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宋雅琴,2019年3月被市委臺辦派駐到息烽縣溫泉鎮安江村駐村。那時,我清醒地認識到,真蹲實駐、真抓實幹、真幫實扶是我的職責,與駐村工作組、村支兩委一道帶領安江村村民奔小康是我的使命。
駐村後,我首先想到的是建強黨組織,有效激發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幹部的先鋒模範作用。要想建強村黨支部,第一步是加強黨性教育、提高黨員意識。
我與駐村工作組一道,從嚴從實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以及黨支部「三會一課」等活動,進一步提升黨組織活力,讓黨支部的示範引領作用更加突出。
駐村期間,在市委臺辦的支持下,我藉助對臺領域資源,促成成都旺旺食品有限公司貴陽分公司、貴陽市統一企業有限公司、貴陽日日新養殖有限公司等臺資企業到安江村開展幫扶活動,累計捐款捐物價值6.18萬元;積極協調農業專家為農戶講授生豬養殖、辣椒種植等技術,助力發展農業產業,促進農戶持續穩定增收。
同時,我與駐村工作組紮實推進安江村「3+N」產業結構調整,通過「三變」改革,建立利益聯結機制,實現貧困戶、低保戶全覆蓋,目前已發動農戶種植蜂糖李744.97畝、脆紅李697.4畝、藍莓148畝。
為更好地支持安江村發展蜂糖李種植,我積極協調市委臺辦,推動實施機耕道建設項目,並於今年5月30日投入使用,打通了角上組幾百畝土地的耕種通道,解決了農機田間運行、農產品運輸等問題,讓產業發展的基礎更牢固。
為深入了解群眾生產生活中的操心事、煩心事,結合駐村幹部大走訪活動,我與駐村工作組以院壩會、家常聊天會等形式,遍訪了全村295戶農戶,挨家挨戶張貼駐村公示牌,並結合實際制定了《息烽縣溫泉鎮安江村同步小康駐村工作年幫扶計劃》。
針對村委會和後寨組、長杆子組的飲水難問題,我與村支兩委積極爭取市水務公司的項目和資金支持。經過3個多月的努力,解決了長期困擾村民的「老大難」問題。
回首駐村的心路歷程,我有過困惑,有過迷茫,但更多的卻是收穫和成長。
貴陽日報融媒體記者 彭剛剛 整理
編輯:趙子灩
編審:劉文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