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般若,什麼是超人智慧

2020-12-17 紫微天使

超人智慧不是電影中超人的智慧,也不是非人即神的智慧,而是超出一般人的智慧,那麼什麼樣的智慧是超出一般人的勒?答案比你想像到的還要簡單,因為是道德。

然而如果你輕易的認為你了解了道德,那麼事實恰恰相反,說明你還不理解道德,你只是徒知其名而已,雖然知道了與理解不同,但是最關鍵的是實踐,當你實現了道德,你就成為了超人。

那麼為什麼超智慧是道德而不是謀略或超聰明呢,下面看什麼是道德?

到繼天地萬物變化的規律法則道,既得到對自然規律的認識和理解,簡單的說道德就是若順應自然變化規律去發展形勢的話,就會獲得健康和諧,那麼道德到底對人有什麼用呢?

接下來你最簡單的兩個問題,將這一深奧和複雜的問題切開來,這兩個問題是違背了道德會怎樣實踐的,道德又如何?

春色

1違背了道德會怎樣。

此時此刻,你眼前的這些字是什麼字體,不是隸體,不是楷體,也不是柳體,而是過去1000年中人們已經習慣於用這種字體應在各種書籍中進行閱讀的宋體,當然在今天宋體字更是主流印刷品,教科書,報紙和雜誌等所用的唯一字體。

然而一個奇怪的事情就是顏(顏真卿)體有柳(柳公權)體、歐(歐陽詢)體,都有明確的發明人,作為發明宋體對人類做出如此巨大貢獻的發明人,卻被人們故意掩蓋過去,最後只以他所在的朝代即宋朝為代理,為什麼人們會如此無情呢?

很簡單,雖然這個人出生造狀元才華橫溢,得讓當時的皇帝不止一次的稱讚其是其人,而且在19年中一直處於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當場宰相的位置,雖然1000年的人們一直受用他的發明帶給人們的便利,但是上至古代皇帝高官達貴夏至,文化名流,平民百姓都不願意與這個人有任何文化上的沾染,這個人是誰呢?答案秦檜,中華民族的敗類。

假使李嘉誠是一個對社會一毛不拔的鐵公雞,你對李嘉誠會如何看呢?

你現在是什麼感受呢?假如有人叫你民族敗類,你又作何感想呢?假如你真是民族敗類,那麼用不了多久,人們就會共同把你捏死,假如中國最有謀略專家孫武和諸葛亮,是道德敗壞者,你還能為他們是非常聰明和有智慧的人嗎?

所以我有無論你是誰多麼的聰明,多麼的有能力,擁有多麼大的權勢和財富,曾經做出過多麼大的貢獻,而只要你違背了道德,你就將被社會所遺棄,所以最大的智慧不是聰明謀略而是超越了智慧的智慧,既是道德。

神木園

2實踐「道德「又如何。

你知道關羽為什麼會被人們供奉為「神「嗎?

是因為關於武藝高強嘛,不是所謂一呂布二趙雲,3點位是關羽,五馬超,6張飛論武藝,關於被排在了第四,而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排在第1位的呂布四大美女之一,貂蟬的丈夫因為認賊作父而稱為了千古笑柄

是因為關羽很有門面嗎?不是因為當時最有謀略的是諸葛亮和司馬懿。

是因為關羽是民族英雄嗎?不是嶽飛戚繼光才是民族英雄。

是因為關羽很有錢嗎?這一問肯定是笑話。

那麼到底因為什麼呢?很簡單,因為關羽是忠義道德的典範。

還有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為什麼是孔子呢?還是因為道德儒家所倡倡導的仁義禮智信獲得歷代統治者及學術界的最高尊崇並成為了中國傳統思想的核心理理念,比如被列為四書的《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五經《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之首的《大學》,其中第一句話就是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上於至善。

春色

至善就是儒家,一切道終極目標。對於道德要求的最高境界就是君子。君子成為了人們千百年來努力追求的最高人格,標準,屬於儒家,文化都是圍繞著道德這一核心裏面來論述的。

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到,就算是《易經》,已經道德放在了第1位,比如易經的第1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第2個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而我國現今最高學府,清華大學更直接將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定為了校訓。

還有誰被封為神了勒?

還有老子。道德非常明確,直接奉老子為教主,以《道德經》為根本經典,與道德為核心教育至此對道德的推崇才正式成為宗教。

從以上對道德的論述可以清清楚楚的看到,人們之所以會去實踐道德簡單,最簡單的講原因來自於兩個方面,一方面多行不義必自斃,另一方面我為人人,人人為我。

世俗道德都是以有所求之之心而行其德,佛教所講的道德是以無所求之心而行其德,屬於佛教,所講的道德是超道德,既超越世俗道德所能理解的範疇的道德行為。

為什麼這種道德行為是一般人們世俗概念所不能理解的呢?請看《金剛經》開篇最重要的一段經文:

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溼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人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

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正相即非菩薩佛。佛言:須菩提!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與布施。所謂不做色布施,不住,色香味觸法布施。

以上也就是說一個人要想降伏其心而真學佛,首先就要在離四相基礎上發大菩提心,那發度冬一切眾生,苦難的心,離度盡眾生,而還有期待獲得功德之念的相。

通俗一點說,就是要去做世界上最大最善之事,但是在內心中卻沒有一絲一毫希望獲得回報的欲它,為什麼不能有期待獲得回報之念呢?金剛經中說的很清楚。

須菩提菩薩!菩薩產如是布施,不住於相,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所以佛家所講的道德是超越世俗人們除了理解範疇的道德。

那麼超道德是般若嗎?答案是否定的,超道德是指一個人的道德行為,這個行為是般若帶給人們從思想到行為上改變的結果,也就是說當一個人獲得了般若後,他的思想與行為是超道德的。

反過來說是佛祖悟道後,告訴世人要去做超道德的行為才能徹底獲得苦和生死的解脫。

竹亭

到底般若是什麼?

修行法佛法的最終之門是不二法門,不二法門的意思只有一門,關鍵是這是個什麼門,很簡單,既是實相之門,所有84,000法門,最終都歸於要去證悟實相之門。

所以般若就是對生命宇宙真相去實現的體證,當你證悟到了實相,你就悟到了,同時也獲得對苦和生死的徹底解脫。

相關焦點

  • 般若的智慧
    佛經中「般若波羅蜜」為梵語,般若意為小船、菠蘿蜜意為彼岸,就是乘小船渡河到達彼岸。這是本意,翻譯後引申為運用正確的方法解決問題、也可以稱為智慧,所以般若波羅蜜可以理解為智慧的用意。在我們的世界裡,解決問題的方法也不是唯一的,有很多方法可以解決同樣的問題,這些就源於不同的智慧。由此可見,我們平常執著或執迷於某件事、某個問題而不會變通是自性問題,沒有實質的意義,這是般若的智慧。我們祖先創作的《易經》也告訴同樣的道理,事物是運動變化的,我們執念是靜止固定的,「刻舟求劍」並不可取。
  • 慧能大師說:吾今為說摩訶般若波羅蜜法,使汝等各得般若智慧
    什麼是摩訶般若波羅蜜法?六祖慧能大師說,菩提般若智慧,世間人本來都具足;只是因為心中都被境相所迷,不能開悟。要知道所謂愚人和智者,他們之間的佛性並無差別,只是因為迷惑、悟性的不同,所以才有愚和智的差別。
  • 《金剛經》中講的「般若」到底是什麼意思?
    《金剛經》有六種版本,大同小異,最流行的就是鳩摩羅什大師所譯的《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這部經講什麼呢?就是經題上的這個「般若」,般若就是智慧,但不是普通的智慧。經題的意思就是,以如金剛般銳利的大智慧到彼岸。到底什麼是「般若」呢?今天我們就專門討論一下這個問題。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的般若指什麼,若不知曉,豈不愚痴!
    《金剛經》全稱《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般若是梵語的音譯,之所以不譯成華言,是因為中國詞語中難以找到相應的概念。倘若一定要把它譯出,那就勉強稱曰「智慧」吧,望每位修行者知曉,若不知曉,修的什麼佛?豈不愚痴!梵語波羅蜜,譯成中文包括兩個意思。
  • 《金剛經》中的十大名句,感悟般若智慧!
    其義理深入淺出,無論是初學者,還是有一定境界的人,對《金剛經》中的般若智慧,都歡喜不已,都會如法受持。《金剛經》也稱《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是般若部經中的無上妙法,以其經中充滿般若智慧而聞名。《金剛經》雖然只有五千餘字,但由於流傳甚廣,在人們反覆的研究與探討下,經文中被人們廣為知曉的名句非常多,今天,就讓雲來與大家分享《金剛經》中的十大名句,一起來感悟其中的般若智慧吧!一、心有所住,皆為非住,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說什麼?
    觀自在菩薩在修行深廣無邊的般若觀法時,透徹地體認到構成一切眾生的身、心五種要素本身都是空無自性的,並以緣起性空的般若智慧度脫眾生的一切苦難。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 佛教:《心經》裡的「般若」究竟是什麼意思?看完你就明白了!
    《心經》是一部家喻戶曉的經典,此經全名為《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此經詮釋的空性之理,是整個大乘佛法的精華,字字句句加持力極為超勝。以敬信心哪怕念誦一遍,也會帶來安樂,更是會在相續中種下證悟空性的種子,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和《心經》有關的那些事。《心經》是一部什麼樣的經典呢?此經文字簡短,義理完備深刻,將《大般若經》的要義盡攝無遺。
  • 南懷瑾:什麼是佛經裡的波若智慧?
    在所有的佛經,以及後世菩薩高僧大德們的著作中,金剛經在學術的分類上,歸入般若部,所以叫做金剛般若波羅密經。什麼叫般若呢?大致上說,大智慧就叫做般若。因為過去翻譯佛經的原則是觀念不完全相同的字不翻,寧可譯音再加以註解。
  • 時照解讀《六祖壇經》——什麼是般若?什麼是佛偈?
    一、般若「般若」是梵文的音譯。在佛教裡面,「般若」通常翻譯為「智慧」。在真正的修行人眼裡,從自性流露出來的萬法,方便講叫智慧。就是說,面對生活中或大或小的事情,能從自性裡面生出相應的方法,這個時候就叫智慧。
  • 金剛經:金剛,般若,波羅蜜——這三個詞都有什麼殊勝含義?
    兩位尊者就提到《金剛經》一部——這也是我唯一記住的佛經的名字,當時我很小,根本就不知道什麼意思,只是覺得這個名字聽起來很親切,似乎有種熟悉的感覺。這個般若乃是梵語的音譯,一般來說翻譯為智慧,可能有師兄問了,乾脆直接就叫智慧好了,幹嗎還般若啊菠菜什麼的,實在太拗口了,還不好理解。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中,「般若」原來是這個意思!受益匪淺
    當聽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時,感覺心中智慧湧現,豁然開朗。於是請教這位客人讀的是什麼經典,客人說是《金剛經》。從此以後,慧能就走上了學佛弘法的道路。金剛經「般若」,大致上可以理解為「大智慧」,但是這個智慧又不是人們平時所理解的智慧,也不是我們常說的聰明,而是了悟大道後的智慧,是一種超凡入聖的智慧。
  • 佛教:大隨求菩薩,隨眾生所求而給如願;般若菩薩以智慧渡到彼岸
    佛教的歷史文化如今已經得到全世界推崇,然而很多人在求神拜佛的同時,只知寺廟中的神像,而不知眾位佛菩薩代表的意義,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佛教:大隨求菩薩,隨眾生所求而給如願;般若菩薩以智慧渡到彼岸:大隨求菩薩大隨求菩薩梵名是「摩訶羅底薩落」,又稱為「與願金剛」,就是你有什麼願望,祂就給你什麼,隨眾生所求而給如願,只要供奉祂,念祂的名,念祂的秘密真言,就能如意。但求願要衡量自身的現狀,切勿妄求。大隨求菩薩位居於胎藏界蓮華部的觀音院,因此也可以稱為大隨求觀音。
  • 「般若百問」016.什麼是善惡業?
    關於《般若百問》般若百問是「瑪哈學舍」推出的一個智慧問答集;內容來源於禪堂禪修中的問答,和老師的批註;願大家珍惜品鑑!
  • 般若五度和「貪嗔痴慢疑」五毒的一一對應關係是什麼?
    沒錯,般若一共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但其實最後的般若就是無上智慧的意思,說明你已經到達了彼岸,若是你能到此境界的話,什麼五毒,六塵,七苦都和你沒關係了,哪裡還用得著什麼一一克制呢?
  • 遠離一切顛倒夢想,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這八個字究竟是什麼意思?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簡稱《心經》,現流傳最廣的版本是唐代三藏法師玄奘所翻譯的,全文僅二百六十字,是大乘佛教六百卷般若經中最短的一篇。《心經》雖然字數最短,但卻講明了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緣起性空的大智慧,可謂是文字簡略而涵義廣博。
  • 般若心咒
    般若心咒的修學方法  般若心咒可以說是學佛人最熟悉的經文了。絕大多數修學人對之可謂朗朗上口,這短短的200多字,凝聚了諸佛般若智慧的精華,可以說是大部般若經的濃縮,實為諸佛大秘密藏。而經文後的心咒亦為佛弟子們廣為傳誦。  關於心經,在歷史上,還有不少法師譯過此經,經文都較長。
  • 龍樹大師的中觀般若智慧:八不緣起、實相涅槃、不二法門
    在佛教文化中,「般若」為梵語的譯,指能夠了解道、悟道、修證、了脫生死、超凡入聖的這個智慧。即超越一般聰明與普通智慧的根本智慧,而了解到形而上生命的本源、本性。用譯音,是為了區別於其他的普通智慧。古印度的聖僧龍樹大師,號智源光如來,他般若智慧的大成就,令佛教各派大德無不讚嘆,美稱其為「徹見甚深義之聖者龍樹菩薩」,他在印度佛教史上被譽為「第二代釋迦。」龍樹大師是大乘佛教中觀學派的創始人,為般若空宗的代表性人物,著有大量的大乘論典,其中最主要的有《中論》、《大智度論》、《十住毗婆沙論》等。
  • 佛教中「般若波羅蜜多」是什麼意思?禪宗為什麼敢呵佛斥祖?
    電影電視上我們常聽到佛教一個經典名詞「般若波羅蜜多」,這個詞其實是一個音譯詞,也代表佛教經書的一個系列,這一系的佛經在公元2世紀到3世紀傳入中國,為其後的禪宗的行成奠定了哲學基礎。其中《心經》是所有關於般若波羅蜜多的經典中篇幅最短的。
  • 《金剛經》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因此,我們知道了,智慧到彼岸,是大神秘的秘密語,是大光明的秘密語,是無限高尚的秘密語,是無可比擬的秘密語能夠驅除一切痛苦煩惱,真正實在不虛幻,所以說那智慧到彼岸的秘語;於是我說出了秘語:【要義】所謂的《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指大般若部經典的核心經典,當然,你也不妨把它理解為修心的經典
  • 心經第三:觀自在菩薩是誰,般若六度又是什麼
    卍請您點擊上面的「關注」,和紅塵一起淨心學佛卍今天咱們繼續來聊《心經》,之前講了經文的題目「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的含義,這一篇正式開始介紹經文。我們大家都知道心經主要是「觀自在菩薩」和舍利子的一段對話,舍利子是佛的十大弟子之首,以「智慧第一」著稱,而觀自在菩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