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國風·召南·騶虞》:讚揚獵人好技能

2020-12-14 紫雲孤飛

本詩高度讚美了官家獵人的神奇箭法。或許是在貴族們狩獵時所吟唱的詩歌。

嚴:豝

彼茁者葭,壹發五豝,於嗟乎騶虞!彼茁者蓬,壹發五豵,於嗟乎騶虞!

簡單譯文:

茁壯成長的蘆葦啊,一發射中五隻大豬,好獵人箭法神奇;

嚴:飛蓬

茁壯成長的蓬蒿啊,一發射中五隻小豬,好獵人射技高超。

這是現在通行版本。是詩經裡數得上的較短的詩,僅有兩段二十六字。所以給我們留下了許多的理解方式。

解釋一:爭議比較大的是對「騶虞」一詞的解釋。

嚴:騶虞

騶虞:一說,義獸,白虎黑文,不食生物,有至信之德則應之;還有一說,天子掌馬獸官或者獵人。總之就是,有人說應該是獸,有人說應該是人。

嚴:騶虞,確實有人認為是這東西

解釋二「豝」(ba)與「豵」(zong),都是平聲。意思就是大小獸的意思,本詩解釋為野豬。

「獸一歲為豵,二歲為豝,三歲為肩,四歲為特」—《廣雅釋獸》

解釋三:壹發五豝,似乎不太可能。於是又有了以下兩種解釋。

其一:壹,發音詞,無意義,射滿十二箭為一發。這樣射獵五隻豬就有可能了。

其二:壹發,應該是指一個戰車團隊的意思,如果說一伙人獵獲五隻豬也說得過去。

小結:一支箭射五隻豬,確實匪夷所思。出乎當代人的想像。

本詩篇作為召南的最後一篇。簡單回顧一下召南篇。

嚴:喜上眉梢

詩經·國風·召南·鵲巢:結婚是要準備婚房的,鳩佔鵲巢是兩廂情悅的。

詩經·國風·召南·採蘩:為了官家的祭祀,夙興夜寐操碎了心啊。

詩經·國風·召南·草蟲:何以解相思,唯有相見時。

詩經·國風·召南·採蘋:出嫁女也是要祭祀祖先的。

詩經·國風·召南·甘棠:對英雄人物的懷念,珍惜當下幸福生活。

嚴:天鵝

詩經·國風·召南·行露:獨立女性,對婚姻說「不」的氣節。

詩經·國風·召南·羔羊:官員酒足飯飽之後回家的悠然自得。

詩經·國風·召南·殷其靁:女子盼望忙於公務的丈夫早點回家。

詩經·國風·召南·摽有梅:懷春少女盼望被提親的殷切期望。

詩經·國風·召南·小星:小人物對命運的抱怨,也是其自覺的開始。

詩經·國風·召南·江有汜:女友嫁人了,新郎不是我。

嚴:形單影隻

詩經·國風·召南·野有死麕:一場野外邂逅的純真愛情。

詩經·國風·召南·何彼襛矣:王孫下嫁齊國公子的盛世婚禮。

詩經·國風·召南·騶虞:讚揚獵人如神箭法。

相關焦點

  • 古詩詞文賞析之典籍《詩經·國風·召南·騶虞》
    詩經·國風·周南·關雎 【先秦】:佚名 彼茁者葭,壹發五豝,於嗟乎騶虞! 彼茁者蓬,壹發五豵,於嗟乎騶虞!
  • 詩經《騶虞》「騶虞」,是仁獸?是獸官?還是獵人?
    今天學習詩經《騶虞》此詩為讚美騶虞而作,但對讚美的對象即「騶虞」所指尚存分歧。大致有三種說法。(一)《毛詩序》說:「人倫既正,朝廷即治,天下純被文王之化,則庶類蕃殖,蒐田以時,仁如騶虞,則王道成也。」(三)今人鮑昌《釋〈騶虞〉》一文,解「騶」為飼養牲畜的人,解「虞」為披著虎皮大聲呼叫的人,將騶虞合訓為獵人。通過「壹發五豝」、「壹發五豵」來讚嘆獵人高超的狩獵技巧。此一說則是認為此詩是讚美獵人的詩歌。下面我們來看一下原文。
  • 《騶虞》‖《詩經》裡,一首讚美獵人的歌
    騶虞,古代牧官,專門管理獵區鳥獸的官,即官家的獵人。『詩經故事』這首《騶虞》是《詩經·國風·召南》最後一篇第十四篇,也是《詩經》的第二十五篇。是一首描寫古代官家打獵之場景的詩,意在讚美為官家管理鳥獸的官,也就是官家的獵人。要知道,古代國君打獵活動並不同於普通人,有固定的打獵場所,亦有為期經營管理獵場的官員。被稱作「騶虞」。國君的獵場是老百姓不能去的地方。
  • 詩經·召南·羔羊_朗讀、注音、翻譯及賞析
    詩經·羔羊詩經·國風·召南·羔羊原文清代以前傳統的儒家學者,大多將此詩解讀為讚美在位者的美德,如《毛詩序》云:「召南之國,化文王之政,在位皆節儉正直,德如羔羊也。」薛漢《韓詩薛君章句》云:「詩人賢仕為大夫者,言其德能稱,有潔白之性,屈柔之行,進退有度數也。」清代牟庭首先明確提出「諷刺說」,認為本詩旨在「刺餼廩儉薄也」。
  • 《詩經周南》就是「楚風」
    《詩經》有十五個國風,似乎「國風」裡面都是周朝分封的諸侯國,比如鄭風/衛風/齊風/秦風…「周南」在哪?但是一翻開詩經,國風裡面的「周南」就讓人困惑了,好像周皇室沒有分封「周南」這個國呀,「周南」到底是哪裡呢?同樣讓人困惑的還有「召南」是哪呢?歷史上楚國的版圖非常大,核心彊域包括今天湖南/湖北,楚國後期還兼併了吳國/越國大部分土地,也就是把江蘇/江西/安徽/浙江都納入版圖了。
  • 《詩經》中的「風」是什麼意思?古人一直都曲解了孔夫子的話?
    在我國的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風》不僅被孔夫子排在了全書最靠前的部分,還佔據了整部書一半多的篇幅,這160篇詩歌,歷來都被評為「《詩經》最精華的部分」,所以對「風」的解讀,也會影響對整部《詩經》的理解。不過,從古到今人們對「風」有很多種解讀,它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 國學入門書目:《詩經》
    《詩經》內容反映了勞動與愛情、戰爭與徭役、壓迫與反抗、風俗與婚姻、祭祖與宴會,甚至天象、地貌、動物、植物等方方面面,記錄了西周到春秋時期的作品,時間跨度約五六百年。詩經在內容上分為《風》《雅》《頌》三個部分。
  • 詩經《野有死麕》一首三千年前的求愛詩
    現在我們來學習詩經《野有死麕》,這是一首創作於西周初期的詩,距今已有三千多年,那時封建制度尚未確立,男女之間並無「禮」之大防,民風淳樸,男女率性而為。《野有死麕》講的是,一位年輕的獵人在郊外叢林中遇見一位溫婉如玉的少女,就用他獵來的小鹿拿白茅包裹著,作為禮物向少女求愛。那麼,這個直率且大膽的年輕獵人的求愛是否成功了呢?下面我們來看一下原文。
  • 【精選欣賞】《詩經》裡最美的句子,美到骨子裡!
    《詩經·國風·衛風·木瓜》 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你贈送給我的是木瓜(落葉灌木,果似小爪。古代有一瓜果之類為男女定情的信物的風俗),我回贈給你的卻是佩玉。這不是為了答謝你,是求永久相好呀!
  • 姚蘇傑:《詩經》的早期形態與「四詩」
    但今本《詩經》的風、雅、頌三分顯然不可能是最早的分類,因為沒有證據表明周初禮制存在與風、雅、頌對應的三分,這三者本身的時代差距也很大,比如國風、小雅中僅有部分詩作可能產生於西周。另外,傳世文獻對風、雅、頌的稱述也存在一些矛盾之處。因此,我們有必要重新探討,在《詩經》形成的最初階段,它應該由哪些部分組成。
  • 詩經,天真無邪之人方可讀之
    這幾天一直在讀《詩經》,當然,在學校的時候我們都讀過其中幾首,而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就來自於第一首 《關雎》,已經成為了我們耳熟能詳的日常用語。說到這點,《詩經》中還有許多詩句已經成為了成語供我們使用,粗略查看,足足一百五十多個。
  • 《詩經·何彼襛矣》中王侯貴族的婚禮,如絲之合,天作之合
    『詩經故事』這首《何彼襛矣》是《詩經·國風·召南》第十三篇,也是《詩經》的第二十四篇。是一首描寫遙遠時代王侯貴族聯姻的詩,重在渲染其排場之宏大奢華。
  • 國風┃《詩經》裡的春天,清雅,瀟灑!
    詩經 春天希臘有史詩,中亞有抒情詩,華夏民族,有《詩經》。《詩經》當屬中國人的孩童時光,我們的祖先生活在山林水澤之間,與荒野相融無間,即景即情,自鳴天籟。 周南·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實。之子于歸,宜其家室。
  • 《詩經·行露》古代一果敢女子的抗婚之詩,透著凜然不可侵犯之氣
    『詩經故事』這首《行露》是《詩經·國風·召南》第六篇,也是《詩經》的第十七篇。《行露》詩是古代一位果敢女子的抗婚之詩,全詩上下貫穿其凜然不可侵犯之氣。縱觀全詩,我們看到一個義正辭嚴的女子,儘管面臨的對象有權有勢,仍是一幅堅貞不屈、毫不懼怕的模樣。
  • 《神明在上》關於仙師學院護山神獸-騶虞的二三事
    各位仙師學院的小夥伴大家好~ 相信你們對學院裡這只可愛的橘貓已經非常熟悉了。 小虞,全名:騶虞,是數百年來守護著仙師學院的護山神獸。
  • 經典品讀‖《詩經》第13篇《採蘩》,祭祀的習俗,莊嚴而神聖
    《詩經》中的詩歌,各有各的特點。《採蘩》就是最早的山歌形式的詩,在一問一答間人物的儀態神情都躍然紙上。詩經·國風·召南·採蘩於以採蘩,於沼於沚;於以用之,公侯之事。
  • 小男孩起名:詩經不染世俗的小男孩名字,古色古香,很有氣場
    若是停下來細讀《詩經》,活得坦然,讀它便是在提升自我的人文修養。可以說生活是座城,《詩經》不可不讀。從古以來,很多名人的名字都直接取材于于《詩經》,下面跟隨吉生起名看看有哪些歷史文化人物的名字來自詩經。
  • 《詩經》這首雲雨詩,聽完讓人不好意思
    《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裡面詳細記錄了古代人民的生活情調。分為「風雅頌」三大類,其中風收錄了周代各地的民歌,也就是膾炙人口的民間小調,講述男女之間的愛情故事。你以為《詩經》中的愛情都是含蓄又哀傷的?那可就錯了,古人開起車來,常人都無法駕馭。
  • 《詩經》中最美的句子,都跟它們有關
    《詩經·周南·漢廣》翹翹錯薪,言刈其蔞。之子于歸。言秣其駒。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詩經·召南·採蘩》於以採蘩?於沼於沚。於以用之?公侯之事。《詩經·國風·陳風·澤陂》彼澤之陂,有蒲與荷。有美一人,傷如之何?寤寐無為,涕泗滂沱。彼澤之陂,有蒲與蕳。有美一人,碩大且卷。寤寐無為,中心悁悁。彼澤之陂,有蒲菡萏。有美一人,碩大且儼。寤寐無為,輾轉伏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