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人生有倆位導師:易經與疾病

2020-12-25 IMO顧問

易與傳

啟程,在仲夏的季節

《易經與生命傳記》課程在期待中起步,兩個多月的溝通和探索,終於邁出實質性的一步。在第一次課程中,我們以來自荷蘭的導師:Rinke&Josien與《易經》連接的生命故事作為開場。

感謝科學技術的發展,讓我們在全球疫情尚未平息的當下,可以通過在線技術的支持,以遠程同頻的在線採訪方式,啟動這個過程。

在線50餘位夥伴,一起見證了這個過程的開啟。

從桂圓核裡生發的求道歷程

在成都線下《易經與生命傳記》課程中,Rinke爺爺用桂圓的內核為隱喻,傳遞了智慧種子傳承的意味。

課程之後,為了更好的理解和消化課程的內容,進一步探尋《易經》與自我生命故事的關聯,我們幾位學員開展了每周一次的在線共修《易經》的計劃,以每周一次的頻率穩定的發生著,迄今,共修已經開展了28次,上周末,我們一起共修完《周易》第28卦:大過卦。

而原本計劃在2020五月,與Rinke爺爺和Josien老師在北京線下的再次遇見被疫情打亂。這之後,在發起共修的夥伴,來自成都的Dobi的加入推動下,我們有了在線課程的探索。

期間,老師參加了四次我們的線下共修,並且以他們的方式,主持了一次共修。這幫助到老師體驗通過在線的方式,做課程內容的傳遞和連接。更重要的是,給了他們信心,讓他們意識到在網際網路技術高度發展的今天,在線的教與學其實沒有那麼困難。

當我們在《易經》共修的群體中和夥伴們溝通在線《易經與生命傳記》課程的時候,我們收穫了夥伴們溫暖的、堅定的支持,同時也收穫了7位夥伴的助教支持。

一路走來,從Rinke爺爺播下的種子,到上周六的第一次在線課程,就像中國傳統道家智慧中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老爺爺融合易經與生命傳記的智慧是那個道上的根本,然後不同的人,在不同時期的加入,就像那從一到二,從二到三的生發過程。今天,我們開始了從三到萬物的社群生態創造!

《易經》與傳記的生命成長之路

01

與《易經》的連接

周六線上的訪談,從老爺爺與《易經》的連接開始。

老爺爺說當下,我們感受到這是一個世界性的連接,我們在一起創造。我們不只是在學習,而是在共同創造,我們在一起創造一個共同學習的社群。

老爺爺說自己和《易經》的關係,就是他自己的生命故事。當他30多歲遇到《易經》的時候,他就意識到和他連接的不止是一本書,而是幾千年中國傳統的文化。雖然他不是每天和《易經》連接,但是每次當他和《易經》連接,他都驚喜的發現,在這裡他感受到內在的成長,他自己的成長,《易經》的成長。

多年華德福老師的經歷,幫助Rrinke老爺爺體驗到如何通過問題的方式和大家一起工作,而也正是通過問問題的方式,他學會和《易經》一起正確的工作方式。

還有一個方面,Rrinke老爺爺發現,當他問《易經》一些小我問題的時候,他感受到《易經》給出的反饋也是比較迷惑的,但是當他把自己完全交付的時候,《易經》往往能夠給他一些驚喜。這是一個犯錯然後不斷修訂的過程。充分的相信,把自己交託出去,然後你在過程中收穫《易經》的智慧。

所以,和《易經》工作,最重要的是:問出真正的問題?

當《易經》與自己生命的小宇宙結合,我們就一起創造著自己的生命傳記。

02

如何與《易經》一起工作

由問題的引發,Josien老師談起了她最近和《易經》一起的工作。

作為生活中的伴侶,Josien老師曾經很奇怪,為什麼當自己有問題的時候,通常是和他人去交流和探討。而Rinke爺爺有問題的時候,他卻總是和《易經》一起工作。

一年多前,她收到來自Rinke爺爺的生日禮物,就是這本《易經》。她問的第一個問題是《易經》能夠給自己的生命自由帶來什麼啟發?《易經》給了她很大的驚喜。然後一年來,她問了《易經》很多的問題,而每一次,都沒有令她失望。當她真的向《易經》敞開,她收到來自《易經》智慧的解答。

然後她意識到《易經》所要告訴她的,和自己生命故事發生所要告訴自己的,是一致的。來自《易經》的東方智慧,與生命傳記結合,當你敞開心魂,讓他們走進你的內在,你就有了新的成長,可以成為一個更加豐富的人。

每個人都可以去建立自己的內在和《易經》的連接。

03

《易經》帶來的生命動力

接下來,Rinke爺爺分享了他對生命自由的理解以及從《易經》中得到的啟示,我們即將開啟的課程,帶給老爺爺的新的生命動力是什麼?

Rinke說當他自己生病的時候,他問《易經》很多問題,首先是他的現狀到底怎麼樣?《易經》說他沒問題,同時易經告訴他癌症也會是他生命裡的導師,會告訴他很多。所以Rinke爺爺說,現在他的生命裡有兩個導師,一個是《易經》,一個是癌症。

疾病帶給我們痛苦,生活裡有各種艱難困苦,有時我們無法逃避,但是我們可以選擇面對疾病的方式。

Josien老師補充說,她從Rinke爺爺的生命裡,感受到了信任,他對自己生命傳記的信任,對《易經》的信任。而信任是現代生活裡,所有人都面臨的非常大的挑戰。我們通過一起學習,去學會信任,信任自己,信任《易經》,信任夥伴。通過問《易經》問題,找到信任,構建信任。

04

《易經》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

那麼,作為生活中的伴侶,《易經》在Rinke爺爺和Josien老師的生命中在扮演什麼角色呢?對他們的工作生活有什麼影響呢?

Josien老師說,現在每天他們會花一個半小時,和《易經》在一起。作為生活和工作中的伴侶,在外部疫情發生,諸多的不確定狀態下,這彷佛是生命的一種恩惠。

Rinke爺爺說一種信任是,當生活中所有的事情都在按照一定規律進行的時候,信任是很容易的一件事。

但是另一種信任是,當你面臨不確定性的時候,比如冬天在你面前的河上一塊浮冰,你想它能承載你過河,但事實上,當你站上去的時候,冰破了,你沉下去了。當你掉下去的時候,你回到最初問冰的問題。

冰給你的回饋是,我沒辦法承載你的重量,所以你掉下去了。但你可以換一個問題:那個真正能夠承載我的力量的東西是什麼?其實,在所有時候,你都可以問這個問題,能夠幫助到你,承載你的,是什麼?

當你問《易經》問題的時候,每個爻,每根線都在悄悄的告訴你,答案是什麼?

05

與不確定性一起工作

在探尋答案的路徑上,從不確定到確定性的轉化,通過《易經》的探索,工作的方式是什麼?區別於那個所謂科學的決策體系,《易經》帶來的是什麼?

Josien老師說科學帶來的是可見的,有形的方面;而《易經》帶來的是不可見的,無形的方面,或者說是在黑夜中睡著的時候,在潛意識中擁有的東西。這是一個信任自己的潛意識的過程。

當你算卦的時候,這種方式看上去是一種遊戲的方式,但其實是一種邀請,請生命中不確定性的因素進入你的生活。比如新冠疫情,在2019年,我們不知道它會發生,會帶來些什麼?所以通過《易經》,我們可以和那些不確定性因素,一起工作。

Rinke爺爺補充說,通過我對量子科學的了解,我們所設定的規律都是可以被推翻的。所以某種程度上,《易經》告訴我們以一種新的方式去看待世界上發生的事情。我們現在學習的是一種古老的思維方式。但《易經》其實是一種最前沿的思考方式。因為在量子科學裡包含的智慧,是世界上最前沿的。

Josien老師接著說:今天我們帶著現代的意識活在這個世間。在人智學裡,施泰納博士把現在這個時代稱為:意識心魂時代。我們需要帶著這個能量去了解,在現實生活中在發生著什麼,這些真相在幾千年前就已經被確認存在。我們當下,要做的就是和那些古老智慧去連接,去明白當下在發生些什麼?

06

建構橋梁與獲得滋養

意識心魂幫助我們喚醒我們內在的覺知,讓我們可以連接到古老的智慧,更加清醒的活在當下。對於課程,我們開啟了一個新的不確定性,對於課程發生的不確定的未來,我們要做什麼準備呢?

Rinke爺爺說,周六上午,我問《易經》問題,我要做這個課程,接下來如何工作?我得到了頤卦。頤卦預示著食物和滋養。

易經告訴我的是,我要想和別人工作,我如何滋養自己,如何滋養別人。真正的滋養是從《易經》中汲取到智慧,然後可以真正支持到我們的生命傳記。這是《易經》與生命傳記存在的橋梁。

傳記中,我們通過對話,識別出來案主需要的是什麼,什麼可以滋養到他?這不是立刻得到一個答案,而是幫助他找到他需要的食物,他可以從中獲得的滋養。而《易經》中,我們通過問正確的問題,而獲得關於所需要滋養的指示。

07

準備一個小本本

那麼關於橋梁,我們要去建構《易經》與生命傳記的橋梁,需要找到自己與外部世界溝通的橋梁,需要架構課程和每一個參與的成員的橋梁。所以小夥伴們在課程開始的時刻,所需要做的準備是什麼?

Josien老師說,橋梁本來就在那裡,Rike得到了頤卦,共修小組的學習進行到頤卦,《易經》已經給了我們指引。我們已經做了好長時間的準備。奇蹟本來就在那裡。每周六的課程對每一個參與者,可能只是一個參與,但是組織者已經做了很多準備,等待著你們。生命中很多情況都是這樣,橋梁本來就在那裡,但很多時候我們沒有意識到。所以我們只需要去覺知我們自己,去找到那個橋梁。

課程的架構

關於課程的展開,Josien老師做了簡單的講解。

01

先導課程

第二次的先導課程會是大家一起的分享,大家進入到小組中,展開討論,然後結合大家給出的反饋,我們做一些溝通和交流。這是課程展開的方式,我們講一部分,然後大家一起交流溝通,反饋,然後我們再展開對話交流,這是一個共同創造的過程。

大家通過一周的時間,結合工作生活中的不確定性,做一些沉澱,去感受可能的生發是什麼,然後下周展開分享交流。

通過這樣的方式,讓我們能夠慢下來。這不是一個快的旅程,而是我們按照自己的速度,自己的步伐,穩定的朝前走,因為《易經》是要和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結合的。

這也是關於呼吸的練習。現在大家吸入了很多信息,然後下一節課,大家能夠呼出來,和自己連接,這也是《易經》告訴我的,讓時間變成我們的朋友,變成我們的伴侶。

02

自傳工作

兩次先導課後,下面的三次課是關於自傳工作的,關注的重點是:如何找到真正的問題,和問題在一起,是和《易經》相關的問題。

Josien老師的建議,要做的準備,就是買一個新的筆記本,為《易經》課程準備的專用的筆記本,把你每天的感受記錄下來,哪怕一點點。

有一個對大家有幫助的問題是:什麼真正觸動到了我?

這個問題也是針對每一天,每一個事情的發生,面對的每一個人,你和他們的關係,他們給你帶來的啟示是什麼?

03

與《易經》連接和對話

這是第一個模塊,第二個模塊是:與《易經》建立連接;第三個模塊是:與《易經》對話。

這是一個找尋自己天命的大門的路程,每一個人都在試圖開啟這個天命之途的大門,我想我們都在這個路上,《易經》會成為這個路程中我們最好的朋友!

相關焦點

  • 《易經》導師必修課:《易經記憶與易術》!解開宇宙人生的密碼,從這裡開始!
    它是經典中之經典,哲學中之哲學,謀略中之謀略,是古代帝王之學,政治家、軍事家、商家的必修之書,是解開宇宙人生的密碼寶典。歷朝歷代的科舉考試都會考《易經》,所以每個參考者對《易經》都是能倒背如流的。尤其是還沒有發明造紙術的遠古和中古時代,不可能隨身帶著一擔竹片或一堆骨頭查閱,所有讀懂《易經》的人,《易經》早就爛熟於心的。
  • 易經班「導師」 手機號碼測命運
    「導師」通過解析手機號碼算出該女士工作不順。  一易經培訓班亂象叢生,授課者北大、清華「導師」身份造假;專業人士稱一些易學算命有「貓膩」  五行八卦、奇門遁甲。研究萬事萬物運行規律及相互關係的易學,算命佔卜的功能被不斷放大。
  • 《易經》:人生的智慧,是有自知之明
    文章由【國學人生】原創,品讀《易經》智慧,學習古人文化。一一個人做事的時候,一定要多想想自己適合做什麼樣的事情,而不是妄想的自己想做什麼樣的事情。因為如果只跟隨自己感性的慾念去走,那麼人生一定會終將走向失敗,所以古人就說「知足常樂」,一個人懂得知足,看清自己,顯得特別重要。《易經》之中說:九四:隨有獲,貞兇。有孚在道,以明,何咎?
  • 揭易經培訓亂象:授課者北大、清華導師身份造假
    在清華大學華業大廈,就有這樣一個用手機號碼預測命運、通過「起盤」算卦化解災禍的易經培訓班,整個培訓從公益講堂、「特訓營」、「研修班」到「弟子班」分為不同階段,費用從100元到近13萬元。培訓班「導師」林弋茹自稱擁有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高校及一些社會機構的「導師」、「顧問」身份。
  • 易經智慧,財富人生—堅持五福,百日築基
    易經是闡述天地世間關於萬象變化的古老經典,是博大精深的辯證法哲學書。那易經在國學中是怎樣的地位呢?學習易經可以帶給我們什麼樣的新思維?學習易經又和我們的人生有什麼關係呢?今天我們有幸邀請到易經大師付易昌導師,與我們細品易經智慧。
  • 易經提醒你:人到中年才明白,人生無常,心安即是歸處
    人到中年,如果我們不注意保養,而是繼續花天酒地,海吃海喝,過著奢靡的生活,那麼,疾病就很有可能向我們猛撲過來。當一個人得了某種大的疾病,躺倒在病床上的時候,才會真正地感受到「病來如山倒」的無情。這時候,即使他們擁有富可敵國的財富,我想,他們也是願意以此來換來自己的後半生的健康,和心安的生活的吧。
  • 易經:人生有2大「天規」,如果違背,福氣會消耗,提早知道最好
    人生在世,每個人的心中總會有一個算盤,算著自己、算著別人,算著利益、算著人心,但是,「人有千算,天則一算」,天地無私,惟德是親,只以「德行」這一算,便可知人心善惡。人善,人欺,天不欺;人惡,人怕,天不怕。
  • 《易經》教學第一講:學習易經有什麼用
    我想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學習《易經》最大的作用不僅僅是算命,更重要的是改命。《易經》就像是一部做人做事的人生手冊、行動指南。《易經》認為無論做人還是做事,都不能違背天道,「人在做,天在看」,所以按照天道來做就吉,不按照天道來做就兇。我不知道各位看過《易經》這本書沒有,能看得懂嗎?很多人回答,看過,但看不懂。但是《易經》這本書裡有兩個字你肯定看得懂,哪兩個字?
  • 易經:行有不得、反求諸己,《訟》卦對人生的啟示
    而現實中,人生不如意事常有八九。可見"平安"確實難能可貴。"反求儲已"意思是:當路走不通時,反過來訴問自己是哪裡不對,當找到問題並有了解決方案後,路自然就通了。當然這只是種理想中的解決辦法,現實生活是殘酷的,真要與人鬧至法庭相見,各相爭訴時,那是讓人痛苦不堪、悔之晚矣的事。
  • 易經:可以「預測」,但無法逃避,這就是人生
    《易經》不是迷信,是哲學!《易經》有戰略思維統籌人生,也有戰術方案解決問題。當位」貞吉」,以正邦也。蹇之時用大矣哉!鄧艾入蜀,行進西南,符合「利西南」之象,預示鄧艾伐蜀可建立功業。待鄧艾將出蜀,指向「東北」,符合「不利東北」之象,且「不可東北,其道窮也」,預示歸途有大災。得知解卦的結果後,鄧艾悶悶不樂,待到伐蜀後,鄧艾果然身死異鄉,沒能重返故裡。
  • 【成年禮:每個孩子都需要3位人生導師】
    所以,在舉行「成年禮」儀式的前夕,猶太父母的第一個任務就是要幫孩子找到3個「人生導師」,要對孩子進行為期一年的輔導,尤其是在安息日要進行「周末靜修活動」,在孩子青春期這個最為關鍵的階段,早日塑造孩子正確的價值觀,從而加強孩子對生命和真理認識的指導和挑戰。
  • 《易經》:人生有三個錯誤不能犯,或許會後悔一輩子,早點知道好
    《易經》講:「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鮮不及矣。」德行淺薄而主導地位高貴,智能低下而心高志大,能力薄弱而身負重任,這樣的人並沒有幾個是不受到禍害的。一德薄而位尊古人說: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假如一個人品行低下卻置身於高位,那麼就必定會有災難降生。《資治通鑑》裡有一個經典故事:晉國的君主需要選擇一個兒子做自己的繼承者。
  • 易經、二進位與64位基因組合一脈相承!
    宣布這一消息的是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哲學研究所博士生導師、國際易學聯盟(I-Ching)主席孫靜。從該校網站顯示的2019年博士招生目錄中可以看到,"易經與預測"被列為中國哲學下的研究方向之一。如下圖所示。
  • 《易經》的人生經驗:人敗一個逸字,人旺一個勤字,人患一個備字
    《易經》表示:「有病危者,也有守其位者。」危險是認為自己是安全的。這個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安全,生活總是瞬息萬變,每個人都要做好應變的準備。越是有遠見的人,越能知道,思考危險,久而久之就能安全。著名《易經》的人生經驗告訴我們:人敗一個逸字,人旺一個勤字,人患一個備字。安於現狀是失敗的根源我知道有一個話題:人是怎麼廢掉的?高贊的回答是:安於現狀,不思進取。因為安於現狀的人沒有危機意識,對未來的計劃也懶惰,不喜歡學習。
  • 《易經》,是解開人生哲學三大困惑的鑰匙!
    《易經》,是解開人生哲學三大困惑的鑰匙:告訴「你是誰?「你從那裡來?」「你將到那裡去!」對於前兩個問題,有些人似乎不敢苟同,「我還不知道我是誰?」「我們不都是由猴子進化而來的嗎?」許多來我這裡的朋友,就很困惑於自己的言行,糾結於自己的內心,而當我說出他們的一些內在本質時,都一臉驚訝地問:「你怎麼會知道的?」其實,我們真的並不完全了解自己!而對於自己的未來,真正知道的可能就更少了。聰明人都在說人生規劃,但一個連自己內在本質本質都不知道、未來自己能做成什麼都不知道的人,如何去規劃?
  • 傅佩榮 易經講座大全
    潛心研究傳統經典,撇開成見和定論,求真務實,追本溯源,多有建樹,已重新解讀《論語》、《孟子》、《老子》、《莊子》、《易經》等。展現溫故而知新的哲學智慧,對於經典的當代詮釋有相當重要的影響。另有《哲學與人生》、《儒道天論發微》、《儒家哲學新論》、《易經入門》、《國學的天空》、《西方哲學史》等專業著作共一百餘種。
  • 易經:厚德載物德不配位,必有災殃,為什麼有些人發財了就出事?
    易經:德不配位,必有災殃,頭一個疾病,第二個災禍,第三個夭折錢財,車子,功,名,利,祿,這些都有吉兇。啥叫兇財呢?來路不明的,不仁不義不符合道德的叫做兇財。吉財就很好理解了,吉祥,你自己應該得到的。通過自己勤勞的雙手,智慧的大腦獲得的財富掙得踏實錢叫吉財。
  • 福三元素學員分享:選對導師少走彎路,是我近幾年做的最正確的決定
    讓我非常意外的是,靜慧導師僅通過我的手機號,就能夠一語即中,指出我的問題所在,並告知我該如何化解。  在按照靜慧導師的指導,我一步一步執行,慢慢的我發現自己運勢在提升。也許會有人問,運勢提升會有明顯的感覺嗎?於我而言,有種奇妙的的感受,每天醒來都覺得自己精氣神特別好,充滿了活力,事實也證明,無論是我和老公的關係,還是財運狀態,亦或者是工作上的事,都漸漸的有了新進展。
  • 好聽又有內涵的名字,藏在《易經》裡
    出自《易經大傳》曰:「天地之道,貞觀者也。」 唐高宗曾取年號「鹹亨」取自《易經·坤卦》「含弘光大,景物鹹亨」 給公司取名字也可以參考《易經》。 相傳,清代有位叫朱彭壽的文人擅長代客取名,所得酬金頗豐。
  • 《易經》:人生可能是命中注定的,有這幾個特點的或許會接近成功
    每個人的人生其實都是命中注定的,在人生的旅途中,一個人的品質決定了這個人的將來是否能成功,而身上有這4個特點的人,往往能走向成功,將來非富即貴。都說《易經》是"群經之首""大道之源",諸子百家都從其中汲取營養。易道廣大,潔靜精微。而這一部中國人最重要的經典,將人的修養和修行以及人的命運講到了極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