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經中「般若波羅蜜」為梵語,般若意為小船、菠蘿蜜意為彼岸,就是乘小船渡河到達彼岸。
這是本意,翻譯後引申為運用正確的方法解決問題、也可以稱為智慧,所以般若波羅蜜可以理解為智慧的用意。
我們生活中遇到無數無量的問題,有些需要我們必須解決、有些只是有疑問沒有解決的意義或能力,能夠解決問題就需要正確的方法、有如鑰匙和鎖的關係。在我們的世界裡,解決問題的方法也不是唯一的,有很多方法可以解決同樣的問題,這些就源於不同的智慧。
由此可見,我們平常執著或執迷於某件事、某個問題而不會變通是自性問題,沒有實質的意義,這是般若的智慧。我們祖先創作的《易經》也告訴同樣的道理,事物是運動變化的,我們執念是靜止固定的,「刻舟求劍」並不可取。
實踐證明,真正有智慧的人不是一成不變的,善於在問題中找到解決問題的「法門」,「條條大路通羅馬」、需要找出適合自己的路就是般若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