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人智慧不是電影中超人的智慧,也不是非人即神的智慧,而是超出一般人的智慧,那麼什麼樣的智慧是超出一般人的勒?答案比你想像到的還要簡單,因為是道德。
然而如果你輕易的認為你了解了道德,那麼事實恰恰相反,說明你還不理解道德,你只是徒知其名而已,雖然知道了與理解不同,但是最關鍵的是實踐,當你實現了道德,你就成為了超人。
那麼為什麼超智慧是道德而不是謀略或超聰明呢,下面看什麼是道德?
到繼天地萬物變化的規律法則道,既得到對自然規律的認識和理解,簡單的說道德就是若順應自然變化規律去發展形勢的話,就會獲得健康和諧,那麼道德到底對人有什麼用呢?
接下來你最簡單的兩個問題,將這一深奧和複雜的問題切開來,這兩個問題是違背了道德會怎樣實踐的,道德又如何?
1違背了道德會怎樣。
此時此刻,你眼前的這些字是什麼字體,不是隸體,不是楷體,也不是柳體,而是過去1000年中人們已經習慣於用這種字體應在各種書籍中進行閱讀的宋體,當然在今天宋體字更是主流印刷品,教科書,報紙和雜誌等所用的唯一字體。
然而一個奇怪的事情就是顏(顏真卿)體有柳(柳公權)體、歐(歐陽詢)體,都有明確的發明人,作為發明宋體對人類做出如此巨大貢獻的發明人,卻被人們故意掩蓋過去,最後只以他所在的朝代即宋朝為代理,為什麼人們會如此無情呢?
很簡單,雖然這個人出生造狀元才華橫溢,得讓當時的皇帝不止一次的稱讚其是其人,而且在19年中一直處於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當場宰相的位置,雖然1000年的人們一直受用他的發明帶給人們的便利,但是上至古代皇帝高官達貴夏至,文化名流,平民百姓都不願意與這個人有任何文化上的沾染,這個人是誰呢?答案秦檜,中華民族的敗類。
假使李嘉誠是一個對社會一毛不拔的鐵公雞,你對李嘉誠會如何看呢?
你現在是什麼感受呢?假如有人叫你民族敗類,你又作何感想呢?假如你真是民族敗類,那麼用不了多久,人們就會共同把你捏死,假如中國最有謀略專家孫武和諸葛亮,是道德敗壞者,你還能為他們是非常聰明和有智慧的人嗎?
所以我有無論你是誰多麼的聰明,多麼的有能力,擁有多麼大的權勢和財富,曾經做出過多麼大的貢獻,而只要你違背了道德,你就將被社會所遺棄,所以最大的智慧不是聰明謀略而是超越了智慧的智慧,既是道德。
2實踐「道德「又如何。
你知道關羽為什麼會被人們供奉為「神「嗎?
是因為關於武藝高強嘛,不是所謂一呂布二趙雲,3點位是關羽,五馬超,6張飛論武藝,關於被排在了第四,而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排在第1位的呂布四大美女之一,貂蟬的丈夫因為認賊作父而稱為了千古笑柄
是因為關羽很有門面嗎?不是因為當時最有謀略的是諸葛亮和司馬懿。
是因為關羽是民族英雄嗎?不是嶽飛戚繼光才是民族英雄。
是因為關羽很有錢嗎?這一問肯定是笑話。
那麼到底因為什麼呢?很簡單,因為關羽是忠義道德的典範。
還有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為什麼是孔子呢?還是因為道德儒家所倡倡導的仁義禮智信獲得歷代統治者及學術界的最高尊崇並成為了中國傳統思想的核心理理念,比如被列為四書的《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五經《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之首的《大學》,其中第一句話就是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上於至善。
至善就是儒家,一切道終極目標。對於道德要求的最高境界就是君子。君子成為了人們千百年來努力追求的最高人格,標準,屬於儒家,文化都是圍繞著道德這一核心裏面來論述的。
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到,就算是《易經》,已經道德放在了第1位,比如易經的第1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第2個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而我國現今最高學府,清華大學更直接將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定為了校訓。
還有誰被封為神了勒?
還有老子。道德非常明確,直接奉老子為教主,以《道德經》為根本經典,與道德為核心教育至此對道德的推崇才正式成為宗教。
從以上對道德的論述可以清清楚楚的看到,人們之所以會去實踐道德簡單,最簡單的講原因來自於兩個方面,一方面多行不義必自斃,另一方面我為人人,人人為我。
世俗道德都是以有所求之之心而行其德,佛教所講的道德是以無所求之心而行其德,屬於佛教,所講的道德是超道德,既超越世俗道德所能理解的範疇的道德行為。
為什麼這種道德行為是一般人們世俗概念所不能理解的呢?請看《金剛經》開篇最重要的一段經文:
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溼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人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
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正相即非菩薩佛。佛言:須菩提!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與布施。所謂不做色布施,不住,色香味觸法布施。
以上也就是說一個人要想降伏其心而真學佛,首先就要在離四相基礎上發大菩提心,那發度冬一切眾生,苦難的心,離度盡眾生,而還有期待獲得功德之念的相。
通俗一點說,就是要去做世界上最大最善之事,但是在內心中卻沒有一絲一毫希望獲得回報的欲它,為什麼不能有期待獲得回報之念呢?金剛經中說的很清楚。
須菩提菩薩!菩薩產如是布施,不住於相,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所以佛家所講的道德是超越世俗人們除了理解範疇的道德。
那麼超道德是般若嗎?答案是否定的,超道德是指一個人的道德行為,這個行為是般若帶給人們從思想到行為上改變的結果,也就是說當一個人獲得了般若後,他的思想與行為是超道德的。
反過來說是佛祖悟道後,告訴世人要去做超道德的行為才能徹底獲得苦和生死的解脫。
到底般若是什麼?
修行法佛法的最終之門是不二法門,不二法門的意思只有一門,關鍵是這是個什麼門,很簡單,既是實相之門,所有84,000法門,最終都歸於要去證悟實相之門。
所以般若就是對生命宇宙真相去實現的體證,當你證悟到了實相,你就悟到了,同時也獲得對苦和生死的徹底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