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遙有很多理想抱負
路遙的創作分成明顯的2個時期。
第一個時期是70年代,路遙文學的發軔期,也可以說是"練筆期"。這時候,初出茅廬的路遙開始跟隨曹谷溪等人寫詩,也開始寫小說。但那時候他的小說還帶著明顯的稚嫩氣息。
比如他的短篇小說《優勝紅旗》、《不會寫詩的人》等,都沒有超脫教條的影子。有一次,路遙把自己的小說《不會寫詩的人》拿給好朋友海波去看,並讓海波評價他的小說與陳忠實《高家兄弟》,賈平凹《姚生枝老漢》的特點,海波直言不諱指出路遙小說的缺點,這讓路遙很失落。
作為一個不服輸的人,路遙希望自己的文學創作儘快成熟。尤為主要的是,那時候陳忠實和賈平凹已經先後獲得全國小說獎,而路遙精心創作的中篇小說《驚心動魄的一幕》卻接連遭受波折,不能不引起他的焦慮。
小說最終經過《當代》秦兆陽賞識,修改後順利發表,並獲得當年全國優秀小說獎。這表明路遙的創作開始走向成熟。
路遙的第2個創作時期,是以中篇小說《人生》和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為代表。這是路遙創作的黃金時期,與傷痕文學《驚心動魄的一幕》完全不同,一個新時期已經展開,路遙不斷完成對自我的超越。
當年他羨慕陳忠實和賈平凹創作的成熟,為自己沒有達到他們的高度而焦慮,但是,《人生》和《平凡的世界》徹底打破了這種平衡,由他追著別人跑,到別人追著他跑。
1991年,當《平凡的世界》獲得茅盾文學獎時,陳忠實不由發出這樣的感慨:
慢慢地,我開始對這個比我年輕好幾歲的作家刮目相看。我多次對別人公開表示,我很敬佩這個青年人。當他的作品獲得文學最高獎項時,我再也坐不住了,心想,這位和我朝夕相處的、活脫脫的年輕人,怎麼一下子達到了這樣的高度!我感到了一種巨大的無形壓力。我下定決心要奮鬥,要超越,於是才有了《白鹿原》。
因此我們可以說,路遙的成功激發了《白鹿原》的成功!
陝西作家的雙璧:路遙與陳忠實
《人生》和《平凡的世界》獲得巨大反響。在8-90年代,兩部作品先後改編成電影和廣播劇,直接受眾達到好幾億。路遙真正成了名人。
但是,這不是路遙文學的終點。在完成《平凡的世界》後,路遙著手開始第3個階段的創作準備。1989年1月5日,路遙在《業務自傳》中寫下這段文字:
今後準備繼續深入到生活中,同時集中一段時間,更深入地研究中國歷史和世界歷史,廣泛地研究西方現代派藝術的源流,在此基礎上確立自己的"第三階段創作"。
由這裡看出,路遙的創作非常具有"自覺性",他不斷完成對自我的超越,對文學的超越。當《平凡的世界》完成後,評論界普遍不看好這部小說,理由是老套的"現實主義",但路遙對"現實主義"情有獨鍾,並認為:"當別人用西式餐具吃中國這盤菜的時候,我並不為自己仍然拿著筷子吃飯而害臊。"
但路遙並非"排斥"西方現代派小說,他對馬爾克斯、福克納等人的作品很熟悉,毋寧說,路遙表達對中國這塊土地的思索,現實主義筆法無疑是最好選擇。
而著手進入第三個階段創作的路遙,已經開始有意識地把現實主義和現代主義結合起來。
從1989年開始,路遙進入一個學習思考的過程。
一如他確立的目標:深入地研究中國歷史和世界歷史,探尋生命和社會發展的內在動因。他開始讀《新唐書》、《舊唐書》,讀《資治通鑑》,並專門購買了豪華版的《二十四史》。
那時候黃仁宇的《萬曆十五年》和臺灣作家柏楊《中國人史綱》流行大陸,路遙也讀過了,並認為,黃仁宇對中國古代社會的剖析達到難以企及的高度;
柏楊的雜文他不感興趣,但讀了他的《中國人史綱》後,才覺得他是個大作家。猶如黃土地上的一頭老黃牛,路遙如饑似渴地學習知識,為開始第三階段文學創作養精蓄銳。
作家曉雷在回憶路遙的文章裡,曾詳細描寫到路遙第三階段創作的設想,他主要計劃寫這樣3部小說。
第一部小說的名字叫作《生命樹》,以他因為貧困和疾病折磨早夭折的妹妹為主人公,描述家鄉黃土高原上一棵老槐樹,把他妹妹的故事和老槐樹的故事交織起來。那是關於黃土高原上亞當和夏娃的故事,凝聚著數千年中國文化的積澱和數億年的黃土堆積,愛情和苦難撼人心魄。
第二部小說的題目叫《崩潰》。這是一部視野更寬廣的小說,他的目光已經越過中國大地,神遊到東歐和前蘇聯。蘇聯的解體讓路遙陷入深思,曾經與曉蕾做過徹夜長談,他計劃用這個題材,寫出一部較大規模的長篇小說來,力圖探尋社會發展的規律以及造成改變的內在動因。
第三部小說的名字叫《十年》,以路遙那代人經歷的10年為背景,寫出自己的獨特判斷和剖析。路遙曾經為這個理想而激動:他計劃用10年時間寫出100萬字,目的是超越《平凡的世界》。
曉雷回憶道:
我能感覺到,此刻的路遙,已經不是寫《平凡的世界》的路遙,他對社會和世界的思索,他對藝術本體的探求,已經遠為深邃和宏闊了……他那永不滿足的靈魂已經漂洋過海,神往北歐的皇家科學院一項最具有權威性的獎項了……
也就是說,此時路遙已經有了更大的目標:"劍指"諾貝爾文學獎!
遺憾的是,路遙深入構思的這3部小說,都沒有完成。不是他的才華達不到,而是"命運"沒有給他更長的生命。1992年,路遙因肝硬化腹水去世,年僅42歲。在42年短暫的生涯裡,路遙完成了很多作家一輩子都無法完成的輝煌業績,《人生》和《平凡的世界》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可以肯定的是,如果路遙的身體沒有垮掉,他設定的這3個目標肯定能夠完成!
進入新世紀以來,在多種小說排名中,路遙《平凡的世界》都名列前茅,同時排在前列的還有王小波《黃金時代》。與路遙一樣,王小波也是在文學創作的輝煌時期猝然去世,年僅52歲。在出版社的序言裡,編輯評價道:"他複雜詭秘的敘事和即將展開的作品,已經成為令人神往的千古迷蹤。"路遙也是這樣,他未完成的3部作品,也已經成為"令人神往的千古迷蹤"!
聊可欣慰的是,他畢竟留下了《人生》和《平凡的世界》。這兩部經典作品,足可以讓他不朽!
《平凡的世界》問世已經超過了30年,但這本書依然受到眾人的追捧,雖然銷量已經超過了2000萬,但現在仍然以每年300多萬冊的速度遞增。前幾年還被改編成了電視劇。
這本書被看做是普通人的生活指南,在生活中那些迷茫灰暗的時刻,《平凡的世界》也許會帶你找到想要的答案。
完整版原著一共三冊,現在只需要79.9元,平均一本二十幾塊錢,用一頓火鍋的錢找到一本在逆境中給予我們力量的書,怎樣算都是超值的選擇。#路遙#
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