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慢、嫉妒、暴怒、懶惰、貪婪、暴食和色慾,天主教稱之為七宗罪,它們本用來對人類的惡行進行分類。
《汽車專業網》注意到,在「上海大眾吧」中,有好事網友列舉了「七宗罪」。按照該網友的說法,公司11連跌,曾經無比輝煌巨輪後面隱藏傾覆的風險,質量下降,人心渙散,網絡人人得而黑之,各個想著離職,士氣低落到極點,然而所謂的高層還自我麻醉,高層們又不願意正視公司的問題,所以該網友才會來揭開腐爛的瘡疤。
文中開頭雖然提到的是「某公司」,但文中指出的「上眾」、「上海大眾」包括「斯柯達」等詞彙,都將矛頭指向了上汽大眾。「七宗罪」文中提到「也算是我即使要跑路了,也不希望曾經的巨輪坍塌」,按照這一說法,撰文者或許是上汽大眾的員工。
該網友列舉了降本增效之罪、壓榨員工之罪、篡改公司價值觀之罪、部門主次不分之罪、公關營銷垃圾(原文為「公關營銷臘雞」)之罪、產品判斷失策之罪以及改名之罪七大原罪。
按照「七宗罪」撰文者的說法,上汽大眾似乎已「病入膏肓」,在生產、管理、營銷、價值觀等多方面都出現了問題。事實上,今年以來,上汽大眾在市場中的表現確實不盡如人意,也難怪該撰文者會找出上汽大眾的「七宗罪」以抨擊上汽大眾。
據上汽集團發布的11月產銷快報,上汽集團11月份銷售整車64.4萬輛,較去年同期58.2萬輛,同比增長10.7%,這也是上汽集團自2018年6月份以來最高增速。但上汽大眾依然沒能止住下滑的勢頭,11月份銷量16.2萬輛,同比下滑21.9%,與9月份和10月份分別下滑1.2%和8%相比,降幅進一步擴大。截至11月,上汽大眾銷量在本年已經連續下滑11個月。儘管憑藉龐大的銷量基礎,上汽大眾還能在汽車廠商銷量排行中靠前,但按照這樣的下滑速度,其未來的日子將會更加難過。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來為挽救銷量,上汽大眾曾出了不少昏招。此前上汽大眾曾推出「停車場新規」以「鼓勵」員工購買上汽大眾旗下車型。根據上汽大眾的通知內容,上汽大眾內部的停車場將從10月1日起有所限制:已經申領停車證的非公司產品車輛,可以暫時停放使用,如果員工未來新購車以及更新車輛,需為本公司產品才能使用。除此外,上汽大眾今年還曾官宣降價換取銷量、推出內部員工購車6.5折,甚至「委託」零部件供應商消化內部車輛,為零部件供應商提供超低折扣。
作為一個擁有30餘年歷史的老牌企業,上汽大眾在今年銷量連續下行實在有些說不過去。儘管上述撰文者的「七宗罪」或許有些誇張成分,但上汽大眾或許也該思考:為什麼會被撰文者如此犀利的抨擊?畢竟無風不起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