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長約 1700 字,閱讀大約需要 3 分鐘
「
精彩導讀
教育的背後,是學校、是老師、是家長,還有社會的擔當。如果我們要教給孩子們責任和擔當,那麼教育首先必須有責任和擔當。教育需要有勇氣、擔當和判斷,我們要知道什麼是真正為孩子們好,什麼是為孩子們的一輩子負責任。
」
老師是教育孩子的。但是,怎樣讓老師變得真正會教育?
有知識和會教學,那是兩回事。這個問題其實我想了很久,可以追溯到我在杭師大讀書的時候。
那時候,我們上完4年本科以後,在學校裡實習一兩個月,就到講臺上去講課。教學的本領主要是靠自己悟出來的。我常常想,語文老師除了要把語文學好,更多的時間應該去學習語文以外的東西。比如,教學的技能、課堂的組織、孩子的心理……這些都是需要學習的內容。
所以,老師不光要學習教什麼,重點要學習如何去教。
我聽說在座有一位校長,不久前剛從以色列遊學回來。在以色列的時候,他到死海去體驗了一下。死海的水非常鹹,他嗆了一口水,結果喝了5瓶礦泉水,才把嘴裡鹹的味道給衝淡了。回來以後他給學生們上科學課,講到浮力的時候,就講了這5瓶礦泉水的故事,班裡的學生都聽得津津有味,更對浮力的概念印象深刻。
其實,老師的眼界就是學生的眼界,老師的胸懷就是學生的胸懷。
前幾天,我在網上看到一位山西朔州的地理老師帶著孩子們騎行1800多公裡到上海的新聞,相信很多人也看到了。在這位老師出發之前,他的同事、他的校長都非常緊張,有位家長甚至氣得住進了醫院,但是我心裡特別佩服這位地理老師。
今天,很多老師的壓力非常大,學校的壓力也非常大。我相信誰都怕擔責任,但是這位地理老師依然有勇氣帶著孩子們遠行,我心裡非常佩服。我相信,這個老師是為了孩子們的未來,為了他們有探索未來的能力,而做了這樣的決定。
教育的背後,是學校、是老師、是家長,還有社會的擔當。如果我們要教給孩子們責任和擔當,那麼教育首先必須有責任和擔當。教育需要有勇氣、擔當和判斷,我們要知道什麼是真正為孩子們好,什麼是為孩子們的一輩子負責任。
今天,教育最大的挑戰不是如何增長知識,而是如何去應對未來的不確定性。我曾經和以色列的教育部部長探討過這個問題。以色列小學生有野外生存、沙漠生存等課程,孩子們確實會有危險,但是教育不是確保孩子沒有危險、不出問題,教育是為了讓孩子學會怎樣去面對危險、怎樣去面對問題。
最近,網上還有關於老師是否應該懲戒學生的討論,我也非常關注。其實,不是老師要懲戒學生,是制定的規則要懲戒那些破壞規則的學生。學生不是向老師低頭,而是要向規則低頭。
素質教育是我們追求的方向,但是,素質教育不是低質教育,素質教育不等於可以放鬆教育的標準,素質教育並不等於教育不需要嚴格。
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必然會帶來未來教育的變革。老師的責任,就是讓每一個孩子在發現世界的同時,去發現自己,做最好的自己。
我想,要讓每個孩子不僅僅學會知識,更要學會配合、學會團隊協作、學會擔當,這是我們的人才計劃最需要思考的問題,也是在座所有老師需要思考的問題。
未來,國與國之間的競爭一定是教育的競爭。
我們國家今天的經濟成就、社會發展,離不開過去三四十年來對教育的重視和投入。未來中國最重要的資源是什麼?去年,全國共有1500萬新生兒。可以說,對於這1500萬幼兒的教育模式、內容,決定了我們這個國家30年以後的競爭力,決定了我們國家每一個家庭及其子孫後代的發展。
在我看來,評判一個國家的教育水平不是只看發達地區,而是要關注落後地區;一個社會的進步不是僅僅在於有多少精英階層,而是在於普通人群的素質如何。我們堅信,只有鄉村好了,中國才會好;只有鄉村的教育好了,中國的未來才會有希望。
我要特別感謝今天仍然堅守在全國偏遠地區的鄉村教師們。你們的努力和付出正在改變這個國家,我們很榮幸能夠和大家一起參與中國未來教育的改革和發展,很榮幸和大家一起去改變農村的教育。你們的努力、你們的創新、你們的變革、你們的關愛和你們的溫暖,將給教育帶來更多改變。
很多人說農村教育沒有城裡好,但是我相信,在農村教育改革的機會可能會比城裡更多。而且,很多農村孩子是「放養」的,他們更加原生態,更加富有潛力。
我們希望更多的鄉村教師和校長能夠到城裡進行培訓,到海外進行學習,打開自己的視野。
最後,我要再一次深深感謝所有堅守鄉村教育的老師們,你們讓我們對這個國家更有信心,讓這個國家的未來更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