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組之前鞏俐拒絕過陳可辛三次,她在中國式家喻戶曉的人物,是全世界女性心目中的偶像,如果演不好的話那麼可能就是「千古罪人」,一向是獨立果斷的鞏俐也開始變得瞻前顧後了。事實上這樣的擔心並不是沒有道理,中國女排國家隊在全國人心中的地位不用多言,從當年的絕對核心到如今率隊重回世界巔峰的郎平,能夠演活這個人物對於鞏俐來說確實是一次挑戰。
事實證明,沒有人比鞏俐更合適了,球場上篤定的眼神,擲地有聲的指揮,言簡意賅的表達,真的是太像了。尊重角色的信念感是鞏俐三十多年演藝生涯中一直貫徹的事情。這一次的舉手投足成就了另一個女神,郎平。
1960年郎平出生,家庭的環境十分普通,但因為有一位體育迷迷父親總是愛帶著她去看比賽,從此與排球的緣分就此開始。1973年郎平進入北京少年體校排球班,隨後又進入北京排球隊,最終在1978年進入國家隊。
如果問起80年代的國民女神,除了鄧麗君、周慧敏、王祖賢,那絕對少不了郎平。當時的中國排球也正處於弱勢,而隔壁的日本女排風頭正盛,在賽場上被說成是「東洋魔女」。1981年11月16日人們都早早的下班守在收音機和黑白電視前等待著第三節女排世界盃,中國女排對陣日本女排的決賽直播,最終以郎平的暴扣贏下日本奪得冠軍。
此時屬於女排的傳奇才剛剛開始,之後的各種世界比賽以郎平為首的中國女排實現了五連冠,身為靈魂人物的郎平扣球形象被印在了郵票上。
1985年郎平26歲,正值運動員黃金期的她做出了一個讓所有人都詫異的決定,去美國讀書。「當初為什麼出走美國、事業成功又能怎樣?還不是為此離了婚」這種諸多質疑伴隨郎平很多年。郎平與白帆奮鬥八年換來了步入正軌的生活,可是中國女排陷入了低谷,並向郎平發來了救急令。郎平二話不說就和墨西哥大學女排解除合同,離開女兒回國執教,就在這個時候她和丈夫白帆離婚。郎平帶領中國女排重新奪回1994年亞運會失去的冠軍,由於女兒的長大,她向體委遞交了辭職報告,回到美國待在女兒身邊。
2008年陳忠和與郎平的「和平之戰」成為北京奧運會上最大的看點,最終中國女排只拿下了季軍,有人質疑郎平的選擇,甚至給她扣上了賣國的帽子。2009年陳忠和卸任中國女排主教練,此後的四年內換了三個主教練,沒有一個能帶領女排打出好的成績。此時郎平再度出山,很快郎平放棄了美國的一切再次回國,在她的帶領下2016年里約奧運會中國女排在時隔12年後再度奪冠,續寫了80年代的傳奇。
選擇做領導還是當留學生,成為母親還是女排教練,成為傳奇還是一個妻子,不斷歸零,不斷開始,明知不可為而為之,這就是女排精神,而女排精神不止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