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的智慧

2020-12-05 集通

佛經中「般若波羅蜜」為梵語,般若意為小船、菠蘿蜜意為彼岸,就是乘小船渡河到達彼岸。

這是本意,翻譯後引申為運用正確的方法解決問題、也可以稱為智慧,所以般若波羅蜜可以理解為智慧的用意。

我們生活中遇到無數無量的問題,有些需要我們必須解決、有些只是有疑問沒有解決的意義或能力,能夠解決問題就需要正確的方法、有如鑰匙和鎖的關係。在我們的世界裡,解決問題的方法也不是唯一的,有很多方法可以解決同樣的問題,這些就源於不同的智慧。

由此可見,我們平常執著或執迷於某件事、某個問題而不會變通是自性問題,沒有實質的意義,這是般若的智慧。我們祖先創作的《易經》也告訴同樣的道理,事物是運動變化的,我們執念是靜止固定的,「刻舟求劍」並不可取。

實踐證明,真正有智慧的人不是一成不變的,善於在問題中找到解決問題的「法門」,「條條大路通羅馬」、需要找出適合自己的路就是般若智慧。

相關焦點

  • 慧能大師說:吾今為說摩訶般若波羅蜜法,使汝等各得般若智慧
    我們修行、學習念誦般若經典,卻不知道自心本性的般若智慧,只知道去外面求感應,去外面尋找所謂的般若智慧,卻不去尋找自心本性的般若智慧,就好比是畫餅充飢,無法填飽肚子。這樣子,萬劫之後也不能明心見性,終究得不到利益。
  • 什麼是般若,什麼是超人智慧
    超人智慧不是電影中超人的智慧,也不是非人即神的智慧,而是超出一般人的智慧,那麼什麼樣的智慧是超出一般人的勒?答案比你想像到的還要簡單,因為是道德。然而如果你輕易的認為你了解了道德,那麼事實恰恰相反,說明你還不理解道德,你只是徒知其名而已,雖然知道了與理解不同,但是最關鍵的是實踐,當你實現了道德,你就成為了超人。
  • 《金剛經》中的十大名句,感悟般若智慧!
    其義理深入淺出,無論是初學者,還是有一定境界的人,對《金剛經》中的般若智慧,都歡喜不已,都會如法受持。《金剛經》也稱《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是般若部經中的無上妙法,以其經中充滿般若智慧而聞名。《金剛經》雖然只有五千餘字,但由於流傳甚廣,在人們反覆的研究與探討下,經文中被人們廣為知曉的名句非常多,今天,就讓雲來與大家分享《金剛經》中的十大名句,一起來感悟其中的般若智慧吧!一、心有所住,皆為非住,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 般若心咒
    般若心咒的修學方法  般若心咒可以說是學佛人最熟悉的經文了。絕大多數修學人對之可謂朗朗上口,這短短的200多字,凝聚了諸佛般若智慧的精華,可以說是大部般若經的濃縮,實為諸佛大秘密藏。而經文後的心咒亦為佛弟子們廣為傳誦。  關於心經,在歷史上,還有不少法師譯過此經,經文都較長。
  • 龍樹大師的中觀般若智慧:八不緣起、實相涅槃、不二法門
    在佛教文化中,「般若」為梵語的譯,指能夠了解道、悟道、修證、了脫生死、超凡入聖的這個智慧。即超越一般聰明與普通智慧的根本智慧,而了解到形而上生命的本源、本性。用譯音,是為了區別於其他的普通智慧。古印度的聖僧龍樹大師,號智源光如來,他般若智慧的大成就,令佛教各派大德無不讚嘆,美稱其為「徹見甚深義之聖者龍樹菩薩」,他在印度佛教史上被譽為「第二代釋迦。」龍樹大師是大乘佛教中觀學派的創始人,為般若空宗的代表性人物,著有大量的大乘論典,其中最主要的有《中論》、《大智度論》、《十住毗婆沙論》等。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中,「般若」原來是這個意思!受益匪淺
    當聽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時,感覺心中智慧湧現,豁然開朗。於是請教這位客人讀的是什麼經典,客人說是《金剛經》。從此以後,慧能就走上了學佛弘法的道路。金剛經「般若」,大致上可以理解為「大智慧」,但是這個智慧又不是人們平時所理解的智慧,也不是我們常說的聰明,而是了悟大道後的智慧,是一種超凡入聖的智慧。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的般若指什麼,若不知曉,豈不愚痴!
    《金剛經》全稱《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般若是梵語的音譯,之所以不譯成華言,是因為中國詞語中難以找到相應的概念。倘若一定要把它譯出,那就勉強稱曰「智慧」吧,望每位修行者知曉,若不知曉,修的什麼佛?豈不愚痴!梵語波羅蜜,譯成中文包括兩個意思。
  • 五百萬言殷勤語,為開般若智慧門:《中華大藏經·續編》又添新章
    五百萬言殷勤語,為開般若智慧門:《中華大藏經·續編》又添新章 2020-05-23 17: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武俠劇中以「般若」命名的四大絕學,金剛般若掌只能排最後
    武俠劇中以「般若」命名的四大絕學,金剛般若掌只能排最後般若一詞出自佛教,佛法兩大分支「般若」、「禪法」中的一支。又譯作「波若」、「鈸若」、「鈸羅若」、「班若」、「般羅若」、「般賴若」等,意為「終極智慧」、「辨識智慧」。
  • 佛教:大隨求菩薩,隨眾生所求而給如願;般若菩薩以智慧渡到彼岸
    佛教的歷史文化如今已經得到全世界推崇,然而很多人在求神拜佛的同時,只知寺廟中的神像,而不知眾位佛菩薩代表的意義,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佛教:大隨求菩薩,隨眾生所求而給如願;般若菩薩以智慧渡到彼岸:大隨求菩薩八臂表千百億化身,右上手持戟表摧伏魔軍,特別指外魔;右中手持斧表摧破一切重執;右下手持劍表智慧,破除一切外道邪法,邪知,邪見。右正手持金剛杵表自性如金剛,能破一切煩惱,不為煩惱所動;左正手持蓮花表清淨無染,法輪常轉,廣度眾生的偉業無有窮盡;左上手持梵匣表深入經藏,智慧入海;左中手持傘蓋表大悲護佑眾生;左下手持絹索表攝受眾生進入佛道,離苦得樂。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淺釋
    心經的全稱是《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只有260個字,是600部般若經濃縮的精華,為大乘佛法。摩訶是大的意思,般若就是智慧,波羅蜜是到達彼岸,多是定,經就是路徑。通往彼岸的定心大智慧之路。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 《金剛經》中講的「般若」到底是什麼意思?
    《金剛經》有六種版本,大同小異,最流行的就是鳩摩羅什大師所譯的《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這部經講什麼呢?就是經題上的這個「般若」,般若就是智慧,但不是普通的智慧。經題的意思就是,以如金剛般銳利的大智慧到彼岸。到底什麼是「般若」呢?今天我們就專門討論一下這個問題。
  • 陰陽師般若新式神圖鑑曝光 般若背景資料
    陰陽師般若是國慶之後即將推出的新式神,下面帶來般若的圖鑑資料介紹,看看他的背景故事怎麼樣。更多般若技能等信息坐等後續曝光。
  • 認識《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但是單看現行流傳最廣,大家也最熟悉的唐玄奘大師所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譯文,它的結構卻迥異於其他經典。依據梵文原意,《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的正確念法為Praj ā -p ā ramit ā -h daya-s ūtra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說什麼?
    觀自在菩薩在修行深廣無邊的般若觀法時,透徹地體認到構成一切眾生的身、心五種要素本身都是空無自性的,並以緣起性空的般若智慧度脫眾生的一切苦難。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如何命名?為何又叫金剛心?
    此經全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藏文名為《般若之百頌》。般若是梵語,通常翻譯的時候有五中文不翻譯,此處「般若」有多種含義,因此不翻譯,本經以金剛比喻般若智慧,般若波羅蜜是智慧到彼岸的意思,即依如金剛堅固的般若智慧,能摧毀我法二執,永出三界,到達智慧彼岸獲得大安樂涅槃的果位。
  • 《心經》常識:怎樣誦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全文
    心經在佛門中是一部重要經典,它的每一句經文都蘊含著深厚的智慧,並對修行有很大幫助。為此,不少人選擇誦這部經。雖然心經已成為常誦的一部經,但對剛接觸這部經的人來說並不知道如何誦才好。為此就想知道怎樣誦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全文?那下面一起來了解下吧!
  • 佛教:《心經》裡的「般若」究竟是什麼意思?看完你就明白了!
    《心經》是一部家喻戶曉的經典,此經全名為《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此經詮釋的空性之理,是整個大乘佛法的精華,字字句句加持力極為超勝。以敬信心哪怕念誦一遍,也會帶來安樂,更是會在相續中種下證悟空性的種子,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和《心經》有關的那些事。《心經》是一部什麼樣的經典呢?此經文字簡短,義理完備深刻,將《大般若經》的要義盡攝無遺。
  • 佛教:「般若」二字,如何發音?可能有90%的人讀錯!
    學佛的人都知道,佛的智慧,翻譯成中文,就是「般若」二字。也正因為如此,《心經》的原名才稱為《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那麼,「般若」二字的正確讀音是什麼呢?據估算約90%的人都會讀錯。從這個角度來說,「般若」二字,用中文應該讀成「bō rě」,也就是說,「bō rě」才是「般若」二字的正確讀音。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中,這2個字,能度一切苦厄!
    這裡的舍利子所指舍利弗,舍利弗是佛的十大弟子之一,以智慧第一而著稱。由此可見,《心經》是一部以智慧為核心的佛經,心經中最重要的兩個字,就是「般若」。《心經》上說:「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度一切苦厄,是我們學習佛法,修學心經的目的,我們要想實現這一目的,就要像觀音菩薩一樣,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才能度一切苦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