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愛交際」的蛋白質,是如何掌控阿爾茨海默病起源線索的

2020-12-19 澎湃新聞

原創 Montserrat 阿爾茨海默病

同步加速器歐洲研究中心(ESRF)

儘管進行了數十年的科學研究,但佔95%病例的最常見形式的阿爾茨海默病的起源仍不清楚。

同步加速器歐洲研究中心(ESRF)12月16日消息

由同步加速器歐洲研究中心 (ESRF - The European Synchrotron Radiation Facility)領導的國際科學家團隊已經發現,ECSIT蛋白如何決定與線粒體能量活動相關的蛋白質的行為,而線粒體的能量活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阿爾茨海默病的影響。他們的結果近日在《應用化學》(Angewandte Chemie)期刊中發表。

研究於12月15日發表在《Angewandte Chemie》(最新影響因子:12.959)期刊上

儘管進行了數十年的科學研究,但佔95%病例的最常見形式的阿爾茨海默病的起源仍不清楚。「在了解病理學之前,我們需要先了解生物學」,ESRF領導此項阿爾茨海默病研究的科學家Montse Soler López解釋說。她斷言:「我們唯一能確定的是,阿爾茨海默病的最常見形式與衰老有關。」

因此研究人員一直專注於身體隨著年齡增長而急劇退化的部分。例如,神經元是長壽細胞,這意味著它們不會像其他細胞那樣自我更新。神經元存在線粒體,線粒體因其在體內產生能量的積極作用而被稱為「細胞的發電站」。隨著時間的流逝,線粒體會遭受氧化應激,從而導致它們功能失調。最近發現,患有阿爾茨海默病的人可能在線粒體內有澱粉樣蛋白積累(以前認為澱粉樣蛋白僅在神經元外部)。Montse Soler López試圖尋找線粒體功能障礙、澱粉樣蛋白的存在與疾病早期症狀之間是否存在聯繫。「我們認為線粒體功能障礙可以在該人出現疾病症狀之前20年發生。」

ESRF的團隊與結構生物學研究所(CNRS,CEA,格勒諾布爾-阿爾卑斯大學),格勒諾布爾神經科學研究所和歐洲分子生物學實驗室(EMBL)的科學家們共同研究了參與呼吸鏈複合體的蛋白質,該蛋白質讓線粒體產生能量。線粒體的工作方式如下:首先,「helper」複合體產生呼吸鏈複合體,繼而以ATP的形式產生能量。Soler López和她的團隊研究了一種叫做ECSIT的蛋白質,該蛋白質是免疫系統的關鍵,似乎「愛交際」或與許多蛋白質相互作用。

Montse Soler López

使用ESRF低溫電子顯微鏡和ESRF光束BM29上的小角X射線散射,研究人員設法破譯了ECSIT在線粒體活動中的作用。「我們發現ECSIT在組裝'helper'複合體中起著重要作用,該複合體將組裝呼吸鏈複合體1,這是線粒體呼吸鏈的最大複合體。在'helper'複合體中,有幾種蛋白質,以及我們已經發現ECSIT調節蛋白質的功能,從而使它們完成所需的工作」,Soler López解釋說。

這些蛋白質之一是ACAD9。這是一種蛋白質,可以起到氧化脂肪酸或組裝呼吸鏈複合體的作用。Soler López和她的同事發現ECSIT關閉了氧化功能,因此蛋白質可以專注於組裝呼吸鏈複合體。她補充說:「如果ECSIT不採取行動,那將是一團糟,蛋白質會同時做幾件事,因此ECSIT實際上對整個呼吸鏈複合體至關重要,因此對線粒體活動也至關重要。」

格勒諾布爾大學

他們還發現ECSIT對澱粉樣蛋白的存在非常敏感。「我們認為,當澱粉樣蛋白開始出現在線粒體中時,ECSIT進入過度驅動狀態,從而推動呼吸機制來保護線粒體免受破壞性侵襲。如果該機制的控制不當,它可能會變得具有破壞性並最終破壞神經元。但是,我們仍將對此進行研究,不過這是我們下一步的研究」,SolerLópez總結道。

參考文獻

Source:European Synchrotron Radiation Facility

How a very "sociable" protein can hold clues about Alzheimer's origin

Reference:

Giachin, G., Jessop, M., Bouverot, R., Acajjaoui, S., Saidi, M., Chretien, A., Bacia-Verloop, M., Signor, L., Mas, P..J., Favier, A., Borel Meneroud, E., Hons, M., Hart, D..J., Kandiah, E., Boeri Erba, E., Buisson, A., Leonard, G., Gutsche, I. and Soler-Lopez, M. (2020), Assembly of the mitochondrial Complex I assembly complex suggests a regulatory role for deflavination. Angew. Chem. Int. Ed.. Accepted Author Manuscript. https://doi.org/10.1002/anie.202011548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阿爾茨海默病睡眠周期調節的線索找到了
    Louis)的研究人員表示,線索可能就在大腦蛋白質YKL-40中。在12月16日發表在《科學轉化醫學》(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雜誌上的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報告說,YKL-40既受時鐘基因的調節,又參與清除大腦中潛在的阿爾茨海默病蛋白質堆積。此外,科學家發現,攜帶一種降低YKL-40水平的基因變異的阿爾茨海默病患者比沒有這種基因變異的人維持認知能力的時間更長。
  • 正視阿爾茨海默病,讓愛不再傷痛
    厄瓜多老人朱利奧·莫拉在家中因為阿爾茨海默病去世,他和妻子於2019年8月創造了一項結婚79年的吉尼斯紀錄。據悉,老人是在妻子瓦爾德拉米娜·昆特羅斯的陪伴中逝世。而問起妻子他們80年來愛情的保鮮秘訣是什麼時,她說是「親吻」。愛的力量是如此不可思議,讓無數人為之感嘆。能讓一位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在最後階段安詳地走完人生是件多麼難得和幸福的事情。
  • 研究為阿爾茨海默病早期幹預提供了新的候選藥物
    原創 Arlene Weintraub 阿爾茨海默病許多患有阿爾茨海默病的人早在疾病被診斷出來之前就開始遭受腦白質(認知的關鍵調節器)的損失。如果這種損失能夠及早發現並停止,情況會怎樣呢?
  • 新研究證實睡眠呼吸暫停與阿爾茨海默病之間存在聯繫
    這項研究基於對解剖腦組織的研究,顯示了通常與阿爾茨海默病有關的有毒蛋白質聚集,似乎是如何以同樣的方式在睡眠呼吸暫停患者的大腦中開始並擴散的。這項新研究的首席研究員史蒂芬·羅賓遜(Stephen Robinson)解釋說:「我們知道,如果你在中年時患有睡眠呼吸暫停症,那麼你長大後更有可能患上阿爾茨海默症。
  • 世界阿爾茨海默病日|女人向死而生,阿爾茨海默病如何影響女性的一生
    在近期熱播的《忘不了餐廳2》中,80歲的孔繁漪奶奶忘記了自己的丈夫已去世十多年,忘記了自己的孫女已經長大成人,她一個人困在過去的記憶中,常常不知自己身在何處,對陌生的人和環境充滿恐懼…...而這些只源於她被阿爾茨海默病(AD)「纏上」了。AD,繼電視劇《都挺好》中的蘇大強之後,讓人們再次深刻的認識到了該種疾病給人類生活帶來的深刻影響。
  • 阿爾茨海默病:面對記憶的橡皮擦,我們要行動起來~
    阿爾茲海默病,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老年痴呆症,是一種以記憶功能和認知功能進行性退化為特徵的臨床症候群,多發於老年期,患有這種病的人就好像上帝在他們腦中放了一塊橡皮擦,隨時會替他們擦掉一些記憶,甚至是所有的記憶。今天讀完的這本《阿爾茨海默病自我管理全書》就是一本叫你如何預防阿爾茨海默病的書籍。
  • 阿爾茨海默病風險基因對大腦早有影響
    科羅拉多大學最近發表的一項新研究表明,阿爾茨海默病可能是由於大腦中果糖的過度活化所致。,以及將這些腸道細菌移植到其他小鼠中如何導致受體小鼠的睡眠方式發生變化。(據Medical Express)[2] 3 促進大腦健康,多吃這五種食物 雖然阿爾茨海默病無法治癒,但你所吃的食物可以在幫助治療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甚至可以通過保持大腦健康來預防這種疾病.
  • 迄今最大規模阿爾茨海默病蛋白組學數據!《自然-醫學》發表重要...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編輯 權威學術期刊《自然-醫學》最新上線一篇有關阿爾茨海默病(AD)的重要論文。科學家們展開了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AD蛋白質組學研究,以確定在這種疾病中起作用的蛋白質和生物學過程。
  • 生離死別阿爾茨海默病
    5年後,德特爾女士去世,阿爾茨海默醫生在對德特爾女士的大腦研究中辨認出「澱粉樣斑塊」和「神經原纖維纏結」。這項工作使得世界認識到這一新型的疾病。後來,該疾病被命名為「阿爾茨海默病」。阿爾茨海默病(AD)是神經系統的一種起病隱匿的退行性疾病。
  • 阿爾茨海默病與腸道微生物群的關聯再被證實!
    越來越多的研究把這一視角轉向了阿爾茨海默病。前不久,阿爾茨海默病(AD)與腸道微生物群的關聯再次被瑞士一科學團隊證實。 瑞士團隊證實 AD與腸道微生物群存在聯繫 2020年11月,瑞士團隊研究證實了阿爾茨海默病與腸道微生物群的關係,研究表明細菌多樣性的變化與炎症和大腦中澱粉樣斑塊數量增加有關,而澱粉樣斑塊是這種疾病的標誌物之一。
  • 和時間賽跑,把阿爾茨海默病拋在腦後
    原創 白麗 精衛 愛記憶9月21日 世界阿爾茨海默病日昨天!2020年的9月21日!是第27個「世界阿爾茨海默病日」。總結了認知障礙愛夕醫養聯盟建立以來的成效,也加深了針對認知障礙開展的中國特色、上海模式的防治工作的理解。
  • 世界阿爾茨海默病日|當記憶跟不上遺忘的步伐,請幫我記住這世界
    什麼是阿爾茨海默病?阿爾茨海默病是最常見的痴呆亞型,約佔所有痴呆的60%。有人稱它為漫長的告別,或看不見的先行死亡,它的出現,讓許多老人走向遺忘和病痛,讓許多家庭被迫面臨撕心的生離。阿爾茨海默病以近記憶力下降為主要表現,同時出現定向、判斷、計算等認知功能障礙,可伴有精神狀況、行為異常等,並且已對社交、職業與日常生活能力造成影響。我們熟知的裡根總統、柴契爾夫人等名人晚年就患上了阿爾茨海默病,曾經叱吒風雲的他們也逐漸喪失了自己的記憶力。
  • 研究顯示說話囉嗦可能是阿爾茨海默病的早期徵兆
    雜亂冗長的說話方式可能是阿爾茨海默病的早期徵兆。相關研究顯示,在出現更嚴重的神經功能下降的幾年前,患者就會出現語言表達方式上的細微變化。參與該研究的科學家們認為,這或許可以讓我們在患者進展到可被確診為阿爾茨海默病之前的十幾年,便可探知到這些語言能力的改變並進而預測其患病危險。
  • 非典型的轉亞硝基化級聯反應導致阿爾茨海默病中的...
    2020年12月8日訊/生物谷BIOON/---阿爾茨海默病影響了全球約5000萬人。在一項新的針對阿爾茨海默病的研究中,來自美國斯克裡普斯研究所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揭示了大腦中一個以前不為人知的導致突觸破壞的生化級聯反應,其中突觸是負責記憶和認知的神經細胞之間建立的連接。這些研究結果為發現治療阿爾茨海默病的藥物提供了一個新的角度。
  • 社會隔離,增加了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的焦慮和腦萎縮的不對稱性
    原創 袁波 阿爾茨海默病巴塞隆納自治大學在小鼠身上進行的一項研究表明,社交孤立使阿爾茨海默病的病情惡化,也加重了腦萎縮的不對稱性。
  • 曾經深愛的你 還認識我嗎?阿爾茨海默病的若干個問號探秘 生離苦於...
    漸漸地張瀅意識到,「在針對阿爾茨海默病仍缺乏特效藥的當下,雖然醫生沒有辦法逆轉患者病情,但如何改善患者的症狀,讓病人和照顧者舒服一點,活得有質量一點,卻是可以做到的。」難道記憶力越好、學歷越高,越容易得阿爾茨海默病?浙大二院神經內科陳豔杏副主任醫師:這種說法是沒有根據的,目前,阿爾茨海默病的病因尚沒有明確定論。與大家印象相反的是,學歷越高,其實患痴呆的風險相對更低一些。因為研究發現早年接受更多的教育,可以降低老年期發生痴呆的風險。
  • 記憶力好、學歷高、宅男宅女易得阿爾茨海默病?最疼愛你的那個人...
    去年底,我國原創治療阿爾茨海默病的一款網紅新藥正式在國內上市,將調節腸道菌群作為減緩阿爾茨海默病進展的新策略,該藥適用於輕度至中度阿爾茨海默病,上市後,單盒藥物定價為895元,月費用約3580元(28天計算)。
  • Tau翻譯後修飾圖譜可確定患者的異質性和阿爾茨海默氏病的階段
    Tau翻譯後修飾圖譜可確定患者的異質性和阿爾茨海默氏病的階段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17 15:45:49 美國波士頓兒童醫院Judith A.
  • 阿茲海默症能活多久,阿爾茨海默病治療到底靠譜不,是個問題!
    阿茲海默症能活多久,阿爾茨海默病治療到底靠譜不,是個問題!我們要清楚一個問題,阿爾茨海默症本身並不是致命性的疾病,所以呢,本身並不會直接導致病人的逝-世;患者會隨著病情的發展逐漸出現記憶力、認知功能減退;走失;出現意外或者發生心腦血管疾病、其它軀體疾病,出現呼吸衰竭。
  • 新會一名患有阿爾茨海默病的大叔走失!兩天後……
    新會一名患有阿爾茨海默病的大叔走失!一名患有阿爾茨海默病的大叔,走失兩天後,終於安全回家。12月19日:城西車站 12月19日下午,城西車站諮詢處突然走來了一位急衝衝的女士,著急難過地求助在場的工作人員,說她患病的丈夫張大叔在18日傍晚出門後,一晚上都沒有回家,家裡人已經報警尋人,也希望新會公汽的工作人員幫忙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