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關注,每天精彩不斷!
導讀:光刻機落後,如何才能超越美國晶片技術?專家:除非能終結矽時代
眾所周知,半導體晶片如今在整個科技領域已經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了,隨著我們對半導體晶片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高,這也讓我們意識到了自主研發和生產晶片的重要性;根據相關數據統計顯示,最近這幾年,中國進口晶片的規模正在不斷的擴大,僅僅是在2019年,我國科技企業進口的晶片市值就高達3040億美元,遠超排名第二的原油進口額,而且在2019年我國晶片的自給率僅僅只有30%,其它的晶片缺口則全部都是依賴於進口!
國產科技企業嚴重的依賴於國外進口的晶片,這也導致國產科技企業的發展很容易就被人「卡脖子」,像華為被打壓事件就給無數的國產科技企業的發展敲響了警鐘,在國內如今也掀起了一股研發和生產晶片的潮流,但由於我們缺乏先進的光刻機和晶片生產技術,所以我們也始終無法生產出高端的晶片來,就連華為的海思麒麟晶片如今都要因為禁令的打壓而面臨斷供的危機!
想要生產晶片,就必須要有先進的光刻機才行,但是研發光刻機又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所以我們也急不來;既然我國在光刻機領域落後,那麼我們如何才能對晶片技術全面超越呢?其實方法也並不是沒有,有相關專家表示:科技的發展都是不停的超越和迭代的,所以只要我們不斷的努力,並終結現在的矽時代,那麼我們就能在晶片領域實現全面的領先!
當初,美國率先開創了矽時代,所以才能實現在晶片領域的全面領先。自從矽晶體的半導體特性被發現和運用到科技領域以後,就改變了人類的思維方式,以及整個科技領域發展的方向;矽晶體集成電路的發明為現代化信息技術的發展奠定了基礎;然而在矽晶體集成電路領域也有一個摩爾定律的存在,隨著摩爾定律逼近極限值,那麼矽的缺陷也將慢慢開始暴露出來,比如現在5nm工藝晶片的生產就是非常有難度的,而再想往前發展則將會難上加難!
隨著矽晶體集成電路晶片的不斷發展,其在很多領域的弊端也開始不斷的顯現出來,而目前新的晶片革命也正在醞釀,據悉,中國北京大學的教授團隊正在研發碳納米管來取代矽的方案,在科技界有一種共識,那就是普遍認為碳納米管自身的材料性能遠優於矽材料,碳電晶體的理論極限運行速度比矽電晶體快5~10倍,而功耗卻能降低1/10,所以碳基晶片的發現也將有可能終結現在的矽時代!
目前,除了北大團隊以外,還有我國的華為等科技企業都在碳基晶片和石墨烯晶片領域進行研發,一旦新的材料時代到來,那麼整個晶片將會以全新的面貌出現,而到時候晶片設備廠商、晶圓加工廠商原有的所有壟斷格局都將被徹底打破,而新技術必將主導國際晶片市場新一代的技術控制權,不知道對此你是怎麼看的呢?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