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學術界頻繁爆出造假事件,半個科研圈的人都信仰崩潰了。被錘的專業抬不起頭,剩下的專業擔心遲早被錘。一時間人心惶惶,學術氛圍空前緊張,連實驗都不敢讓師弟代做了...
我最近也開始水水科學前沿成果,不是看大牛們有沒有造假(主要也看不出來),只是看個樂子求個心安。結果竟然看到一堆能改寫人類歷史的科研成果!假得不得了!
我這才發現,原來學術界還存在一個和造假並駕齊驅的領域——民科。
一、啥是民科?
民科,一般指來自民間的「自然科學家」,他自然就自然在這個名號是自封然後推廣的。
民科們通常學歷不高,著裝樸素,憑藉胡思亂想硬闖學術江湖。他們往往沒接受過系統的專業知識學習,連元素周期表前100位都背不出來。如果說造假都是搞PS,那麼民科就是搞P
但即便如此,他們仍然堅定地認為明年諾獎捨我其誰。
民科的研究過程新奇而統一:找一個牛逼的理論,按照10000:1的程度簡化後,通過1個實驗2個方程3段文字的探究,得到顛覆性的結論。3頁推翻相對論、5天造出永動機都是常有的事。
他們和前段時間的量子波動速讀還不一樣,量子波動是騙人,民科是連自己都騙過了。
大家生活中一定要區分好,碰到民科注意避讓。
二、民科到底在研究啥?
民科遍布在各行各業,全方位無死角地衝人們播撒學術的種子。尤其在數理化生四大基礎學科的舞臺上,更是頻頻可見他們活躍而自信的身影。
數學
數學民科最愛研究的就是哥德巴赫猜想,主要聽起來太簡單了,不就是「1+1=2」嗎?掰指頭數一數就能解決的事情啊!
據不完全統計,每年我國民科可成功證明哥德巴赫猜想3000次,可惜沒有任何手稿能流傳下來。今年知乎有個高中生完成了證明,而且僅用了4個步驟,實屬少年英才!大家品鑑品鑑
真的完全不怕百年來解不出題的數學家從墳頭爬出來薅他頭髮。
但數學就是個造就民科的學科。首先起步價很低,不用買設備和試劑,一支筆,一包煙,一道題目算一天。而且因為過於抽象,還挺能糊弄一些外行人的。
但真的不要再挑戰哥德巴赫猜想了,你去研究歌德和巴赫都比這好啊!!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數學造不了假,因為不會就是不會。
物理
物理民科是最多的。一半人試圖推翻萬有引力定律、相對論,建立屬於自己的物理大廈。但就連最簡單的公式F=m·a=m·dv/dt,他們都能把d給約掉!
這一看就沒學過微積分,物理搞了也是白搞啊!!
剩下的一半人選擇潛心研究永動機,這種聽起來就很科幻尊貴的東西實在令人著迷。即使它嚴重違背常理,民科也樂此不疲
花樣百出的實現手段,土味感撲面而來。相比起來,還不如沙雕網友建議的貓-黃油永動機來的巧妙
點擊播放 GIF 0.0M
黃油麵包總是黃油麵著地,貓總是四腳著地。
將黃油麵包綁在貓背上,貓將在空中轉起來從而實現永動。
不過物理也很難造假。畢竟物理規律是通用規律,實驗絕對可重複,造假一逮一個準。
化學
化學民科不算多,可能大部分都在研究過程中被炸死了。
開個玩笑吼。其實主要原因是民科沒啥錢,買不起馬弗爐、反應釜、光譜儀...還有那些1g幾千塊的化學試劑,做個實驗得傾家蕩產。
化學領域最出名的民科,是天才超理趙明毅。我上高中的時候,天天在化學吧裡看他的學術成果。他研製出了超鹽酸,這玩意兒由10個鹽酸分子通過神秘魔鍵連接而成,長這樣
這是什麼魔鬼連接方式!完全不把8電子規律放在眼裡啊!你給氯原子拉那麼多鍵還在中間成個環,也不怕把氯撐死!
隨著化學素養的提高,他還創造性地提出了字母守恆定律,一舉打破了質量守恆定律近200年的束縛,讓化學從此進入了一日千裡的時代。
在他的思想指導下,人們陸續得到了硼化硫反應SBS+B,咖啡反應Co+2FeCoffee等等沙雕反應,星巴克看了都要倒閉。
趙明毅還為化學定下了一個美好的未來:「元素的種類是無窮無盡的」,堪稱東方版門捷列夫。他的研究與言論頗具王霸之氣,因此人們常常尊稱他為「銻帝」、「銻王」、「大銻趙明毅」等。
這就是化學民科們的魅力。
生物
生物是造假相當猖狂的領域,你最近看到的學術造假案件都是這塊的!
畢竟實驗能做成啥樣,關鍵不在你,在細胞的心情。生物體內千千萬萬的化學反應,哪怕外界條件完全一樣,實驗結果都很難一毛一樣。
這就給生物造假留下了廣闊的空間。稍微p個圖,改改數據,反正別人做不出來100%一致的,沒人能咬死說我是假的。總之是門玄學。
與此同時,生物民科就少了。他們沒有專業設備和科研經費,研究不了什麼高端問題,只能搞搞物種起源。
比如著名生物民科徐金明的空氣變昆蟲實驗:徐某買了個瓜,封在盒子裡。過了一段時間打開盒子,發現有果蠅在活動。得出結論,空氣可以變成昆蟲
點擊播放 GIF 0.0M
顯然這個結論是錯的,明明是瓜變成了昆蟲。
有人曾質疑有昆蟲的原因是瓜裡本來有蟲卵。但該民科堅決反對,他表示「小販保證過這瓜裡絕對沒蟲子」
點擊播放 GIF 0.0M
你說徐金明你對得起你的名字嗎!!完全不精明啊!
至於文科方面的民科,我不是很了解。直覺告訴我中文的民科是寫網絡言情小說,新聞的民科應該是搞自媒體...歡迎大家可以在評論區分享你們專業的民科研究方向。
分析了四大領域的研究之後,我總結出了幾個巧妙的結論:
1.民科研究偏好:數學≈物理>化學>生物
2.造假研究偏好:生物>化學>物理>數學
3.民科和造假在同領域的研究量此消彼長,具有一定的負相關性
也就是說,民科越泛濫的專業,出現學術造假的可能性越低。因此我提出了一個大膽的建議:
要想消滅某專業的學術造假
首先要大力扶持該專業的民科研究!
想到這裡我十分激動!我準備明天拿塊牌子去中科院展示自己的結論成果,明年諾獎非我莫屬了。大家可以試一試,沒準有效呢?
三、如何成為一個著名的民科?
看完眾位民科的研究,相信大家已經躍躍欲試了。那麼如何才能成為一個著名的民科呢?
首先研究啥倒是不用擔心,畢竟民科的研究講究簡樸、去邏輯化、沒有知識含量,學術門檻基本為0,隨便搞搞就能取得重大突破。
所以關鍵在於如何把自己推銷出去。在這裡我構思了四種方法,大家可以自行選用。
1.網絡助力
你可以藉助網際網路的力量,在網絡平臺上大量發帖,公開自己的研究工作。一定要以結論開篇先聲奪人,然後用那種漫不經心的口吻細細闡述,才能更好地吸引大眾的火力注意力,收穫有識之士的讚賞。
推薦平臺:貼吧>天涯>微博。像下圖的「民科吧」,簡直是為你量身打造的快樂天堂,你可以在這裡和無數友人商討學術,共同進步。
禁忌平臺:知乎、豆瓣。
2.地推模式
有時候實地宣傳,能取得更為踏實可見的效果。比如在學校食堂、教室等人流密集區,放置易拉寶或者發放傳單,傳播學術思想,找到有緣人。但注意挑學校。
有一次我在紫荊門口遇見過一個民科發傳單,他和我差不多大,說自己推翻了牛頓第二定律。我看了一眼傳單,發現他前幾行就錯了,本質上是沒搞懂離心力F=mω^2r是一種虛擬力。結果他不信,我又隨便拉了個過路的同學,結果也是看了兩眼就笑了。
最後他灰溜溜地走了,看上去很受打擊,估計棄理從文了。
所以大家發傳單的話一定要去北大。
3.挑釁大牛
善於利用周圍的學術資源,可以幫你迅速提升知名度。去研究院碰瓷學術大牛,指名道姓讓張/李/王/畢教授幫你證明理論,勢必會在校園內引起轟動。
但所有民科都知道這個方法,導致每天在中科院樓下喊叫囂的人一波又一波。中科院索性出了幾道題,只要把這題做對了,說明你這個民科不簡單,咱們就能往下聊。
據說通過這種方法,篩選掉了100%的人。
我已經幫大家打下了第一關,剩下的就要靠你自己了。
4.學術懸賞
最後這招就比較簡單粗暴了。大家應該都聽說過黎曼猜想,證出來的人可以拿100萬美元的學術獎金。
這屬於「你出錢,我出力」的資源置換型學術。所以只要你有錢,出上高昂的獎金,不怕沒有人來證明你的理論。
畢某不才,在這裡提出一個問題:畢導以光速圍繞亞清做圓周運動時,亞清的體重會不會因為時空扭曲而發生改變?
歡迎大家來證,成功的我獎勵10個億。
民科和造假,誰的問題更大?
民科和造假,說白了幹的都不是啥好事。
非要分個孰高孰低的話,民科屬於有錯而不自知,滿腔心血用錯了地方,可憐。
而造假,他不知道自己在造假嗎?他清楚的很。但他就是圖省事,圖迅速,圖成果。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可惡。
屢禁不止的造假,帶壞整個科研圈的風氣。我造假,一年5篇SCI,大家都誇我科研牛逼。你老實,五年1篇SCI,大家說你不求上進。劣幣驅逐良幣,最後你要麼跟我一起造假,要麼回家種地。科研就此玩兒完。
曾經震驚全國的基因編輯實驗,這兩天又被指故意造假。造假曝出的節奏比P2P爆雷還快,實在令人唏噓。
但科研仍然得繼續,該過的柱子不會少,該殺的白鼠跑不了。希望各位奮鬥在一線的科研工作者自我監督,嚴謹務實,不忘初心。
至於民科們,每天看看他們的永動機我也挺快樂的。希望他們開心就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