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孩子說「不」的藝術系列策略之——用尊重的態度說「不」

2020-09-19 初樂園

用尊重的態度說「不」,在成長中的每一個階段,都相應的存在著一些可以讓孩子做的事,同樣也相應的存在著對孩子的限制。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對他做出 的限制標準也會越來越高。學會如何對別人說「不」,以及正確對待別人對自己說「不」,不僅是成熟的一種表現,也是家庭教養的一部分。

「不」也是孩子的語言。作為父母,你要有面對孩子向你說「不」的心理準備。你2歲大的孩子剛跑出門口,你叫他回來,他大叫道「不」,你的第一反應很可能是:「這個孩子不該用這種方式與我頂嘴,我會讓他知道到底是誰說了.算.....弄明白2歲的孩子到底想幹什麼,以及他說「不」背後的真正含義,將有助於你接受這種學步期孩子的正常行為。你千萬不要對孩子說的「不"感到氣憤。孩子說「不」,這對於他的成長、對於他逐漸形成獨立的個性都是至關重要的,這並不是對你的權威的公然藐視或否定。有些父母感到他們不能容忍孩子說的任何「不」字,認為任由孩子說「不」會對他們的權威造成損害。他們最終會使孩子在形成自我的重要成長進程受到縮鹼。而對孩子們而言,必須在實踐中探索媽媽會在什麼地方停止對他們的監管,他們應該在什麼地方自己開始進行嘗試。父母可以學會尊重孩子的個人意願,同時仍然對他進行監管,以及繼續對他作出限制。如果孩子的個性得不到鍛鍊的話,那麼他就不會個性鮮明。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在某些特定的環境場合(比如偷竊、欺騙、吸毒等等),他與同伴相處的能力往往取決於他說「不』的能力。



到18個月大的時候,妞妞已經知道父母對她說「不」的意思是想要她停止她正在做的事情。一天她在廚房的水池邊歡快地玩著水,看見爸爸走到近前,估計到是要阻止她玩水,於是不假思索地大聲叫道:「不,爸爸!」妞妞已經劃出了她自己的領地,並且堅決地認為她有權這樣做。她說的「不」意味著她在守衛自己的空間。爸爸向她說明了他認為妞妞說的「不」是什麼意思:「你不想要我阻止你。你要玩水,你玩吧,挺好玩兒的。「如果當時想要她真的停下來,那麼你可能就要這樣說:「對不起,現在可不行。拿個噴水瓶,裡面裝好水讓你去玩,好不好?



說「不」時帶上個人稱謂

我們在對孩子說「不」的時候,要加上孩子的名字,這是比專橫地說「不」更為適當的辦法。如果你常常會對孩子大聲呵斥,那麼加上個性化的稱呼,至少可以使你的聲音聽起來不那麼刺耳,也可以顯示出你對聽者的尊重。有些父母將尊重孩子和給予孩子平等權利混為一談,其實這並不是權利的問題。有權利的人應該尊重受支配者,這個論點在對子女的教養中是成立的,在其他關係當中也成立。



採取體諒的態度

當你不得不對孩子的行為進行阻止時,你沒有任何理由採取粗魯的態度。例如,孩子發現了一卷忘記收起來的膠帶。對他來說,這當然是一個很不錯的玩具。你可以先花點時間和他一起研究7下這個玩意兒,而不是突然站到他的面前,一把從他手中奪過來,讓他可憐巴地哭著被你強行拉走。玩弄一陣之後,你們可以對這個卷膠帶說「再見」,然後你把他的注意力引導到其他可能不那麼有趣然而卻更為適當的活動上去。在這個過程中,你可以從令他著迷的膠帶上取下長短合適的一段遞給他,作為他沒有得到整卷膠帶的補償。



說了就一定要做到

必須把對孩子提出的要求堅持貫徹到底。在好幾個月裡,父母都告訴妞妞,為了能在睡覺前躺在床上聽故事她必須先刷一刷牙齒。 在幾個月裡她都做到了這一點, 有時很容易,有時在一定程度上要連哄帶騙還要對她說:「好吧,那就不講故事......天晚上, 她決定試探一 下媽媽,她拉長下巴,緊閉雙唇,表示她終於向父母挑戰了,看看他們會不會向她攤牌。媽媽沒有像以往那樣哄著她和遷就她,而是平靜地說:「好吧,那就不講故事!」然後把燈關掉,帶她上床。媽媽跟她一起躺在那兒,她有點緊張,因為她知道媽媽是認真的,已經和她攤牌了,而且已經關了燈- -沒辦法改變了,接下來只能睡覺。從那以後,她就乖乖地刷牙,又像以前那樣有故事聽了。

相關焦點

  • 對孩子說「不」的藝術系列策略之——說不得重要性
    隨著你對他的要求和需要做出的回應變得越來越不及時,他就漸漸有了挫敗感。在這之後你會越來越直接地對他說「不」。「不」字是一個有魔力的詞,它就掛在嘴邊,很容易就說出來。如果你希望它起作用並且不濫用它,那麼它就會有好的結果。你的孩子會經常從你這裡聽到這個詞,你也會經常從孩子那裡聽到這個詞。下面將介紹如何用這個不起眼的否定詞,來給孩子傳遞積極的信息。
  • 對孩子說「不」的藝術系列策略之——用變通的辦法說"不"
    用變通的辦法說「不」,如果總是對孩子說「不」,那麼就會讓這個詞失去威力。由於你用話語來阻止孩子的目的,主要是為了使他免遭危險,因此可以嘗試採用適合具體場合的、更有針對性的話語。來看下面這個例子:當蹣跚學步的孩子快要把手伸進一個給 貓咪做窩的箱子時,你的第一反應是說「不行」,接下來還要作個解釋:「髒死了!很噁心的。」
  • 要敢於對孩子說:「我不知道」
    家庭教育中,有的父母為了使孩子尊重自己,往往嚴肅有餘,愛撫不足,也有的父母在孩子面前,總標榜自己了不起,當孩子提出問題時,自己本來不會,卻瞎說一氣,可是後來證明是錯的,這樣,反而使孩子更不信任自己的父母了。為了取得孩子對自己的尊重,家長首先應當有個實事求是的態度,對孩子提出的問題,會則答之,不會則勇敢地說: 「我不知道,等我弄明白了再告訴你。」
  • 如何對孩子說不
    0~2:直截了當這個年齡段的寶寶語言功能還不完善,如果父母對他講比較複雜的道理的話,孩子可能會聽不明白。所以對這個階段的孩子應採取的拒絕方式是直截了當的體驗式。如直接對孩子說「不可以」或是對他搖頭。注意別對孩子說謊或說得模稜兩可。「冷處理」的方式也同樣適用於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在冷處理之後再曉之以理,最後別忘了給孩子一個愛的表達來撫慰他。
  • 對孩子說「不」的藝術之——實施危險教育的有效手段
    這麼做,你不是簡單地對他說「不」,而是清楚地解釋了你的觀點。接下來你應該抱孩子一下,特別當你發現自己剛才的語氣很嚴厲的時候,重新跟他親密起來,這樣的話,這個小插曲就不會使孩子一-整天都不高興。「燙」也是一個能讓孩子停下來的管用的詞,尤其是在孩子已經有了對「燙」這種感覺的個人體驗之後。你應該小心地抓著他的手,放到能感覺到爐子溫度的地方,讓他明白這種感覺和「燙」之間的聯繫。
  • 不幹預是對孩子的尊重
    陪孩子上美術課,最後只剩下他一個人還未完成,我開始變得焦躁,幾次想上前呵斥他,老師跟我說:「不要著急,有的孩子成長過程比較慢,你應該給他足夠的時間,不幹預有時候也是對孩子的一種尊重。」  回想起和同事們聊天時的話題,雞飛狗跳的親子關係似乎都來源於幹預的太多,做作業嫌孩子太慢,題目看不懂時動輒上演全武行加上謾罵指責。
  • 父母最不應該對孩子說的話
    說話是一門藝術,更是一門學問。不同的語言在不同場合,從不同的人嘴裡說出來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同樣的一句話有很多種說法,同樣的意思,不同的說法能使人歡呼雀躍,也能使人暴跳如雷。所以,說話要講究技巧。有沒有覺得有哪些不妥當的地方呢?
  • 李玫瑾教授說育兒:對孩子說「不」的時間一定要早
    :有的愛,表現為嚴厲,對孩子的無理要求堅決說「不」;有的愛,表現為放縱、遷就,對孩子的各種要求有求必應。對於孩子的要求有求必應的家庭,家中的長輩都爭著對孩子施愛,唯恐孩子不快樂、受委屈。就是這樣的家庭,令他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他們用情感和全部的心血培養起來的孩子卻有一天突然讓他們覺得那麼陌生,那麼敵對,那麼可怕……有的孩子在父母看來一直挺老實的,怎麼有一天就讓警察找到家裡說「他參與搶劫了」?有的父母覺得自己對孩子那麼好,可是有一天怎麼因為說他幾句居然就自殺了?有的稍不滿足就離家出走了。
  • 孩子3歲前,一定要捨得對他說「不」
    當孩子的哭鬧伴隨著目的性時,就要有意地對他進行「說不」的教育。但是,如何對孩子說「不」,也是需要講究方法和技巧的。今天,給大家分享幾個說「不」的技巧,我們一起進步。父母在對孩子說「不」時,情緒要平和、淡定;應該採取正面管教的方式,用「可以」代替「不行」,不要暴跳如雷或是冷嘲熱諷。正面說「不」遵循的原則就是:強化孩子正確的行為,弱化錯誤的行為,孩子會更容易接受。
  • 這五種不尊重專業的態度,將成為你生活升級的絆腳石
    今日分享:認為只要給了錢,母雞也可以下鴨蛋,這是第一種不尊重專業的態度。在《壽司之神》裡,小野二郎的徒弟經過十年的基礎功訓練,才夠資格煎蛋;為了使章魚口感柔軟,至少要給它們按摩40分鐘;所以說,我們可以去吃「飯糰上加塊肉」,也可以稱之為「壽司」,但千萬別說「壽司就是飯糰上加塊肉」這樣傲慢的話。不尊重人的價值,尤其是手藝的價值,這是第三種不尊重專業的態度。
  • 說輕了沒用,說重了怕娃留陰影,家長究竟該如何對孩子說不?
    有時候實在氣不過來,聲音也就大了,但看到孩子委屈、呆滯的小臉後,自己又後悔不忍心。說輕了孩子聽不進去,說重了又怕給孩子留下陰影,她問道:「到底如何給孩子說不呢」?01為什麼對孩子說「不」?怎麼對孩子說不?我們先要搞清楚為什麼要對孩子說不,這樣才能解決問題。一般在什麼情況下我們需要去拒絕孩子?
  • 孩子3歲前,一定要捨得對TA說「不」
    只要嘗到了一次甜頭,孩子就會抓住父母的弱點,繼續用任性執拗的方式讓父母滿足自己所有的要求。因此父母一定要立場堅定、態度堅決,對於孩子不合理的要求做到不心疼、不妥協。父母在對孩子說「不」時,情緒要平和、淡定;應該採取正面管教的方式,用「可以替「不行」,不要暴跳如雷或是冷嘲熱諷。正面說「不」遵循的原則就是:強化孩子正確的行為,弱化錯誤的行為,孩子會更容易接受。
  • 都說青春期孩子不懂得尊重父母 原因可能出在父母身上
    你可以用行動去發洩你的情緒,可孩子的情緒去哪裡發洩?他的內心比你痛苦。在孩子的眼裡,你對他什麼態度,他也會在日後還你什麼態度。以尊重才能換尊重,以理解才能換理解。每個孩子在最開始時,都只是一顆小種子。可植物要開花結果,首先需要的是適合自己的土壤。所有的成長都需要依靠父母給他澆水、施肥,幫他鋤草、修剪。
  • 孩子3歲前,一定要捨得對他說「不」!
    只要嘗到了一次甜頭,孩子就會抓住父母的弱點,繼續用任性執拗的方式讓父母滿足自己所有的要求。因此父母一定要立場堅定、態度堅決,對於孩子不合理的要求做到不心疼、不妥協。但是,堅持不等於憤怒,不是粗暴、打罵,父母情緒平和很重要,這是與孩子良好溝通的基礎。
  • 如何巧妙地對孩子說「不」,90%的父母不知道如何拒絕
    1父母對孩子的愛,從來都是最自覺的。不等孩子開口要,能給的早就給了。很多父母,並不懂得拒絕孩子,或者說,不忍心、不太會拒絕孩子。如同一副藥,必須要先看說明書,否則用錯誤了地方,反而會壞事。不合理的拒絕不僅達不到目的,還有可能會對孩子造成傷害。
  • 「你是孩子,你拿沒人說你」,父母的不尊重對孩子的傷害究竟多大
    博主扮演的孩子剛剛表現出一點不情願,媽媽接下來說:「你是孩子,你拿沒人說你,喜歡就拿著,快點。」甚至就連天下的母親說的話都是驚人的相似:「你是孩子,你拿沒人說你,喜歡就拿著,快點。」父母正確的做法就是仔細呵護孩子的自尊心,對孩子的選擇表示尊重,而不是選擇性忽略孩子已經長大的這件事實,不尊重孩子的行為將會對孩子造成嚴重的影響。
  • 如何對孩子有效說「不」?遵循這6方面,可做到與孩子「零爭吵」
    有些時候我們在對孩子說"不"後因為孩子撒嬌哭泣我們就對孩子妥協了,這時候孩子容易學會用撒嬌哭泣來獲取他們想要的,學會像大人那樣出爾反爾。有些時候因為孩子管教不聽我們就對孩子提出"不"的條件,像許多家長習慣說"吃不完飯不許看動畫片!",久而久之發現孩子動不動就講條件。
  • 對外賣員說「謝謝」:不強求,但請尊重
    01「不強求」「該不該給外賣員說謝謝」,網友們為了這個問題,已經吵得不可開膠了。大部分網友都表示理解和支持,也有的網友卻表示花了錢為什麼還要說謝謝?打人者往往是看著外賣員「身份低微」才敢耀武揚威,但其實他們跟大多數人一樣,是憑著自己自食其力來養活自己的勞動者,沒有尊卑之分。那對於外賣員,我們要不要說一句「謝謝」呢?
  • 孩子學習態度不端正怎麼辦
    也就是說,家長要想幫助孩子形成良好的學習態度的主要策略,是做好學生的學習支持者,而不是學生學習表現的道德評判者。那麼如何支持學生呢?當孩子提出疑問時,要及時予以指導,自己不會的話,要馬上藉助網絡資源,或者連線老師予以指導,切實地幫助學生解決實際問題,讓每一個問題不過夜。試想,當學生把每項作業都完成了,每道題目都弄懂了,他還會抄作業嗎?還會抄襲別人的試卷嗎?
  • 對孩子的不合理要求,父母應有說「不」的勇氣和行動
    如果媽媽對史蒂夫的不合理要求說「不」,他就會表現出很失望。而媽媽覺得,單親生活已經夠史蒂夫難受的了,不應該再「剝奪」他的其他要求。他們的生活裡,媽媽扮演著可憐的奴僕,容忍不被尊重,任由她的「小霸王」兒子踢她,容忍他破環規則,對她無禮,讓史蒂夫認為自己是個有極大權力的人,可以隨心所欲,甚至還發展出用發脾氣控制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