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開陽縣南江鄉龍廣村涼水井組吳紹貴的大女兒吳小青,現在就讀於哈爾濱師範大學二年級,十分有幸有機會寫下我們家與精準扶貧的故事分享給大家。
吳小青
我在很小的時候,就明白我的父母和別人的父母不一樣,但也一樣!他們沒有別人那麼健全健康的身體,但是他們和別的父母一樣,疼愛自己的孩子,甚至比別的父母做得更好。儘管人生沒有那麼完美,但是他們十分勤奮,十分努力的去生活,希望能為我去創造更好的環境,改變我以後的人生。「人生不如意之事常十之八九,那一二讓人甘之如飴,努力追求。」我們希望改變現狀,衝出困境,我們全家一直很努力的去生活。
吳小青家的新房子
我上初中的時候,我妹妹上小學,那會家裡的經濟狀況就已經開始只能勉強維持收支平衡了。因為上學,我們搬過好幾次家,初二的時候父親決定在危房改造政策支助下建一個房子,這樣一下子,家裡開始欠債,直到我高中,妹妹初中,收入支出無法維持平衡,成赤字狀態。父親母親既高興於我和妹妹的優秀,也焦心於日益加大的教育支出。在我的心裡,父親一直是一個幽默的樂觀積極向上的人,但是他也開始因為壓力無法入眠,他不想,也覺得不能是因為這樣的問題阻斷了他自己孩子前進的路。父親告訴我們:「只要你們能往上走,別的我來想辦法,哪怕是去借錢,也不會影響你。」我的媽媽雖然不會說話,但是她也能理解到我們所面臨的困難,她只希望自己能做得更多一點,情況能再好一點,那時候,愛笑的她也經常滿面愁容。2018年的深秋,我上高三,也是這樣的季節,也好像是最冷的秋天,出現了最暖的陽光,給了我的家庭最大的希望和幫助,溫暖我直到現在,甚至我的以後幾十年人生也被照亮,那就是黨的好政策——精準扶貧。
2018年8月,貴州省脫貧攻堅查缺補漏工作正在有序地開展,我們村的支書陳勇同志和村主任陶大模同志到我家走訪了解情況,聯繫到我父親,說我們家符合精準扶貧條件,希望能幫助到我們家。經村民小組會議評審上報公示無異議後,在2018年11月通過村、鄉、縣審核公示無異議後被評為建檔立卡貧困戶。自從被評為精準扶貧戶以後,我們家經常收到來自大家的關心,駐村工作組黃海書記、包保幹部李順英,各級領導經常到家裡來關心我們的生活,對我們的吃、住、學習都操心,以確保我們家不愁吃不愁穿,我和妹妹能接受義務教育,有安全住房,全家都能保障基本醫療,他們還給我的父親說「不要擔心,你和孩子們的困難我們都會全力幫助你們,一定給你們解決。」
2020年,考慮到因為我和妹妹上學是一個很長的過程,需要長時間花錢,鄉裡面和村裡一起商量我們家長久的經濟來源,在一番討論下,包保幹部和駐村工作組、村支兩委結合我們家庭的實際情況,給我父親安排了護路員工作,每天天不亮父親就開始了他護路員的工作,我在父親眼睛裡看見了光,是他對這份工作的喜愛和珍惜。同時,父親和母親也在大家的幫助下進了扶貧車間,開始養牛和養豬,因為勤奮努力,牛養得很好,已經盈利,所有的一切都欣欣向榮,從以前的打零工維持生活,到擁有自己家的養殖,是我爸爸曾經想都不敢想的。2019年下半年,我順利完成高考,被哈爾濱師範大學錄取,妹妹初三畢業考入開陽縣第三中學。
吳小青一家
「以前覺得自己很渺小,祖國很大,現在覺得自己是被惦記最深的人,被每一個基層工作者惦記,被每一個幫助我們的人惦記。」他們不求回報的給予我們無私的幫助,有的甚至沒有留下姓名。他們每次來家裡關心近期情況,有時候還要幫忙打掃衛生,和我們聊天,怕我們有學習壓力,怕我的父親母親有經濟壓力,讓我們看到希望,看到政策的好。以前總覺得自己要獨立,要堅強,曾經對這些無私的幫助感到受之有愧。我的父親告訴我,我能做的就是好好學習,成為更好的自己,回報社會。
我開始大學生活以後,一直在好好學習,現在我已經是預備黨員了,我要向那些幫助我的同志們學習,我要加入為人民服務的隊伍中去,去回報、去感恩。我的父親告訴我,做人,一定要懂得感恩,就像現在的他會付出全部的精力和努力來做好養殖,就是在回報黨的幫助,不負黨的一片苦心,希望我們能過得好。
感謝所有的幫助過我們家的人,感謝黨的好政策,我心中感動,難以表達,蒼白的語言難以敘述萬分之一,唯有努力,唯有我們過得好,將來延續這份精神才是最好的感謝。以後的我也會將更加努力,好好學習,嚴於律己,艱苦奮鬥,做一個幹實事的人。(吳永松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