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採:他死後,幾乎所有新的流派主義和運動,都被深刻影響

2020-12-24 松柏樹下少年郎

為什麼談到哲學,世人都那麼喜歡尼採?

能與之相媲美的,只有哲學史上的那麼幾人,比如康德、黑格爾、叔本華等。

那麼尼採究竟有什麼魔力,讓大眾廣為喜愛?除了他宏大的世界觀體系和令人深思的思想理念,還在於,他幽默的哲學表達方式,將深刻表現的讓人易於理解。

他的哲學理論大都是以「段子」的形式存在的,放在今天,尼採妥妥的一段子手,上了各種脫口秀節目之後,加上他放蕩不羈的性格,熱搜上就全是他了。

至於為什麼用段子的格式講哲學,尼採本人表示,自己身體不太好,每次寫作時間不能超過二十分鐘,否則就會頭疼。咱們的段子短歸短,含金量可不低。

朋友圈裡看起來逼格滿滿的籤名,比如,「那些不能殺死我的,將會使我更強。」「當你凝望深淵時,深淵也凝望著你」…都出自這位大哲學家之手。

為了讓本書的偉大作者尼採的影響躍然紙上,讓我先來做一個類比。你可以把尼採想像成一個二十多歲就已經當上top級別高校的漢語言文學系教授的青年。

他的代表作是解讀《楚辭》和《詩經》,並向人們展示了春秋戰國時期人們的精神家園是多麼的恢弘磅礴,以及在華夏大地上世世代代生活的中華兒女多麼的頑強,健康,富有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接下來,他又推翻了無數聖賢先輩的理論,比如但不僅限於:從《史記》中發現隱藏觀點,項羽之所以失敗是受到劉邦的陰謀迫害,周幽王並沒有烽火戲諸侯典故中講述的那麼昏庸,這一切都是大臣過度的戲說…文學圈瞬間炸開了鍋,各路學派開始眾說紛紜

出人意料的是,他不僅僅研究古代理論,還要藉助典故來揭露當今黑暗的事實,妥妥的一個高配版打假鬥士「尼採子」

更過分的還有,他在私生活方面的爆炸性新聞更多。先是和某個著名流量小生以兄弟相稱,頻頻上熱搜,接下來又爆出他揭露流量小生的各種黑料,二人開始撕逼大戰…只要他一露面,網絡都要癱瘓,水軍都得熬夜跟進步,你就說你服不服。

但最重要的是,他可不是徒有其表的花架子,他思想有深度,文筆也是大師級別的。所有的作品都另專家稱嘆,後人反覆研讀,著實讓娛樂圈中一水買賣學歷的「偽學霸」們,羞愧的低下了頭顱。

其中他最受矚目的作品《悲劇的誕生》是尼採青年早期的作品。這本書的獨特之處就在於尼採使用「日神」和「酒神」這兩個神的形象來講述哲學道理,通過二神之間的鬥爭來進行哲學思辨,從而探討生命的本質。

日神阿波羅作為宙斯的長子,他地位崇高,其藝術表現形式為雕塑和史詩,象徵著理性的精神。日神的法則是適度,是要求人類遵循所有既定的規則,不能有所違背。

酒神狄奧尼索斯是蔬菜水果神和豐收之神。與太陽神阿波羅正好相反,他雖然也是宙斯的兒子,但他是從宙斯大腿上生出的,所以一出生就帶著怪誕的因子。酒神早年身世坎坷,卻仍然以向人間布施歡樂和愛而聞名。他生有強烈的感性能力,並手握葡萄酒令人癲狂的力量,所以他代表的是狂喜,衝動,放縱和解脫。在尼採的書中,酒神代表感性,是人們追尋本性,解放自己天性的力量。

這本書講述了生命的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到底是應該遵循教條保持理性還是應該遵從本心,肆意做自己想做的事。

尼採顯然更贊同後者,他認為狄俄尼索斯可以讓人和大地和解,消除人與人之間的間隔。但是酒神並不優雅,酒神也代表了苦難,雖然最後苦難也將轉化為快樂。「過於理性不會得到真正的快樂,而感性的生活必將經歷苦難,從而發現生命的真諦。」從這兩種人生態度中,尼採看到了生命的悲劇的內核。生命的意義到底是什麼呢

意義本身就是人們自己創造出來的,這是自然界本不存在的,這是人的社會性延伸出來的概念。人本身的存在就是意義。世界的確虛偽,但美好依然存在。

有的人追尋自由,但自由的代價就是放棄那些世俗意義上非常重要的東西,比如家庭和社會責任感。

有的人追求安穩舒適的工作,努力去經營自己的家庭,從而放棄了想走就走隨意看世界的機會。可以說世上沒有十全十美的生活方式,理性或是感性的選擇權,都掌握在你自己的手中

今天為大家推薦是尼採著名的哲學著作,如果您也喜歡尼採的思想,可以點擊上方的商品卡購買即可。

相關焦點

  • 尼採:一個完美的人,並不是因為他原諒一切,而是在於這點
    尼採20多歲的時候閱讀了德國偉大哲學家叔本華的代表作《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之後,尼採說:「我自從閱讀了叔本華這本書的第一頁,我就知道,叔本華說的每一句話,我都要聽。」尼採將叔本華稱之為「我偉大的哲學導師叔本華」,尼採的哲學確實有著叔本華思想的「深刻的印記」。叔本華在世界哲學史上具有舉足輕重地位,是現代哲學史不容忽視的重要「巔峰」。
  • 尼採逝世120周年|他如何影響了戰後的法國哲學?
    這位思想史上的巨人在1900年去世,其思想遺產深刻地影響了二十世紀的的哲學思潮,並引發社會深刻變革。許多人都知道,尼採的妹妹伊莉莎白曾篡改尼採的文章,使得尼採思想成為第三帝國的重要思想。在二戰後,在法國知識分子圈裡,尼採開始被「重新發現」。德勒茲所寫的《尼採與哲學》,成為了尼採思想在法國哲學史上的轉折點。
  • 尼採:生前被女人所毀,死後被納粹所毀
    德國也有這麼一位思想家,他的思想內容本來與納粹沒有任何的糾葛,但經過他人的誤導之後,卻被貼上了納粹的標籤,這個人就是德國哲學家弗裡德裡希·威廉·尼採。尼採出身在一個牧師家庭,由於父親和弟弟早死的緣故,尼採的家族到了他這一代就只剩他一個男性親人。
  • 尼採逝世120周年|我們這個時代仍然需要尼採
    他發瘋前所做的預言,很多都已經變成了現實,比如戰爭、歐盟。但他孜孜以求的、更高貴的生命,在今日仍然遙遙無期。像我們所熟知的那樣,自1900年至今,文化遭遇了許多災難。那些旨在拯救文化的嘗試,隨著大師們的逝去,統統都擺進了歷史的雜貨鋪。尼採所控訴的道德在新的國家、法律中更加猖狂。世界再一次變得宏大而實證。更可怕的是,世界仿佛消失了。所有精美的、崇高的存在都在加速度消亡。
  • 哲學家尼採為何與華格納決裂?是因為嫉妒,還是其它?
    尼採拜訪華格納,乘火車需要兩個小時。在生活和音樂觀上,他們都受到叔本華的強烈影響。叔本華認為生活本質上是悲劇,強調藝術在幫助人類應對生存的痛苦中的價值。並賦予音樂以驕傲,這是不懈努力的意志的最純粹表達,意志遺忘了外表世界,構成了內在世界和世界的本質。
  • 為什麼尼採:凡殺不死我的,都使我更強大
    他有很多名言,身上有很多標籤,比如他宣稱「上帝死了」,他批判理性主義,科學主義,他說「要重估一切價值」,他提出了「超人哲學」等等,而這一切的背後,尼採哲學思想的本質是:探尋生命的意義。探尋生命什麼意義呢? 接下來,我通過兩個方面來分享尼採的思想和觀點。首先,尼採為什麼說上帝死了?
  • 尼採:你的行為無論看起來多麼微不足道,都會產生影響
    尼採:你的行為無論看起來多麼微不足道,都會產生影響法國著名哲學家伏爾泰有句名言:「石頭總是下落。對人來說,無行動等於不存在,人本身存在的價值就在於他能夠採取相應行動。」在《人性的,太人性的》一書中,德國哲學家、思想家、作曲家、詩人尼採強調說:「你自己目前的狀況,和自己之前的行為有關,並且和自己關係密切的某些人過去的行為有關,而你現在的所作所為,即便看起來如何的微不足道,都可以影響到你的將來並且可以影響到與你密切相關的一些人的未來。」
  • 尼採是自然主義者嗎?
    基於此,沙赫特給尼採的自然主義下了一個定義:「尼採可以被理解為一位自然主義者,因為他對一切人類事物的說明和解釋,不與科學相衝突」,甚至在某些地方他「還受到了科學的影響」,並且他的說明和解釋「不涉及到其他任何超越於此岸世界之外的東西」。可見,沙赫特將尼採自然主義的特徵歸納為如下三點:1,尼採只關注此岸世界;2,尼採對此岸世界的論述與科學不衝突;3,尼採的某些論述受到了當時科學的影響。
  • 思想巨人——尼採,邁向有意義人生的三部曲
    19世紀60年代末,這位嶄露頭角的哲學家還擅長騎馬和當兵。他似乎命中注定要成為普魯士軍隊的一名上尉,但一次騎馬事故和日漸衰退的視力(使他幾乎失明)結束了他的軍人生涯。他回到了學術界,在那裡他再次表現出色。尼採是一位天才作家,也是一位學術神童,他對構成我們信仰的一些最深刻的思想有著非凡的洞察力。
  • 尼採的哲學到底有什麼意義,看看此文就懂了
    再來說說尼採,首先大家要知道,尼採的哲學受叔本華影響深遠。他們都是德系語言的哲學家,德國在歷史上產出的哲學家是最多的。這個國家的人民比較嚴謹,我閱讀資料,得知這和德語語系也有關係。當然我自己是不懂德語的。
  • 為什麼尼採非常痛恨和反對基督教?
    在西方人眼裡,上帝是仁慈和平等的代名詞。《聖經》說:人人平等,所有人都是上帝的子民;所以人和人之間應互相關心,互相幫助,這叫基督教的博愛主義。在尼採生活的時代,基督教的勢力仍然很大,雖然經過文藝復興、啟蒙運動的衝擊,但絕大多數西方人依然信仰上帝,信奉《聖經》啟示的價值觀:平等、謙卑、仁愛、節制。
  • 心理治療小說《當尼採哭泣》:尼採為什麼絕望呢
    他是德國十九世紀的哲學家、思想家弗裡德裡希尼採。沒錯!他就是很多人口說集天才和瘋狂於一身的尼採先生。尼採是一個天才,從語言學、文學、哲學、美學、心理學閱讀尼採的作品都能有一翻收穫。1866年,理查華格納的作品《特裡斯坦和伊索爾德》深深地打動了尼採,他寫給朋友的信中說:「華格納是個無法令人輕易搞明白的人。」1868年底,尼採聽了華格納的《音樂協會》,他被這奇特的藝術牢牢地抓住了,他說:「他的音樂如此強大以至於我體內的每根神經都在震顫。」
  • 尼採:意志是生命的本質
    尼採這源自於尼採認為基督教是弱者的思想,所謂的道德都是在保護弱者,這與他所講的強力意志背道而馳,這為後來的反猶太主義埋下了禍根。他認為基督教壓抑了人的本能,要解放心靈必須去除上帝,建立以人的意志為主的價值觀,這樣才能展現出人的意志。尼採反對黑格爾的哲學,他認為我們應該重視生命本身,不必對歷史過於注意,所以他批判所有的理性哲學,他說他的哲學就是要對所有的價值觀進行重新評價,使強者的生命力不會受到弱者的拖累。
  • 讀《當尼採哭泣》有感
    當尼採哭泣,它是由歐文亞,隆寫歐文亞龍是誰,他是非常有名非常有名的存在主義心理學家。這個人不一般除了,它在心理上面有拓展,而且他寫的小說也特別有名那麼,他寫過幾本非常有名的小說比如說叔本華的,治療比如說,當尼採哭泣事實上這本小說它是有拍成過電影,那麼所謂的存在主義心理學,存在主義是一種哲學思考。
  • 尼採——反基督
    總體而言,尼採反對的是基督教頹廢、令人墮落的道德觀——它把同情當作道德本身,殊不知「它可能會導致生命與生命能量的完全喪失」;它把「順從辯解成『理念』」,用牧師——這個上帝的傳聲筒——來宣揚它的神聖以及人們的原罪;它把懷疑和反抗的聲音當作罪惡,用所謂的「真理」顛倒善惡,把自然的變成非自然的,讓人們把目光聚焦於虛無的「彼岸世界」而忽視真實的「此岸世界」;它壓制生命的生長本能
  • 偉大哲學家,尼採,筆下的「男人與女人」
    偉大哲學家尼採筆下的「男人與女人」尼採德國著名哲學家,西方現代哲學的開創者,同時也是卓越的詩人和散文家。他真誠思考生命的意義,一位個性鮮明哲學家。在1886年到1887年《善與惡的彼岸》和《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這二本書本對於「男人和女人」深刻見解。
  • 西方思想「頭號危險人物」尼採,為什麼說上帝已死?
    尼採是一位既偉大又危險的思想家,他被評價為西方思想史上公認的「第一號危險人物」。這樣的稱謂作為缺乏哲學傳統的中國人而言,實在是不好理解,中國思想起源於《易經》,在「周禮框架下」達到巔峰所有思想都追逐實用,在中國任何實用都離不開「仁義」的內核,所有的解釋彈性也被這兩個字框死,這也就是中國思想與西方思想的最大區別。
  • 尼採的「視覺主義」,是如何否定我們的世界是「客觀真實」的?
    在前天和昨天的尼採哲學中,我們學習了尼採的「上帝已死」、「超人理論」和「虛無主義」,今天這一篇是「王庶文講壇」針對尼採哲學的最後一講—「人生本無真相」。這個理論乍一眼看上去,似乎有些不可思議,您可能會懷疑有一些弔詭的色彩在裡面。
  • 尼採:這樣做便能實現自己的理想,成為他人羨慕的對象
    尼採尼採和叔本華,是世界現代哲學史上特立獨行的兩位非凡哲學家。尼採的哲學在很大的程度上繼承了叔本華的唯意志論,叔本華認為「世界是我的意志」,尼採則提出「權力意志是人生的本質」。叔本華在世界哲學史上第一個公開反對理性主義,提出了非理性主義哲學觀點,他還是現代悲觀主義哲學、唯意志論哲學的開創者和主要代表人物,尼採則被公認為西方現代哲學的開創者。因為尼採的哲學深受叔本華影響,尼採將叔本華稱之為「我的偉大哲學老師叔本華」。
  • 歐美新近一波民粹主義的成因、特點及影響
    民粹主義及其政治傾向何為民粹主義,學界一直以來在這一問題上有所爭議。綜合各方研究可見,民粹主義不僅是一種社會思潮,聲稱「人民群眾」具有唯一性和純潔性,是社會政治中最具價值的成分,是政治合法性的來源;而且是一種政治運動,一種政治策略。無論是作為政治思潮抑或政治運動,民粹主義都反映了對現實政治的不滿,特別是對在任政治精英的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