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對誰,我都會反覆強調一個觀點:好的文書只可能是真實的文書,是學員真正想寫的文書,有話可說的文書。
但是,真實的我不夠好怎麼辦?我也不知道該說什麼,感覺自己的想法很幼稚、很迷茫,那我應該放棄寫文書嗎?
很好,問出了這些問題已經很可貴了。我的大學教授跟我說過,「你的答案有多好,取決於你的問題問得有多好。」發現問題是重要的,至少你可以思考怎麼解決它們。
可以這麼講,在大學申請的過程裡面,你一共會申請10-15所大學,寫20-30篇文書。這20來篇文章雖然題目不一樣,但說到底,這些文書都在問三個問題:
1. 我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2. 我想要追求什麼?
3. 我申請的這所大學可以怎樣幫助我實現這一目標?
各位家長可以試著自己回答一下這三個問題。您會發現,這些是三個很難的問題,您雖然人生經歷已經很豐富了,但可能也答不出。但您可以帶著這三個問題回去讀一遍您看過的、印象特別深刻的成功文書,您會發現,文書的質量幾乎完全取決於它多好地回答了這三個問題。
這三個問題考察的是整個申請季裡最最重要的一項實力:自我意識。大家有沒有想過,為什麼成功文書都擺在這兒了,什麼哈佛文書、斯坦福文書在書店都能買到了,但孩子就是學不會?這是因為寫出優秀的文書只是結果,根本原因是作者本身已經對自己有了深刻的認識。如果一個人沒有自我意識,背下所有的哈佛文書都是沒用的。
現在,我想談談一個申請顧問最最重要的價值:教會學生思考自己。
剛剛我提到三個問題。一個糟糕的顧問會幫同學「構思」這些問題的答案,換句話說,他們會替代同學回答這些答案;而一個好的顧問教會一個同學怎麼去自己思考這些問題,這種方式是非常困難的,但這才是一個顧問的價值所在。
如果一個顧問做不到這一點,那麼他是沒有任何僱傭的價值的。道理其實很簡單,一個顧問再怎麼經驗豐富,也不可能比家長更了解孩子,如果我要替孩子回答這些問題,我找家長來幹這事不就得了。但一個顧問恰恰要做的就是幫助一個學生找到自己的獨立性,甚至在學生和父母發生想法衝突的時候勇敢站在學生這邊,鼓勵他去找到自己獨立人格的價值、表達自己獨立的想法。整個市場上的顧問數以千計,但很少很少有人能夠做到這一點。
從我的經驗上來看,有很多很多具體的技巧可以使用。很重要的一點是顧問能和學生交心,能夠儘量做到百分之百理解學生,讓學生能夠把自己的想法全部傳達給顧問。除此之外,顧問必須自己是一個思想和人格都很成熟的人,只有這樣才能給學生靠譜的指導。