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之子」豆瓣評分7.1 新海誠到底犯了什麼錯?

2021-01-10 沃遊網

*本文含劇透,介意勿進。

上映4天,《天氣之子》在國內的票房達到了1.62億。

從目前的口碑來看,這部電影想要超越三年前的《你的名字。》(5.76億),仍有不小的難度。

若是盯著導演新海誠的名字,看完這部《天氣之子》你可能會有一系列批判和吐槽。

正如很多影迷走出影院後的第一反應:

等待三年,《天氣之子》似乎並沒有滿足《你的名字。》同等程度的期待。

但若放下對新海誠與《你的名字。》的執念,走進少年主角森島帆高的世界,你還是能發現一些值得等待的地方。

01.

《天氣之子》的打底故事,是一套非常標準的青春純愛風。

厭倦了離島家鄉閉塞生活的少年,隻身出走來到東京。

在這座繁華都市中,生活拮据的他偶遇了善良少女。

得知少女能夠驅散陰雨後,兩人開始利用這奇特的能力打工謀生。

然而,命運與天氣捆綁的少女,卻要面臨拯救世界的重任。

這樣的設定,其實在二次元中並不少見。

可以想像,假如這是一個講述青春萌動的故事,它也許會像細田守的《穿越時空的少女》。

大力渲染曖昧心動的美好。

放學後的棒球、蟬鳴、缺乏的勇氣和自行車一遍遍經過河堤。

所有的一切都融化在那個夏天,和你分離。

男主只稍酷酷地說一句 「我在未來等你",就足以秒殺一切。

假如這是一部足夠熱血英雄的作品,它也許會像《哪吒之魔童降世》。

沸騰描繪為正義獻身的熱情。

面對水淹陳塘關的侵世困局,少年男主反叛地大喊一聲 「我命由我不由天"。

當然,這些在《天氣之子》中也看不到。

事實上,這部電影的起手,確實用了熟悉的設定引人靠近。

可隨後,又以一套絕對「非主流」的大轉彎,打破了大多觀眾的常規認定。

當擁有奇特能力的少女如主流觀念所願,獻祭了天空,拯救了世界,男主卻意外地半路殺出,踐行著那句:

就算大雨讓這座城市顛倒,我會給你懷抱。

即感情一直猶豫內斂的少年,突然勇氣爆棚,躍上天空將女主接了回來。

同時,整個日本又從雨後晴空變為陰雨連綿。

三年後,繁華的東京終於在雨水中沉沒。

而屬於少男少女的傾城之戀,卻迎來了完美結局。

這麼看來,《天氣之子》的故事可以說並不友好。

浪漫人設先天不足的少年,熱血中二的勁頭放在了」小情歌「而非大格局之上;

大膽到毫無克制的劇情走向,讓觀眾感到「迷之又迷」。

最重要的是,它還沒有「真善美」的結局。

水淹東京?

若保留正確三觀去看,一定會是得罪傳統審美的存在。

但就是這樣一個故事,卻完全是新海誠在製作時的刻意而為之:

「我本來也沒打算做出道德標杆的教科書似的作品。既然會受到批評,那就乾脆試試反其道而行,做出會受到更多批評的作品好了。」

02.

每個叛逆少年也許都說過,我不喜歡這個世界。

和那部《你的名字。》不同,隕石即將墜落地球,處在平行時空的男主,通過幹擾時間線得以將女主和小鎮同時拯救。

在《天氣之子》裡,少年帆高打一開始就只能面臨二選一的難題。

這裡,帆高義無反顧地選擇了後者。

為什麼?

一方面,源於對這座城市的疏離。

澀谷的街頭人潮湧動,新宿的歌舞伎町燈紅酒綠。

為了生存,帆高嘗試過各種面試均告失敗,甚至還要被皮條客嘲諷、欺辱。

那句「東京真可怕」,是他最常脫口而出的話。

這座城市的繁華絢麗,襯託的儘是少年的孤獨與邊緣。

後來,帆高和女主陽菜相遇。

兩人與陽萊的弟弟一起,靠為人們祈禱晴天而謀生。

原本走向正常的生活,卻又因三個未成年人的身份而要被強行分開。

逃跑后街頭流浪,三人找遍旅館都沒有能落腳的地方。

在這個世界裡,少年從未獲得真正的接納與信任在先;

始終被強迫違背自己的內心在後。

他們總是被迫使著回到自己該去的位置,做出自己該做的選擇。

而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少女陽菜的出現,照亮了帆高陰雨的人生。

帆高為什麼離家出走?

這點在影片中始終沒有交代清楚。

只留下一個模糊的概念:為了尋找那一縷陽光。

帆高最初來到東京時,失魂落魄到吃不起飯。

在麥當勞歇腳,當時還是陌生人的陽菜主動送給了他一個漢堡。

這使一直處在城市邊緣的少年初次感受到了溫暖。

後來與陽萊相識,通過祈禱晴天為有需要的人提供幫助。

看見老奶奶因為相信:只要新盂蘭盆節跨過魂火,去世的人就能出現,所以她祈求晴天;

也看見大叔想要與分居的哮喘女兒在晴朗的天氣下散一回步,因而他需要晴天;

種種經歷,讓帆高逐漸明白——

能夠召喚晴天的陽菜,是與美好的希冀互相聯繫的。

妥協成年世界的孤獨or照進人生的陽光?

這一道屬於成年人層次的選擇題,被導演新海誠提早擺在了少年人的面前。

《天氣之子》的片頭,帆高尚未與陽萊相識時,一本名叫《麥田裡的守望者》的書就曾反覆出現。

在這本書裡,我們或許可以對帆高的身世背景做出一個對標的推測。

它的主人公霍爾頓,是出身於富裕中產階級的十六歲少年。

在第四次被開除出學校之後,他不敢貿然回家,隻身在美國最繁華的紐約城遊蕩了一天兩夜。

和帆高一樣,霍爾頓也無法融入周圍發生的一切。

他甚至想逃離這個現實世界,到窮鄉僻壤去假裝一個又聾又啞的人。

但要真正這樣做,又是不可能的。

進而用種種不切實際的幻想安慰自己,自欺欺人。

最後仍不免對現實社會妥協,成為不了真正的「叛逆」。

在霍爾頓的故事裡,有因為選擇妥協而產生的孤獨。

可以說他與成年世界的矛盾對立是以失敗告終的。

而《天氣之子》裡,新海誠所描述的少年帆高,並沒有走向霍爾頓式的自欺欺人。

他找回了自己人生中的陽光。

這恰恰正是新海誠想要的:

如此叛逆,如此瘋狂,如此值得更多的人們去批判。

03.

喜不喜歡,我們都左右不了這個瘋狂的世界?

帆高自身的原因,可謂是對影片「三觀顛覆」的一種解釋。

除此之外,新海誠還另添了一條支線為少年的選擇「洗白」:

成年世界的秩序,真的會因為一個少年的選擇而完全坍塌嗎?

顯然並不是。

人類有氣象記錄以來幾十年難遇的天氣異象,對誕生了數億年的世界來說並不算什麼;

影片末尾,更是借收留過帆高的大叔的安慰而直接點明:

「不要太自以為是了,這個世界變成這樣不怪你們。世界本來就很瘋狂。」

無論如何,人類都會努力活下去。

既然如此,何苦執著於犧牲個人?

然而這樣厚重、複雜的觀點,僅靠單薄的支線人物和背景板一樣的設定來陳述,卻是遠遠不夠的。

尤其,還是在有了奪人眼球的男女主感情線的前提下。

在宏大的世界觀表達上,新海誠還是沒有達到能夠完整敘述的程度。

早前的《追逐繁星的孩子》,就曾被認為是對前輩宮崎駿宏大世界觀的效仿。

但由於破碎的節奏感,並沒有被觀眾所接受。

而《你的名字。》裡,挽救女主的同時也能挽救整座小鎮。

故事裡的世界觀,即是少年羈絆的同陣營輔助。

大概是這部電影的成功,讓新海誠覺得在世界觀上克服了障礙。

挑戰把世界觀擺在少年羈絆的對立面。

然而影片試圖靠寥寥幾句話,就勸解人們接受其中的虛無及宏大。

例如把重要的臺詞,交由小慄旬配音、出場頗多的大叔。

按劇情說法是:他身上的經歷頗有少年帆高的影子。

但重要的心理描繪蜻蜓點水,最終也沒讓人徹底看懂哪裡像,反倒淪為了扁平的工具人。

在小格局上,圍繞著少年帆高身上的選擇與羈絆,從頭到尾都未出現類似瘋狂的字眼。

但就是能讓人感受到那股叛逆與不管不顧。

可到了世界這個大層面,越是瘋狂點題,反倒越顯得是在強行挽尊。

說服了片中主角,卻沒有說服銀幕外的觀眾。

《天氣之子》裡的世界,究竟是什麼樣?

也許,新海誠自己也沒想明白吧。

相關焦點

  • 豆瓣評分7.1,新海誠做錯了什麼讓《天氣之子》評分慘澹?
    《天氣之子》是由日本動畫監督新海誠執導的動畫電影作品,於2019年7月19日在日本上映,並於2019年11月1日在中國大陸上映。這是新海誠繼《你的名字》後時隔三年的又一部動畫電影,也是他的第七部及進入令和時代後的首部動畫電影,更獲得代表日本角逐第92屆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獎的資格。
  • 《天氣之子》豆瓣7.1分,新海誠的新作似乎有些水土不服?
    大家好,今天來說說新海誠最新出的動畫電影《天氣之子》。先直接說說感想,本片整體感覺,作品架構與《你的名字》非常相似。同樣是少年少女意外邂逅,同樣是平凡生活中偶發的不平凡奇幻事件。某方面而言,《天氣之子》就是《你的名字》這一商業架構的延續。
  • 《天氣之子》口碑兩極分化,豆瓣僅有7.3分,新海誠真的不靈了嗎?
    扯遠了,為什麼《天氣之子》如此讓人期待,那是因為2016年的《你的名字》實在是太強了,日本票房超過250億日元,國內票房超5.7億,除了登頂16年日本票房榜首,也終結了《千與千尋
  • 《天氣之子》豆瓣評分7.3,《你的名字》後,新海誠又一力作
    《天氣之子》是日本動畫家新海誠編劇並執導,由醍醐虎汰朗、森七菜擔任主要配音的一部日本原創動畫電影,在日本上映後大爆,累計票房超過100億日元,暫列日本年度票房冠軍之位。《天氣之子》也將在11月1日登陸內地各大院線,這是新海誠繼《你的名字》後時隔三年的又一部動畫電影,也是他的第七部及進入令和時代後的首部動畫電影,更獲得代表日本角逐第92屆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獎的資格。
  • 「天氣之子」版本田小狼摩託車7月預售 新海誠表示很滿意
    「天氣之子」版本田小狼摩託車7月預售 新海誠表示很滿意 動漫 178動漫整編 ▪
  • 豆瓣只有7.1分的《天氣之子》,其背後的思考源於生活的點點滴滴
    >新海誠的《天氣之子》在2019年11月開始在各大影院上線,還沒有播出之前就已經有了極好的口碑,而且大部分人都相信《天氣之子》會是比《你的名字》更好的也更具有觀眾反響的作品。但是當《天氣之子》播出之後,豆瓣評分持續下降,最後評分竟然低於8分,現在豆瓣評分只有7.1分,而《你的名字》有著8.4分的高分。
  • 【愛情/動畫/奇幻】天氣之子
    ◎譯  名 天.氣.之.子 / Child of Weather語  言 日語 ◎上映日期 2019-07-19(日本) / 2019-11-01(中國大陸) ◎IMDb評分 7.7/10 from 7824 users ◎IMDb連結 https://www.imdb.com/title/tt9426210 ◎豆瓣評分
  • 深度解析:《天氣之子》,你是一部非常「新海誠」的動畫
    《天氣之子》是新海誠正式走入全世界觀眾眼中的第二部作品,講述的是離家出走至東京的高中生森島帆高,與擁有能局部操縱天氣能力的「100%的晴天少女」天野陽菜,在持續異常降雨的東京街頭展開的Boy Meet Girl的故事。
  • 《天氣之子》終究獲獎,來自新海誠的別致之美
    今天第43屆日本電影學院獲獎名單公開,《天氣之子》獲得了本屆的「最佳動畫獎」。《天氣之子》是新海誠繼《你的名字》之後的又一力作,雖然影評並沒有當初《你的名字》那麼火爆,但時至今日《天氣之子》也依然獲得了「最佳動畫獎」。
  • 如何看待新海誠的新作動畫《天氣之子》?
    但若是從更早期就開始關注他作品的朋友,在看天氣之子的時候,大概會在心中喊出周星馳在功夫足球裡的那句臺詞:「我感覺到了,都回來了。」不過或許和大部分朋友的第一觀感相反,《天氣之子》並不是新海誠在前作大紅大紫之後終於取得足夠的話語權能夠盡情揮灑自己的想法,相反的,比起《你的名字》,《天氣之子》的商業化氣息顯得更加的濃密而且毫不掩飾。
  • 新海誠預言《天氣之子》或爭議,小慄旬參與配音
    近日新海誠、RADWIMPS及一眾聲優出席製作報告會,會上被問及對《天氣之子》的感想,RADWIMPS的野田洋次郎就指它很有新海誠的風格之餘,亦有令人意外的地方,並認為作品可能會評價兩極。至於新海誠則表示《天氣之子》是娛樂片大作,絕對會很有趣,不過就可能會讓觀眾看完後出現意見分歧和爭議,因為本作與王道故事有所不同,是會讓觀眾思考「自己的話會怎樣做呢」的故事。
  • 新海誠動畫電影《天氣之子》公開特別宣傳影像
    知名動畫導演新海誠的最新作《天氣之子》,官方公開了特別宣傳影像,預計2019 年7 月19 日於日本上映,8月8日在香港上映,9月12日在臺灣上映,內地有望引進(預計將於全球140 個國家與地區上映) 。
  • 《天氣之子》東京聖地巡禮,新海誠又刷了一波日本深度打卡點
    《天氣之子》11月1日中國上映,過了一個周末依然反響平平。豆瓣評分瞬間跌到7.1 前作《你的名字》評分為8.4電影講述一個不知道為啥離家出走的中二少年,在東京邂逅了擁有「改變天氣尤其是男主,所有行動只是遵循「逃避可恥但有用」和「我高興最重要規矩無所謂」的邏輯,好像從來不會考慮:也許事情有更好的解決辦法呢?
  • 在國內充滿爭議的天氣之子,北美上映後,老外力挺新海誠
    豆瓣上《天氣之子》目前7.1的評分,就是國內動畫觀眾們對新海誠這部作品所表明的態度,不過拾部君在想,新海誠的這種商業動畫電影模式在日本還十分吃香,所以看新海誠接下來怎麼選擇了,如果還是繼續這種模式的話,可能新海誠的下一部動畫電影還會像《你的名字。》和《天氣之子》那樣。
  • 淺談新海誠《天氣之子》中的角色曲線發展與影像意義
    《天氣之子》上映不久便突破百億日圓票房,不但在日本喜獲佳績,在中國地區亦大獲好評。自上一套作品《你的名字。》而《天氣之子》於結構和格調上都與《你的名字。》相似,音樂監製也找回樂隊RADWIMPS主理,製作上看似採取踏實且保守的方向,然而,其故事所表達的意涵卻比以往更大膽,比《你的名字。》更觸發大眾共鳴。事實上從《天氣之子》的小說後記得知,新海誠在構思《天氣之子》時,便深受大眾對《你的名字。》
  • 新海誠《天氣之子》,為了愛情,水漫東京又何妨?
    直到我看了《天氣之子》。 甭想了,就這樣!《天氣之子》的導演是日本導演新海誠2019年的新作品。也是繼《你的名字》之後,第二部在中國上映的新海誠作品。相信有不少中國觀眾是通過《你的名字》這部電影知道新海誠的,而《你的名字》實在太火,所以《天氣之子》上映之後,難免被不少觀眾拿來和《你的名字》進行比較。很遺憾的是,無論是從評分上還是來看還是從票房上來看,《天氣之子》都輸給了《你的名字》,豆瓣評分差了1.3分,中國內地票房差了2.87億,近乎一半。
  • 從秒速5釐米到天氣之子,新海誠大師作品的風格走向一直在改變
    前幾天,小編剛借著畢業季給大家分享了新海誠大師的《你的名字》,對於這部作品的成功,除了過硬的劇本因素以外,新海誠的作品的價值觀導向也是重要的原因,接觸過新海誠作品系列的漫迷應該都會發現,其實他的作品價值取向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而今天小編就從新海誠大師的最新作品《天氣之子》為開頭,一起聊聊:「從秒速5釐米到天氣之子,我們見證了新海誠大師作品的蛻變。」
  • 郭帆力挺《天氣之子》導演新海誠
    電影《天氣之子》導演新海誠金句電影《天氣之子》導演新海誠金句電影《天氣之子》導演新海誠金句電影《天氣之子》導演新海誠金句電影《天氣之子》導演新海誠金句電影《天氣之子》導演新海誠金句電影《天氣之子》導演新海誠金句
  • 《天氣之子》:我們為什麼喜愛新海誠?
    遊戲般的碎片化敘事昨天去看《天氣之子》了。在影院裡看天氣之子的時候,看新海誠的時候,總是頭皮發麻。這已經是第二次了。上一次在大陸的影院見到新海誠是在《你的名字》。新海誠是個小說家,也是個喜歡悲劇的導演。眾所周知的是,所有畫面可以稱之為壁紙的電影,是新海誠的特色。然而在畫面之外,我們讀懂了新海誠的哪些呢?
  • TAAF2020結果發表,「鬼滅之刃」「天氣之子」獲作品賞!
    TAAF2020結果發表,「鬼滅之刃」「天氣之子」獲作品賞!Anime Award Festival 2020(TAAF2020)」發表了關於「年度最佳動畫」的作品賞、個人賞和動畫粉絲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