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平合戰:日本平氏家族的沒落,幕府將軍的崛起

2020-12-06 調侃歷史

在平治之亂過後20年的時間裡,平氏家族的首領平清盛在日本朝野的地位是平步青雲。當時,後白河上皇需要藉助平清盛及其背後的武士集團的力量,以此來維持他對二條天皇的控制。而平清盛有了後白河上皇的支持後,先後擔任參議、右衛門督、兵部卿,最終位居太政大臣。他的弟弟平賴盛成為後白河上皇的大臣,兒子平重盛成為京都的軍事指揮官。二條天皇22歲時因急病逝世,平清盛安排了一場聯姻,把女兒平德子嫁給二條天皇的繼承者,其同父異母的弟弟高倉天皇。在平氏家族的控制下,公卿逐一沒落。

後白河上皇增強平氏家族勢力的計劃開展得過於順利,直至1179年,後白河法皇(1169年出家的後白河上皇)。他為了阻止平氏家族繼續擴張的野心,強力介入平清盛的事務,沒收了平清盛強佔的土地,並將其還給藤原家族和源氏家族。

做完這一切後,後白河法皇認為剷除平氏家族的時機已經成熟了,但事實證明他想錯了。平清盛武士集團的勢力依然遠超其他人;平清盛率領成千上萬效忠於平氏家族的武士進入京都,幽禁了後白河法皇,次年又逼迫年輕的高倉天皇禪位於其幼子,即平清盛的外孫安德天皇。

此時的平清盛位於權力的巔峰。他是天皇的外祖父,且控制了法皇,成為日本實際的統治者。為了坐上這個位置,他用了20多年的時間。但他僅僅享受了不到一年,就突染熱病,於1181年3月去世。

隨著平清盛的死去,反抗平氏家族的浪潮也越來越激烈。

發起反抗的人就是平治之亂的一個倖存者:源賴朝,就是被斬首的源義朝的兒子。平治之亂時,源賴朝12歲,凱旋的平清盛沒有將他處死,而是將其流放。這一仁慈之舉成了策略上的失誤。父親去世後,源賴朝一直生活在南方名為伊豆諸島的火山群島上,後又去了東海岸。東海岸原本是源氏家族的領地,所以他在抵達之後能夠召集自願追隨他的人。一系列勝多敗少的小規模戰役之後,他的軍隊力量漸強,最後他得以在鎌倉這個沿海城市站穩腳跟。

與此同時,平清盛的兒子平宗盛在京都召集平氏家族的追隨者。但是之後的14個月裡,天氣惡劣,旱澇交替導致食物匱乏,瘟疫橫行,雙方交戰不得不推遲。源義仲是源賴朝的堂弟,比源賴朝小7歲,原本也打算驟然舉兵,也因此而推遲。源義仲既有野心,又有作戰經驗,於1155年喪父。同與堂兄並肩作戰相比,他更傾向於自立門戶。他佔領了西部城市信濃,不久之後就聚集了比源賴朝麾下更多的兵力。

平宗盛決心率先對付他最大的敵人。不過平宗盛矛頭並未直指源賴朝。據史書記載,1183年,他派10萬大軍進攻源義仲。

平宗盛根本就沒有軍事天賦,支撐他必勝的信念就是以多打少,不過可惜的是,他麾下的人大多都是被強徵入伍的鄉野村夫。當平家軍靠近源義仲陣營時,源氏的武士們故意以合乎古禮的傳統對決方式應戰,拖延時間至夜幕降臨。天一黑,源義仲就下令放出一群犄角上綁著松枝火把的公牛衝入敵陣。驚慌之中,缺乏作戰經驗的平氏京都軍潰逃至附近狹窄的俱利伽羅峠(qiǎ,中國古字,日本的和製漢字)斷崖,他們已窮途末路,之後慘遭屠殺。聽聞平家軍戰敗,安德天皇和他的平氏親信逃離京都。源義仲一路挺進,佔領京都,受到了法皇的迎接。老奸巨猾的後白河法皇轉而表態將支持源氏家族。

平氏家族在俱利伽羅峠之戰中遭到重挫,其家族勢力在此後的兩年中迅速衰落。以京都為中心,源義仲開始竭盡所能追殺剿滅平氏家族餘黨。1180年至1185年,在源平合戰的這5年間,平氏家族的勢力幾乎被源氏家族殲滅。

1185年4月25日,平氏艦隊連同平清盛的外孫、7歲的安德天皇和天皇的外祖母、平清盛的遺孀被困於壇浦海峽。他們的船被源賴朝一個兄弟指揮的源氏艦隊擊毀。眼看敵人臨近,天皇的外祖母抱著天皇縱身跳海。其朝臣及戰敗的平氏武士們紛紛效仿,由於盔甲沉重,他們一齊沉入了海底。

平宗盛繼俱利伽羅峠之戰失利之後,再沒有什麼作為。他拒絕跳海,一名下屬對平氏領袖懦弱的表現備感羞憤,於是推其入海。但他深諳水性,後被源氏家族的船救起,成為戰俘。幾天後,平宗盛在由鎌倉送往京都的途中被斬首。

平氏艦隊全軍覆沒,日本平氏家族就這樣退出了歷史舞臺。源賴朝稱霸日本,並把他的堂弟源義仲趕出京都,自請就任右近衛大將,這意味著他控制了天皇身邊的禁軍。早在1183年,後白河法皇的另一個孫子,3歲的後鳥羽天皇登基。但源賴朝掌控著日本的武裝,一向能在混戰中擇良木而棲的後白河法皇承認了源賴朝的統治。幼主登基,實權卻掌握在其他人手中。這場權力鬥爭的結局,和其開始時的局面,簡直是一樣的。

1192年,源賴朝接受幼主授予的「徵夷大將軍」一職,成為軍隊總指揮,即日本的最高統帥。統治實權再次轉移,由上皇到了武士手中;之後的幾個世紀裡,幕府將軍成為僅次於天皇的日本統治者。

相關焦點

  • 從1192年到1867年,日本幕府將軍的驚人崛起
    幕府將軍是日本封建時期的軍事統治者。雖然日本有天皇,但幾個世紀以來,他們只是作為傀儡存在,實權掌握在幕府將軍手中。很多人都聽說過的幕府是德川幕府(Tokugawa shogunate),它建立於17世紀初,一直持續到19世紀。然而,日本的幕府將軍統治在12世紀就已經開始,遠早於德川家族的崛起。此外,在他們之前還有另外兩位幕府將軍。
  • 大浪之下,亦有皇都|一曲平氏悲歌,代表了日本平安時代的終結
    之後對於日本影響至深,而日本歷史上又把遷都平安京到幕府統治的這四百年,稱之為平安時代。早期宗室內鬥中期貴族弄權,架空天皇晚期院政崛起,政出多門末期源平合戰,幕府崛起圖2|日本平安時代多鬼怪的壁畫其末期的源平合戰中平氏覆亡,更是直接造成了這個時代的終結。
  • 德川幕府統治日本264年,末代幕府將軍退位後,他們家族依舊繁榮
    當然了,這僅限於一種象徵,真正的權力,還是在德川幕府手裡。德川幕府自此統治了日本264年之久,最後一任幕府將軍是德川慶喜,真是個喜慶的名字。列強用大炮打開了日本的門戶以後,德川幕府逐漸失去了人心。尤其是維新派的人都覺得必須要將德川幕府趕下臺,否則日本又要回到戰國時代了。
  • 酷似發怒武士的「鬼臉蟹」-平家蟹
    《平家物語》中的故事稱,源平合戰中平家與源氏的軍隊在壇之浦大戰。壇之浦大戰以源氏大勝、徹底擊潰平家勢力、奠定鎌倉幕府根基告終,而平家的大量武士在此戰中墜海喪命。喪命的平家武士亡靈轉世後成為了背甲酷似發怒人臉的平家蟹。
  • 一刀即取敵將首級,日本也有花木蘭,幾幅版畫了解日本古代女武士
    巴御前在1180年到1185年的源平合戰期間,一位名叫巴御前的美麗女子作為武將,伴隨其夫君——赫赫有名的源義仲身邊,共同對抗平氏家族以及後來源賴朝的軍隊平安時代晚期的源平合戰是兩個武士家族集團——源氏和平氏之間的內戰。最後,源氏家族取得了勝利,並於1192年建立了鎌倉幕府。
  • 將軍、天皇二元政治的時代,日本武士建立幕府
    平治之亂之後,源家就垮了,只留下幾個年紀比較小的兒子,源義朝的其中一個兒子源賴朝被流放到了伊豆國,也就是今天的靜岡縣,源氏垮臺之後,平氏就一家獨大,在朝廷上呼風喚雨,眼看著平氏的權力日益的增大,有一個人就開始坐不住了,他就是後白河上皇,他感到平氏逐漸的威脅到自己的地位,就開始對平氏採取比較強硬的措施,但是平清盛他也不是省油的燈。
  • 日本鎌倉時代徵夷大將軍!
    徵夷大將軍在日本歷史上,原為大和朝廷為對抗蝦夷族所設立的臨時的高級軍官職位,本應於停戰時即功成身退。「夷」其實是指曾在本州和北海道居住的蝦夷族(阿伊努族),而「將軍」一詞指軍階中的高級領導職。徵夷大將軍的衙門稱為幕府,故中文俗稱徵夷大將軍為「幕府將軍」,也常簡稱其為「將軍」。
  • 日本古代史,武士階級的上位,源氏與平氏之爭誰才是正義?
    ,讓自己的親屬擔任朝中的重要職位,進一步鞏固了平氏的勢力,而且平清盛還借著和皇家聯姻的關係,把自己女兒所生的皇子繼位為安得天皇,所以平氏又成為了天皇的外戚。平氏的勢力這個時候達到了頂峰,而後白河上皇這邊,雖然他本人被幽禁了,但是他還有兒子啊,他的一個皇子為了對付平氏,就命源氏來討伐平氏,可是源氏不是都已經垮了嗎?是垮了,但是還有些餘黨分散在各地,記不記得前面說源義朝有個叫袁賴朝的兒子被流放到了伊豆國?
  • 日本女人只能相夫教子?這些武力爆表的女武士,讓幕府將軍都折服
    但在日本武士崛起的早期,女性的地位卻隨之下降,男性佔據著行政與軍事的絕對主導。 在日本女武士的傳說中,最為出名的應是巴御前。巴御前身處於源平時期,其丈夫為木曾義仲。當時源氏與平氏兩大集團衝突不斷,而巴御前則協助丈夫與平氏進行對抗。
  • 《幕府將軍2》免費領取:這些DLC該買,這些DLC不該買!
    DLC幕府將軍2發布的第一款劇本DLC。這款DLC將時間線拉回幕府時代的起源,源平合戰的時間點,體驗幕府-大名-武士體系最初崛起的心路歷程。一個平衡性和可玩性幾乎為0的DLC,他的定位類似於全面戰爭:三國中的八萬之亂DLC,勢力少而且兵種單一,民忠問題嚴重,一個很難玩而且缺乏趣味的DLC。還是推薦購買的,不過我個人不喜歡玩。
  • 日本戰國時代穿越指南(一)室町幕府
    不過,室町幕府雖然統一了日本,但是幕府本質上是一個以幕府將軍為首,由足利氏一門以及各地有力守護組成的一個聯合政權。因為《建武式目》等幕府法的發布以及施行,我們並不能否認室町幕府是一個統一政權,雖然大部分中國人都比較難理解日本以及西歐的封建制度為什麼會存在。
  • 幕府將軍足利義教遭暗殺,原已飄搖的幕府名存實亡,戰火熊熊燃起
    室町時代中期1441年,室町幕府第六代將軍足利義教遭暗殺,使得原已飄搖的幕府名存實亡。從此以後,戰火便熊熊燃起。今天就讓小編帶你來了解一下這些歷史吧!在這期間,山名宗全逐漸擴張勢力,成為九國守護大名。守護原為統率各地武士團的大帥,日後演變為擁有一國或數國統治權的領主,室町幕府可以說是各國守護大名的聯合政府。日後,這些守護大名有些成為新興戰國大名,有些則漸趨沒落。六代將軍遭暗殺後,由年方九歲的長男足利義勝繼位七代將軍,但在位八個月即過世。接位的義政是義勝的同母弟弟,年僅八歲。當然兄弟倆都是傀儡將軍,真正的掌權者是幕府三管領(地位相當於宰相)斯波氏、畠山氏、細川氏。
  • 為何日本天皇沒姓氏?盤點日本十大貴族姓氏
    8.松平氏松平氏起源於日本「室町時代」,是當時日本的豪族,後來在日本江戸幕府時期,演變為「徳川」姓氏的起源,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一橋氏、松平氏、德川氏有很大的聯繫,都是日本曾經貴族所擁有的姓氏。7.井伊氏說起井伊氏,在日本歷史上肯定離不開這個人——井伊直孝,是日本歷史上第一位幕府大老。
  • 日本戰國時代,徵夷大將軍只有源氏才可以擔任嗎?事實並非如此
    摘要:日本戰國時代,徵夷大將軍只有源氏才可以擔任嗎?事實並非如此日本戰國時代,徵夷大將軍是武家領袖,統御全日本的武士,特別是隨著幕府的成立,徵夷大將軍的作用進一步體現,這也造成只有源氏才能擔任徵夷大將軍的說法出現。
  • 戰國前夜真相,鎌倉幕府統治的刀為何斬向自己?是利益分配不均
    北條一門的名越光時聯合前將軍九條賴經,企圖奪取幕府的權利。這次奪權以失敗告終,將軍九條賴經被驅逐回京都。幕府迎立後嵯峨天皇的皇子宗尊親王為宮方將軍,而宮方將軍不過是北條氏掌握的又一枚棋子。康元元年(1256)北條時賴出家為僧,隱居幕後,將執權職位讓給同族的北條長時。
  • 德川幕府統治日本264年,真實地位到底怎樣,是何原因被推翻?
    說到日本的歷史,我們就必要要提到著名的"德川家族"。德川上臺以來,德川家族統治日本長達兩百多年。十九世紀六十年代,德川十五代將軍交出了他的權力。日本政府會對他們做什麼?德川一家會怎麼樣?在我們談論德川家族以前,我們需要對"幕府"做基礎的認識。"幕府"源於古代漢語,是指"戰爭時期的將軍府",後來被日本人吸收。在日語中,它指的是"將軍的軍帳"。之後隨著將軍權力產生了變化,幕府已經上升為一種獨特的政治體制。"
  • 御恩與奉公,淺析幕府時期日本武士階級的維繫紐帶——主從關係
    日本武士日本歷史上首個幕府政權是源賴朝在1192年建立的鎌倉幕府,這一時期的主從關係其實是以血緣、家族關係為紐帶而結合的,又被稱為御家人制。所謂的「御家人」就是指那些與將軍有主從關係的武士,而在這種制度中,將軍賜予御家人土地和官職並保護他們的既得利益,這被稱為「御恩」,與此同時,御家人對將軍宣誓效忠,並承擔納貢和服軍役義務,這被稱為「奉公」。這種御家人制度從表面上來看是一種利益相關的主從關係,而之所以說它是一種血緣家族關係是因為當時的御家人其實是由鎌倉殿發展而來的分家所構成的,血緣關係上類似於我國西周時期的諸侯。
  • 櫻花,武士道,幕府時代,切腹,日本武士階級是怎麼形成的?
    因為這時候的日本武士正在經歷一個由分散走向統一的發展,從12世紀開始,日本舊貴族和領主們的勢力相繼衰微,而隨之崛起的是軍事貴族。而武士得以在這個崛起的過程中大放異彩,由此逐漸從分散聚集為武士集團,這些分散的武士聚集在當地或其它地區的地方豪強或貴族的門下,因此形成了所謂的武士集團。
  • 日本經歷了三代幕府政治,在明治天皇的努力下結束了封建幕府政治
    幕府政治是日本封建武士通過幕府實行的政治統治。又名武家政治。幕府一詞始自古代漢語,指出徵時將軍的府署。在日本,最初指近衛大將住所,轉指武士的首腦徵夷大將軍(簡稱將軍)府邸,以後又稱將軍為首的中央政權為幕府。幕府政治始於1192年鎌倉幕府建立,中有室町幕府,至1867年江戶幕府的德川慶喜還政於天皇,幕府政治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