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理解這《道德經》第八章,有一個關鍵詞:善。這也是這一篇出現頻率最高的詞,怎麼理解呢?善有兩層含義。
一個是名詞,比如開篇「上善若水」中的「善」,這裡可以理解為「道」。「上善」是什麼善?相當於「道可道,非常道」中的「常道」。
老子說水是最接近「道性」的物質,水利萬物而不與之爭,就像天地大道自然之道,「生之蓄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持」。
水處眾人之所惡怎麼理解?有句老話: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因為人天生要「行健」,要「有為」,要名聞利養,掙個你死我亡。
而水正好與此相反,它順勢而為,按照自然界的法則,萬有引力定律,依形順勢,水無常形,隨萬物的變化而改變自己的形態。
老子說「反者道之動」,因為水性最接近於道性,所以水的「行為」也是和人相反的,和「常識」相反的,和芸芸眾生的選擇和表現相反的。
善還有第二層含義,是動詞,可以翻譯為「趨向於」「遵循」等。「心善淵」,佛說人的心一彈指間能生四萬八千念,俗語有:人之心,海底針,就是這個意思。
心的外向性就是善於攀緣,喜歡簡單問題複雜化,天然傾向於「胡攪蠻纏」胡亂攀扯,搞出一堆莫須有的概念和關係。這就是心性的「道」,心運作的規律,這就是「心善淵」。
「正善治」裡的「正」其實是「政」,也可以理解為人類社會、組織,社會組織要想長久存續,就要不斷走向「秩序化」,這便是「治」的狀態,此句中的「治」相當於「貞觀之治」中的那種治世的樣子。
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人類文明最終將會義無反顧地走向高度秩序化,這是社會發展的「道」,社會發展的根本規律。
這種規律已經初見端倪。經過數百年的發展,西方自由主義顯然已經走向沒落,一場疫情就是一方催化劑,極度加速了這種趨勢。
絕對的自由是不存在的,這是天道,也是人道,順之者昌,逆之者亡,對抗無效,最終只會走向滅亡。
理解了「善」的兩層含義,明白了「心善淵」「正善治」,其他的以此類推,就會迎刃而解。整章的內容也便貫通了。
所以,要理解經典,不能斷章取義,也不能望文生義,要結合整個作品前後文,「以經解經」才能最好地領會經典,與古聖先賢對話,同頻共振。
路漫漫其修遠,與諸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