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每天看一會兒《華杉講透王陽明傳習錄》。相關學習心得,就是這段時間的每日精進匯總。那是在大學期間,當時看《明朝那些事兒》,結果愛上王陽明這個男人。於是買了一本《傳習錄》,看完就記住幾個關鍵詞,其它啥也沒理解。當遇到華杉老師解讀版,基於對華杉老師的認可,對王陽明的喜愛,就入手了。馬上就要結束一輪。如果今天你問我,王陽明對我最大的啟發是什麼?我會說9個字:立長志,致良知,事上練。在咱們「007不寫就出局」,這九個字早就融入其中。比如,7年就是一輩子,就是為了立長志;用輸出倒逼輸入,就是通過寫作找到那個良知;倡導踐行,就是事上練。上周直播,我還講過一個故事:王陽明格竹子致知,覃傑格蔬菜致富。結束後,我就想,哪天得好好寫寫我和王陽明的故事。你知道,我遲早會寫的,先等我踐行出一點點成績,直到成為能說那話的人。今天周一,先上每日精進周匯總。
周一
王陽明說,天理只有一個,不是你的,也不是我的,是全人類的。
古往今來,很多人追求「有自己的東西」,或者想「自成一家」。這在王陽明看來,叫有勝心,明明前人已經做得很完備的東西,你非要換個新的,說前面的過世了。
形成這個現象的原因,和無數「吃瓜群眾」的喜新厭舊、貪巧求速分不開。老想聽「新東西」,不願意下功夫在「老生常談」上去切實篤行,知行合一。
知道了這個點,就不難理解,隔三差五新模式,時不時群魔亂舞。
每日精進144/200@20200504
周二
如果你被人詆毀了怎麼辦?
王陽明說,真正的優秀像日月一樣,不會因為別人的毀謗,就減一分光輝;就算是偶爾烏雲密布,也終有散去,重見光明時。
人都在意別人對自己的毀譽。實際上,詆毀和榮譽都靠不住。有人因為喜歡你,你啥也沒做,他卻把你捧上天;也有人因為討厭你,你啥也沒做,他卻把你踩在腳下。
面對詆毀和讚揚,不要太當真。好的就當成對自己的激勵,壞的及時撇清,該放下就放下;不要把自己的名聲搞得太好,適當自黑是智慧。
每日精進145/200@20200505
周三
學問的功夫在於用功,而我們經常在言語上說來說去,把自己搞得越來越糊塗。
如果你遇到一個人,就一個事情想來想去,焦慮抑鬱,或跟朋友討論,把別人都說煩了,背後一定是有思慮在的。
王陽明說,當你走在大街上,看見滿大街都是聖人,就是因為你自己有一棵聖人的仁心。
所以,做什麼人全在自己,跟別人沒關係。不要說這個社會怎麼啦,極有可能是自己出了問題。
每日精進146/200@20200506
周四
據說一農夫去請教孔子,孔子啥也沒有準備,就根據農夫自己知道的是非,去和他一起分析,結果農夫說,我明白了。
實際上,農夫不是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只是不自信。孔子只不過引導他自己,讓他多了信心。如果孔子談話前,就事先做了準備,反而聽不到,也感受不到農夫自己原本知道的。
如果不能保持中立,就會讓自己的思想和對方的打架,結果可想而知。這也是很多時候,我們不是一個好的聆聽者的原因,溝通總是達不到效果的原因。
每日精進147/200@20200507
周五
我們經常說,要了解自己。或多或少是說了解自己的不足,然後加以改正。實際上,這樣可能反而適得其反,往往弄得自己焦慮,甚至失信心。
古有王陽明對弟子說,是人就有過錯,若老盯著自己的過錯用功,就像修補打碎的瓦罐,時間長了必然會生出文這飾非的毛病。
今有洛克菲勒對他兒子講,無論在任何時刻,都不要自己看不起自己,要經常篩選自己的優點,並肯定自己的優點。
所以,了解自己也可以是多發現自己的優點。
每日精進148/200@20200508
周六
如果說思想的最高處,只有體會,沒有詞詞。那麼,高手們註定是孤獨的。
當然,這樣的人一般非議不少。因為他們只會說自己應該說的,或者想說的,在不主動挑釁的情況下,也不怕得罪人,只以自己的價值標準行事。
他們不會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也就是說,他們不會試圖讓所有人都喜歡自己。
每日精進149/200@20200509
周日
三個學習上的老毛病:一是空想,二是存心找不同,三是喜歡質疑老師。
這些毛病的結果就是,讓我們停留在光學不踐行的層面,甚至以賣弄學問為樂,說這個對那個不對,來顯示自己的「博學」。
在學習上,我們應該在某些階段為某些人停留。這就好比談戀愛,要有好結果,就必須把心思花在個別人身上。你非要一個人是完人,就好比期待雞屎和雞蛋一樣香。
不然今天覺得這個好,明天又人覺得那個不錯,最終只能是沒完沒了沒結果。
每日精進150/200@20200510
如果你有1小時,那就寫作吧!寫下來,有一種神奇的力量。
當你傷心時,寫下來,寫著寫著就不難過了;當你焦慮時,寫下來,寫著寫著就不著急了;當你事多時,寫下來,寫著寫著就把事理順了……
一碼不掃,何以掃天下?
嘲笑別人不費力,鼓勵他人需智慧
你的分享和在看,是對我最好的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