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分鐘弄懂MOS管的導通過程和損耗分析

2021-02-24 雲腦智庫

一、MOSFET開通過程

T0~T1:驅動通過Rgate對Cgs充電,電壓Vgs以指數的形式上升

T2~T3:T2時刻 Id達到飽和並維持穩定值,MOS管工作在飽和區,Vgs固定不變, 電壓Vds開始下降。此期間Cgs不再消耗電荷, VDD開始給Cgd提供放電電流

T3~T4: 電壓Vds下降到0V,VDD繼續給Cgs充電,直至Vgs=VDD,MOSFET完成導通過程。

MOS管導通過程中的各電壓電流曲線如圖3所示,其中Vgs曲線有著名(臭名昭著)的米勒平臺,即Vgs在某段時間(t3-t2)內保持不變。

    我們知道MOS管是壓控器件,不同於三極體是流控器件,但是實際上MOS管在從關斷到導通的過程也是需要電流(電荷)的,原因是因為MOS管各極之間存在寄生電容Cgd,Cgs和Cds,如圖4所示。

      MOS管導通條件是Vgs電壓至少達到閾值電壓Vgs(th),其通過柵極電荷對Cgs電容充電實現,當MOS管完全導通後就不需要提供電流了,即壓控的意思。

      這三個寄生電容參數值在MOS管的規格書中一般是以Ciss,Coss和Crss形式給出,其對應關係為:Cgd=Crss;Cds=Coss-Crss;Cgs=Ciss-Crss。

   在MOS管的規格書上一般還有如圖5所示的柵極充電曲線,其可以很好地解釋為何Vgs電壓會有米勒平臺。Vgs一開始隨著柵極電荷的增加而增加,但是當Vgs增加到米勒平臺電壓大小Vp時,即使柵極電荷繼續增加,Vgs也保持不變,因為增加的柵極電荷被用來給Cgd電容進行充電。因此,MOS管會有對應的Qgs,Qgd和Qg電荷參數,如圖6所示。

       

在t3之後,MOS管進入可變電阻區,米勒平臺結束,Vgs電壓在柵極電荷的驅動下繼續升高至最大值,Vds則電壓下降至最低值Rds(on)*Id。圖3 MOS管導通曲線的簡化版如圖8所示,分析問題時圖8已經足夠使用。MOS管關斷時的分析過程相反,其變化曲線如圖9所示。

  

  所謂開關損耗是指MOS管在開通和關斷過程中,電壓和電流不為0,存在功率損耗。由前述MOS管導通過程可知,開關損耗主要集中在t1~t3時間段內。而米勒平臺時間和MOS管寄生電容Crss成正比,其在MOS管的開關損耗中所佔比例最大,因此米勒電容Crss及所對應的Qgd在MOS管的開關損耗中起主導作用。因此對於MOS管的選型,不僅需要考慮柵極電荷Qg和柵極電阻Rg,也需要同時考慮Crss(Cgd)的大小,其同時也會在規格書的上升時間tr和下降時間tf參數上有間接反映,MOS管的關鍵參數如圖11所示。

相關焦點

  • mos管導通壓降多大?
    打開APP mos管導通壓降多大?,這樣可算出它的管壓降在3.6A和2A時分別為0.306V和0.23V。D極與S極間電流Id最大時完全導通。在圖中可以看到Vgs=10v完全導通,電阻Rds=5歐左右,電流Id=500mA(最大,完全導通),產生壓降Vds=2.5v。而Vgs=4.5v時,Id=75mA(不是最大,沒完全導通),Rds=5.3歐左右,雖然沒完全導通,但產生的壓降Vds=0.4v最小,比Vgs=10v產生的壓降小得多。
  • 功率MOS管燒毀的原因(米勒效應)
    (由截止到導通的過渡過程)、導通狀態、關斷過程(由導通到截止的過渡過程)、截止狀態。 Mos主要損耗也對應這幾個狀態,開關損耗(開通過程和關斷過程),導通損耗,截止損耗(漏電流引起的,這個忽略不計),還有雪崩能量損耗。只要把這些損耗控制在mos承受規格之內,mos即會正常工作,超出承受範圍,即發生損壞。而開關損耗往往大於導通狀態損耗,不同mos這個差距可能很大。
  • 功率mos管為何會被燒毀?都進來看看!
    (由導通到截止的過渡過程)、截止狀態。 Mos主要損耗也對應這幾個狀態,開關損耗(開通過程和關斷過程),導通損耗,截止損耗(漏電流引起的,這個忽略不計),還有雪崩能量損耗。只要把這些損耗控制在mos承受規格之內,mos即會正常工作,超出承受範圍,即發生損壞。而開關損耗往往大於導通狀態損耗,不同mos這個差距可能很大。
  • 三極體和MOS管的區別
    MOS管用於高頻高速電路,大電流場合,以及對基極或漏極控制電流比較敏感的地方。 MOS管不僅可以做開關電路,也可以做模擬放大,因為柵極電壓在一定範圍內的變化會引起源漏間導通電阻的變化。二者的主要區別就是:雙極型管是電流控制器件(通過基極較小的電流控制較大的集電極電流),MOS管是電壓控制器件(通過柵極電壓控制源漏間導通電阻)。
  • MOS管功率損耗怎麼測?
    功率MOSFET可分為增強型和耗盡型,按溝道分又可分為N溝道型和P溝道型。 做開關電源,常用功率MOSFET。一般而言,MOS管制造商採用RDS(ON)參數來定義導通阻抗;對ORing FET應用來說,RDS(ON)也是最重要的器件特性。數據手冊定義RDS(ON)與柵極(或驅動)電壓VGS以及流經開關的電流有關,但對於充分的柵極驅動,RDS(ON)是一個相對靜態參數。
  • MOS管功率損耗竟然還可以這麼測!
    開關設備的關鍵測量項目包括開關損耗、平均功率損耗等等。二、功率損耗的原理圖和實測圖一般來說,開關管工作的功率損耗原理圖如圖1所示,主要的能量損耗體現在「導通過程」和「關閉過程」,小部分能量體現在「導通狀態」,而關閉狀態的損耗很小几乎為0,可以忽略不計。
  • N溝道與P溝道MOS管
    項目中最常用的為增強型mos管,分為N溝道和P溝道兩種。
  • 器件發熱導致的MOS管損壞之謎,終於解開了
    MOS管發熱原因由超出安全區域引起發熱而導致的。發熱的原因分為直流功率和瞬態功率兩種。直流功率原因:外加直流功率而導致的損耗引起的發熱導通電阻RDS(on)損耗(高溫時RDS(on)增大,導致一定電流下,功耗增加)由漏電流IDSS引起的損耗(和其他損耗相比極小)瞬態功率原因:外加單觸發脈衝負載短路開關損耗(接通、斷開) *(與溫度和工作頻率是相關的)內置二極體的trr損耗(上下橋臂短路損耗)(與溫度和工作頻率是相關的)器件正常運行時不發生的負載短路等引起的過電流
  • EDA365:新手該如何選擇高性能的MOS管器件?
    在一些電路的設計中,不光是開關電源電路中,經常會使用MOS管,正確選擇MOS管是硬體工程師經常遇到的問題,更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MOS管選擇不好有可能影響到整個電路的效率和成本。那麼新手該如何選擇高性能的MOS管呢?
  • MOS管自舉電路工作原理及升壓自舉電路結構圖
    舉個例子來說,如果MOS的Drink極電壓為12V,Source極電壓原為0V,Gate極驅動電壓也為12V,那麼當MOS在導通瞬間,Soure極電壓會升高為Drink減壓減去一個很小的導通壓降,那麼Vgs電壓會接近於0V,MOS在導通瞬間後又會關斷,再導通,再關斷。
  • MOS管的發展歷程
    MOS管的發明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紀30年代,由德國人提出了Lilienfeld場效應電晶體的概念,之後貝爾實驗室的肖特基發明者Shcokley等人也嘗試過研究發明場效應管,但是都失敗了。1949年Shcokley提出了注入少子的雙極性電晶體的概念。到了1960年,有人提出用二氧化矽改善雙極性電晶體的性能,就此MOS管來到了人世間。
  • 防止MOS管燒毀,先要知道為什麼它會燒?
    MOS在控制器電路中的工作狀態:開通過程(由截止到導通的過渡過程)、導通狀態、關斷過程(由導通到截止的過渡過程)、截止狀態。 MOS主要損耗也對應這幾個狀態:開關損耗(開通過程和關斷過程),導通損耗,截止損耗(漏電流引起的,這個忽略不計),還有雪崩能量損耗。
  • MOS管常見使用方法
    1.物理特性 MOS管分為N溝道和P溝道的形式,N溝道和P溝道都有增強型和耗盡型兩種。耗盡型與增強型的主要區別在於耗盡型MOS管在G端(Gate)不加電壓時有導電溝道存在,而增強型MOS管只有在開啟後,才會出現導電溝道;兩者的控制方式也不一樣,耗盡型MOS管的VGS(柵極電壓)可以用正、零、負電壓控制導通,而增強型MOS管必須使得VGS>VGS(th)(柵極閾值電壓)才行。
  • MOS管開關時的米勒效應--通俗易懂篇
    米勒效應指在MOS管開通過程會產生米勒平臺,原理如下。理論上驅動電路在G級和S級之間加足夠大的電容可以消除米勒效應。但此時開關時間會拖的很長。一般推薦值加0.1Ciess的電容值是有好處的。下圖中粗黑線中那個平緩部分就是米勒平臺。
  • MOS管的構造及MOS管種類和結構
    VT(一般約為2V)時,N溝道管開始導通,形成漏極電流ID,我們把開始形成溝道時的柵-源極電壓稱為開啟電壓,一般用VT表示。 4、MOS 管的電壓極性和符號規則: 圖1-4-(a)是N溝道MOS管的符號,圖中D是漏極,S是源極,G是柵極,中間的箭頭表示襯底,如果箭頭向裡表示是N溝道的MOS管,箭頭向外表示是 P溝道的MOS管。 實際在MOS管生產的過程中襯底在出廠前就和源極連接,所以在符號的規則中,表示襯底的箭頭也必須和源極相連接,以區別漏極和源極。
  • MOS管及其擴展的知識
    寄生二極體和普通二極體一樣,正接會導通,反接截止,對於NMOS,當S極接正,D極接負,寄生二極體會導通,反之截止;對於PMOS管,當D極接正,S極接負,寄生二極體導通,反之截止。某些應用場合,也會選擇走體二極體,以降低DS之間的壓降(體二極體的壓降是比MOS的導通壓降大很多的),同時也要關注體二極體的過電流能力。
  • 場效應管(4)之PMOS與NMOS溝道導通電阻
    前面提到過,PMOS管的導通電阻比NMOS管的導通電阻要大,我們可以找外部參數儘量相同的數據手冊來對比一下,如下圖所示: 在相同的工藝、耐壓等條件下,NMOS導通電阻為0.036W(W就是歐姆的意思,形狀很像符號Ω),而PMOS導通電阻要大得多,其值為0.117Ω,當然,這並不能作為PMOS管的導通電阻比NMOS要大的直接證據,
  • MOS管工作原理,就是這麼簡單
    MOS管工作原理--Mos管的結構特點  MOS管的內部結構如下圖所示;其導通時只有一種極性的載流子(多子)參與導電,是單極型電晶體。導電機理與小功率MOS管相同,但結構上有較大區別,小功率MOS管是橫嚮導電器件,功率MOSFET大都採用垂直導電結構,又稱為VMOSFET,大大提高了MOSFET器件的耐壓和耐電流能力。
  • MOS管中用P-MOS做上管、N-MOS做下管
    使用PMOS做下管、NMOS做上管的電路設計複雜,一般情況下意義不大,所以很少採用。       下面先了解MOS管的開通/關斷原理,請看下圖:      NMOS管的主迴路電流方向為D→S,導通條件為VGS有一定的壓差,一般為5~10V(G電位比S電位高);而PMOS管的主迴路電流方向為S→D,導通條件為VGS有一定的壓差,一般為-5~-10V(S電位比G電位高),下面以導通壓差6V為例。
  • 詳解MOS管原理及幾種常見失效分析
    N型MOS管的特性:VGS大於一定的值就會導通,適合用於源極接地時的情況(低端驅動),只要柵極電壓達到一定電壓 P型MOS管的特性:VGS小於一定的值就會導通,適合用於源極接VCC時的情況(高端驅動)。但是,雖然P型MOS管可以很方便地用作高端驅動,但由於導通電阻大、價格貴、替換種類少等原因,在高端驅動中通常還是使用N型MOS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