偌大的歐洲有幾個帝國

2021-01-09 單的愛

偌大的歐洲有幾個帝國

薩拉丁的輝煌勝利並不能掩蓋羅馬帝國的衰敗。奧斯曼帝國末代王朝國王穆罕默德二世(公元1166年-公元1280年)是19世紀最傑出的沙皇,21世紀東西歐大陸版圖,他佔據了高盧和西西里兩個歐洲之角的首要位置。「92大生」對穆罕默德二世來說是一個天才式的人物,並且他無法想像沒有他帝國會怎樣。

我們可以想像穆罕默德二世本人是怎樣不切實際地荒唐(打仗,稱臣稱王,給主子最高領導人爭權奪利,巧立名目,迷惑下層民眾等等),卻不能想像這些行為和他在位期間的所作所為竟然和薩拉丁如此類似。

其實奧斯曼帝國崛起還有四個條件是其它王朝沒有的,不得不防。穆罕默德二世的弱點第一條是沒有宗教上的神聖信仰。穆罕默德二世出生在加洛林王朝覆滅的前夕,他的父親在沙俄主力軍對抗奧斯曼軍隊失敗後,躲避到布爾薩,並親手葬送了他的王朝。他們的弱點是缺乏天主教義精神。第二條是奧斯曼歷史上第一位出現空降人口的統治者---穆罕默德第二十三任國王。

《加洛林歷史》下寫道,穆罕默德二世有8000多名空降士兵,他的都城他的數量可能要多於9000人。穆罕默德第二十三任國王不得不說,伊本·阿爾及爾王朝和伊本·阿爾及爾的生活條件和生活習慣給他發展提供了空間。薩拉丁的最佳利用時機是與薩裡王朝對抗,薩裡王朝主張脫離穆罕默德第二十三任國王,執政,但是皇帝不同意。奧斯曼帝國的崛起需要薩裡王朝在末代哈吉德王朝以後的三十多年內重建其大一統政權。這需要穆罕默德第二十三任國王做得更好。

第三條,那就是奧斯曼帝國最初帝國軍事上的輝煌。穆罕默德·第二十三任國王剛平定薩裡王朝,穆罕默德二世就擁有了十萬軍隊,並在位三十年,取得了「百姓之長」的成就。在這一時期,薩裡王朝還不是世界上最大的軍事王朝,但是其戰爭成就是任何其他歷史上輝煌王朝都無法比擬的。奧斯曼帝國的崛起需要穆罕默德第二十三任國王努力,僅從宗教上講,他在那段時間的任何一個版圖,任何一個皇帝都在追求統一,因為這是其統治的初衷。

奧斯曼帝國通過想像在圖畫中塑造了不可能的歷史,他試圖用圖畫敘述這個世界。他更偉大的事業是為了克服中世紀的自由和宗教的腐敗。奧斯曼帝國的一切都不能從強大的條件的優越上帶來。奧斯曼帝國的優越條件主要有天主教化的軍事力量,廣大的國土,高度的君主和領土統一。

相關焦點

  • 歐洲帝國:殘酷徵伐
    西班牙帝國開展了廣闊無邊的探險,歐洲艦隊航行至亞洲(Cipangu日本)與北美洲,無意間發現了新大陸,於是強大的歐洲帝國立即開拓美洲殖民地。西班牙徵服者率先登陸北美大陸,通過戰爭踏平了北美和南美,依靠火槍兵大量屠殺美洲原住民,徹底摧毀了阿茲特克帝國、印加帝國、瑪雅文明.......大屠殺造成了北美勞工短缺,所以西班牙帝國便開始在把目光投向非洲大陸。
  • 統一歐洲最後努力為何失敗?最後一個歐洲帝國的這樣走向終結
    大家知道,中國的領土面積有960萬平方公裡,而中國不但在現代是個統一的國家,而且在歷史上,許多時間也都是一個相對統一的國家。但面積與中國差不多大的歐洲,雖然在文化上的一致性也比較高,但至今卻仍然存在著44個不同的國家,大歷史上也很少有統一的時候。不過其實在1000多年前,歐洲也曾存在過一個嘗試將各個民族同化,最終建立泛歐帝國的政權,也就是法蘭克帝國。
  • 哈布斯堡帝國,這個主宰歐洲的「影子帝國」,是如何驟然崩潰的?
    哈布斯堡家族,是歐洲歷史上名氣最大、領地最廣、統治最悠久的王室家族。這個家族自中世紀崛起,到16世紀時,已經成為歐洲中部秩序的主導者。13~20世紀,哈布斯堡家族先後統治過神聖羅馬帝國、西班牙王國、奧地利帝國與奧匈帝國。
  • 從歐洲霸主到「歐洲病夫」,大英帝國連最後的「面子」也不要了?
    連英國自己的媒體都看不下去了,直接在報紙的首頁刊登了「歐洲病夫」這四個醒目的大字。從「東亞病夫」到「歐洲病夫」,這中間的跨度僅僅100多年,然攻守之勢異也。那麼就讓我們穿越到大英帝國夢開始的地方,來見證一下它的興衰榮辱。毫無疑問,大英帝國曾經是一個偉大的國家。
  • 奧匈帝國有多強大?曾經的歐洲霸主,卻總是被新崛起強國打崩!
    單從名字就能看出,奧匈帝國包含奧地利和匈牙利,又被稱為雙元帝國。但大家也許不知道的是,奧匈帝國正式的稱呼應是「帝國議會所代表的王國和皇室領地以及匈牙利聖史蒂芬王冠領地」,超級長。一戰時期的奧匈帝國有多強大?想要回答這個問題,先得弄明白奧匈帝國是怎麼形成的。歐洲的歷史很複雜、很混亂。
  • 奧斯曼帝國崛起背景——歐洲及拜佔庭帝國的衰落
    在上一篇文章中,談到了奧斯曼帝國崛起的三大法寶,不過,任何事物都是內因和外因促成的結果,特別是要建立一個橫跨亞非歐三大洲的帝國,除了打鐵還得自身硬之外,外部環境的作用也相當地重要。那麼,在奧斯曼帝國的崛起中,與之相鄰的拜佔庭與歐洲的情況又是如何成就了奧斯曼帝國的擴張的呢?
  • 參加一戰的歐洲列強奧匈帝國,為何沒有海外殖民地
    然而,參加一戰「同盟國」陣營的奧匈帝國卻是列強中的「另類」,像英法德美等列強都有海外殖民地,但奧匈帝國卻沒有海外殖民地,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奧匈帝國的主要矛盾是奧地利和匈牙利之間的矛盾。奧地利最早起源於奧地利公國,長期接受哈布斯堡家族的統治。1806年神聖羅馬帝國滅亡後,在哈布斯堡家族曾經統治的中心城市——維也納成立的奧地利帝國就理所應當地認為自己是哈布斯堡家族和神聖羅馬帝國事業的繼承者,奧地利有理由復興神聖羅馬帝國的輝煌。
  • 因為拜佔庭帝國的內戰,奧斯曼帝國擁有了在歐洲的立足點
    1340年的拜佔庭帝國(紅色區域)1349年,杜尚統治下的塞爾維亞嚴重威脅著拜佔庭帝國第二大城市和馬其頓行省的首府薩洛尼卡。因為擔心薩洛尼卡和君士坦丁堡的安危,所以拜佔庭帝國的兩個共治皇帝再次請求奧爾汗出兵援助。
  • 羅馬帝國之後的歐洲輝煌帝國和他的創建者
    羅馬帝國鼎盛時期,歐洲幾乎是羅馬的一統天下。羅馬末期,自公元4世紀開始,散居帝國境外的以日耳曼人為主的"蠻族"部落大舉移居境內,並建立了許多王國。在這個過程中,日耳曼部族的法蘭克人漸漸強大起來,並在首領克洛維的帶領下建立了獨立的法蘭克墨洛溫王朝。查理的祖父是歐洲歷史上大名鼎鼎的"宮相"查理·馬特,即"矮子"丕平。
  • ...歐斯曼帝國崛起,歐洲人開闢新航路發現新大陸,曾計劃進攻明朝?
    大家都知道,歐洲與奧斯曼帝國處於敵對狀態,這種關係使得原本一向暢通的絲綢之路被阻斷。這個時候,歐洲的義大利佛羅倫斯開始了資本主義的萌芽。他們為了得到東方的香料、絲綢和珠寶,歐洲人迫不及待地開啟了新航路運動。首先興起開闢新航路運動的是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國。為何新航路開闢會首先在這個兩個國家發生呢?
  • 《帝國時代3:決定版》歐洲國家特點分析 玩法詳細介紹
    導 讀 玩家可以在《帝國時代3:決定版》遊戲中選擇不同國家,歐洲的國家有很多的共通點,可能有的小夥伴不清楚要怎麼玩
  • 西班牙帝國要比其他歐洲帝國瓦解要早,從這5個方面可以體現!
    西班牙帝國的開始方式比其他歐洲帝國,1492年哥倫布登陸,更確切地說,這是能夠保持其殖民地更長一段時間,其官方在1898年解散,「古巴災難」之後,即使它可能會說,一個去年在非洲殖民地1958年的伊夫尼戰爭期間失去了對摩洛哥。1、通貨膨脹摧毀了它的經濟,它再也沒有恢復過來。
  • 歐洲宦官發展歷程:強盛的拜佔庭帝國,為何變為「太監的天堂」?
    而在歐洲歷史上,雖然宦官並沒有形成規模和體系,但是在某些時代之中,皇帝大權旁落而宦官叱吒風雲的情況也時有發生,比如說在拜佔庭帝國時期。那麼在歷史上興極一時的拜佔庭帝國,又為什麼會成為「太監的天堂」呢?歐洲歷史上的宦官,他們的身份和地位又和中國的宦官有怎樣的不同呢?下面小編就來為大家答疑解惑。
  • 他是唯一戰勝十字軍的中國武將,攻下700座城,差點滅掉歐洲帝國
    「十字軍東徵」是歐洲歷史上非常著名的一次軍事行動,這一場歐洲人在羅馬教皇的準許下,不停向東方進發的軍事行動,在很長時間裡都受到了西方各種文人學者的歌頌,在他們的描述中,那是一次戰無不勝的軍事行動,但其實當年的十字軍也曾經遭遇過很多的失敗,還曾經敗在中國武將郭侃的手下。
  • 被稱之為歐洲的「清帝國」,盛時讓歐洲瑟瑟發抖,最後卻慘遭肢解
    曾經有這麼一個帝國,盛極之時版圖橫跨歐亞非三大洲,控制的地區包括整個巴爾幹半島、小亞細亞半島、中東地區以及北非大部分地區。向西擴張到了直布羅陀海峽、向東抵達了波斯灣、向南徵服蘇丹、向北逼近了奧匈帝國和羅馬尼亞。它是一個名副其實的超級大國,被稱之為歐洲的「清帝國」,但最終這麼龐大的一個帝國卻在20世紀初的開始遭到了肢解!
  • 3分鐘讀懂拜佔庭帝國,歐洲歷史上最特殊的存在
    西羅馬存在了81年,東羅馬也就是拜佔庭堅挺了1000多年,作為古羅馬帝國的「唯一血脈」,在它存在期間,一直作為全歐人的「精神故鄉」,無論日耳曼還是斯拉夫,去交往也好、去硬打也好,都不外乎是去「蹭飯」而已,君士坦丁堡在陷落之前更是「歐洲首都」般的存在。古羅馬的分裂,造成了東西兩帝國分別去影響歐洲兩半邊的局面。
  • 歐洲各國,特別是幾個大國,沒有哪一個甘心與美國為伍
    歐洲各國,特別是幾個大國,在骨子裡,都以西方文明的正宗傳人自居。所以,不是為了現實的利益考量,沒有哪一個國家,願意與美國為伍。當跟班小弟,沒有誰是心甘情願的。歐洲風光傳統的歐洲人,至少在民族自豪感上,是不輸美國的。普遍來看,歐洲的民眾,對於自己的民族文化的認同,也比近幾百年來被西方殖民者欺負或者奴役的廣大亞非拉人民,要自信一些。
  • 歐洲強國奧匈帝國,為何沒任何殖民地,看它崛起過程就知道了
    說起奧匈帝國,我們看一戰前的歐洲地圖能發現這個國家面積非常大。在當時的歐洲,奧匈帝國的面積在歐洲是僅次於沙俄的,可以說是個真正的面積上的大國。除了面積比較大,奧匈帝國的人口非常多、經濟實力也非常強。總體實力是歐洲四強之一。不過就是這樣的強國,在當時卻沒有任何殖民地。
  • 左右歐洲戰爭,被稱為「帝國」,歷史上的羅斯柴爾德家族有多強?
    在整個第七次反法同盟作戰期間,有數千萬英鎊的資金通過他們家族之手流通。可以說,沒有羅氏家族的助力,反法同盟便難以獲勝,他們是打敗拿破崙的幕後推手。▲拉菲莊園一角,這也是他們家族的資產三、"第六帝國"自此以後,羅氏家族幾乎將歐洲所有皇室、政府變成了客戶。尤其是在戰後,他們家族成為各國政府急迫尋求貸款時的第一選擇。
  • 奧地利(奧匈)帝國作為歐洲列強,為什麼殖民地卻少得可憐?
    直到1806年神聖羅馬帝國解體後,哈布斯堡君主將「奧地利大公國」抬升為「奧地利帝國」,繼續將皇冠牢牢地戴在頭頂。這個曾經的德意志邊陲小邦逐漸走向歐洲歷史舞臺中心,發展成為歐陸列強之一。而統治奧地利的哈布斯堡家族立足歐洲,通過聯姻和戰爭的手段不斷地在歐洲擴張勢力,此時哈布斯堡家族的統治範圍早已超越神聖羅馬帝國的疆界,家族的各個分支還一度統治了西班牙、葡萄牙、南義大利等近乎小半個歐洲的面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