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川異域,風月同天」:那個往唐朝運袈裟的日本人是誰?

2020-12-22 澎湃新聞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蔓延全國,日本漢語水平考試(HSK)事務所在捐贈給中國湖北高校的抗疫物資上附了八字寄語:「山川異域,風月同天」,相關截圖在網上廣為流傳。在當下的時局裡,這八個字確實能為我們帶來別樣的感動。

關於「山川異域,風月同天」的截圖,來自網絡

有心人不難查到,「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典出《唐大和尚東徵傳》,是鑑真和尚在決定前往日本傳戒律時,與眾弟子談話中的內容,原文如下:

時大和尚(原文作『上』,為行文便利意改,下同)在揚州大明寺為眾僧講律,榮叡、普照至大明寺,頂禮大和尚足下,具述本意曰:「佛法東流至日本國,雖有其法,而無傳法人。日本國昔有聖德太子曰:『二百年後,聖教興於日本。』今鍾此運,願大和尚東遊興化。」大和尚答曰:「昔聞南嶽慧思禪師遷化之後託生倭國王子,興隆佛法,濟度眾生。又聞,日本國長屋王崇敬佛法,造千袈裟,來施此國大德眾僧,其袈裟緣上繡著四句曰:『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寄諸佛子,共結來緣。』以此思量,誠是佛法興隆,有緣之國也。今我同法眾中,誰有應此遠請,向日本國傳法者乎?」

根據這一文本來看,長屋王向唐朝高僧大德布施的袈裟,以及袈裟上「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寄諸佛子,共結來緣」的偈文,可以說是讓鑑真下定決心東渡日本的原因之一。那麼長屋王是何許人也?這個故事有幾多真實性?本文將首先從這裡開始。

長屋王是誰?

長屋王是高市皇子(公元654?年-696年)之子,而高市皇子是天武天皇(公元?-686年)庶長子,天武天皇則是奠定了近乎整個八世紀日本皇權正統性之人。關於這一時期日本皇權的複雜狀態在此無法用三言兩語簡述,讀者諸君只需知道以下這一事實應該就足以理解接下來的內容:

在八世紀初的近三十年內,長屋王一直是日本皇族中的第一權力者,同時在公元720-729年期間他還是名副其實的政壇第一人。

此後他於公元729年死於與藤原氏的權力鬥爭,這就是日本古代史中著名的長屋王之變,它與此後的藤原光明子立後事件一同,被視為是藤原氏勢力擴張過程之中的一大裡程碑。

長屋王在歷史上一直被認為是藤原氏權力擴張過程中的犧牲品。他在日本史學界,甚至稍微有些年紀的日本人中也有著很高的知名度,這與他的宅邸遺址於上世紀八十年代被發現也有很大關係:

當時伊藤洋華堂準備在奈良市二條大路附近開新店,結果動工過程中在新店選址地方發現了大量木簡。經調查發現,這正是當年長屋王宅邸所在地,而當時發現的數以萬計的木簡中也有大量與長屋王家政機關運營相關的內容。

這一發現為八世紀初的日本史提供了大量新材料,稱其為上世紀八十年代日本最重要的考古發現也毫不為過。那幾年間接連公布的研究成果,以及關於應當如何處理長屋王宅邸遺址所爆發的大量爭論,將長屋王從一個只是在教科書中出現過的名字,一定程度上還原成了一個似乎觸手可及的形象。而試圖保存長屋王宅邸遺址的努力,也可以說是日本史學界在公共事務領域積極發聲的典型事件。

但諷刺的是,當時正值泡沫經濟最盛期,學界與地方的奔走呼籲也未能攔下伊藤洋華堂開店的步伐,現在只有商店一角的紀念碑昭示著這個繁華的購物中心在一千三百年前曾經是長屋王一家的宅邸所在(執筆此文時順便檢索了一下才發現,當年一手推進開發的伊藤洋華堂已經於數年前退出,現在店面由另一家大型百貨公司接手,不禁又產生了世事無常之嘆),而日本史學界逐漸遠離公眾領域,似乎也是從這前後開始的。

長屋王宅邸遺址紀念碑

長屋王的木簡與願經

上世紀八十年代發現了長屋王宅邸的遺址,從遺址中發現了總數約3萬5千件的木簡,這些木簡被統稱為「長屋王家木簡」,為我們復原當時的頂級貴族生活提供了眾多鮮明的材料。

例如,「畫指木簡」,即在一根寫有人名的木簡上描出此人食指或中指的三個指節位置,以此作為這個人的特定標記,這應當是目前發現的最早的員工工作證。又如,寫有各種食材、藥材與物品的木簡,這為學界復原當時貴族的餐桌提供了眾多鮮活的材料;筆者印象比較深刻的除了各地方貢進的各種海產品(尤其多的似乎是鮑魚,畢竟是重要的鮮味來源)之外,有提到向貢進「牛乳」之人提供口糧的木簡,這指的可能是牛奶或者奶酪等乳製品。以及,長屋王顯然是個狗黨而非貓黨(這一時期貓是否已經傳入日本尚未可知,關於日本貓的問題有機會可以另行探討),從長屋王家木簡知道在他家中設置有管理狗的「犬司」,有向剛生產的母狗支給口糧米一升(換算成現在的計量單位應該是約800毫升,不知道這是多久的口糧)的木簡,根據木簡還可知道他家中養有「越犬」也就是原產地在日本北陸地方的犬種(據說外形與柴犬類似,是典型的日本犬,純血種似乎已經在上世紀70年代滅絕);甚至,在長屋王家發現的土器上還有活靈活現的狗頭塗鴉……

長屋王宅邸遺址中發現的土器上的塗鴉,圖片來源於奈良文化財研究所

長屋王在歷史長河中留下的另一著名物事是長屋王願經,從現存已知的材料來看他至少兩次發願抄寫《大般若經》,一次是和銅年間為供養去世的文武天皇(與長屋王算是堂兄弟關係),這被稱為「和銅願經」;另一次則是在神龜年間為供養父(高市親王)母(御名部內親王,天智天皇女)與聖武天皇以上歷代天皇而發願書寫,這被稱為「神龜願經」。

這兩次書寫經典分散在日本諸寺流傳至今,當年楊守敬在日本訪書期間也購得有數卷。這些經典在一定程度上昭示了長屋王佛教信者的身份,也為長屋王向唐朝的高僧大德贈送千件袈裟這一敘述提供了些許可信度。

日本漫畫中的長屋王形象

長屋王的千件袈裟

在拉拉雜雜說了許多八卦之後,故事終於到了正題,也就是傳說中讓鑑真下定決心東渡的、長屋王的千件袈裟,以及袈裟上的「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寄諸佛子,共結來緣」四句偈文。先從結論來說,長屋王或許確實發願向唐朝的高僧們布施過袈裟,以他的財力而言應當也負擔得起,但是要說這個是讓鑑真下定東渡傳法決心的重要因素,或許只是後世作者的潤色。這四句偈文似乎更多與鑑真(而非長屋王)綁定,更多少讓人有些張冠李戴的錯位感。

長屋王於公元729年去世,根據《懷風藻》中他享年五十三歲的記載倒推,他的出生時間應當是公元676年前後(學界的另一種觀點是根據律令規定將他初次敘位的年齡推定為21歲,由此倒推出的生年是684年);無論取這兩種推定中的哪一種,他實際開始從政的時間大致是八世紀初。到了八世紀二十年代,則是毫無疑問的政權首班。

而鑑於八世紀初的中日交流中還幾乎不見外交遣使之外的民間活動,長屋王寄贈袈裟的行為應當也是附屬於日本諸次對外遣使活動之下的。假如限定在遣唐使內,那麼則基本可以限定在養老遣唐使(公元718年派遣,阿倍仲麻呂、吉備真備等人於本次入唐學習),假如認為是通過遣新羅使或是遣渤海使代為中轉,他寄贈袈裟的時間也應該被推定在八世紀二十年代前後,不會有太多偏差。

而當時鑑真應該已經結束了在長安的遊歷返回揚州。假如這些布施發生在長安周邊,那麼恐怕鑑真並沒有身臨其會的機會(雖然這一時期遣唐使走的應該是南海路,也就是先南下衝繩再北上杭州灣一帶的航路,由此推演其入京路程,也並不能完全否定其途徑揚州並沿途有所布施的可能性),即使長屋王確實有過布施袈裟之事,這在當時的中土佛教界究竟是否足以引起關注也值得細思。

而之所以會認為這個故事出於傳記作者的潤色,是因為與這四句偈文一起出現的南嶽慧思轉生故事——南嶽慧思圓寂之後轉生為聖德太子的傳說在日本頗為流行,是聖德太子信仰中的重要一環,但是這個故事逐漸發酵起來是在中世之後,很多故事細節(例如聖德太子轉生之後遣小野妹子返回中國取經等)都是在這期間一點點被構建補充起來的。在《東徵傳》成書的時間點,這個故事還非常簡單(或者說這似乎是轉生傳說在文獻上的首次出現),缺乏後世可見的眾多細節,更難以想像這個尚未構建完畢的故事已經傳入中國、為鑑真所知,而此後例如《宋高僧傳》等文獻中關於鑑真的記載基本也都以《東徵傳》的敘述為底本。結論上來說,這個故事在很大程度上更可能是《東徵傳》作者在行文時潤色進來的。

最後,關於《東徵傳》這一文本的史學利用狀態做一個簡單的說明。《東徵傳》成書於寶龜十年(公元779年),作者是當時的著名文人淡海三船,其諸抄本不一,各抄本間的出入使得其甚至沒有一個固定的定名,通常《以唐大和上東徵傳》這一全名與《東徵傳》這一簡稱最為人所熟知。關於這一文本的歷史學利用,這基本是唯一可以用來推定鑑真來日活動細節的文本,在鑑真東渡的相關研究中是不可或缺的一手文獻,但也僅限於此,反而因為它作為傳記史料的性質,導致其中關於鑑真來日之後行跡的記載裡,與其他文獻相齟齬的部分通常都被認為有美化、避諱之嫌,並不會作為主要的材料來使用。

相對來說,中國學界似乎更關注這一文獻,在1970年代末就出版了校注本,這或許與當時學界重視交流史研究的潮流有關;或許也是由於對鑑真的關注,「山川異域,風月同天」這八個字往往被與鑑真綁定在一起。

檢索在此之前對於這八個字的使用例,往往出現在各種鑑真紀念活動中,而長屋王的名字卻很少被提及,這或許在某種程度上也可以算是張冠李戴的一個表徵。


餘談:文字的力量

雖然本文主要在說「山川異域,風月同天」與鑑真東渡之間很可能不存在聯繫,但是考辨「山川異域,風月同天」這句話、或者是長屋王布施千件袈裟這件事情的真偽,又或者是推斷鑑真是否能夠看到這句話,也許並不重要。

筆者在寫作過程中的感想是,即使當年長屋王布施袈裟這整件事都出自《東徵傳》作者的潤色,也無礙於這八個字所傳遞出的人文關懷與溫暖。

這在一開始或許只是長屋王延請高僧時所使用的套話,但是這其中所包涵的、能夠帶給我們感動的力量卻也並非虛妄。無論它的出典如何,在這千百年間的流傳過程與這次義援行動中帶給無數人的感動,讓筆者不禁感嘆,文字自然是有其力量的,對於通常將歷史學與歷史研究當作工具的筆者而言,有時反而更容易忘記這一點。在冰冷的歷史敘述之後有鮮活的人與情感,這才是本文的執筆初衷。因此本文著力介紹了一些長屋王的相關事宜,並努力還原一個更為人格化的長屋王形象;筆力有限,不知在多大程度上實現了筆者的目的,或者說分享到筆者的共感。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山川異域 風月同天什麼意思?鑑真「山川異域 風月同天」出處介紹
    大概在一千三百年前,崇敬佛法的日本長屋王造了千件袈裟,布施給唐朝眾僧。袈裟上繡著四句偈語:「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寄諸佛子,共結來緣。」  後來,鑑真和尚聽聞此偈,很受觸動,決定東渡日本,弘揚佛法。
  • 「山川異域 風月同天」是什麼意思?
    大概在一千三百年前,崇敬佛法的日本長屋王造了千件袈裟,布施給唐朝眾僧。袈裟上繡著四句偈語:「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寄諸佛子,共結來緣。」  後來,鑑真和尚聽聞此偈,很受觸動,決定東渡日本,弘揚佛法。  這件事記述在《唐大和上東徵傳》裡,原文是這樣的:  「日本國長屋王崇敬佛法,造千袈裟,來施此國大德眾僧,其袈裟緣上繡著四句曰:『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寄諸佛子,共結來緣。』以此思量,誠是佛法興隆,有緣之國也。今我同法眾中,誰有應此遠請,向日本國傳法者乎?」
  • 那「山川異域,風月同天」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疫情期間,日本為中國湖北送來的物資包裝上寫著「山川異域,風月同天」。不少網友感嘆:「不好好讀書,連捐款留言都寫不過人家。」那「山川異域,風月同天」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出處《繡袈裟衣緣》全文《繡袈裟衣緣》唐·長屋山川異域,日月同天。寄諸佛子,共結來緣。
  • 日本捐贈武漢物資上,寫的「山川異域,風月同天」是什麼意思
    2020年1月疫情剛爆發不久,日本就積極地向湖北地區捐贈物資。其中,國人對本漢語水平考試HSK事務局捐贈時所使用的口號印象深刻。他們的捐贈物為2萬個口罩和一大批紅外體溫計,而最顯眼的還是包裝紙箱上的標籤,上面用漢字宋體明顯地寫著「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八個大字,意義深刻而讓人感到溫暖。那麼,這八個字有什麼含義呢?
  • 8世紀的日本詩句「山川異域、風月同天」為什麼引起我們的共鳴?
    這幾天,突然間被「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八個字刷屏,引起的轟動甚至蓋過了人們對當下疫情的恐慌,在紛紛感嘆古風詩詞魅力的同時又在反思這多年以來的陳年老梗:做人還是要有點文化!不然你除了喊加油之外就是666。千律一篇,絲毫沒有新意。
  • 支援湖北的物資上,為什麼寫著「山川異域,風月同天」?
    雖然有佛法,但沒有能傳戒的人。就像漫漫長夜裡,要在幽室找東西,沒有燭光怎麼能看得見?不知法師是否願意中輟這裡的利益,去大海之東作我們的導師?」鑑真法師觀察來意,看到他們的勤勉,就說:「我曾聽說,南嶽慧思禪師投生到日本為國王,興隆佛法,有這事嗎?又聽說,日本國長屋曾經造千身袈裟布施給中華大德,袈裟邊繡著偈子: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寄諸佛子,共結來緣。由此看來,日本誠然與佛法有緣呀。」
  •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從日本寄出的捐贈物資上為何寫著這八個字?
    鑑真法師觀察來意,看到他們的勤勉,就說:「我曾聽說,南嶽慧思禪師投生到日本為國王,興隆佛法,有這事嗎?又聽說,日本國長屋曾經造千身袈裟布施給中華大德,袈裟邊繡著偈子: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寄諸佛子,共結來緣。由此看來,日本誠然與佛法有緣呀。」 就默許了。長屋,是日本的相國。鑑真於是募集比丘思託等十四人,買舟從廣陵攜帶了三藏典籍離岸。這是天寶二載六月。
  • 日本援助武漢的物資上,寫的「山川異域,風月同天」?是什麼意思
    日本和我國雖然在歷史上有著14年抗日戰爭,但終究是軍國主義一手造就的,日本人是還是非常友好的,在汶川大地震時,日本是第一個派遣救援隊抵達中國的外國隊伍,這次的武漢危機,日本同樣也伸出了援助之手。不過在日本捐贈的一些物資上,人們注意到了一句詩文「山川異域,風月同天」,那麼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這句詩詞來自唐代長屋王《繡袈裟衣緣》全詩為: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寄諸佛子,共結來緣。這講的是鑑真東渡。
  •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啥意思,為何寫在日本捐贈武漢的物資上?
    在這些應援物資之中, 日本支援物資外包裝箱上的「山川異域,風月同天」也頻繁在各大媒體和朋友圈出現。不僅如此,就連日本前首相為武漢錄製的加油視頻中,又再度提到,並由他親自書寫的這八個字。那麼這簡短的八個字究竟是什麼意思?它又為何頻繁出現在日本捐贈武漢的物資上?原來這八個字後面的浪漫背景,與唐朝時期鑑真東渡的典故有關。
  • 共結來緣已千年 日本畫家手書「山川異域 風月同天」將拍賣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8月12日電(記者 宋宇晟)「山川異域,風月同天」。記者獲悉,這八個曾令無數人動容的漢字,即將在8月中旬亮相拍場。  幾天前,中國嘉德宣布2020年北京春季拍賣會即將啟幕。雖然現在早已不是「春季」,與往年國內各大拍賣行的春拍相比也晚了差不多兩個月,但依舊吸引了眾多媒體的關注。
  •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日本延請鑑真東渡傳戒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最近,一批從鄰國日本捐贈給武漢疫區的物資吸引了公眾的注意力,包裝標籤下緣書寫著:「山川異域 風月同天」八個漢字,感動得萬千國人淚目。這句詩出自《繡袈裟衣緣》,是日本聖武天皇時一位叫做長屋的親王(也有說是日本的宰相)所寫,時間是唐玄宗開元21年(公元733年)。
  •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捐贈寄語哪家強?我們用文案思維細端詳
    文/小七的心靈花園還記得「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嗎?前一陣,日本馳援物資上的捐贈寄語爆紅網絡。一時間,大家都被這些情真意切、文藝典雅的古詩詞圈粉了。⑧ 日本捐湖北: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出處:日本長屋王的《繡袈裟衣緣》《繡袈裟衣緣》[日本] 長屋王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寄諸佛子,共結來緣。
  • 日本人題詩:山川異域,風月同天,現代人似乎變得不會說話了
    近日,隨著新型「冠狀病毒」的爆發牽動國人的心以外,來自鄰國日本的人道救援卻在短時間內把國人的目光帶向1300年前的唐朝,這一切都是因為日本人在救援物資上寫了八個字:山川異域,風月同天。有的同學可能在腦海裡快速檢索了一番,卻怎麼也沒有這兩句詩歌的印象。
  •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古詩文中那些令人淚目的深情
    疫情肆虐的冬末春初,有一縷溫暖來得那麼猝不及防,誰也沒想到,這絲絲溫暖竟是從日本援華的物資捐贈箱上發出來的。我相信不少人看到的第一眼也是一怔,進而淚水蓄滿眼眶。儘管經過採訪,選擇這些詩句的都是在日華人,但不妨礙人們把感激之情反饋到日本。
  • 山川異域與子同裳,日本化用中國古籍,恰是我們所失傳的優雅
    我們的鄰國日本也發揚人道精神,為武漢送來了亟需的物資,同時在物資上寫上了「加油!中國」等字樣。尤其醒目的是另外兩行祝福,一則是「山川異域風月同天」,一則是「豈曰無衣與子同裳」。不得不說,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在我們的東鄰日本那裡生根發芽了。
  • 這些文字,和「山川異域,風月同天」一樣美
    「武漢加油」錚錚有力,是最直白的鼓勵;「風月同天」優美雋永,是最貼心的共情。文字之美,美在真誠,美在走心,所以——「加油」很好,「萬人操弓,共射一招,招無不中」亦甚好。
  • 日本捐贈武漢的物資上,為何要寫「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啥意思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這是近日一批來自日本捐贈武漢的醫療用品上所題的字,在這些裝滿醫療用品的紙箱上,除了「中國加油」四字以外,就數這八個字最引人注目了。從公元743年第一次開始東渡起,鑑真一次次地做足準備,他不僅帶了糧食、藥品等物,為了成就修建寺廟這樣的功德事,他還約集了一批批雕刻、繪畫、建築的工人,經過五次失敗,付出了三十六人性命的代價,特別是在第五次的東渡失敗後,他不僅失去自己的愛徒,就連他自己的雙目也失明了,但是堅強的信念讓他矢志不渝。終於在公元753年成功抵達日本國薩摩的秋妻屋浦,實現了自己十二年來的夙願。
  •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火了,還有感動美哭的清華大學校歌
    前段時間,日本贈送中國的一些口罩包裝上,寫了幾句古話: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在網上很快就引起了熱議。多數人會覺得,這句子真好,你看我們多沒文化,全是「加油,加油「這種土不拉幾的口號。然而一句「山川異域,風月同天」竟然引起了某些中國文人的「嘴仗」。能感受到某評論員面對人家「山川異域,風月同天」的語句心中蹦出了一百個不服氣。全文的大概是:你說我沒文化,我就覺得加油比風月同天有文化,怎麼著?
  • 日本捐贈武漢的物資上,為啥寫「山川異域,風月同天」?有何含義
    日本在年初的時候,為我們伸出了援手,希望與我們共度難關,而中國人也對於這種幫助也感到非常溫暖,即便日本曾經在我國犯下滔天罪行,但在和平的年代當中,日本能夠與我國和平友好的發展,難能可貴。在武漢疫情肆虐時,日本、韓國等眾多國家就紛紛為我們捐來了物資,而日本在每一個捐助箱上都寫出8個大字:山川異域,風月同天。
  • 日本援助物資的詩詞什麼意思 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是什麼詩
    近日,日本支援湖北物資的照片,引起了網絡熱議。引起關注的原因不是因為物資本身,而是物資外包裝箱上的文字。日本捐武漢:山川異域,風月同天。日本捐湖北:豈曰無衣,與子同裳。日本富山捐遼寧:遼河雪融,富山花開;同氣連枝,共盼春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