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造假都能投SCI,憑什麼民科就要被嘲笑?因為實在太好笑了

2021-02-08 騰訊網

最近學術界頻繁爆出造假事件,半個科研圈的人都信仰崩潰了。被錘的專業抬不起頭,剩下的專業擔心遲早被錘。一時間人心惶惶,學術氛圍空前緊張,連實驗都不敢讓師弟代做了...

我最近也開始水水科學前沿成果,不是看大牛們有沒有造假(主要也看不出來),只是看個樂子求個心安。結果竟然看到一堆能改寫人類歷史的科研成果!假得不得了!

我這才發現,原來學術界還存在一個和造假並駕齊驅的領域——民科

一、啥是民科?

民科,一般指來自民間的「自然科學家」,他自然就自然在這個名號是自封然後推廣的。

民科們通常學歷不高,著裝樸素,憑藉胡思亂想硬闖學術江湖。他們往往沒接受過系統的專業知識學習,連元素周期表前100位都背不出來。如果說造假都是搞PS,那麼民科就是搞P

但即便如此,他們仍然堅定地認為明年諾獎捨我其誰。

民科的研究過程新奇而統一:找一個牛逼的理論,按照10000:1的程度簡化後,通過1個實驗2個方程3段文字的探究,得到顛覆性的結論。3頁推翻相對論、5天造出永動機都是常有的事。

他們和前段時間的量子波動速讀還不一樣,量子波動是騙人,民科是連自己都騙過了。

大家生活中一定要區分好,碰到民科注意避讓。

二、民科到底在研究啥?

民科遍布在各行各業,全方位無死角地衝人們播撒學術的種子。尤其在數理化生四大基礎學科的舞臺上,更是頻頻可見他們活躍而自信的身影。

數學

數學民科最愛研究的就是哥德巴赫猜想,主要聽起來太簡單了,不就是「1+1=2」嗎?掰指頭數一數就能解決的事情啊!

據不完全統計,每年我國民科可成功證明哥德巴赫猜想3000次,可惜沒有任何手稿能流傳下來。今年知乎有個高中生完成了證明,而且僅用了4個步驟,實屬少年英才!大家品鑑品鑑

真的完全不怕百年來解不出題的數學家從墳頭爬出來薅他頭髮。

但數學就是個造就民科的學科。首先起步價很低,不用買設備和試劑,一支筆,一包煙,一道題目算一天。而且因為過於抽象,還挺能糊弄一些外行人的。

但真的不要再挑戰哥德巴赫猜想了,你去研究歌德和巴赫都比這好啊!!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數學造不了假,因為不會就是不會。

物理

物理民科是最多的。一半人試圖推翻萬有引力定律、相對論,建立屬於自己的物理大廈。但就連最簡單的公式F=m·a=m·dv/dt,他們都能把d給約掉

這一看就沒學過微積分,物理搞了也是白搞啊!!

剩下的一半人選擇潛心研究永動機,這種聽起來就很科幻尊貴的東西實在令人著迷。即使它嚴重違背常理,民科也樂此不疲

花樣百出的實現手段,土味感撲面而來。相比起來,還不如沙雕網友建議的貓-黃油永動機來的巧妙

點擊播放 GIF 0.0M

黃油麵包總是黃油麵著地,貓總是四腳著地。

將黃油麵包綁在貓背上,貓將在空中轉起來從而實現永動。

不過物理也很難造假。畢竟物理規律是通用規律,實驗絕對可重複,造假一逮一個準。

化學

化學民科不算多,可能大部分都在研究過程中被炸死了

開個玩笑吼。其實主要原因是民科沒啥錢,買不起馬弗爐、反應釜、光譜儀...還有那些1g幾千塊的化學試劑,做個實驗得傾家蕩產。

化學領域最出名的民科,是天才超理趙明毅。我上高中的時候,天天在化學吧裡看他的學術成果。他研製出了超鹽酸,這玩意兒由10個鹽酸分子通過神秘魔鍵連接而成,長這樣

這是什麼魔鬼連接方式!完全不把8電子規律放在眼裡啊!你給氯原子拉那麼多鍵還在中間成個環,也不怕把氯撐死!

隨著化學素養的提高,他還創造性地提出了字母守恆定律,一舉打破了質量守恆定律近200年的束縛,讓化學從此進入了一日千裡的時代。

在他的思想指導下,人們陸續得到了硼化硫反應SBS+B,咖啡反應Co+2FeCoffee等等沙雕反應,星巴克看了都要倒閉。

趙明毅還為化學定下了一個美好的未來:「元素的種類是無窮無盡的,堪稱東方版門捷列夫。他的研究與言論頗具王霸之氣,因此人們常常尊稱他為「銻帝」「銻王」、「大銻趙明毅」等。

這就是化學民科們的魅力。

生物

生物是造假相當猖狂的領域,你最近看到的學術造假案件都是這塊的!

畢竟實驗能做成啥樣,關鍵不在你,在細胞的心情。生物體內千千萬萬的化學反應,哪怕外界條件完全一樣,實驗結果都很難一毛一樣。

這就給生物造假留下了廣闊的空間。稍微p個圖,改改數據,反正別人做不出來100%一致的,沒人能咬死說我是假的。總之是門玄學。

與此同時,生物民科就少了。他們沒有專業設備和科研經費,研究不了什麼高端問題,只能搞搞物種起源

比如著名生物民科徐金明的空氣變昆蟲實驗:徐某買了個瓜,封在盒子裡。過了一段時間打開盒子,發現有果蠅在活動。得出結論,空氣可以變成昆蟲

點擊播放 GIF 0.0M

顯然這個結論是錯的,明明是瓜變成了昆蟲。

有人曾質疑有昆蟲的原因是瓜裡本來有蟲卵。但該民科堅決反對,他表示「小販保證過這瓜裡絕對沒蟲子」

點擊播放 GIF 0.0M

你說徐金明你對得起你的名字嗎!!完全不精明啊!

至於文科方面的民科,我不是很了解。直覺告訴我中文的民科是寫網絡言情小說新聞的民科應該是搞自媒體...歡迎大家可以在評論區分享你們專業的民科研究方向。

分析了四大領域的研究之後,我總結出了幾個巧妙的結論:

1.民科研究偏好:數學≈物理>化學>生物

2.造假研究偏好:生物>化學>物理>數學

3.民科和造假在同領域的研究量此消彼長,具有一定的負相關性

也就是說,民科越泛濫的專業,出現學術造假的可能性越低。因此我提出了一個大膽的建議:

要想消滅某專業的學術造假

首先要大力扶持該專業的民科研究!

想到這裡我十分激動!我準備明天拿塊牌子去中科院展示自己的結論成果,明年諾獎非我莫屬了。大家可以試一試,沒準有效呢?

三、如何成為一個著名的民科?

看完眾位民科的研究,相信大家已經躍躍欲試了。那麼如何才能成為一個著名的民科呢?

首先研究啥倒是不用擔心,畢竟民科的研究講究簡樸、去邏輯化、沒有知識含量,學術門檻基本為0,隨便搞搞就能取得重大突破

所以關鍵在於如何把自己推銷出去。在這裡我構思了四種方法,大家可以自行選用。

1.網絡助力

你可以藉助網際網路的力量,在網絡平臺上大量發帖,公開自己的研究工作。一定要以結論開篇先聲奪人,然後用那種漫不經心的口吻細細闡述,才能更好地吸引大眾的火力注意力,收穫有識之士的讚賞。

推薦平臺:貼吧>天涯>微博。像下圖的「民科吧」,簡直是為你量身打造的快樂天堂,你可以在這裡和無數友人商討學術,共同進步。

禁忌平臺:知乎、豆瓣。

2.地推模式

有時候實地宣傳,能取得更為踏實可見的效果。比如在學校食堂、教室等人流密集區,放置易拉寶或者發放傳單,傳播學術思想,找到有緣人。但注意挑學校。

有一次我在紫荊門口遇見過一個民科發傳單,他和我差不多大,說自己推翻了牛頓第二定律。我看了一眼傳單,發現他前幾行就錯了,本質上是沒搞懂離心力F=mω^2r是一種虛擬力。結果他不信,我又隨便拉了個過路的同學,結果也是看了兩眼就笑了。

最後他灰溜溜地走了,看上去很受打擊,估計棄理從文了。

所以大家發傳單的話一定要去北大。

3.挑釁大牛

善於利用周圍的學術資源,可以幫你迅速提升知名度。去研究院碰瓷學術大牛,指名道姓讓張/李/王/畢教授幫你證明理論,勢必會在校園內引起轟動。

但所有民科都知道這個方法,導致每天在中科院樓下喊叫囂的人一波又一波。中科院索性出了幾道題,只要把這題做對了,說明你這個民科不簡單,咱們就能往下聊。

據說通過這種方法,篩選掉了100%的人。

我已經幫大家打下了第一關,剩下的就要靠你自己了。

4.學術懸賞

最後這招就比較簡單粗暴了。大家應該都聽說過黎曼猜想,證出來的人可以拿100萬美元的學術獎金。

這屬於「你出錢,我出力」的資源置換型學術。所以只要你有錢,出上高昂的獎金,不怕沒有人來證明你的理論。

畢某不才,在這裡提出一個問題:畢導以光速圍繞亞清做圓周運動時,亞清的體重會不會因為時空扭曲而發生改變?

歡迎大家來證,成功的我獎勵10個億。

民科和造假,誰的問題更大?

民科和造假,說白了幹的都不是啥好事。

非要分個孰高孰低的話,民科屬於有錯而不自知,滿腔心血用錯了地方,可憐

而造假,他不知道自己在造假嗎?他清楚的很。但他就是圖省事,圖迅速,圖成果。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可惡

屢禁不止的造假,帶壞整個科研圈的風氣。我造假,一年5篇SCI,大家都誇我科研牛逼。你老實,五年1篇SCI,大家說你不求上進。劣幣驅逐良幣,最後你要麼跟我一起造假,要麼回家種地。科研就此玩兒完。

曾經震驚全國的基因編輯實驗,這兩天又被指故意造假。造假曝出的節奏比P2P爆雷還快,實在令人唏噓。

但科研仍然得繼續,該過的柱子不會少,該殺的白鼠跑不了。希望各位奮鬥在一線的科研工作者自我監督,嚴謹務實,不忘初心。

至於民科們,每天看看他們的永動機我也挺快樂的。希望他們開心就好吧!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民科們喜歡發明很多奇怪的理論?
    相信大部分人在學習、工作與生活中都有這數不清的思想火花,但絕大多數時這種一閃而過的念頭會被繁忙的學習,繁重的工作和無聊的生活所打擾,徹底消失無形!假如為了突然冒出的思維之火荒廢了學業,影響了工作甚至連生活都頹廢了,一門心思的想要要鑽出一個洞來,那麼這絕大部分將會發展成一個民科,當然很可能有會有一些真正的發明創造,這一類應該被稱為民間發明家,後者主要是從事實踐性操作比較多!但民科大都從事虛無縹緲的理論性研究,並且語不驚人死不休......
  • 被25道數學題難倒的「民科」路在何方?
    有好事者在網上放出當年錄製的電視節目視頻,網友們紛紛感嘆一個優秀人才被嘲笑、被埋沒,批評主持人和評委欠他一個道歉,甚至稱此人為「諾貝爾哥」。微博大V姚晨更是為他加油,評價其為「一個了不起的工人」。實際上,這位所謂的「諾貝爾哥」是一位典型的「民間科學家」,簡稱「民科」。這類「民科」在中國為數不少。
  • 這種民科水準一般但套路實在太高明
    這個平臺確實會給民科創造發聲的機會。*物理學為什麼是民科的重災區?王青(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物理學之所以會成為民科的重災區,是因為物理學是一門基礎學科,探尋物質與質量的起源、時間與空間的演化,物理學不只有哲學和數學的理性與基礎,更有其現實性。從這個角度講,物理學對「民科」的吸引力更大。
  • 路明:我知道的「民科」
    他笑眯眯地朝我走來:同學,吃飯了嗎?  我愣住了。  你是物理系的吧?他滿面春風,不再關心我的吃飯問題:請問系主任辦公室在哪裡?  這個,我不太清楚。  大叔顯然有點失望:那麼,你們最有名的教授是哪位?  ……你是?
  • 民科專注於世界難題,因為它們太「簡單」
    民科四大公敵:愛因斯坦相對論,哥德巴赫猜想,牛頓經典力學以及熱力學三定律民科三大愛好:科學論證哲學,科學理論算命以及發明新式永動機為什麼民科專挑這些問題下手呢?就是因為這些問題,題目太簡單了!比如理解費馬最後猜想只需要初一數學水準,而理解哥德巴赫猜想更簡單,小學五年級數學知識,任何一個受過基本初等教育的人都能看懂。任一大於2的偶數都可寫成兩個質數之和。
  • 「諾貝爾哥」與引力波無關,民科和科學不是一回事
    第一點屬於嘉賓素質問題,尊重他人這個道理顯而易見,不做展開論述了,第二點和第三點其實都在說一個問題,民科是不容輕視的,有可能是中國未來科學的突破口。老郭在節目中號稱發明了足以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新理論,能夠讓人類長生不老。這是非常典型的民科。在中國有數量龐大的一群人都屬於這個範疇,他們號稱發明了永動機,證明了哥德巴赫猜想,創建了新的科學理論乃至體系。
  • 荒唐透頂的中國「民科」往事
    近日,富商廖凱原因驚世駭俗的「軒轅反熵運行體系2.0」暴得大名近日,因為個人學術成就「軒轅反熵運行體系2.0」,華裔富豪廖凱原突然暴得大名。據媒體不完全統計,廖向四所大學捐資不下6億元,四所學校都有以他名字命名的教學樓,四個法學院都設有以他名字命名的研究中心,他是這四所學校的名譽校董,是清華的客座教授,復旦和交大的名譽教授。在2011年到2012年,他還在清華、北大開設了關於「軒轅反熵運行體系2.0」的選修課。
  • 那些荒唐透頂的中國「民科」
    圖註:廖凱原基金會繼捐資3000萬美元資助上海交大建設一流法學院後,再次向該校捐贈1500萬元人民幣短史記第399期近日,富商廖凱原因驚世駭俗的「軒轅反熵運行體系2.0」暴得大名近日,因為個人學術成就因為那個時候詩人、小說家在社會上有地位,有榮譽,所以很多人趨之若鶩。可現在有幾個這麼做?沒有!因為詩人和小說家地位已經不行了,同樣,80年代所謂的『科學的春天來了』,『學好數理化走遍全天下』,科學一下子很有地位了。
  • 中國學術論文又造假?代寫公司與巴西SCI雜誌合作「淘金」
    距英國學術醫療科學文獻出版商大規模撤銷中國論文僅僅一年時間,中國學術論文造假再度被曝光。9月20日,美國知名英文論文抄襲檢測網站PlagiarismWatch首頁發表報告《科學論文代筆公司與掠奪欺詐型期刊合謀中國學者》。報告內容長達幾十頁,詳細披露了監測到的造假論文內容。該事件一經曝光,再次震驚學術界。
  • 網紅民科「郭英森」的民科到底是什麼圈子?
    民間科學家主要集中在對理科的科學研究,但是在科學圈內,幾乎沒有多少學術研究機構、科學研究所,或者中科院的權威人士、專家或專職科學家會承認民間科學家的科學地位,幾乎都將其看做一根刺,恨不得拔之而後快。這也是民科稱其為「官科」,暗示其官方腐敗做派打壓他們的一個原因。網友們似乎就覺得不服氣了,丫咱不就是民間點嗎?為什麼官方的科學家就高高捧著,民間的就如此奚落?看不起人麼?其實不是這樣的!
  • 臺灣學術造假5怪象,教團批:臺灣是學術詐騙的天堂?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近日臺灣政治人物論文爭議引發討論,各界熱衷「論文普篩」,私校工會昨日引述國際「論文撤稿監視(Retraction Watch)」部落格的統計,2012到2016年,臺灣因為偽造審查而被撤稿的國際論文有73篇,且學閥們造假之後也未受嚴懲。
  • 中國的民科到底有多野?
    關於民科這個詞的起源,我自己能查到的最早的網絡記錄是2000年出現在BBS上的,更早的因為各種原因查不到了。民科遍布在各行各業,全方位無死角地衝人們播撒學術的種子。尤其在數理兩大基礎學科的舞臺上,更是頻頻可見他們活躍而自信的身影。
  • 民科發明的各種永動機 為什麼民科喜歡發明永動機?
    相對論和永動機是民科的兩大「瑰寶」,圍繞它們產生的民科理論層出不窮,其中永動機還造就了大量「發明家」。那麼這到底是為什麼呢?關於永動機,上過初中的朋友都知道,違反能量守恆定律。那為什麼民科還發明出這麼多「偉大的」永動機?
  • 民科有可能發現像相對論這樣的理論嗎,為什麼?
    而現在,物理學、生命科學等等都是一個龐大的學科體系,現在誕生一位牛頓、愛因斯坦那樣研究領域覆蓋幾乎整個物理學的科學家都是不可想像的,更何況還是一位民科呢。很多民科都覺得自己是全球頂級科學家,甚至是有史以來最頂尖的科學家。比如那位知名的初中學歷的郭英森,他號稱有幾個有實力爭奪諾貝爾獎的科學發現,還能讓人的生命無限延長。這其實是民科的職業妄想通病。
  • 中國民科,重新定義想像力
    民科,是對自稱民間科學愛好者的一類人群的簡稱,區別於廣義上的科學愛好者和非專業科學家,民科身上都有一種極強的「拒絕屬性」,用一段話來總結那就是:「拒絕以現有學術基礎為研究出發點,拒絕承認既有的專業規範,拒絕專業的基本訓練,拒絕同行評議,拒絕專業領域的批評,只有自己是對的。」
  • 524名醫生被曝學術造假 有"槍手"開始放棄SCI業務
    一場撤稿風波再次將醫學界學術造假推至風口浪尖。實際上,這已經不是醫生學術造假第一次被公之於眾。早在2015年10月,擁有《柳葉刀》《細胞》等知名學術期刊的出版巨頭愛思唯爾便撤銷旗下5種雜誌中來自中國的9篇論文。「論文造假在醫生行業內很普遍,一方面是臨床工作太忙,確實沒時間寫論文;另一方面是造假成本不高,而職稱評級又有核心期刊論文發表數量這一硬性指標,所以造假屢禁不止。」
  • 永動機的幻想,民科的執著讓人好笑卻也心酸
    他們什麼都不信,只相信自己的理論,他們的名字叫「永動機民科」。還是69式永動機稍稍靠譜點很多時候不是大眾喜歡嘲諷民科,也絕對不是官方科學對於民間科學的打壓。拒絕接受知識只能走火入魔但是很多民科的方向跑偏了,他們對知識和研究嗤之以鼻,只在幻想著一些名詞和似是而非地拼湊概念,然後幻著自己的理論或發明成真後自己怎麼享受,獲得怎麼高的地位,然後把自己理論和發明的錯誤歸結於官科對自己的迫害
  • 兩年117篇SCI論文被撤稿 造假已成產業鏈-SCI論文 論文造假 學術不...
    原標題:117篇SCI論文被撤稿的背後  「論文造假」的輿論風暴又起。  12月12日,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以下簡稱「基金委」)召開的2016年「捍衛科學道德反對科研不端」通報會上,曝出2015年國際著名學術刊物撤銷論文的重磅消息。
  • 愛迪生是不是民科?為什麼網友都認為他是民科
    我們可以發現民科的定義並沒有那麼的貶義,但因為某些自詡為「科學家」的人不僅沒有系統的學習相關專業知識,而且也不願去學習,整天只會說大話,憑空想像推翻了相對論、量子力學製造出了永動機!也正因為如此民科慢慢的在我們的印象中就成了一個貶義詞!
  • 也談民科——一點不成熟的想法
    在前人的研究中,做出荒唐舉動的科學狂人是他們解析的對象,但這些人是否能夠代表整個民科群體?答案應該是否定的。1.民科的歷史沿革根據庫恩的範式理論,科學發展一般經歷四個時期:(1)前科學時期;(2)常規科學時期;(3)反常和危機時期;(4)科學革命時期。在常規科學時期,科學學術共同體遵循現有範式推動科學向前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