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蘇德戰爭,德軍在蘇聯的寒冬中凍死幾萬人,他們為什麼不燃燒樹木取暖?這個問題實際上是說了兩件事,一件是莫斯科戰役,德軍為什麼不燒木頭取暖?一件是史達林格勒戰役,德軍同樣遇到嚴寒,為什麼還是凍死那麼多?
首先,德軍在兩場戰役都遭遇寒冬,其戰場環境完全不一樣。
莫斯科戰役中,德軍遭遇嚴寒,完全是德軍統帥部指揮失誤和準備不足造成的,出現嚴重凍傷亡和非戰鬥減員,也完全是進攻時間太晚造成的。而史達林格勒戰役卻不一樣,因為進攻時間是在7月份的夏季,到冬季蘇軍發起「天王星行動」時,德軍又遭遇到冬季嚴寒,但這次的寒冬卻由不得德軍,完全是被蘇軍圍困在包圍圈裡動彈不得。
所以,德軍在兩場戰役中凍死凍傷的結果是不一樣的,遭遇的戰場環境也大不相同。
其次,德軍為什麼不在戰場上就地取材,燃燒樹木取暖?
一直以來,這是個大家關心的問題。那麼德軍在戰場上到底有沒有使用樹木取暖和就地取材呢?答案是肯定的,有方便條件,德軍再傻也不可能把自己凍死是吧,但是,為什麼又會出現那麼多的非戰鬥減員呢?這裡面就有個戰場環境影響的問題。
一是蘇德戰爭爆發後,史達林就下達了堅壁清野命令。只要是蘇軍撤退的地方全部實行燒光、拆光和砍光的政策。燒光不用解釋,就是沿途房屋等生活設施一間不留,不給德軍有可用空間;拆光,指蘇軍撤離的地區,能帶走的全部帶走,工廠機器等帶不走的全部拆光銷毀掉。砍光,是指沿途設置路障,砍光所有樹木設置障礙,滯緩德軍裝甲行軍速度,破壞橋梁和公路等,使德軍所到之處得不到一粒糧食,喝不到一滴水,找不到一片木柴。
二是戰場上就地取暖容易暴露目標。德軍閃擊蘇聯與其它戰爭不同,這是世界戰爭史上最大的一次戰爭,其戰線長達幾千公裡,作戰又不分空中地面和海上,德軍在防禦陣地就地燒火取暖,無異給蘇軍飛機報信,這是戰場上絕對不允許的。
三是作戰要求,德軍不可能有就地取材的時間。因為德軍進攻蘇聯時,是以裝甲坦克開路步兵伴隨進攻,德軍主要的進攻路線多數以公路和鄉村道路為主,這樣的主要路段蘇軍已經實行堅壁清野,雖然在偏避的地方肯定還是有樹木和燃燒材料,但遠水解不了近渴。德軍不可能放棄眼前陣地去尋找取暖材料,給蘇軍以可乘之機。
第三,德軍把希望寄托在後勤保障和能打贏戰爭上面。
如果說德軍在史達林格勒戰役中的凍傷是被圍困所致,那麼在莫斯科戰役中,德軍遭遇寒冬完全是在用信念支撐。因為自閃擊西歐以來,德軍從沒遇到過失敗,對眼前遇到的嚴寒估計不足,同時又把希望寄托在德軍即將到來的後勤保障和德軍肯定能打贏上面。對希特勒來說,進攻莫斯科不存在時間早晚的問題,嚴寒也阻擋不了德軍的裝甲進攻。只是德軍將領們沒想到,1941年莫斯科的嚴冬來得那麼早那麼快,這場戰役又打得那麼久,他們不知道這是史達林在用持久戰和消耗戰來抵抗閃擊戰的進攻。
從以上分析看出,德軍在蘇聯的寒冬中凍傷嚴重,有主觀上的原因也有客觀上的理由,更多的是戰場環境不允許德軍有更多的時間去考慮取暖問題,稍有不慎,取暖的火堆就會成為蘇軍的靶子,這才是最要命的地方。
更多資訊請關注島主說事,喜歡本文的讀者請點讚、收藏和分享一下吧!
參考資料:《二戰全史》《莫斯科戰役》
精彩推薦:二戰蘇德戰爭,如果蘇軍打贏哈爾科夫之戰,還有史達林格勒會戰嗎
二戰蘇德戰爭,史達林為何10天不露面?這段時間他在做什麼?
二戰前後,日俄之間發生了哪些戰爭?日本為何北上的企圖落空?
二戰莫斯科戰役,史達林為何不撤到後方指揮?已經做好應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