、副處級女幹部,具有高級職稱的女性專業技術人員,將年滿60周歲退休。通知表示,處級女幹部退休年齡延遲,是為了充分發揮女領導幹部和女性專業技術人員的作用。
  • 延遲退休,這屆打工人要幹到65歲
    早在2008年,有關部門就在醞釀等待條件成熟時延長退休年齡,但往後幾年,都由於就業壓力等多重原因,一再擱置延遲退休的計劃,僅以此作為學術探討課題。但到了2013年,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了研究制定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政策的決定,並逐步給出明確的時間表。
  • 事關延遲退休!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事關延遲退休! 實行延遲退休會影響年輕人就業嗎?清華大學就業與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楊燕綏認為↓↓■ 從現在到2022年底是一個非常嚴峻的窗口期,提高法定領取養老金的年齡已經刻不容緩。■ 老齡化的時間表已不允許延遲退休政策一拖再拖。當前應儘快出臺延遲退休的具體方案和時間表,以應對2023年開始的退休高峰。
  • 二胎「失策」人口老齡化加劇,延遲退休已成定局,老年人如何就業
    文/小何社會論標題:二胎「失策」人口老齡化加劇,延遲退休已成定局,老年人如何就業「二胎」政策放開後,我國的人口出生率「不增反跌」,實際人口出生數與預估人數相差近千萬年輕人數量減少,老年人不斷增多,這時我們就必須要面臨勞動力不足的難題,延遲退休就成為大眾熱議的話題,但此政策想要實行還存在很多問題與矛盾,這也是廣大民眾最為關心的事情。根據我國相關退休規定,男性滿55歲就可退休,而女性則是50歲退休。當場初設定這個年齡段也是考慮到老年人的勞動能力及就業問題。
  • 已板上釘釘的延遲退休,意味著什麼?
    近日,多位學者表示,「十四五」期間實施延遲退休已是板上釘釘的事兒。這意味著熱議多年的延遲退休,已經離我們越來越近,正在一步步變成現實。延遲退休與我國老齡化現狀有什麼關係?男女退休年齡是否要調成一樣?何為「漸進式」延遲退休?就業市場中「35歲歧視線」怎麼破?思客為你一一解答。
  • 延遲退休,養老金領的再多,也是自己的錢,沒有必要感謝誰
    延遲退休實施後,對於養老金上漲,有很大的幫助。換句話說,延遲退休實施的同時,你領取的養老金也變多了。其實養老金領的再多,也是自己的錢,沒有必要感謝誰。為什麼這麼說,看完你就明白了。既然延遲退休實施後,退休人員可以領取更高的養老金,那麼多領取的部分自然就會有它的出處。多領的養老金是從「哪來的」?主要有以下兩個途徑。1.職工繳納社保的群體,延長的工作年限社保也不會斷交。一些經濟條件較好的靈活就業人員,經濟條件允許自然也不會落下。繳納年限和繳費基數增加,退休後的養老金自然也就會提升。
  • 靈活就業人員,多少歲買社保最值,漲知識了
    好吧,我知道社會保障的重要性,但很多人不知道靈活就業人員購買社會保障最具成本效益的年齡段,因此他們來不及支付,錯過了最佳的生活時間。對於靈活的員工,什麼年齡購買社會保險更具成本效益?第一,我們要深入了解社會保障,才能更好地解決問題。靈活的員工,也被稱為自僱人士,沒有一公司支付社會保險,因此他們自願選擇是否參加保險一般而言,建議每位自僱人士購買社會保障。
  • ——聚焦延遲退休六大焦點
    ——聚焦延遲退休六大焦點  新華社記者姜琳、閆起磊、霍思穎  「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裡的這一表述,受到社會高度關注。  延遲退休有沒有「時間表」?男女是否該同齡退休?就大家最關心的一些問題,記者採訪了權威部門和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