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MOS管燒毀,先要知道為什麼它會燒?

2020-12-10 電子工程專輯

MOS在控制器電路中的工作狀態:開通過程(由截止到導通的過渡過程)、導通狀態、關斷過程(由導通到截止的過渡過程)、截止狀態。


MOS主要損耗也對應這幾個狀態:開關損耗(開通過程和關斷過程),導通損耗,截止損耗(漏電流引起的,這個忽略不計),還有雪崩能量損耗。


只要把這些損耗控制在MOS承受規格之內,MOS即會正常工作,超出承受範圍,即發生損壞。而開關損耗往往大於導通狀態損耗,不同MOS這個差距可能很大。


MOS損壞主要原因:



MOS是電壓驅動型器件,只要柵極和源級間給一個適當電壓,源級和漏級間通路就形成。這個電流通路的電阻被成為MOS內阻,就是導通電阻<Rds(on)>。這個內阻大小基本決定了MOS晶片能承受的最大導通電流(當然和其它因素有關,最有關的是熱阻),內阻越小承受電流越大(因為發熱小)。



MOS問題遠沒這麼簡單,麻煩在它的柵極和源級間,源級和漏級間,柵極和漏級間內部都有等效電容。所以給柵極電壓的過程就是給電容充電的過程(電容電壓不能突變),而MOS源級和漏級間由截止到導通的開通過程受柵極電容的充電過程制約。


然而,這三個等效電容是構成串並聯組合關係,它們相互影響,並不是獨立的,如果獨立的就很簡單了。


其中一個關鍵電容就是柵極和漏級間的電容Cgd,這個電容業界稱為米勒電容。這個電容不是恆定的,隨柵極和漏級間電壓變化而迅速變化。這個米勒電容是柵極和源級電容充電的絆腳石,因為柵極給柵-源電容Cgs充電達到一個平臺後,柵極的充電電流必須給米勒電容Cgd充電。這時柵極和源級間電壓不再升高,達到一個平臺,這個是米勒平臺(米勒平臺就是給Cgd充電的過程),米勒平臺大家首先想到的麻煩就是米勒振蕩。(即,柵極先給Cgs充電,到達一定平臺後再給Cgd充電)。


因為這個時候源級和漏級間電壓迅速變化,內部電容相應迅速充放電,這些電流脈衝會導致MOS寄生電感產生很大感抗。這裡面就有電容、電感、電阻組成震蕩電路(能形成2個迴路),並且電流脈衝越強頻率越高振蕩幅度越大,所以最關鍵的問題就是這個米勒平臺如何過渡。


Gs極加電容,減慢mos管導通時間,有助於減小米勒振蕩。防止MOS管燒毀。


過快的充電會導致激烈的米勒振蕩,但過慢的充電雖減小了振蕩,但會延長開關從而增加開關損耗。MOS開通過程源級和漏級間等效電阻相當於從無窮大電阻到阻值很小的導通內阻(導通內阻一般低壓MOS只有幾毫歐姆)的一個轉變過程。



比如一個MOS最大電流100a,電池電壓96v,在開通過程中,有那麼一瞬間(剛進入米勒平臺時)MOS發熱功率是P=V*I(此時電流已達最大,負載尚未跑起來,所有的功率都降落在MOS管上),P=96*100=9600w!這時它發熱功率最大,然後發熱功率迅速降低直到完全導通時功率變成100*100*0.003=30w(這裡假設這個MOS導通內阻3毫歐姆),開關過程中這個發熱功率變化是驚人的。


如果開通時間慢,意味著發熱從9600w到30w過渡的慢,MOS結溫會升高的厲害。所以開關越慢,結溫越高,容易燒MOS為了不燒MOS,只能降低MOS限流或者降低電池電壓。比如給它限制50a或電壓降低一半成48v,這樣開關發熱損耗也降低了一半,不燒管子了。


這也是高壓控容易燒管子原因,高壓控制器和低壓的只有開關損耗不一樣(開關損耗和電池端電壓基本成正比,假設限流一樣),導通損耗完全受MOS內阻決定,和電池電壓沒任何關係。


其實整個MOS開通過程非常複雜。裡面變量太多。總之就是開關慢不容易米勒震蕩,但開關損耗大,管子發熱大,開關速度快理論上開關損耗低(只要能有效抑制米勒震蕩)。但是往往米勒震蕩很厲害(如果米勒震蕩很嚴重,可能在米勒平臺就燒管子了),反而開關損耗也大,並且上臂MOS震蕩更有可能引起下臂MOS誤導通,形成上下臂短路。


所以這個很考驗設計師的驅動電路布線和主迴路布線技能。最終就是找個平衡點(一般開通過程不超過1us)。開通損耗這個最簡單,只和導通電阻成正比,想大電流低損耗找內阻低的。




▼下面介紹點對普通用戶實用的▼


MOS挑選的重要參數簡要說明,以datasheet舉例說明。


柵極電荷:Qgs、Qgd。


Qgs:

指的是柵極從0v充電到對應電流米勒平臺時總充入電荷(實際電流不同,這個平臺高度不同,電流越大,平臺越高,這個值越大)。這個階段是給Cgs充電(也相當於Ciss,輸入電容)。


Qgd:

指的是整個米勒平臺的總充電電荷(在這稱為米勒電荷)。這個過程給Cgd(Crss,這個電容隨著gd電壓不同迅速變化)充電。


▼舉例說明▼


以型號stp75nf75的MOS管為例。


普通75管Qgs是27nc,Qgd是47nc。結合它的充電曲線。


進入平臺前給Cgs充電,總電荷Qgs 27nc,平臺米勒電荷Qgd 47nc。



而在開關過衝中,MOS主要發熱區間是粗紅色標註的階段。從Vgs開始超過閾值電壓,到米勒平臺結束是主要發熱區間。其中米勒平臺結束後MOS基本完全打開這時損耗是基本導通損耗(MOS內阻越低損耗越低)。


閾值電壓前,MOS沒有打開,幾乎沒損耗(只有漏電流引起的一點損耗)。其中又以紅色拐彎地方損耗最大(Qgs充電將近結束,快到米勒平臺和剛進入米勒平臺這個過程發熱功率最大(更粗線表示)。


所以一定充電電流下,紅色標註區間總電荷小的管子會很快度過,這樣發熱區間時間就短,總發熱量就低。所以理論上選擇Qgs和Qgd小的MOS管能快速度過開關區。


導通內阻:Rds(on);這個耐壓一定情況下是越低越好。不過不同廠家標的內阻是有不同測試條件的。測試條件不同,內阻測量值會不一樣。同一管子,溫度越高內阻越大(這是矽半導體材料在MOS製造工藝的特性,改變不了,能稍改善)。所以大電流測試內阻會增大(大電流下結溫會顯著升高),小電流或脈衝電流測試,內阻降低(因為結溫沒有大幅升高,沒熱積累)。


有的管子標稱典型內阻和你自己用小電流測試幾乎一樣,而有的管子自己小電流測試比標稱典型內阻低很多(因為它的測試標準是大電流)。當然這裡也有廠家標註不嚴格問題,不要完全相信。


所以選擇標準是:找Qgs和Qgd小的MOS管,並同時符合低內阻的M管。


-END-


經典資料,工程師多年經驗總結。



《單片機硬體電路設計實例

...

點擊閱讀原文可直接下載完整資料,如果您的手機下載出錯,請使用電腦訪問網站下 載,下載連結:https://mbb.eet-china.com/download/20360.html

相關焦點

  • 功率mos管為何會被燒毀?都進來看看!
    只要把這些損耗控制在mos承受規格之內,mos即會正常工作,超出承受範圍,即發生損壞。而開關損耗往往大於導通狀態損耗,不同mos這個差距可能很大。 Gs極加電容,減慢mos管導通時間,有助於減小米勒振蕩。防止mos管燒毀。
  • 功率MOS管燒毀的原因(米勒效應)
    只要把這些損耗控制在mos承受規格之內,mos即會正常工作,超出承受範圍,即發生損壞。而開關損耗往往大於導通狀態損耗,不同mos這個差距可能很大。 Gs極加電容,減慢mos管導通時間,有助於減小米勒振蕩。防止mos管燒毀。
  • 30A的MOS現在價格都下探到1塊了,為什麼你還在用繼電器?
    以前在商用車主機廠做的電路板,總工說輸出控制一定要使用繼電器。其實挺奇怪,為什麼一定要用繼電器?MOS 管的好處明顯,無觸點,速度快,還沒噪音。有人覺得最大的可能性就是技術慣性,懶得改,你們覺得呢?路人甲:MOS 管的好處明顯,無觸點,速度快,還沒噪音。
  • 器件發熱導致的MOS管損壞之謎,終於解開了
    MOS 管作為半導體領域最基礎的器件之一,無論是在 IC 設計裡,還是板級電路應用上,都十分廣泛,尤其在大功率半導體領域。然而大功率逆變器MOS管,工作的時候,發熱量非常大,如果MOS管散熱效果不好,溫度過高就可能導致MOS管的燒毀,進而可能導致整個電路板的損毀。
  • mos管導通壓降多大?
    ,D極和S極之間的內生電阻,它的存在會產生壓降,所以越小越好。對於信號控制(控制DS極導通接地實現高低平)來說只要電壓,不需要電流(為什麼?這裡是信號和電源的區別,基礎很重要,這裡不做解釋,不懂的請先惡補一下基礎),所以只要求MOS管導通時產生的壓降越小越好,可以使D極的電壓直接被拉為接近0v,因此首選Vgs=4.5v左右,而不選10v。
  • MOS管自舉電路工作原理及升壓自舉電路結構圖
    常用自舉電路(摘自fairchild,使用說明書AN-6076《供高電壓柵極驅動器IC 使用的自舉電路的設計和使用準則》)the boost converter,或者叫step-up converter,是一種開關直流升壓電路,它可以是輸出電壓比輸入電壓高。假定那個開關(三極體或者mos管)已經斷開了很長時間,所有的元件都處於理想狀態,電容電壓等於輸入電壓。
  • 控制變壓器為什麼燒_控制變壓器燒毀原因
    打開APP 控制變壓器為什麼燒_控制變壓器燒毀原因 發表於 2019-06-05 15:56:23   控制變壓器燒毀原因
  • 三極體和MOS管的區別
    MOS管用於高頻高速電路,大電流場合,以及對基極或漏極控制電流比較敏感的地方。 MOS管不僅可以做開關電路,也可以做模擬放大,因為柵極電壓在一定範圍內的變化會引起源漏間導通電阻的變化。二者的主要區別就是:雙極型管是電流控制器件(通過基極較小的電流控制較大的集電極電流),MOS管是電壓控制器件(通過柵極電壓控制源漏間導通電阻)。
  • 筋膜槍原理與筋膜槍方案,和筋膜槍燒mos管原理
    由乳酸堆積和肌肉微細結構破壞所致,人一般在運動完12-48小時後會出現肌肉酸痛的現象,這種我們稱之為遲發性肌肉酸痛,主要是因為運動前後沒有對身體肌肉做適當的拉伸和按摩而造成的。所以平時我們運動健身後一定要記得放鬆筋骨肌肉,如果覺得太累不想再動也可利用筋膜槍來代替。
  • MOS管常見使用方法
    1.物理特性 MOS管分為N溝道和P溝道的形式,N溝道和P溝道都有增強型和耗盡型兩種。耗盡型與增強型的主要區別在於耗盡型MOS管在G端(Gate)不加電壓時有導電溝道存在,而增強型MOS管只有在開啟後,才會出現導電溝道;兩者的控制方式也不一樣,耗盡型MOS管的VGS(柵極電壓)可以用正、零、負電壓控制導通,而增強型MOS管必須使得VGS>VGS(th)(柵極閾值電壓)才行。
  • MOS管開關時的米勒效應--通俗易懂篇
    米勒效應指在MOS管開通過程會產生米勒平臺,原理如下。理論上驅動電路在G級和S級之間加足夠大的電容可以消除米勒效應。但此時開關時間會拖的很長。一般推薦值加0.1Ciess的電容值是有好處的。下圖中粗黑線中那個平緩部分就是米勒平臺。
  • 裝修前先看看配電箱裡有沒有這個東西,它可以避免電器被燒毀
    我們常說「某某電器又被燒毀了」,這當然不是說電器起火燃燒,而是內部的電路系統因為過熱而損壞了。被燒毀的是個燈泡、開關還就罷了,如果是冰箱、電視,那損失可是一筆不小的數字。那麼這些電器究竟是為什麼會被燒毀呢?又應該如何避免呢?
  • MOS管的發展歷程
    1MOS的起源 MOS管的全稱是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電晶體。MOS管的發明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紀30年代,由德國人提出了Lilienfeld場效應電晶體的概念,之後貝爾實驗室的肖特基發明者Shcokley等人也嘗試過研究發明場效應管,但是都失敗了。1949年Shcokley提出了注入少子的雙極性電晶體的概念。到了1960年,有人提出用二氧化矽改善雙極性電晶體的性能,就此MOS管來到了人世間。
  • 電路小白一定要看:為什麼不能在Vcc上直接並聯穩壓管?
    目的是為了保證晶片的電壓上限,意圖很明確,穩壓管能夠保護晶片不會因為電壓過高問題而燒毀。看上去沒啥毛病,但實際上很危險。:在不考慮二極體壓降的情況下,Iic+Izener+Ic=(14-12)/10=0.2A,假設佔空比為0.5,此時穩壓管和IC共同消耗的功率為12*0.2*0.5=1.2W,除掉一部分Vcc電容上的電流,雖然沒有1.2W但IC和穩壓管消耗的功率還是比較大,然後晶片的電流主要用來做mos管的驅動消耗是比較小的,所以大部分功耗在穩壓管上。
  • MOS管和IGBT管的區別.
    在電子電路中,MOS管和IGBT管會經常出現,它們都可以作為開關元件來使用,MOS管和IGBT管在外形及特性參數也比較相似,那為什麼有些電路用
  • 三國時,諸葛亮、姜維曾燒毀蜀地棧道,燒了之後他們自己怎麼走?
    反而是快馬加鞭,跑到了蜀漢大軍前面,把回去的棧道給燒毀了。 《三國志》 :延曰:「丞相雖亡,吾自見在。府親官屬便可將喪還葬,吾自當率諸軍擊賊,云何以一人死廢天下之事邪?且魏延何人,當為楊儀所部勒,作斷後將乎!」……延遣人覘儀等,遂使欲案亮成規,諸營相次引軍還。延大怒,(才)儀未發,率所領徑先南歸,所過燒絕閣道。
  • EDA365:新手該如何選擇高性能的MOS管器件?
    在一些電路的設計中,不光是開關電源電路中,經常會使用MOS管,正確選擇MOS管是硬體工程師經常遇到的問題,更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MOS管選擇不好有可能影響到整個電路的效率和成本。那麼新手該如何選擇高性能的MOS管呢?
  • MOS管和IGBT管有什麼區別?
    在電子電路中,MOS管和IGBT管會經常出現,它們都可以作為開關元件來使用,MOS管和IGBT管在外形及特性參數也比較相似,那為什麼有些電路用MOS管? 1、MOSFET的寄生二極體,作用是防止VDD過壓的情況下,燒壞MOS管,因為在過壓對MOS管造成破壞之前,二極體先反向擊穿,將大電流直接到地,從而避免MOS管被燒壞。
  • 電源工程師到底得會看多少波形?且看MOS管的GS波形分析!
    對於咱們電源工程師來講,我們很多時候都在看波形,看輸入波形,MOS開關波形,電流波形,輸出二極體波形,晶片波形,MOS管的GS波形,我們拿開關GS波形為例來聊一下GS的波形。 我們測試MOS管GS波形時,有時會看到下圖中的這種波形,在晶片輸出端是非常好的方波輸出。但一旦到了MOS管的G極就出問題了,有振蕩,這個振蕩小的時候還能勉強過關,但是有時候振蕩特別大,看著都教人擔心會不會重啟。
  • N溝道與P溝道MOS管
    項目中最常用的為增強型mos管,分為N溝道和P溝道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